书城艺术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52000000015

第15章 现代公共建筑(5)

一如早期的从瑞典预制的总督私邸、威廉皇帝海岸(今太平路)上的亨利王子饭店和总督学堂,海滨旅馆的建设几乎没有使用在稍后被大力推崇的当地石材,这让这间旅馆看上去有些临时应急的色彩。旅馆建筑通体为砖木结构?

三层高的海滨旅馆每层高约4米,便于观览的外敞走廊和罩于外廊之上的红色坡顶,在朝向海湾的南立面上形成大面积的凹凸对比,也让整个建筑变得轻盈了许多。

旅馆内的中心部分是高大宽敞的门厅,中间为楼梯。夏天烈日炎炎的日子里,过往的客人和从露天海滨浴场游泳归来的人在这里小憩后,分流到左右的房间和上面两层的客房。资料显示,旅馆内含31间双人客房、若干浴室、餐厅、阅览室、沙龙客厅以及一个舞厅,很多旅游手册曾强调,从旅馆前宽大的阳台上可以望到美丽的海景和海滩上的人群,相信这样一种体验曾使好多住客长时司记忆。使入同样不能忘怀的足,旅馆背面是一个没有看台的大型跑马场,激烈的奔腾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十分宁静的海湾形成子对比。

1912年秋,孙中山在青岛停留的时候,曾入住海滨旅馆。当年10月11日出版的《德文新报》报道说,孙先生在岛停留两天,家眷随从等一行人员共占用了旅馆客房的16个房间。这一数字已迓过旅馆所有房闹的一半。

大港火车站

较后来规模更大和更具代表性的胶济铁路青岛车站,建造于1899年的大港火车站早在20世纪初叶业已显过时。但史料显示,在胶济铁路初建时,这座火车站的站舍实质上是规划中的胶济铁路胶澳青岛起始地,是青岛最早的火车站。

1899年秋胶济铁路兴建之始,大港火车站便也同时开始兴建,规模不大的车站随后建成,在1901年更大规模的新青岛火车站建成之前,这座临近港区的火车站承担了最初的始发站使命。有一种说法认为,青岛欧洲人区内的新火车站是外国人火车站,而大港火车站是华人火车站,其实并不确切。依据最初的规划,胶济铁路的终点便是大港火车站附近的新港区,而后来新火车站的出现是依据调整过的方案另外增加的。因两个火车站分处欧华两区,所以在后来的使用上功能有所区别。

大港火车站所处的位置无疑是无可替代的。在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地图上,大港火车站附近的普集路一块地段上明确标有“青岛车站预留地”字样。1935年1月青岛工务局完成的实行都市计划方案的初稿中,则明确:城市交通体系以大港为中心,大港车站为总火车站,并在胶州城东平原规划综合车站,而青岛火车站则为单纯的铁路客运车站。

主立面有些怪异的大港火车站与港区近得只隔开一个街区,处在一片高起的坡地的边缘。铁路线和港区的一条平行的便道形成近5米的落差。站房主立面朝向东方,略为退后于街道,在前面形成一个小广场,这不仅泌车站人流有了一个缓冲的空间,也使得不太高的建筑更容易被辨认。站房为砖石木结构,地上三层,包括阁楼,另有地下室,建筑面积978平方米,最初设站长室、行车室、售票房、候车室、行包房等。

车站块石砌筑的两个主门被设计得很大,很像城门,成为建筑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两门之上,是一个很大的阶形山花,上开竖窗,这一颇有些喜剧性的设计使整个车站像一个活脱脱的纯朴农夫形象。

德国胶州邮政局

1897年,德占青岛后即设战地邮站。1899年德国邮政部成立胶州帝国邮局,发行胶州邮票,业务由上海的邮政管理处管理。对于营建新邮政大楼由邮政局还是总督府出资,以及为邮政局租房是否更为实用这些问题德国人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由总督府为邮政局租下了亨利王子路(今广西路)、阿尔贝特路(今安徽路)口这幢商业大楼的底层。

这家私人商业大楼的立面原为红砖墙体。护墙和拱券则做成浅色清水粉墙。角部高起塔楼,突出了面向街口的转角。两处山墙体强调了建筑的侧面。临街的屋顶覆以红砖,背面的平屋顶则用铁皮铺成。这座三层楼的建筑一楼辟为邮局,二、三楼用作宿舍。胶州德意志帝国邮政局开办邮政、电报、电话业务,经营国内外的印刷品、贸易契约类、货样类、包裹、汇兑等。后在胶济铁路沿线设立胶州塔埠头、高密、沧口、潍县、青州、李村、济南等17处邮政代办所、邮政分局或邮政点。1903年时,帝国邮局函件出口量为102.49万件,包件2564件。

早在1898年德国占领的第一年,市内就架设了一直通到李村的电话,三年后,已有私人电话56部,总督府公用电话38部。1899年,公众市内电话局设立,初装时有用户26个,全部使用磁石式电话。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时,市内有共电式交换机2200门,磁石式190门,市区实装电话21261门。

史料显示,在德国1897年11月占领胶州之前,驻防的清军已有一条通往济南的电报线,它接在由北京通往上海的线路上。这使得清朝总兵章高元在寒冷的1897年11月里与清政府的紧张联系成为可能。1898年,德军在狄特立克山(今信号山)建立无线电台。同时,因德国在胶州的邮政业务由其在上海设立的邮政管理处管理,为了摆脱不可靠的陆路联系,邮政局于1901年1月1日由青岛至上海铺设了一条海底电缆。

1914年日占青岛后接管德国邮电机构,设立了战地邮便局。

总督官署

昔日的德国总督府坐落在地势平缓的观海山南麓,面向青岛湾。呈漂亮弧形的霍恩洛厄路(今德县路)与威廉大街(今青岛路)交汇于此,后者构成通向大海的视线轴。官署的前方为总督府广场。

从资料上看,总督官署的建造稍早于总督官邸,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当是此前已建造了一个临时性的总督住所。在离开原属章高元的清朝总兵衙门到1906年官署办公楼建成的这段时间里,总督的大部分公务应是在当时处在城市东部的早期私邸里进行的。据1899年4月20日出版的德属《胶州关报》报道,在当年,德国总督官署的建造已被列入青岛城市规划。

始建于1904年春夏之交的这座中轴线鲜明的庞大建筑,立面为横三纵五段对称处理,有两层券廊和方形爱奥尼壁柱,古典主义色彩浓郁。平面呈“凹”字形的四层官署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高20米。大门外依地势被设计成二层花岗岩台阶,强化了建筑的威严和中心地位。

官署是一座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钢材为德国著名的钢铁公司克虏伯公司的产品,立面用花岗岩细方石砌成。这种石材在青岛随处可见,被公认为城内惟一可砌出干净墙面的建筑材料。有关工程细节的史料显示,当时要将某些沉重的方石砌入墙体,须搭建美国松木制成的脚手架,其上设有道轨,供起重装置运行。

总督官署一层楼和四层楼均为窗户较小的辅助性房间,主要办公室都在二三层朝阳的一面,走廊则放在背阴的北面。办公室宽敞明亮,门窗很大,办公室外还有类似阳台的长廊。

从1906年建成后,该建筑成为德国总督办公地。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总督府成为日本守备军司令部。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该建筑又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5年7月改为胶澳商埠局办公地,1929年4月成为青岛接收专员公署,同年7月成为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这里成为青岛特别市公署、青岛特别市政府。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再次将该建筑作为青岛市政府的所在地。

大清国胶海关

一如胶州法院,胶海关也是德占时期最后完成的一批公共建筑之一。这些建筑都是在刚刚启用后不久,就永远成了只供德国人追忆的历史遗迹。尽管在1897年至1914年间,法院和海关始终都是德国人最为关心的东西。

海关大楼最初建在栈桥老码头附近。随着港口的北移,1911年,海关移至大港,最终于1914年迁入在那里落成的四层大楼。资料显示,占地12亩、建筑面积2824平方米的海关大楼是当时青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办公大楼。托尔斯顿·华纳在其所著《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中描述说:该砖木结构的建筑有高高的斜屋顶,横向的两处山墙为德国青年年风格派手法,主入口开在纵侧面,由造型简单的圆形壁柱承重。

整个海关大楼是注重功能性的设计典范。建筑外部装饰仅有窗台板的花岗岩条石,黄粉墙,红瓦顶,风格简洁大方。

中国海关的历史可上溯至1860年。海关按欧洲模式组织,属英帝国管辖。港口城市的税务司皆由欧洲官员充任。1898年,整个胶州保护区宣布成为自由港。为了简化关界的征税过程,德国总督同意在青岛设立一处中国海关。

1898年8月15日,奉清廷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之命,德国人阿里文由宜昌海关调来青岛筹办设关事宜。阿来青后,租借了东海常关青岛钞关码头办公地点的四栋平房作为办公室和宿舍。随即筹集资金,兴工修建海关公署办公楼及海关职工宿舍。1899年7月1日,胶海关正式对外办公,阿里文为首任税务司,管理全关行政事务。1901年8月10日,胶海关所建兰山路办公楼和职工宿舍竣工。1901年10月,胶海关设小港分关,在大赵村、流亭集设立陆路缉私分卡及台东镇火车站征税处。

随着胶济铁路的通车和青岛港的建成,胶海关机构日趋扩大,原有的办公楼已不敷用。1912年12月,阿里文呈请总税务司批准,在大港区建海关大楼。1913年12月,设于青岛大港入口处的海关大楼竣工,1914年4月举行了落成和迁址典礼。

胶州法院

胶州法院面对开阔的总督府广场,使广场行政区实质上形成包括官署大楼、法院,监狱和总督各主要部门办公楼和官邸组成的行政中心。

两层的胶州法院视觉上明显低于总督官署。建筑面积为3126.53平方米,这一数字也不及官署的一半。建筑内部共有大小房间31处,并有地下室和阁楼。

法院的主入口设于立面的南半边,为一拱形大门。北侧面延续有一大坡面屋顶的两层建筑,与建筑南部构成完整的“E”形平面。一如同期的许多建筑,法院大楼亦为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为适应复杂的城市建设布局,建筑师汉斯·费特考尔用几组建筑体艺术地组合成法院大楼。胶州法院朝向广场的一侧展示出某种纪念意义,朝向广场的主入口在庞大的厅堂建筑体与相对见小的侧翼办公楼轴线的交汇点上。

德帝国海军部,1899年在柏林编制的《1897至1898年备忘录》记载,德国胶州保护区对法事有如下规定:界内所有居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均受德国法律条文、规定的制约”;“皇家法官由皇帝任命,具有绝对的独立性”。

从时间上看,胶州法院是德国人在青岛完成的最后一批建筑之一,这栋试图建立起一种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建筑在其完成后不久,德国人就连同其法律一起回家了。留下的,仅仅是这栋孤独的、始终朝向东方的大楼。

欧人监狱

这间羁押犯人的监狱应是德国当局在青岛建造的司法建筑物中较早完成的一栋。从史料上看,它建成的时间要早于胶州法院及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

1900年,德国当局在天后宫东侧建成监狱。监狱建设时,已被命名为威廉皇帝海岸的今太平路一带尚未进入大规模的开发。随着欧人监狱的建成,这里将新城市的行政、住宅区与更东边的别墅区区分开。

资料显示,欧人监狱专门羁押被判徒刑或违警受拘禁处罚的欧洲籍人犯,由租界帝国法院管理。监狱建成同年,青岛巡捕局对今湖北路29号原指军海滩营房进行改造,用作巡捕局看守所和临时监狱,羁押华籍人犯。随后,在1904年至1905年11月间,当局在华人监狱附近建造了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

欧人监狱足一座规模不大的两层建筑物,砖砌外墙,仅在主体的边角和窗户的顶端赋予简单的装饰,以免得使整个建筑显得过于简陋和沉重。两层楼房之间的外墙上被饰以凸起的装饰线条,环绕整栋建筑。建筑的一端建有与主体相连接的圆形塔楼,使建筑的重心向这一方向倾斜,但这一设计看上去好像是为了打破建筑的对称格局而加上去的,显得有些生硬和比例失调。塔楼有规律地交错分布着若干小型窗洞,内有47级螺旋楼梯,上覆坡度很大的尖顶,顶盖与塔楼上部中间饰有砖砌装饰。

值得提及的是,监狱大楼的设计者也许是为了使建筑与周边的中式天后宫及总兵衙门相协调,少见地在屋预的飞檐上引入了上翘式闽南民居形式,使大楼平添了一丝温暖的情趣。这种试图与东方文化主动交融的努力,随后就在德国设计师建造的大量城市建筑中消失了,究其原因,一是设计师数量的增加和建筑工程的繁多使设计者无暇寻找这种联系;再者有可能是随着统治的稳定,使德意志精神难以阻挡地成为建筑文化的主流。

监狱建成前,天后宫和总兵衙门是海湾东部最为触目的两个建筑群,但监狱楼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稳定的布局。与楼体相连的塔楼的尖顶锐利地刺向天空、使其成为城区东部的新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