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别小看了这些知识
11535300000021

第21章 千年不锈的越王勾践剑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发掘楚墓时,发现了著名的“越王勾践剑”。此剑深藏在地下已2000余年,但出土时仍锋利无比,真是一个奇迹。

科学家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发现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锡是一种抗锈能力很强的金属,更主要的是,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含硫量很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这使得越王勾践剑能历经千年不锈。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随葬陶俑坑,出土了3把宝剑,剑身乌亮、寒光逼人。出土时不但毫无锈迹,还锋利得能一下子划破10多张报纸。

这3把秦剑的表面处理,比越王勾践剑更为先进。古人采用的是铬盐氧化法。铬盐酸是一种氧化能力非常强的氧化剂,剑用铬盐酸处理后,剑的表层氧化金属紧紧地覆盖在剑的表面。这层性质稳定的氧化金属虽然非常薄,但它给宝剑穿上了一层保护服,使它不会被锈蚀。在国外,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应用,而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应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