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11521100000016

第16章 陶瓷紫砂巧鉴赏

陶瓷和紫砂茶具,在中国茶文化活动中一直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是数千年来茶人信奉至今的一句名言,可见茶具之于茶道的互为依存,相映成辉的密切关系。人们在创造、发展茶道的同时,也把创造、欣赏茶具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各朝各代的流行茶具,如唐代的越窑青瓷,宋代的黑釉建盏,明代的景德镇瓷,清代的宜兴紫砂,都是这种鉴赏艺术的结晶。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一代代人的不懈探索,中国的茶具文化就不可能象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妍丽多姿,渊源流长的茶文化,很可能早就失去了内在动力,无今日的显耀,甚至已中途夭折,成为过往云烟矣。所以说,对茶具的鉴别与欣赏,应作为茶具研究的重要课题。

茶具的鉴别,是一项需要精雕细刻的工作,先人们不断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同时也给我们艺术的陶冶和熏陶。当我们面对一件茶具,该如何去品评、鉴赏呢?一句话,陶有陶的风味,瓷有瓷有的意趣,对路的方法会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茶具自诞生以来,便存在高低之分、雅俗之别,要鉴别、欣赏并非易事。正如南朝梁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鲁臣以麟为,楚人以雉为凤;魏氏以夜光为怪石,宋客以燕砾为宝珠。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茶具鉴赏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习俗的改变而变化,不然,宋时炙手可热的建盏,到了明代何以会一钱不值呢?我们先从瓷质茶具的鉴别说起,面对一件瓷器,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加以辨别:

(1)款识

陶瓷器具上的款识,早在新右器时代即已出现,现代考古工作证明,无论是在陕西出土的仰韶文化类型的陶器,还是在浙江出土的良渚文化类型的陶器,上面大都刻有各种符号,这可以看作是陶瓷款识的滥觞期。

商周以后,文字的出现,为款识的丰富多样化提供了先决条件。陶瓷器上,出现了以下几种类型的款识:产品编号或记号;制作或定制的官署名;作坊或窑场名;瓷工匠人名;地名;器物所有者名;器物放置地名;各种吉祥祝福语;国号;类似现代广告的文字。

瓷器的款识一般说来,可以从书法字体、字数、位置、款式、结构、内容以及款的外线框(双圈、单圈、无圈、双边正方框等)等方面来加以辨识。

相对地说,唐宋以前,款识比较单一,表观形式多为在器皿腹部或底部刻划或压印制作者姓名或各种祝福语,较多地考虑民间用瓷的需要,如“吉”、“福”、“太平”、“长命富贵”、“舒家记”、“陈家印造”等,少数则有纪年款识;自元代开始,“有命则供,否则止”的“官搭民烧”制度,为官窑款识的流行开辟了道路,瓷器上的款识也就愈呈多样化趋势,款式有青花、刻分、单行双排与双行竖排之分,字数多为六字或四字,款的外线框常见单圈与双圈,字体楷、篆皆有纪年款识比比皆是,但标明瓷工名的款识颇为少见,这是瓷器款识不同于砂壶的最明显特征。

自明代以来,款识多种多样,甚至各代也有差异。如永乐甜白瓷常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体款识,洪熙官窑因历史太短,出土文物中尚未见有款识,宣德青花瓷多有“大明宣德年制”或“宣德年制”款识,而正统、景泰、天顺三代历时近30年,属于瓷器生产情况不太明朗的“空白期”,有确切纪年款的出土文物也颇为少见,在鉴别时尤其要加以注意,成化年间瓷器多有“大明成化年制”双圈直行青花款识,正德年间款识以四字居多,只在少数黄釉产品上发现六字款识,嘉靖、隆庆间产品多盛行“大明嘉靖年制”青料双排六字楷书款,万历款识与嘉靖大致一般,但在天启彩瓷中,有很多仿“大明成化年制”或“成化年制”款识的。清代情况也类似,顺治窑瓷器尚行“大清顺治年制”行书六字青花双圈款;康熙年则多刻有“大清康熙年制”三排六字楷书款,另外,由于康熙朝注重仿制明代产品,各代款识比比皆是,但款式上多有差别,如标明“大明嘉靖年制”的豆青釉器仿品,款式常以横书六字款为多见,只要掌握了这一特点,并不难区分;雍正朝瓷器款识六字四字皆有,但字体多为篆体,排列方式以双排居多,间见三排六字款;乾隆珐琅彩瓷通行“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和四字楷书彩,但以楷书款更为多见;咸丰官窑则一改前朝以六字篆体为主的局面,而以“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青花款为主,多数为无边框双排,这在历代款识中,是个性比较突出的。

从字体来鉴别瓷器真伪,也是十分必要的。以明代瓷器款识为例,真正的永乐款识文字浑厚圆润、结构严谨,纪年款均为“永乐年制”四字篆书,别的款识多属仿制品;宣德年款识中的“德”字;心上绝无一横,有者皆伪,再如“大明正德年制”的“明”字,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曰”与“月”上部是平行的,“德”字也无心上一横,“年”字上面一横也最短,通过这些基本特征,我们大致可以判定器物的真伪。

另外,古人对自己所处朝代十分看重,在纪年款上是一丝不苟,绝对不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透过纪年款识,我们足以辨明真赝。如《世界陶瓷全集·宋代》书中曾载有一张“兔毫盏”照片,外壁下有“大宋显德年制”的六字款识,明眼人一看,即知是件拙劣的赝品。因为显德为五代后周的最后一个年号,宋太祖赵匡胤在显德七年正月禅周建立宋王朝,改国年号为建隆,新皇即位要改年号是一个基本的历史常识,更何况改朝换代,国号都要改,赵匡胤怎么可能会作出“大宋”与“显德”并用这样贻笑大方的事呢?就窑工而言,也无此胆量如此落款,因为这是要夷灭九族的大事,显见,造假者缺乏历史知识,才会被人一眼识破。

(2)造型

器物造型,历朝历代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甚至在同一代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在识别时应仔细察看器物的口、腹、底足、流、柄、系等部位,看是否符合其时代特征。如唐代茶碗最鲜明的特征是敞口瘦底、碗身斜直,宋代茶盏则是敞口小底、厚壁;各朝的茶壶也都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如宋朝的瓷茶壶,嘴多在肩部,元朝时就下移到腹部了。在鉴别时要根据其特征来加以辨识。

(3)胎釉

从茶具底足上的或口沿露胎的缩釉处,可以看出胎质特色来。同是黑盏,建窑与吉州窑的产品就存在很大差别。建盏胎呈黑紫,所谓绀黑,而吉州窑产品则呈米黄色或黑中泛青;同是明代产品,早期的因釉彩质量及施釉技术的影响,釉色较为白腻,釉面肥润,隐约可以看到桔皮纹和大小不等的釉泡,明末则进了一大步,釉面细薄,晶莹匀净。

(4)工艺

由于时代不同和烧造技术水平的差异,各朝、各窑产品均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同在宋代,定窑采取的是一个碗放置一个支圈的“覆烧法”,烧成器物口沿无釉,而汝窑则是支钉迭烧,器物通体皆釉,只是在底部留下了芝麻状支钉痕迹。

(5)纹饰

作为瓷器史上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元明两代产品有时很难区分,但两者在纹饰上存在较大差异。元代的纹样装饰主要盛行印花装饰,典型纹样有折枝牡丹、菊花、梅花、蕉叶、变体莲瓣、云头、云龙以及缀珠纹等,纹饰多简洁、疏朗,由成串缀珠纹组成的图案,为其青白瓷的明显特征,青花瓷大多纹饰满布全器,图案繁密分多层次布局;而明代瓷器的装饰特征,“或描花、或堆花、或暗花、或玲珑……无不具备”,其中彩绘是其最主要的装饰手法,且以图案装饰为主,图案的主要纹样大致有植物、动物、云纹、回纹、八宝、八卦、钱文、璎珞、锦地、梵文和波斯文等,其“八宝”图案与元代有显著不同,基本上都是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这八种佛庙中供奉的吉祥器,而元代的“八宝”则多为“杂宝”,成就突出的永乐青花瓷图案已经完全改变了元代层次多又繁密的布局,大多留有空间,龙纹开始出现肥身龙,形状、神态各不一致,且有三爪、四爪及五爪之分,这与元代龙纹比较,无疑更生动细致得多。

(6)彩料

象青花瓷的彩料,明初常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色泽浓艳,但有铁斑,这是宣德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在明代中期以后,典型的成化青花瓷已不用进口青料,而改用江西乐平的“陂塘青”(又称“平等青”),呈色淡雅而无黑铁斑。

当然,鉴别瓷器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与经验并重的工作,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情况才能做到准确判定,否则,就易于流于肤浅,甚至作出错误的结论,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伪手段多种多样,谨慎从事还是必需的。

相形之下,紫砂茶壶的专用特征就要突出得多了。

关于紫砂壶的鉴赏,当代壶艺大师顾景洲先生有番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见解,他认为:“紫砂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即作品的外轮廓;神是一种令人感受体验到的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度,一种陶质、陶色代表着的本质的美;态就是一件作品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包括高低肥瘦、刚柔方圆、怪异突兀等各种姿态。这四个方面能协调统一贯通,才是一件完美的好作品。”作为对其的发展和补充,陈传席先生提出了“品壶六要”,即神韵、形态、色泽、意函、文心和适用六个基本要点,给紫砂壶的鉴赏工作足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标准(引自陈传席:《紫砂精壶品鉴》,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其实,古人对砂壶的鉴别也颇为重视,只有系出名门的砂壶才能如周高起所说:“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成为猎奇收藏家们追逐的目标,加上爱壶士主对砂壶的真挚情感,如明人闻龙在《茶笺》里谈到其老友周文甫,收藏有一把“供春壶”,“摩挲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玉,真奇物也”。珍爱之余,竟要求子孙在自己死后将其随葬。这类壶痴对名家制壶的搜求,已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由于利益的驱使,艺人们就开始公开或不公开地仿制名壶,致使膺品充斥。所以,古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朴素之极的忠告,那就是名手精品数量必定不多,如果到了随意可见的境况,必为膺品,正如明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所称:“时大彬之物,如名窑宝刀,不可使满天下,使满天下必不佳。古今名手积意发愤,一二为而已矣。时大彬为人直,多袖手观弈,意尝不欲使人物色之。如避租吏,惟恐匿影不深,吾是以知其必传。”这说明,制壶名家的创作态度一般较为严谨,对自己的作品认真负责,力争少而精,绝不会让一世英名付诸东流。因此,在鉴别砂壶,特别是标注为名家的作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决不能盲从。

鉴别砂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泥料特征

制作砂壶最基本的原料是砂土,不上釉是其最主要的特点。陶泥颗粒按要求应保持在四十到六十目之间,烧成后才能保持一定的透气率和吸水率,才能“即不太香,又无熟汤气”,过分细腻的泥料,是造不出标准的紫砂壶的;此外,胎土的色相、颗粒度及光泽肌理,在不同的年代自有其不同的特点,工艺技术的发展,对砂壶制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早期的砂壶泥色较黄,而后期懂得掺入氧化铁粉后,就能烧造出紫红色的产品了。清人吴梅鼎曾对这种紫砂器的色泽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在《阳羡壶赋》中写道:

“若夫泥色之变,乍阴乍阳。忽葡萄而绀紫,倏桔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清琅琊之积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或黄白堆砂,结衷梨兮可啖。或青坚在骨,涂髹汁兮生光。彼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如铁如石,胡玉胡金。备五文于一器,具百美于三停。远而望之,黝若钟鼎陈明庭。近而察之,灿若鎏璧浮精英。岂隋珠之与赵璧可媲?异而称珍者哉。”

这种淋漓尽致的描述,对我们鉴别紫砂的光泽与肌理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2)砂壶的造型

由子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趣不尽相同,对砂壶的造型风格影响甚大。明末清初以时大彬为代表,筋纹型成为主导,但到了清代中期,以陈鸣远为代表的自然型风头尽出,成为砂壶造型别具一格的时代特色。

(3)印章款识

从现存传世砂器看,宜兴的壶艺家们,自供春开始,就有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刻款的习惯,这种名款往往还标明了制作日期、制作目的等,如一件时大彬的瓜棱壶,在壶底就有“品外居士清赏己酉重九大彬”字样,表明此壶制作年代在万历己酉年(1609),是专为陈继儒制作的。印章的出现要稍晚。据史料记载,迟至清代中期的陈鸣远时代,壶工们才开始在作品上钤上自己的姓名印章,刻款和印章并用的情况才成为一种惯例。在此年代之前的作品出现印章,十之八九属膺品。

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壶艺名家出于各种考虑,或是对学生表示鼓励,或是时间紧张,无法及时完成作品时,往往会在自己学生的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款。如时大彬就曾在李仲芳的作品上署自己的名款,其他兰些名家也大多做过类似的事,如陈信卿“多削改弟子作而署款”,这种行为的初衷倒不是为了造假,但在客观上却给后人鉴别其作品带来了许多困难,这是我们在鉴别时千万要注意的。

(4)工艺手法

由于师承不一,个人的艺术修美各异,紫砂艺人的制作手法(个人风格)各不一样。大凡名家作品,往往在壶身的各个部分都透出一股自信,流露出一种快意,后世造假者,则有一种小心翼翼、唯恐不及而修饰过度的现象,气度和格局比起真品来要差一大截,所以鉴别者对作家的个人风格要熟悉,否则,就无从下手。

(5)款式

任何一位陶工艺人,都有自己擅长或习惯的款式。如黄玉麟在中年以后,基本上只制仿古、掇球、汉扁三种式样。而某一壶艺家创制了新的款式,也只有后世人才有可能仿造。如鱼化龙壶是邵大亨首创,在此之前的人如陈鸣远是不可能有这种式样的作品的。

(6)装饰风格

紫砂壶以简约朴实自然取胜,不上釉不彩绘,主要靠本身的造型和烧成以后的肌理效果,来体现自己的形式美和艺术气氛的。它最常见的装饰手法就是塑造和雕刻,用自然界的花木虫鱼,各种线型以及人工字画来装饰砂壶。但在清代以后,受砂壶商品化和瓷器装饰的影响,曾出现过上釉、彩绘、抛光、镶玉、包锡等装饰手法,由于此类装饰破坏了砂壶的自然情趣,很快就被陶汰了。

另外,砂壶本身的构件也可作为鉴别时的依据。比如,由砂壶壶身通向嘴管的通水孔,在十八世纪以前即明至清初,都是用独孔、网眼多孔的形式,直到十九世纪初才出现,因此,凡是多孔式的茶壶,一定是十九世纪以后的产品,而半球形网眼罩的形式,更是在近代受日本陶艺的影响才出现的。

总之,鉴别瓷器和紫砂,是件复杂的工作,要求鉴别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陶瓷常识、对实物的感性及理性认识、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并需结合器物的特征来进行综合判断。

中国古代的茶具,无论陶瓷、紫砂,对世界茶文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日本、韩国等地的品茶艺术,无不深深地烙上了国人的印迹。虽然,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夜郎自大,但更不应该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毕竟,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茶文化的积淀,中国是茶饮的发源地,是茶具艺术的创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