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516000000001

第1章 玻璃的发明

玻璃具有固体机械性,性脆而透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包装用品、建筑照明材料等许多方面。

据公元1世纪古罗马作家普林尼的记载,玻璃是由腓尼基水手偶然发明的: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岸一个古老的国家,位于现今的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一带。公元前10世纪,腓尼基人以航海、经商、贩运奴隶闻名。一次,一些腓尼基人驾驶海船来到巴勒斯坦,傍晚时海船停泊在海边。宿营前,水手们上岸生火做饭,但附近找不到支锅的东西。有个水手回到船上找,将两块泡碱(化学名叫碳酸钠盐)拿上岸来,用这两块泡碱支起炊锅,生火烧饭。一会儿饭做熟了,火将泡碱和沙滩上的沙子烧熔在一起。水手们发现熔化在一起的泡碱和沙子是一种新颖的东西。它坚硬、透明,非常美丽,这就是水手们偶然发明的玻璃。消息传出,人们按照水手们讲述的方法和原料,在生产技术上又加以不断的改进,制作出了实用玻璃。从此,玻璃流传到各国,得到广泛应用。

在我国,玻璃古称“玻绲”、“颇绲”、“水玉”。1975年在陕西宝鸡发现西周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上千件玻璃管、玻璃珠。经科学鉴定,这是一种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说明了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制造玻璃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玻璃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有俗称“蜻蜓眼”的多色玻璃珠。三国以后,玻璃制造方法一度失传。北魏时期,大月氏商人到山西大同传授烧制玻璃技术。后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