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叔土蛋是望天冲最后一个吃野果子的山民。
望天冲八山一水一分田,靠山却不能吃山。因为山上长满了刺藤树,每年秋天,刺藤树上结满野果子,又红又小,像野樱桃,吃起来又苦又涩,根本不入世人的眼。除此之外,山上什么都不长。自古以来,山民们以山上的野果子为水果和零食,野果子一红,大家都上山采摘,鲜吃,直到吃得满嘴发苦、舌头根僵硬,这才把剩下的野果子扔掉,过着再也没有水果吃的穷日子。直到后来,望天冲出了个能人叫金旺……
金旺是望天冲第一个把自留山变成花果山的山民。这小子有文化,也有见识。他率先挖掉了漫山遍野的刺藤树,栽上了板栗、银杏、木梓树,等树上开花结果了,被山外来的人抢购一空,金旺便成了望天冲的首富。他率先盖起了两层洋楼,买了一辆大卡车,家里经常摆放着苹果、橘子和梨,过着小地主一样的日子。后来,观望已久的山民们纷纷坐不住了,也学金旺挖山开地,栽板栗、银杏和木梓树,虽然收获不如金旺,却也一个接一个地发家致富了,家里吃起了从外地买来的真正水果。
然而,就在这时,望天冲突然流传着一个可怕的谣言:望天冲地脉薄,撑不起福,谁想在山上打主意,老天爷就处罚他。言之凿凿,有理有据。原来,自从山上栽种板栗、银杏和木梓树时起,望天冲突然流行一处怪病,学名叫顽固性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看不见东西。这病是从金旺开始得的,然后是金旺一家人,接着富起来的山民一个接一个地得起了这个可怕的夜盲症。尽管夜盲眼症只是在黑暗处看不见东西,并不妨碍白天工作的劳动,但仍让人心悸不安。这件事终于让一个山民逮着笑柄:“活该!想在穷窝子里翻身,问问你的八字够不够吧?”
这个山民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小叔土蛋。
不过,土蛋很快就发现:得不得夜盲症,与贫富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土蛋好吃懒做,住在三间破旧的草房里,田里种的庄稼只够一个人吃。除了干一点儿农活,大部分时间就是睡大觉。虽然穷困潦倒,却不思进取,自甘落寞。他听说进城打工,一个月能赚好几千,便扔掉田地,一个人进城当了民工。
土蛋在打工期间依然好吃懒做,打工三年,没有攒下一分钱,却把眼睛“打”坏了——连他自己也得了夜盲症。土蛋吓坏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也得这种病,不是富人才得夜盲症吗?怎么自己穷得叮当响也这样呢?只好卷起铺盖,跋山涉水回到望天冲,回到自己的草屋。那时,正是秋节,自留山上的野果子红了一片。土蛋爬到山上,摘了一捧又一捧野果子解馋,直吃得嘴唇发苦、舌根僵硬,这才倒在山上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夜盲症居然好了!土蛋这才发现,得不得夜盲症,只与吃不吃野果子有关。
土蛋获得了这条重要信息后,开始重新审视这片不起眼的野果林,不由得惊喜万分:幸亏自己还保留着它!他不知道野果子与夜盲症之间竟究是啥关系,但这片野果子的的确确治好了自己的夜盲眼!这时,土蛋又多长了个心眼儿:不能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人,否则山民们会来哄抢一空;再者,谁让他们把自己山上的刺藤树挖掉了呢?想发财,你就得付出点儿代价!
土蛋一边幸灾乐祸,一边破天荒整理起自己的自留山。一向懒惰的他,居然在野果林周围筑起了一道高墙,上面栽上蒺藜树;为了防止别人钻进林子来,土蛋还放养几条大猎犬,在山中日夜巡逻。接着,他又在山上搭了两间草房,日夜守护着。
就这样,土蛋成为了望天冲最后一片野果林的守护者,自然也是望天冲惟一一个没得夜盲症的山民。每到晚上,家家户户大门紧闭,狼狗把门,山民们早早安歇,只有土蛋成了夜游神,在山村中串来串去,大声唱歌。万一谁家夜间有事,就请土蛋代劳,自然付给他双倍酬谢。土蛋一下子成了望天冲人人讨好的香饽饽。
然而,就在这一年,土蛋突然害了场重病,一天比一天严重。看来挺不过去了,土蛋想起了医院。但土蛋是望天冲惟一的贫困户,连一分钱的押金都交不起。被逼无奈,只好抖抖索索地去找金旺借钱。如今,金旺不仅年年卖板栗、银杏和木梓,还开了个山果批发站,钱自然越赚越多。
为了借到钱,土蛋打算出卖不得夜盲症的秘密。土蛋说:“金旺,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得夜盲症吗?”
“我早就知道了,”金旺笑道,“我曾经去科研机关了解过,秘密就在野果子身上。我们望天冲人人体天生不能合成一种物质——牛黄酸,缺少牛黄酸人就得夜盲症,正好野果子里含有大量牛黄酸,可以补充。”
“你早就知道?”土蛋大吃一惊,“那你怎么还挖了自留山上的刺藤树呢?”
“你觉得,是贫穷好呢,还是夜盲症好呢?”金旺意味深长地说,“如果一个人天天过着穷日子,就算有一副好眼睛又有什么用呢?而且,科学家已经找到根治这种病的方法,马上就会临床应用。治眼病是可以等的,可发财致富怎么能等呢?一等就错过了机会呀。”
土蛋闻言,羞得满脸通红,无言以对,低下头陷入长久的沉思之中。不久,他便离开了这个人世。
“精读细品”
1.土蛋死守野果林,最后连看病的钱都没有;而其他村民挖掉野果林,却吃了什么新鲜水果,这个对比反映了两种什么样的心态?
2.为什么说,“如果一个人天天过着穷日子,就算有一副好眼睛又有什么用呢……治眼病是可以等的,可发财致富怎么能等呢?一等就错过了机会呀。”这句话里包含着什么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