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长寿养生
11509800000013

第13章 运动的季节性

一、春季运动锻炼养生

(一)春季锻炼项目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锻炼的最佳时节。但是春练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选择剧烈的运动,以免由于过度活动诱发心、肺等疾病,这样反而对人体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春天可以选择下列这些运动:

1.散步

春天是欣欣向荣的季节,万物复苏,人也应该在此时适当地进行锻炼。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河边、湖畔、公园、林阴小道等都是散步的好去处。散步前,全身自然放松,呼吸均匀。散步时,缓缓而行,步履轻松,全身放松,手臂自然摆动,均匀呼吸。散步时最好走走停停,时快时慢,不断变换速度和方式,能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散步可以锻炼和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

散步的速度分类

散步速度可分为缓步、快步、逍遥步三种。老年人和身体虚弱的人以缓步为好,步履缓慢,行步稳健,每分钟大约走60~70步,可使人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也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

快步,每分钟约行走120步左右,这种散步轻松愉快,持之以恒,可振奋精神,兴奋大脑,使下肢矫健有力,适合于中老年体质较好的人和年轻人。

逍遥步是一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散步方式,因为它自由随便,所以被称为逍遥步。病后需要康复的人很适合这种锤炼方式。

2.慢跑

慢跑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运动项目,它可以起到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等功效。

慢跑对场地和时间也有相应的要求,锻炼时间以早晚为宜,最好选择空气新鲜、道路平坦的地方进行锻炼。

3.放风筝

春天放风筝是一种体闲、娱乐和锻炼三者合为一体的活动。放风筝时,通过手、眼的配合以及四肢的协调,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对视力减退、失眠健忘、肌肉疲劳、心情抑郁等都有祛病养生的作用,这项少动比较适合于青少年。放风筝最好2~3人一起,选择平坦、空旷的场地进行。

4.保健操

保健操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广播操、健美操、健身操等。健身操的适用范围很广,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此外在上文提到的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也是春季很好的锻炼项目。另外日常生活中爬楼、骑车、甩手、仰卧起坐、退步行走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锻炼项目。

5.踏青出游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是踏青出游的黄金季节。春游可以使人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开阔心胸,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对健康非常有好处。当你从狭小的天地中解脱出来,或郊外踏青,或登高望远,或骑车漫游时,一路上呼吸新鲜空气,观赏大自然的美景,置身于绿野之中,春风拂面,阳光和煦,鸟语花香,处处生机勃勃,会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精神焕发,倍添青春活力,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肺活量增加,也可使机体和关节更为灵活矫健。春游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在森林山川、公园湖滨的空气中含有大量负离子,据测定,一般家庭居室内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仅有40~50个负离子,室外空气中也只有100~200个,而在农村田野的空气中含有700~1000个,在森林和湖滨的空气中含量可达2万个以上。由于空气中的负离子能增强大脑皮质功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因此有“空气维生素”的美称。患有肺气肿、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常呼吸含负离子多的空气有助于改善病情。

在青山绿水中放眼远眺,对视力也有保护作用,会使眼内睫状肌松弛,眼球的屈光调节机构放松,从而可以预防近视。绿色,对眼睛来说,是一种良性刺激,会使人视力敏锐,心境平静。

不过,在春游中也要注意防病,做好自我保健,如:春季气温不稳定,气候多变,要注意防寒保暖,另外要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出门前做好充分准备。要注意饮食合理和卫生,不要吃生冷食品和不干净的食品,以免导致腹泻或腹痛给踏青带来不便。同时,要合理选择春游的地点,量力而行,注意安全。还有,有慢性病的人外出要准备好药品,有花粉过敏症的人要防止诱发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二)春季锻炼注意要点

1.循序渐进

虽然春季的气温开始变暖,比较适宜进行体育锻炼,但这时候的人体刚刚经历了比较寒冷的冬季,肌肉与韧带都还是比较僵硬的。在这个时候锻炼,如果一开始就过于猛烈的话,很容易造成肌肉韧带的拉伤。身体内的各个器官都处于逐渐复苏阶段。在器官这样“慵懒”的状况下,人体非常容易出现人们常说的“春困”。显然在这时候,身体对运动的承受能力还不是最强,因此锻炼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运动量不要过大。如果一到运动场里就猛练猛跑,很有可能加大心肺的负担。因此春季体育锻炼注重人体技能的恢复,不能盲目追求运动量,要注意循序渐进。

2.防寒保暖

春天气温回升非常快,但是春季气温变化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相对就比较弱。在这样的状况下去锻炼,就更应当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运动前身体处于相对较“冷”的状态,运动时则“热”,而运动后又很快凉下来。气温的冷热变化和运动前后的冷热交织在一起,人难以适应,就很容易得病。

3.空气质量

春季温暖而湿润,各种病菌处于活跃的繁殖期,非常容易弥漫于空气中,悬浮在粉尘颗粒中。除此之外,清晨太阳没出来的时候,由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氧气的含量比较低。当太阳升起一段时间后,气温开始回升,植物也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空气的透明度也会有所增加。这个时候才适合开始进行锻炼。

4.防止意外

春练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患者锻炼时要随身带好必备药物,同时注意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在运动中如果出现擦伤,可用凉水冲净后涂上药水,以此来消毒。如果肌肉拉伤,则应立即停止锻炼,在痛处敷上冰块或冷毛巾。

(三)春季伸懒腰有利健康

春困是很多人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春天的下午,阳光温暖,人感到浑身懒洋洋。但是困乏的时候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精神为之一振。

为何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这和脑部的供氧有关。

人脑的重量虽然只占全身体重的1/50,而脑的耗氧量却可占全身耗氧量的1/4.人类由于直立行走等因素,身体上部和大脑很容易缺乏充分的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久坐不动,加上大量用脑工作很容易引起大脑缺血、缺氧症状,头昏眼花,腿麻腰酸,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伸懒腰时心、肺受到人体器官的挤压,这对心脏的充分运动是十分有益的,能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足够的氧气。大脑的供氧充足了,人就会能马上感觉清醒舒适。所以经常伸伸懒腰,活动活动四肢对缓解疲劳是绝对有好处的。

二、夏季运动锻炼养生

(一)夏季锻炼项目

1.游泳

游泳的历史溯源

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早已经有类似游泳的活动。古罗马人兴建的巨大浴池,更是上流社会人士作为闲暇游泳及社交活动的场所。早期的游泳活动,只被视为贵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训练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直至18世纪末期,工人阶级参与游泳的时间及机会增多后,游泳才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普及的活动。

竞技游泳源于英国与澳洲,后来传入其他国家。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世界各国的游泳比赛开始兴起,游泳总会亦相继成立。1894年游泳被列为当年的奥运会项目之一。

游泳健身益处多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游泳却与其他运动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同于有些运动的单调、紧迫,游泳可以根据个人体能可快可慢,可松可紧,个人完全可以控制。游泳同时也是一项有氧运动,也是唯一一项让人从头到脚都能够得到锻炼的运动。经常游泳,可以防治感冒以及肩肘、关节、心肺部疾病,并且有助于心脏收缩更有力,弹性加大,能够有效地调解人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强筋健骨。

游泳时通过水的阻力和波浪的阻力、拍打,对人体产生轻柔的压力,是一种很好的按摩。无痛、无刺激,使皮肤光洁润滑,富有弹性,延缓皮肤的衰老与松弛。另外游泳对塑造人的体形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为人体在水中运动时,身体各部分所承受的压力比较均衡,所以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而且皮下脂肪通过运动也能有效地得到排放。对于健身的男士或者想要减肥的女士来说,长期游泳能够对人的形体,特别是腹部、臀部、腿部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向流线型发展,从而塑造出完美的身形。

夏季游泳有禁忌

不适宜人群

患有心脏病、癫痫、高血压、肾炎等病的人不宜游泳;有开放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痢疾、肠炎等病的人也暂时不宜带病游泳。否则不仅会加重病情,对自身健康有影响,还会传播疾病。

别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水域都不适合游泳,以免不熟悉路线和水的深浅,发生意外。

游泳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水温通常总比气温低,所以,下水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做一个淋浴,否则容易导致身体不适、感冒。

经期不要游泳

经期游泳,病菌容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会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如果已做好了防护措施,并且已经习惯于游泳,可以适当运动,但千万不能过长时间游泳。

饭前饭后不能游泳

空腹游泳时,由于人体缺少能量,会导致在游泳过程中出现乏力等情况。饭后饱腹游泳会影响到消化功能,还会导致胃痉挛、呕吐等状况的发生。

不要在露天浴池长时间游泳

在露天浴池游泳,太阳光直接照到皮肤,过长时间暴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为了减轻太阳对皮肤的暴晒,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也可以在身体裸露处涂抹防晒霜。

不要剧烈运动后游泳

大量的剧烈运动后立刻游泳,会使心脏负担加重;体温的迅速下降,会导致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夏季游泳小常识

游泳时水温一般都会低于体温,如果身体无法适应,可能会患感冒,下水之前可以先做淋浴,使身体适应水温。如果睡眠不足、身体非常疲劳,或情绪激动,都不适宜游泳。下面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

抽筋

下水前应先做好热身运动,然后再用冷水淋淋身体,让身体适应水温后再下水。在水里的时间不要太长。如果在水中脚趾抽筋也不要慌张,可以先吸一口气,然后潜入水中用手按摩抽筋的部位,并尽量把脚掌向上翘,将腿屈起,用力将脚趾拉开,扳直,若小腿抽筋,先吸足一口气,仰浮在水面,用手扳住脚趾,并使小腿使劲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手指抽筋时,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反复做几次,逐渐就可以恢复正常。若还未有好转,则可以尝试仰浮水面,用臂划水慢慢游回岸边。如果自己没有把握游回岸边的话,就应及早呼救。

恶心呕吐

鼻子呛进水很容易导致恶心甚至呕吐,赶快上岸用手指压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内关穴(位于手腕弯曲处往手肘方向2指处,介于两条肌肉中央,压迫有疼痛感)。如果有仁丹,也可以含上一粒。

耳痛耳鸣

可能是耳朵里灌水或鼻子呛水引起的,可以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或者将消毒棉签伸入耳道把水吸出。

头晕脑涨

游泳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头晕脑涨,因为在游泳运动中,血液集中于下肢,很容易造成脑部缺血。在水中时间过长也容易导致身体出现疲劳的状态,这个时候应该上岸休息,喝一些盐水。

眼睛不适

泳池的水不洁净,容易导致眼睛痛痒,一旦出现不适,应马上用清洁的淡盐水冲洗眼睛,然后点上红霉素眼药水,适当休息就可以缓解。

游泳时如何保护耳朵

夏季泳池中细菌众多,这些细菌进入人的耳朵内,有的人会出现暂时性听力障碍,有的引发外耳道炎或者中耳炎,反复发作,会危及人的生命。所以虽然夏季游泳其乐无穷,但医学专家提醒您,游泳时可千万注意保护耳朵。

慢性中耳炎或鼓膜穿孔患者最好别游泳,外耳道疾病患者应当减少到公共游泳场所游泳次数。游泳时必须选择清洁的游泳场所,或游泳时要戴防护耳塞。如果在游泳时发生呛水,可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将水擤出,不要同时捏住两鼻孔用力擤,这样非常容易导致病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游泳后应马上把外耳道内积水排净。如将头歪向积水一侧,用同侧手掌轻轻拍打头部等。避免跳水时耳朵直接受水拍击,以免鼓膜受伤。

新生儿游泳的益处

人体皮肤上大约有500万个感觉细胞,能接受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刺激,尤其对水的刺激最为敏感。人们利用这一点,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发育。从怀孕第八周起,胎儿的大脑皮层就开始生成,出生时,脑神经细胞大部分已经分裂成形,共有140亿个脑神经细胞,外界的刺激越频繁、越强烈,脑神经细胞发育的速度就越快。一出生就让新生儿在水里游泳,可使他的各种身体器官得到调适。并且水中全身性的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大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

2.钓鱼

吕尚因其德高望重而又高寿被人们尊称为“姜太公”,他寿至97岁。后人总结他养生的秘诀是“动静结合,天人合一”,他的垂钓集中体现了这——秘诀。

姜太公把钓鱼作为养生之术,他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儿便持竿傍溪,静观天水一色。钓鱼实为形式,他那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正说明了他“钓鱼是假,赏鱼是真”的养生观。正是在众人千方百计要多钓鱼、钓大鱼之际,他却静观鱼群绕钩而乐。

传统中医学认为,长时间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天人合一,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尤其有利于改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态功能。

垂钓虽然没有饵,但抛钩观浮,一览群鱼绕直钩而过,再抬竿提线另抛,这一起一立、一提一抛,正好使四肢、手腕、脊柱得到了全面的活动伸展,无形中起到了舒筋活血的作用。而静观鱼儿绕钩时则全神贯注、屏气凝神,两者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是运动平衡的统一。

姜太公在垂钓中还磨炼了自己的毅力与耐性,使他养成了谋大业不求功名利禄的胸怀,从而以豁达、宽容的态度获得了健康长寿。

钓鱼的作用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得不到适量的锻炼。身体、四肢长期得不到锻炼,就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如肩肘、关节疾病、糖尿病等等全和缺少锻炼有关,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肌肉萎缩等症状。

参照古人的经验,现代医学总结出钓鱼的几大作用:

钓鱼可以修身养性。垂钓兼有赏画的情趣、吟诗的飘逸、弈棋的睿智与游览的旷达,能陶冶性情,培养稳健的性格,克服急躁轻浮,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钓鱼可以调畅情致。由于现代人工作节奏很快,常常处于紧张之中,若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会使人感到疲劳,使记忆力、创造力下降。

在紧张工作的闲暇,离开嘈杂的城区,来到幽静的旷野,平心静气地抛钩垂钓,一边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一边欣赏着青山绿水、白云蓝天的美丽景致,还不时有鱼儿上钩,使人心情无比舒畅,优哉游哉。中医认为春季肝木偏盛,临河的鱼可调节人的情绪,得以平肝潜阳,有益养生。

钓鱼可以起到驱除杂念,舒缓神经的作用。钓鱼时要求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置身于此,把种种杂念抛于九霄云外,它对提高人的视觉敏感和头脑反应的灵敏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春天垂钓,有美丽的景色和新鲜的空气相伴,是一种非常好的自然疗法,因此有人说“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

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故垂钓对高血压、失眠、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此外,垂钓还可以修身养性。钓鱼是耐心和信心的结合,钓鱼时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严肃以待,安然自得地等着鱼儿上钩,因而钓鱼可以克服急躁轻浮的情绪,培养稳健机智的性格,养成稳重含蓄的处世态度。

钓鱼时人的思想集中,注意力专一。为了钓到鱼,需要不时地提竿、换饵、投钓,肩、臂、肘、踝关节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这种动静结合,既有利于养神健身,又使心情愉快。钓鱼归来,人的精神状况能得到十分显著的改善,对睡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古代不少养生家把“户枢流水”作为养生大法。坚持垂钓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动摇筋骨,不但可以改善呼吸功能,而且可以活跃身体代谢,延缓行动迟缓、手脚不灵的老态出现。

由此可见,在闲暇之余,约上亲朋好友,带上渔具,去湖滨河畔的大自然中垂钓,不失为养生的好方法。

夏季钓鱼注意事项

着装

夏季钓鱼最好穿长一些能够遮住皮肤的衣服,下身要穿过了膝盖的衣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阳光里的紫外线照射皮肤,防止阳光灼伤皮肤。另外穿长衣服可以有效避免因皮肤之间的互相摩擦而导致破损。

紫外线

夏季的紫外线十分强烈,如果不注意就会导致晒伤。因此钓鱼时不仅要穿上长衣服,最好带上遮阳伞,如果有条件可以带上钓鱼眼镜,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弱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也可以保护眼睛。另外在暴露的皮肤上涂上一些防晒霜,防护的效果会更好。

中暑

炎热的夏季在室外钓鱼,如果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的话,十分容易中暑。中暑的症状和预防对策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钓鱼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钓鱼前一天晚上必须注意休息好,保持好的身体状态,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不要在炎热的中午钓鱼,阳光比较强的情况下,要切实做好防晒的准备以及各种预防中暑的准备工作。遮阳伞、遮阳帽、消暑饮料、防晒霜都是出行钓鱼应该预备的。

一旦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及时补充水分。

天气

夏季常常会出现闷热天气,一般气温超过32℃,湿度超过80%,风力小于2级,在这样的天气,人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中暑。而此时水里的含氧量亦会降低,鱼会感到呼吸困难,就不想吃食,所以这个时候钓鱼也没有什么收获。

钓鱼地点应选在农村和郊外,那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到郊外钓鱼的人,都会感到钓鱼时神轻气爽,是因为水边空气负离子较多,吸入体内能够消除疲劳,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夏季如何钓鱼

选择适宜的天气

出钓当天的气温最好低于30℃,温度太低太高都不利于垂钓,天气最好是阴天伴有小雨,并有二三级风或者暴雨之后。在这些天气出钓,气温低,水中的溶氧高,鱼儿十分活跃,食欲旺盛。

选择适宜的场所

最好是在深水、树荫、入水口处垂钓,因为这些地方水温比较低,水中溶氧量高,鱼儿常聚集在这里休息、躲藏、进食,因此,可钓到大鱼。选择大水城,勿选小水塘。

选择钓鱼的时间

早上9点以前、晚17点以后,这些时间气温转低,各种鱼儿抓紧进食,是垂钓的最佳时间。夜间钓鱼能够收获最多,因为夜间天气凉爽,水温较低,饥饿了一天的鱼儿会在这时猛烈进食,大鱼也会趁寂静到水边进食。

钓什么样的鱼

鲫鱼、鲤鱼不喜欢高温天气,但草鱼、鲢鱼、鳙鱼、鲂鱼,在夏季则比较活跃。外出垂钓,不妨多做些准备,早晚钓鲫鲤,午时钓草鱼、鲂鱼、鲢鱼、鳙鱼。

钓鱼禁忌

垂钓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但如果掌握不好,或对一些问题认识不到、处理不当,也能伤害身体。因此,要想做到在钓鱼中养生,就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要避免锐物伤手

钓鱼需要钓饵,理想的钓饵便是蚯蚓,但是,蚯蚓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那里也是破伤风杆菌和其他细菌的滋生地,如果在采集蚯蚓时不小心的话,很容易被地上的锐物如玻璃、生锈的铁钉等划伤,一旦手被这类东西划破,非常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如戴一幅硬质的手套或者带上比较坚硬的挖掘和采集工具,并以正确的方法获取蚯蚓,这样才能不使自己的身体受伤。

防止霉菌感染

面饵和其他食品一样,存放时间长了,会变色长毛,这就是霉菌。手常接触霉菌容易患灰指甲(甲癣)。用被污染的手去抓食品,容易患胃肠道霉菌病。

预防措施:一是一次制作面饵不要过多,勤配制,少贮存,来防止霉变。二是若发现面饵变质,应马上舍弃,就是装在钩上鱼也不咬。三是一旦手被霉菌污染,先用肥皂彻底洗净,再用酒精消毒。

防止疲劳过度

疲劳是运动之后常出现的现象。由于活动时间长,肌肉过度收缩,产生乳酸堆积,而导致腰酸腿痛,使人身体倍觉疲劳。

一般的疲劳,经过合理休息,使全身肌肉放松,精神平静。做深呼吸,很快就会消除疲劳。若不能缓解,可向右侧卧,头低脚高,两腿弯曲,全身肌肉进一步放松,便会收到较好的缓解效果。

过度疲劳会危及健康,诱发某些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若不加以注意,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预防措施:钓鱼之前要有充足的睡眠;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带上高低软硬适宜的坐具;利用可拆卸抄网把代替手杖,形成“三条腿”走路,不仅能大大减少体力消耗,而且还能防止滑倒,又可以“打草惊蛇”,防止被蛇咬伤。

注意饮食卫生

抓鱼、装饵会把手弄脏,野餐或回家就餐之前必须彻底把手洗干净。在出钓时,可备一块肥皂、一些酒精棉球(装瓶密封)、一条小毛巾,以便随时能够取用。此外,脚打泡、跌伤、蚊叮虫咬、蛇蝎侵袭、溺水、渔钩刺伤等,都可能偶然发生。只要把安全放到首位,同时掌握有关科学知识,上述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

野外钓鱼应预备些药品

钓鱼时因地域、环境、气候、意外等因素,常常会给人带来一些不适,甚至引起疾病,特别是在野外钓鱼应准备以下一些药品:速效伤风胶囊、复方阿司匹林、晕海宁、复方甘草片、大黄苏打片、阿托品片、十滴水、银翘解毒丸、藿香正气水、仁丹、清凉油、伤湿止痛膏、氯霉素眼药水、胶布、绷带、风油精、好的快等等。

另外,还应注意一些常识问题,诸如:长时间受太阳暴晒,容易患上日射病,撑开一把伞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水反射强光刺眼,易患雪盲症,戴上茶色或变色眼镜就能预防。夏季炎热,容易中暑,应多喝点儿清凉饮料,多吃一些瓜果。

3.旅游

人们通过游山玩水、探古猎奇、临宫览寺等诸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了好奇心,增长了知识,而且促进了身心健康。利用旅游来调整心态,解郁强身,可称之为旅游养生。

旅游养生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根据阴阳五行原理,可将旅游行为分为动游、静游、怒游、思游、悲游、险游等类别。人们通过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可以从中感受到它丰富的文化内涵。

旅游的类型

动游是指活动性较大的旅游行为,对机体能量的消耗比较大,例如登山涉水、长途旅行、漂洋过海、探险览胜等。动游含有阳刚之美,适合于青壮年人和体力较好的人。

静游是指活动性较小的旅游行为,对机体能量的消耗比较小,例如欣赏园林风光和小桥流水、品茗赏月、泛舟湖泊等。静游具有阴柔之美,最适合于中、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

凡能导致人们产生情绪起伏的旅游活动被称为怒游。比如游览杭州的岳飞坟、河北的卢沟桥、北京的圆明园遗址等,均能激起人们情绪的变化。根据中医五行治病原理,怒游适合于思虑过度、情绪郁结的病人。

思游,比如观游赤壁遗址,常常能激起人们思古之幽情,又如游览洞庭君山则有怀念湘妃之意,故地重游也能让人追思往昔等等,思游具有镇惊作用,适用于患有恐慌症的人。

悲游,比如汨罗江之游使人因为凭吊屈原,油然而生悲伤之情。秋冬万物萧条,游览则有悲凉之感。悲游具有制怒平肝的作用,比较适合于情绪易于激愤者。

险游,比如登临黄山的奇峰险景,游览巴东的丰都鬼城等。险游具有镇心降火之作用,能调节过度兴奋的情绪,很适用于心火过旺者。

这些不同类别的旅游,可使人的意念和自然达到某种默契,使心神和尘世形成某种和谐,从而渐渐升华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想要“修炼”到这一程度,还是需要有点文化内涵和素养不可。

旅游的作用

旅游对于促进健康具有惊人的作用,国内外有很多通过旅游治愈各种疾病的例子。

第一,旅游具有心理宣泄作用。人类普遍有一种“探求意识”,这种“探求意识”早在童年就开始出现了。90%的人在童年或少年都曾有过周游全国或世界的梦想,这是由于人类在潜意识中存在对环境探求心理使然,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种愿望大多无法实现。

然而,旅游的美好愿望并不因为没有能够实现而泯灭,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淀下来,现代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压抑状态。

这种被压抑了的旅游愿望一旦实现,压抑得到释放,心理上就会获得巨大的满足和愉快。这是旅游对心理健康有益的一条基本原理。

第二,旅游可以调理情绪,培养和激发美感。

旅游活动把人们带到一个十分广阔、丰富的空间环境,面对新的环境,人的心境自然也会变得开朗起来。

现在,每当有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常听到的劝慰是“出去旅游散散心”。所谓“散心”就是把心中否定性的坏情绪借环境中的对象转移、发散出去,以此得到宣泄。

旅游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远足、野炊、参观、娱乐等,能使人暂时忘掉来自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忧愁、压力、烦恼和焦虑,把心灵安顿到一所宁静的憩园;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对自然、人文创造之美的热爱,使思想、情感得以净化。

第三,旅游可以促进人的肌体健康。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负氧离子指数仅600左右。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指数高,人体血液中的氧含量就越大,人的健康程度与抵御疾病的能力就相对高一些。

夏季出游前的准备工作

着装

外出旅游着装要大方、轻便、舒适。衣裤不宜过于宽大或窄小,以免影响走路。夏季旅游,由于早晚温差比较大,除了带上随身的换洗衣服外,最好再带一件夹衣或者绒线衣;冬季旅游,必须带上棉衣、毛衣、风帽等。

旅游不宜穿化纤类衣裤。因为化纤类的衣服透气性比较差,出汗后易粘贴在身上,造成不适。尼龙内衣内裤还会刺激皮肤,引发名种的皮肤病。夏季天气多变,出门旅游最好带上轻便的雨衣或者雨伞。

旅游穿鞋要轻便、防滑、透气,走路以布鞋最好,爬山以橡胶底鞋为最佳,忌穿新皮鞋、高跟鞋、硬底鞋。

了解目的地

夏季旅游首先要选择好目的地。夏季天气变化无常,一些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旅游前最好收看天气预报,或者浏览当地网站,获取更多有定当地的旅游资讯,确定乘车路线。如果是随旅行社走,就要选择信誉比较好的旅行社,要了解清楚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条件如何。向他们了解住宿档次,坐什么样的车,乘车要花去多少时间等等。

随身携带一些药品

夏季外出旅游时较容易发生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中暑、晕车晕船、头晕等不适症状以及碰撞、扭伤等意外事故,一般可以备带下列一些药物。

感冒冲剂

能够预防旅行途中发生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炎症等。

十滴水

预防旅途中发生腹痛、中暑、腹泻等。

扑尔敏

能够消除各种过敏症状,并有镇静及止吐的作用,不但可用于不同的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过敏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还可用于晕船、晕车等。

紫药水

可用于旅行中皮肤黏膜感染的消毒、杀菌以及创面的收敛、干燥。

碘酒

具有良好的外用杀菌消毒作用,能够用于旅行途中的皮肤红肿、毒虫咬伤、皮肤消毒。

绷带

发生外伤可用来包扎、止血与固定。

旅游中的注意事项

乘车

在炎热的夏天,如果坐火车出门旅行,应尽量选择比较理想的车次,比如尽量选择在15点至第二天11点之间运行的列车,避开在车上度过一天中最酷热的时刻。乘坐卧铺车时,人行道的空气流通比较好,气温较低,有利于睡眠,所以睡觉应头朝人行道一端。如果开着车窗睡觉,头不要朝着车窗一端,否则被风吹容易感冒。在车上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细菌引起的腹泻等等。

作息

游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力,量力而得,合理安排旅游项目,不要一味贪玩,导致过度劳累。夏天机体的消耗本来就大,这样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患病机会大大增加。早晨空气新鲜,气候凉爽,因此夏季外出旅游时最好要早些出发,到了中午就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进行旅游活动。游览结束回到住宿处后,可在温热的洗澡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洗浴,洗后会感觉精神振作,皮肤也会光滑起来,非常凉爽。

饮食

夏季旅游出汗多,应该及时补充水分,最好喝杯淡盐水,可补充人体失去的盐分,及时补充能量。旅途中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大量饮水,应分多次喝水,每小时喝水不能超过一升。旅游时人的体温通常较高,大量喝冷饮很容易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喝10℃左右的凉开水最好,可以达到降温解渴的目的。也可以适量补充糖水,及时补充体内所消耗的能量。

夏季出游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热量,应注意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早餐吃两个鸡蛋、喝一杯牛奶,中餐、晚餐最好吃些瘦肉、鱼和新鲜蔬菜,一定不要暴饮暴食生冷或过于油腻的食物。另外有些山中的泉水有害矿物质超标,有的地方污染十分严重,饮用后对健康不利,因此不要看到清凉泉水就痛饮一场,这不利于健康。

住宿

住宿上应选择通风透光的旅店,条件好的可选择星级宾馆。睡觉前最好洗个热水澡、泡泡脚,如果走路过多还应搓搓脚心或按摩一下小腿,这些都会加强血液循环。睡觉时最好不要整夜开着空调,以免受凉,导致第二天浑身无力。

防晒

长时间暴晒,皮肤容易被灼伤,甚至引起中暑。夏天出游,由于气温的升高,而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中暑就很容易发生,轻者头痛头昏,重者昏迷。最好佩戴太阳镜和遮阳帽,穿上长衣服,在裸露的皮肤上涂上防晒霜,能有效防止日射病的发生。

安全

夏季出游,应该提前制定好游览路线,对不熟悉的地方要找当地的向导问好路,以免迷路。另外如果去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要随身携带一些防身物品与药品,防止遭遇危险或是被毒蛇毒虫咬伤,另外应该准备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指南针。

夏季旅游时,有些人常常为了一时爽快下水洗澡,因为不了解水的深浅和水下情况,很容易造成溺水。另外不是什么样的泳池都适合游泳,特别是有些泳池的水中有小虫子,这不仅对皮肤损伤严重,还会引起一些疾病。旅游途中如遇雷雨天,应寻找一安全地暂时避雨,避免在较高的山顶上停留,那样很容易被雷电击中。

如果是带孩子出游,那就更应该注意了。要提前做好准备,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应付旅行途中的突发事件,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家长在旅行途中,要细心观察周围的环境,保持警惕性,不要让孩子单独游玩。

晕车或晕船

外出旅游乘车、船时,因晕车、晕船引起眩晕、呕吐等不适,会导致兴致勃勃的游客非常不愉快。对于服用晕车药没有什么效果的人来说,可以随身携带新鲜桔子,吃完后将桔皮内折对准鼻孔用力挤压,使雾状汁液射入鼻腔,旅途中如此反复多次,防治晕车、晕船效果非常好;或者用清凉油或风油精适量涂在前额及鼻唇沟旁,也可用伤湿止痛膏一块,在上车、船前15分钟贴于肚脐眼上,轻轻按摩片刻,使之贴紧,对防治晕车、晕船效果非常好。

鼻出血

先用浸有冷水或者冰水的毛巾、布块贴在前额部、鼻背部和颈部两侧,或者用干净的棉花、纱布或布条,填入鼻内,要用力紧塞,用拇指与食指用力捏住鼻孔,持续大约5至10分钟,懂得穴位知识的朋友可以用指压合谷(即手掌虎口,把手的拇指、食指并拢,肌肉的最高点即是)、迎香(位于鼻翼两旁凹陷处)穴位,血流就可以止住。

眼中异物

马上闭眼,待有眼泪分泌时,再不时地转动一下眼清,使灰尘等异物随眼泪一起排出,也可直接用手指将上、下眼睑向外翻出,仔细寻找眼睛里的异物,一旦发现异物,再用蘸有冷水或温水的手帕或者棉花卷将异物拭去。

小虫入耳

一旦发现小虫入耳,可向耳内滴入几滴油,如菜油、麻油,也可以滴入几滴酒精。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向耳内滴一些温开水或者冷开水,将耳内小虫淹死或将它的四肢、翅膀粘住,限制它的活动,然后再去医院取出小虫。

(二)夏季健身需注意的问题

夏季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健身的好季节。但是夏季天气非常炎热,健身活动比平时有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则不当的健身方式与活动量会导致身体不适。夏季健身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晨练不要过早

夏季昼长夜短,天亮得很早。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太早外出锻炼,因为在日出之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最高的,人们在这个时候锻炼难以呼进新鲜的氧气,很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长跑等大运动量的运动,很危险。所以夏季早晨锻炼,最好是在早饭之前。

2.选择适宜的项目

早晚日照不是非常强的时候,跑步、散步、网球、骑车这些有氧运动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晨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傍晚锻炼有助于夜晚入睡,而大强度的锻炼则应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切忌运动过量。

3.运动要适度

夏季气温高人体消耗非常大,身体消耗常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过量运动会致使血糖偏低、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川会导致昏厥,反而不利健康。医疗专家建议,市民最好每天坚持30~45分钟的运动,30分钟最好,而有减肥意愿者可以把运动时间延长到40分钟左右。夏季健身最好是循序渐进。

4.合理的饮食

运动后人体内能源物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大量消耗,尤其是炎热的夏季,消耗量更大,所以在健身后一定要多补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身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的食物,饮食上最好荤素搭配,多喝白开水。专家建议少吃多餐,多吃水果与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食品,运动完后最好别吃太油腻的东西,而要吃含水分较高的食物,有助于及时补充身体水分。

5.注意防晒

夏季的上午11点至下午3点是阳光照射最为强烈的时候,对人的皮肤有直接伤害。在健身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健身,可以戴上太阳帽、太阳镜,也可以使用一些护肤产品,保护眼睛与皮肤,以免造成皮肤的灼伤或者中暑。

6.适量饮水

夏季人体水分蒸发比较多,饮水对参与健身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外出健身,最好自己带水,不断地少量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去饮水,因为意识到口渴已经是身体缺水的信号了。切忌狂饮,一次性饮水过多,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另外,运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冲冷水澡,因为运动导致毛孔张开,冷水刺激很容易引起感冒。

三、秋季运动锻炼养生

(一)秋季适宜的锻炼方式

1.登山

早在我国古代,秋季登山的习俗就非常盛行。诗仙李白常常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攀崖历万重”,并写下许多壮丽的诗章。诗圣杜甫在重阳节独自登高远眺,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伟诗句,他还写有吟咏泰山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传至今日,重阳登山已经成为群众性的盛大风俗与体育活动。

秋天是登山的最好季节,一般说来,秋天的温差变化不是很大,天气冷热适宜,秋高气爽,景色非常宜人,层林尽染的山野令无数久居都市的人们向往。利用这个大好时光,与亲朋好友结伴登山,尽情地饱览名山秀水,观赏大自然的绮丽景色,是一种十分有益身心的活动。

登山既不需要器械,也不需要专门场地,很受人们的欢迎。经常登山,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协调能力。随着肢体运动,全身营养物质与氧气的消耗量加大,新陈代谢加快,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负荷加重,心率收缩,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血输出量增加,同时肺活量加大,对心肺功能有非常独到的强化作用。登山对人的心理健康大有好处。走向山林,从喧嚣城市产生的烦躁也郁闷中解脱出来,心胸会为之开阔。登山对各种神经性病症也有治疗康复作用。患有神经衰弱、慢性胃炎、冠心病、高血压、气管炎、盆腔炎等慢性病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适当的登高锻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此外,山林地带空气清新,大气中的飘尘与污染物比平地少,而且阴离子含量比较高,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显然是有利于健康的。

登山前的准备活动

根据个人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登山地点。最好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将要去的山区的有关情况,包括天气、食宿、往返交通、山区道路及安全设施情况等,最好预备一张比较详细的地图,制订出一个合理的登山计划。

一双坚固合脚的轻便登山鞋,一个背起来舒适而且大小适中的背包,还有就是雨具,这是登山必备的三样物品。当然背包里装着登山途中必备的水、食物、指南针、御寒衣物、地图和药物等等。

登山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与傍晚。登山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以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空气的温度,以防过于燥热或者着凉而感冒。

不宜登山的人群

体质较弱或病后初愈的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的老年人都不适合参加登山。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血压没平稳之前不宜登山,因为在登山过程中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脑血管破裂等意外。

老人与小孩登山时应该尽量有家人陪伴,以免出现意外事故。登山前尽量不要饮酒,酒后登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摔倒。如果在登山过程中感到不舒服,一定要马上停下来休息。如果休息后仍然感到不舒服,就要尽快就医。

登山途中注意事项

要注意安全。登山时步伐要平稳,注意力要集中,防止滑倒、扭伤、骨折等意外事故的发生。老年人登高需有身强力壮者陪伴,缓缓登攀,必要时可持杖而行。女子最好穿有防滑纹理的软底胶鞋,不应该穿高跟鞋。途中如果出现气喘、缺氧等症状时,不要勉强前进,可以在原地休息,做10至15次深呼吸来缓解不适,直到呼吸变得均匀后,再慢速前进。

注意姿势

上山时,身体重心要前移,步子放小些,下山时,上身微微凸腹屈膝,重心稍微向后移,步速宜缓慢,步幅小而稳妥。这样不但安全而且省力。

注意防寒

山的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将下降1℃。因此,在登山休息观赏时,应把途中脱下的衣服穿上,能有效防止着凉感冒。尤其是在高山上过夜的人们,千万注意防寒,以免伤风感冒。

注意喝水

秋季因为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的阶段,活动量不应该过大。休息时要注意补水,多吃梨、苹果、芝麻、乳类及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并且在登山前要适量饮用糖开水,以防止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及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秋季登山好去处

安徽黄山

黄山雄踞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它以“三奇四绝”的奇异风采闻名于世。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峥嵘崔巍,拔地擎天。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大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并且得到升华,赋予黄山超凡脱俗的品质,塑造出它威武雄壮的气概。在黄山的面前,时空也变得狭小,沧桑亦变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天下奇山的风骚。因而当之无愧地赢得“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语)的无上赞誉。

陕西化山

华山,位于陕西省的东部华阴县南,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海拔2200米。因其西面还有少华山,故又称华山为“太华”。华山向来以奇拔俊秀,巍峨雄险著称。“自古华山一条路”,从峪口到山顶,只有南北一线,全程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令人怵目惊心,叹为观止。中国素有“华山天下险”的说法。华山还是一座道教名山,山巅峰谷之间处处点缀着庙宇建筑,在白云缭绕之中,有如人间仙阁。

山东泰山

泰山,古称东岳,为五岳之首。历经几千年的保护和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山岳风景的代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峰峦叠翠,山势险峻,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泰山有很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和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玄妙。它既有秀丽的麓区、开阔的旷区、静谧的幽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桃园精舍、对松绝奇、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四川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市因山而得名)。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貌多种多样,有5000多种植物和2300多种动物,还保留了桫椤、珙桐等古老珍稀植物品种,被称作“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动物王国”和“天然植物园”。拥有上百个自然景观,数十个寺庙星罗棋布,现存规模较大的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仙峰寺、洪春坪、洗象池和金顶华藏寺等。

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因地壳运动,地貌不断发生着变化,构成了秀拔奇伟、独具特色的“三三”、“六六”、“七十二”、“九十九”的风景名胜。“三三”指的是碧绿清透、盘绕山中的九曲溪,“六六”指的是千姿百态、夹岸森列的三十六峰,还有七十二个洞穴和九十九座山岩。

武夷山碧水丹山,千姿百态,素有“奇秀甲东南”的美称。武夷山风景区还有方竹、双竿竹、建兰等罕见的竹木,奇异的花卉,稀有的鸟兽与名贵的药材。特别是这里盛产的色艳、香浓、味醇的武夷岩茶,因其“药饮兼具”的功效,名扬四海。

江西庐山

庐山海拔1474米,山体面积280平方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最高峰为大汉阳峰、香炉峰、五老峰等,山间经常云雾弥漫,因此人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春季漫山桃花、杜鹃盛开,夏季气温凉爽,秋季天高云淡,冬季银装素裹。

广东罗浮山

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也是我国道教名山,道教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二福地,素有“岭南第一山”之称。罗浮山一共有大小峰峦432座,名泉瀑布980多处,石室幽岩72个,洞天奇景18处。山势雄伟奇特,峰峦叠嶂;景色秀丽,气候适宜,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罗浮山不但山水绮丽,风景优美,而且神话、传说、古迹繁多,素有“神仙洞府”之称。山上寺观林立,原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等宗教建筑。

罗浮山地理位置很特殊,北回归线刚好在此经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适宜多科植物生长。尤其在峰峦峪地、洞溪山涧,生长着上千种草本药物与各种时令佳果,造就了独具一格的罗浮山特产,如罗浮山百草油、酥醪菜干、甜茶、凉果、矿泉水等。

吉林长白山

长白山在吉林省东南部,一部分在朝鲜境内。最高峰海拔2749米。长白山山高地寒,山上终年积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故名为长白山。

长白山是一座天然的博物馆,是稀有生物资源的储藏库,关东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盛产地,是地球上很少遭到人类破坏的原始生态保留地,不仅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区,而且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网。

名人与登山

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时,遍游浙南名山大川。他为了登山方便,特地制了一种登山木履,鞋底前后装有活铁齿,上山之时去前齿,下坡之时去后齿。穿上这种鞋登山时,不怕山陡路滑,上山平稳,下坡省力,人们称之为“谢公履”。

孙中山先生的体育爱好十分广泛,但他对登山活动最感兴趣,认为登山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广西的叠彩山、广州的白云山、广东的鼎湖山,以及其他许多名山,都留有他的足迹。

马寅初从十几岁开始坚持锻炼,直到百岁高龄,从来没有间断。他坚持时间最长的是登山、跑步和冷水澡。多年来,他经常利用星期日与假期进行登山活动。北京郊区的山峰,他都登遍了。

2.冷水浴

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天气温、水温和人体体温比较接近,冷水对人体的刺激比较小。所以秋季洗冷水浴对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冷水浴的保健作用

提高人体耐寒能力

冷水浴能够提高机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人不易患感冒、冻疮等疾病。在冬季到来之前,坚持洗冷水浴能为冬季保健养生打下良好基础。

清醒头脑

冷水浴能够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人在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提高工作效率。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当人体一接触冷水刺激时,皮肤血管就会急剧收缩,使大量血液流向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继而,皮肤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重新流向体表。这样,全身血管全都参加了舒缩运动,使血管弹性增强,这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冷水刺激时人会不自主地深吸气,接着便使呼吸暂停几秒钟,重新转为深呼气。这样可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对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改善消化功能

冷水刺激后可使肠蠕动增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大便的通畅非常有利,对于消化不良和便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美容减肥

冷水浴还能够保持皮肤清洁,适当的水流刺激,对皮肤、肌肉能够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通过增加热量释放,减少脂肪在皮下堆积,能够起到减肥作用。

温度和时间

冷水浴最适宜的水温是20℃。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始锻炼时间要短,2~3分钟就可以了,以后逐渐延长到15分钟,一般认为最好别超过15分钟。

水温低于20℃时时间应相应缩短,水温越低,时间应该越短。

洗冷水浴的方法

洗冷水浴的方法有擦身、冲洗、洗澡、淋浴、游泳、冬泳等。冷水浴应从夏季开始,水温逐渐降低,应全年坚持。

冷水浴锻炼应该先活动身体进行热身,用双手快速地摩擦全身,从躯干到四肢由上而下,均匀摩擦,用力适度,活动身体至发热,之后将冷水先抹在脸、手臂与大腿等处,或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拧干后擦身体,让身体由不适应逐渐转为适应。当身体能够适应时,便可直接用冷水进行冲洗,边冲边摩擦。如出汗时应等待汗干或用毛巾擦干后才可入浴。

常见的冷水谷有以下四种:头面浴,就是用冷水洗头洗脸;脚浴,双足浸于水中,水温可从20℃左右开始,逐渐降到5℃左右;擦浴,即用毛巾浸冷水擦身,用力均匀,不可太猛,时间不宜太长,适可而止;淋浴,应先从35℃左右温水开始,渐渐降到用自来水洗浴。可根据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冷水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必须说明的是,冷水浴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有些人的皮肤对冷水敏感,遇到冷水就会产生过敏症状,如起疹子、生紫斑等,这类特异体质的人就不能进行冷水浴。除此之外,患有严重高血压、风湿病、冠心病、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淋浴,以免加重病情,发生危险。

冷水浴要点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饭后不要马上冷水浴。

——剧烈活动后不要马上进行冷水浴。

——进行淋浴或游泳时须做准备活动,应在身体发热后再进行。

——体质虚弱、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发热者及酒后、妇女经期都不宜进行冷水浴。

——进行冷水浴锻炼时,要注意自我感觉与体重等变化,如出现身体不适、体重减轻、失眠和食欲下降等情况,应暂停冷水浴。

——冷水浴的时间最好在早晨,也可在中午,但不宜在晚间,因为那样不利于睡眠。

——凡出现湿疹、脓疮或疖子一类皮肤病时,不宜用冷水洗脸、洗头。

(二)秋季旅游注意事项

金秋时节是旅游佳季。秋高气爽,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放眼望去,满目金黄,层林尽染,充满着诗情画意,仿佛一幅幅精美的画卷,令人陶醉。这时出游将是一件非常令人惬意的事。

1.秋季出游应注意的问题

衣着

外出旅游穿着上首先要“舒服”。登山不宜穿皮鞋、新鞋、凉鞋和高跟鞋。穿着这些鞋不适宜走远路、湿滑的路以及高低不平的路,而且足底易起水泡,甚至磨出血泡,影响行程。穿较轻便的运动鞋、旅游鞋需穿厚棉袜,这样脚不会起水泡。衣服以宽松的休闲装最好。外出时最好戴一顶遮阳帽或使用防晒伞,因为秋季阳光还是比较强烈的,紫外线的长波对人的皮肤伤害非常大,长时间阳光直晒会让人感到头晕目眩,严重者会引起各种皮炎。

饮食

秋季旅游比较消耗体力,在山中行走时,人更容易感到饥饿、体乏,因此要带上热量足够的零食,如鸡蛋、巧克力、去皮的花生都可以帮助补充体力,另外,清爽的酸梅也是提神的好食品。水要带,但不需要太多,够解渴又不构成旅途累赘最好。

气候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很大。一定要带足衣服,比如厚毛衣和风衣。秋雨无定,带上轻便的雨具会使出行有备无患。

适当休息

平地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山坡路走30分钟,休息10分钟。如果休息过长,身体刚刚活动的机能会重新变得迟钝。休息时不要直接坐在地面上,可坐在高一些的石块上,这样血液不会完全降到臀部。休息后,在出发前,做些轻微的屈伸运动,帮助身体活动,可以达到热身的效果。

药物

针对秋季易发生的疾病,应该随身携带一些药物:

呼吸系统用药:速效伤风胶囊,用于感冒、头痛、发热等症。六神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嗓子痛、喉干不适等情况。

消化系统用药:黄连素、胃舒平等用于胃胀、胃痛、腹痛、腹泻等症。

外用药:创可贴适用于小外伤伤口,紫药水适用于皮肤黏膜感染及溃疡。

2.秋季旅游防上火

秋季由于天气干燥,人容易“上火”。旅行途中由于不适应环境,身体比较疲劳,也可能发生“上火”的情况。旅行途中预防上火,应主要注意一下几点:

规律作息

生活要有规律。旅游的日程安排不要打乱平时的作息规律,要按时上床,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定时定量进餐,不要过度饥饿或者暴饮暴食。

饮食清淡

多吃清火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新鲜水果、绿叶蔬菜,多喝绿茶。

劳逸结合

要注意劳逸结合。安排各种活动应适当而有节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否则过度疲劳会导致机体的抵抗力下降。

对症下药

旅游途中由于紧张劳累,机体的调节、免疫机能都会有所下降,对外界不良因素的耐受能力也随之减弱,一旦“上火”应对症治疗,不要掉以轻心,以免酿成大患。

(三)秋季锻炼注意事项

在秋季适当参加锻炼,可以在冬季来临之际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保持头脑清醒,精力旺盛,有效地缓解秋伤,把身心的压抑与负担都卸下。不过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原则,在锻炼中伤了自己,恐怕就事倍功半了,所以秋季锻炼要特别注意,以免伤身。

1.注意事项

秋季清晨的气温稍凉,锻炼时一般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因此,千万不能一起床马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关节,稍休息一会儿再下床。秋季锻炼时千万要注意防寒保暖,衣着不要过于单薄,如果衣服被汗浸湿更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风中逗留,否则很容易伤风感冒。

秋季锻炼的准备活动是必需的,因为人的肌肉与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在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反而伤身。

秋天气候比较干燥,温度也骤降,人体内容易聚积一些燥热,而且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等“秋燥”症状,同时在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因此,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含水分较多的食物,或是平时多喝冬瓜汤、冰糖梨水等食物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避免咽喉肿痛。

秋季锻炼与其他季节一样,运动量应该根据个人体质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锻炼时感到身体发热,微微出汗,锻炼过后不感到疲惫,而是轻松舒适,这才是比较好的锻炼标准。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惫,或者出现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情况,可能就是运动量过大导致的,下一次运动时一定要减少运动量。

前面提到,秋季气温下降,人的肌肉与韧带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因此在每次运动时要注意运动的方法、幅度、强度,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以免造成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

秋冬季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明显提高,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在秋冬之交时血压常常要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因此很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所以中老年人在锻炼时,运动方式更要舒缓,以免在锻炼中发生意外。

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不能在清晨饥肠辘辘的时候锻炼,因为经过一夜的消化和新陈代谢,前一天晚上吃的东西已经消化殆尽,身体中已经基本没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这个时候锻炼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起床后运动前应该适当喝些糖水或吃点水果,会更有利于健康。运动结束后,需要休息半小时,心肺与肠胃功能恢复稳定后再进食。

秋季,人们会食欲大振,再加上气候比较凉爽,利于睡眠,而且为了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这就会使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因此,在秋季既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增强体力,另一方面也要小心进食,不要让体重过度增加。尽量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萝卜、薏米、竹笋、海带、蘑菇等,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免得加重肠胃负担,还会使体温、血糖上升,使人萎靡不振,产生“秋乏”。

2.锻炼方法

少年儿童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选择锻炼项目,如踢毽、跳绳、跳皮筋、晨跑等等。青少年的健身方式很多,如散步、打球、跑步、登山等体育活动,有条件者还可去旅游,利用双休日与亲朋好友一起到郊外踏青,其乐无穷。中老年人和减肥者适合低强度,低能量消耗的运动模式,快走、慢走、旅游、健身操、骑自行车、园林劳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冬季运动锻炼养生

(一)冬季长跑注意要点

冬季也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长跑,作为最普遍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各年龄段人们的喜爱,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抵御寒冷,而且能振奋精神,锻炼意志。冬季进行长跑锻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做好跑前准备工作

冬季气温低,外出晨跑衣服不能太过单薄,特别是上腹部要注意保暖,这样在跑步过程中如果天气太冷,就很容易发生冻伤,或者因为受凉而引起脾胃不适,如果天气太冷还要注意戴好手套和围好围巾。当然也不宜穿得过多,如果跑的距离比较长,很容易满身大汗,将衣服湿透,这样一来,身体需要大量的热量烘干衣服,从而引起感冒或出现冻伤。

出门前最好喝一杯白开水,喝水不仅能够补充水分,解除一夜的口干舌燥,而且能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与物质代谢。出门前,要排空大小便,搓揉双手及头面部,轻揉两耳廓,戴好手套,以防止冻伤。再分别转动左右脚腕,活动一下膝关节,以增加这些部位的血液循环,并将四肢、胸、腹、背、腰、踝等部位充分活动开,最后,深吸一口气,调整一下心理情绪。做好这些准备活动之后才可以起跑。

2.注意安全

如果是在马路上长跑应注意交通安全,动作不要过猛,以免发生意外。

3.采用正确的姿势

起跑后,上身稍微向前倾,两眼平视,两臂随跑的节奏自然摆动,脚尖要朝向正前方,落地一定要轻柔,动作要放松。长跑时,要保持肢体活动协调平稳,用前脚掌或前脚掌外侧着地,然舌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这样既能够减少膝关节损伤,又可以节省体力,提高跑步时的速度。

4.调整呼吸

长跑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在跑的过程中,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要注意呼吸方式和呼吸节奏。一般情况下,可两步一吸或者三步一吸,注意节奏不能起伏过大。吸气方式上,应采用鼻呼吸与口鼻混合呼吸,可用舌抵住上颚,以避免冷空气被直接大量吸入而造成对胸部的刺激。增加呼吸的深度,提高肺换气效率,呼吸方式与节奏也应经常变换,避免疲劳。在长跑过程中,由于氧气供应落后于肌肉的活动需要,因此在跑的过程中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使人感到腿发沉,胸发闷,呼吸比较困难,不想继续跑下去。这时,要适当降低跑速,调节好呼吸节奏,坚持跑下去的决心。过不了多长时间,困难就能克服。

5.不要戛然而止

许多人匀惯于一跑完马上就回去休息,其实这样不好。由剧烈的运动一下子进入静止状态,使机体很难适应,从而造成机能紊乱,出现恶心、呕吐、发晕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产生昏厥。跑步后,人体全身上下都得到活动,此时,进一步做好基础素质锻炼,就能取得好的健身效果。这时,可以做一套广播体操,也可以进行压腿、踢腿、纵跳、跨跳、摸高、单腿跳和高抬腿练习,发展下肢力量和提高耐力,或者做一些原地蹦跳、踢腿等,放松全身,捶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充分放松。

6.运动量要适度

当出现疲乏、食欲不振、对锻炼有厌倦感觉时,除了某些特殊情况,很有可能是运动量过大引起的,此时应该减少长跑里程。长跑结束时,要注意做好整理活动,做几节徒手操,进行深呼吸。

7.勿暴饮凉水

在运动中身体会发热,如果暴饮凉水,会对胃部造成强烈的刺激,导致身体不适,轻者感冒,严重者得胃病,从而损害了身体健康。多次少饮,最好喝温度适宜的淡盐水,以补充身体流失的营养成分。

8.运动后加强营养

人在运动过程中,大量糖经有氧分解被消耗,因此应该在保证正常饮食需要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糖、维生素B、C等营养素的摄取量。可考虑从粮食、豆类和辣椒、萝卜、菜花、白菜的进食中予以补充,但忌暴饮暴食。

9.要坚持不懈

长跑是一项艰苦的锻炼,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意志品质。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取的,也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二)冬季健身应注意的问题

入冬后,一些人在健身时为了达到出汗发热的目的,采取加大运动量与提高运动强度的方法,反而引起身体的不适甚至造成对身体的伤害。所以冬季健身一定要讲究科学的锻炼方法。

1.锻炼时间

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吃过晚饭后。冬季早上一般比较冷,而且公园里的树木也要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多,因此冬季早上并不是锻炼的最好时机。

而在吃过晚饭后锻炼,气温相对较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比较少,对于老年人来说,散步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2.环境的选择

尽量选择室外氧气充足的地方锻炼。冬季天冷,很多人都喜欢到健身房、游泳馆等室内场所锻炼。冬季空气质量本来就比较差,室内人多的地方就更差,如果不是专业训练,最好选择合适的时间,到室外氧气充足、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锻炼。

3.充分热身

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减弱,肌肉、韧带和肌腱的弹力和伸展性都有所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也减小,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易使人感觉干渴烦躁,身体发僵,不易舒展。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非常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所以在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与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至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4.调整强度

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与力度,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并相应延长时间。此外锻炼间隙应适当缩短,特别是在室外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于冷空气中。锻炼时更不要张大嘴呼吸,以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引起上呼吸道的感染。

5.注意服装

冬季进行健身运动,开始要多穿一些衣物,衣物要轻软,不能过紧,热身后,就要脱去一些厚衣服。锻炼过后,如果出汗多应当把汗及时擦干,并且换去有汗的运动服装、鞋袜,同时穿衣戴帽,防止热量的散失。另外,在室外进行健身锻炼更要注意保暖,锻炼完后应尽快回到室内,擦干汗水换上干净衣服。要注意双脚保暖。如果头、背、脚受凉,冷空气从皮毛与口鼻侵入身体,不但影响健身锻炼效果,还会感冒生病。

6.规律作息

许多人到了冬天,习惯早上睡懒觉,晚上精神好时又会熬夜。由于生活没有规律,又不勤加锻炼,身体抵抗力降低,不但工作时头脑不清楚,还很容易生病。对此一定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并且应定时锻炼,既能够保证精力充沛,又可以增强抵抗力。

7.讲究饮食

冬季健身锻炼由于气温比较低,机体的散热量大,基础代谢相应提高,加上运动量较大,所以热量消耗较大,因此要更加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如果每日摄入热量过低,则保证不了人体的基本需要,但是如果热量过高又会造成肥胖。再加上如果在冬季很少到户外活动也不参加体育锻炼,就更加容易造成脂肪堆积。一日三餐饮食也要有规律。早饭后要进行一上午的活动,所以一定要保证营养;由于白天进行的体力、脑力劳动消耗量较大,中午需要补充一定的能量,所以中午一定要吃饱;因晚上要休息,消化量减少,因此晚饭应适当少吃。

(三)冬季锻炼的营养问题

冬季气候寒冷,机体为抵抗寒冷,因此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物质。如果冬季锻炼不注意营养补充,就非常容易出现营养缺乏,导致疲劳,甚至生病住院。因此冬季在体育锻炼时更加需要重视营养的补充。

1.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是供给氮的唯一来源,其含量大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人体的一切细胞组织全都由蛋白质组成。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缺少蛋白质就无法存在。如有催化作用的酶;调节各种代谢过程的蛋白激素;输送各种小分子、电子、离子的运输蛋白;肌肉收缩的肌肉蛋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球蛋白;构成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等。

缺乏蛋白质对生命有致命的威胁,表现为代谢下降,生命变得脆弱而易得病,长期缺乏对器官的损害是肯定的。人体如果丢失体内蛋白质的20%以上,生命活动就会被迫停止。这种情况常见于久病的恶液质病人。蛋白质的缺乏,往往又和能量的缺乏共同存在,常见的有儿童的生长发育缓慢,体重下降,淡漠,易怒,贫血以及水肿或干瘦,并因为易感染而继发其他疾病。

国际推荐的成人摄入蛋白质含量,不分男女都是每日每公斤体重0.75克。由于中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蛋白质的质量比较差,所以供给量提高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2克。若以一个75公斤体重的正常人计算,每天只需要摄入75克蛋白质就能够完全满足机体的消耗。按照肉类、乳酪和鱼类舌蛋白质19%~30%、坚果16%、蛋13%、谷物7%~14%、豆类7%、牛奶3.5%的标准换算成食物,75克蛋白质相当于白肉(如鸡肉)、鱼肉与红肉(如牛肉)各100克,再加上一个鸡蛋和200克牛奶。相信以上食物的数量非常轻易就能获取(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能力花钱额外补充蛋白质的人群)。

2.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碳水化合物是各种各样糖的总称,因此也称它为糖类。碳水化合物(糖类)是供给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人体为了进行各种活动,维持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一定要靠摄入的食物来保持收支的平衡。如膳食供给热量不能保证或满足人体需要,人就要消瘦,随之体重减轻。长期缺乏热能,就要消耗体内的脂肪与蛋白质,引起机体蛋白质的缺乏,而长期供给过多的热量,就会导致身体发胖,并且可能导致早期动脉硬化。

体育运动医学证实,如果在锻炼前15分钟至45分钟的时间内补充糖,由于胰岛素分泌增加而产生的回跃性低血糖反应,运动能力不但不见有什么提高,反而下降。而在锻炼前即刻补糖,可以维持运动过程中的血糖水平,因为运动开始后,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这就充分表明,体育锻炼前补糖宜安排在运动前数日内,应避免在运动前15~45分钟的时间内补糖。运动中的补糖可以安排在每隔15分种或每隔30~60分钟,运动后的补糖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要超过运动后的6小时。所以,我们在坚持体育锻炼的同时,平时应该要注意吃糖,不可因为要防止运动性低血糖而临时补糖。

糖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体所需的热量50%以上是由糖类食物提供的。那么,是不是吃糖越多,提供能量越多,对人体好处就越大呢?不是的。

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是以米、面为主食的,米、面中含有大量的糖类。从正常的饮食中,人们已经获得足够的糖,甚至已经超过人体的需求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含糖量高的点心、水果、饮料的需求和消耗日益增多,使摄入的糖量大大超过人体需要。过多的糖不能及时被消耗掉,多余的糖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与胆固醇,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些糖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下来,久而久之则会使体重增加,血压水平上升,使心肺负担加重。贮存在肝脏内,则成为脂肪肝。瑞士专家们研究了1900~1968年食糖消耗量和心脏病的关系,发现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呈正比。日本的调查也得出一致的结果。因此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过多地吃糖,对身体的危害并不亚于吸烟。

那么,每天吃多少糖才能够控制胆固醇升高呢?据日本调查表明,每天食用糖的数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但许多食品含有较多的糖,如一瓶汽水的含糖量在20克左右,一盒冰激凌的含糖量是10克,一块奶油点心的含糖量是30克,低度的酒类含糖量在5%~10%,还有奶粉中的糖,喝咖啡时放的糖。由此可见,每天控制进食50克糖,还需要精打细算。最好是不吃糖果,少吃点心,做菜也尽量少放糖。

3.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需要量虽然比较少,但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外部食物中获取。维生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十分重要。维生素种类繁多,就目前所知道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一类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很多“类维生素”。

人体最容易缺乏维生素,从而导致人体代谢紊乱,引起多种疾病,如缺乏维生素A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病与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可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可得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可患唇炎、舌炎、口角炎和阴囊炎;缺乏维生素PP可患癞皮病;缺乏维生素B12可患恶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

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但是有一些方面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的:在平时应多吃胡萝卜,以预防维生素A缺乏病;增加光照的时间,以预防因饮食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而引发的佝偻病;动物性食品如内脏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豆芽菜中富含维生素C;另外还可在油脂中强化维生素A、D,来补充不足。但必须注意维生素A、D是脂肪性维生素,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如果超量摄入,并不加以控制,会造成肝脏内储存过多而中毒。

4.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甚微,到现在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铁、铜、锌、锰、钴、镍、氟、钒、钼、锡、硅、铬、锶、硒、碘、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非常小,总量不足体重的万分之五,但是它们对维持人体新陈代谢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

体育锻炼会使锌、铁等微量元素丢失的数量增加,胃、肠的吸收率下降,代谢率加快,从而导致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增加。但是只要坚持合理饮食,就不容易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牛奶、海产品、肉食品、葡萄干、瓜子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而一些经过精加工的食品,如精面、精米等食品中微量元素基本在制作过程中丧失了,如果长时间食用这些食物,人就会缺乏微量元素,出现精神不振、皮肤粗糙、食欲低下、记忆力减退、容易生病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补充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