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生活:平淡是真的115个点滴(感悟系列)
11495400000117

第117章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文/苏子

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真正的耻辱。

我从小是在贫穷中长大的,当我还不懂得什么叫贫穷的时候,我已经懂得了耻辱。

我的父母是属于那种勤劳朴实却死板木讷的人。他们有一身的力气,但我们的时代已不是一个靠力气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时代了。别人谈笑之间挣来的钱,是我父母辛劳一生也望尘莫及的。聊可安慰的是,他们拼命干一天所挣的钱,能令我们一家三口吃饱穿暖。作为独生女,我也能得到父母最大的爱。尽管这爱的表现方式不是肯德基,不是麦当劳,不是苹果牌牛仔服,不是我叫不出名字来的各种名牌文具,但我在父母的庇护下也有了一个平静和谐的童年。

父亲对我的爱最直接,也最简单。父亲是蹬三轮车的,于是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他弯起宽厚的后背努力蹬着车,有时还和我开个玩笑,于是上学的路上充满了温暖和欢乐。在雨天雪天里,我总能干干净净暖暖和和地来到学校。而到了放学时分,父亲又早早地等在校门口,这令不知道底细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下学。同学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如果让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亲生父亲,他们又该做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我做了一生中最让我忏悔的事,我默认了同学的误解。

父亲不知道我的心理,他不但蹬车送我上学,还时常在我下车之后,在校门口,再撵上来嘱咐几句让我注意的话。有一次,这情景被一个同学看见了,她疑惑地问,那蹬三轮的怎么和你那么亲啊?我害怕了,从此说什么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远远地,在一个胡同里,就让父亲停下来,然后四顾无人后,再悄悄地下车。

父亲一开始没明白,依然坚持送我到校门口,可忽然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于是再也不坚持了,我们父女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放学时来接我的父亲,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校门口翘首企盼了,他躲在那个胡同,等着我的到来。记得有一天下大雨,我跑到父亲那儿的时候,全身已经淋得透湿了。这时浑身也同样湿透的父亲,紧紧地抱起了我,我看见泪水和着雨水顺着他的脸流了下来。

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面对学费的数额目瞪口呆。父母一生的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而且,还不包括我的生活费。于是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补助的申请。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小时候我的有关耻辱的感觉,比较起此时来,简直就像是毛毛雨了。

上学不几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的宿舍被安排在老楼里,那儿的住宿费要便宜多了。他们对我感到很好奇,对于他们来说,贫困和撒哈拉大沙漠一样距离他们的生活太过遥远。因为与众不同,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而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他们好心从家里带来衣服送给我。穿着那些衣服走在到处是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前后左右扫射过来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

于是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常常找个不易被人注意的旮旯,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好一点的时候是一根麻花,最好时是两个包子,并注意不被人看到我的窘态。剩下的时间,我用读书来冲淡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

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没肯放弃,那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在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大学生活一个极大的安慰。每到那个日子,我都飞快地跑到学校附近的一个网吧,占好位置,迫不及待地打开我的QQ,寻找想念已久的老同学。

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吃惊的样子让我以为自己出了什么大毛病。我检省了一下自己,没发现什么,便把这件事忘记了。

我度过自己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生日时,也是一个人,但那天我让自己奢侈了一回,我第一次买了一份红烧肉,也第一次大大方方地端着盘子和同学们坐在了一起。

当时在座的有两个我的同班同学,我至今清晰地记着他们那双吃惊的眼睛,那眼睛像不认识我似的反复打量,直到我将盘子里的菜吃得干干净净。

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

那是一次团会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去网吧;有人补充道,我看见我们班的特困生吃了红烧肉……

同学们把眼光射向了我。

我已经无地自容。

从小到大,我只知道贫穷是一个物质的概念,但到了大学,我才发现,贫穷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可以忍受没有菜的干馒头,可以忍受落后于时代的出土文物似的旧衣服,但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我不明白,因为贫穷,人就连寻找自己快乐的权利也没有了吗?为自己过一个生日难道就是犯罪吗?如果当初我知道我会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度过我的大学生涯,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拼命学习的毅力。大学让我知道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它给我带来的那种耻辱的感觉,比贫困对人的折磨要强大得多。

当帮助已经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

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醒悟到许多年来我对父亲的不公。我当年剥夺他对我表示爱的权利,其实也只是因为他穷,我也曾一样的残酷,我给了自己父亲耻辱,同时,我也必须承受别人带给我的耻辱。

我在承受这种现实还是选择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

我想起了父亲宽厚的后背。高考最热的那几天,父亲不顾我的反对,执拗地坚持送我上考场,因为我被分到了离家最远的地方。父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老了,他努力想蹬快一些,却总是力不从心。七月的骄阳下,汗水在他裸露的后背上淌出了一道道小沟,而我当时却坐在有着遮阳篷的车座中。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给你们带来期盼中的快乐。

我想起父亲的后背,想起母亲接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时眉开眼笑到处奔走相告的情景,忽然感到,即使面对的是这样一种现实,我也无权选择放弃。因为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就是在那一瞬间,我从多年压抑着我的耻辱感中解放了出来,生活忽然在我面前明亮起来。

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丰裕和富足的家庭,从小到大为他们创造的条件,包括高考期间,每天换样的吃饭,包宾馆房间,为了使他们更好地休息……老师沉静地听着,默不作声。直到最后,才巡视了一圈,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了?”

我稳稳地举起了手。

我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淌在上面的汗;我讲了从小看到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每凑够一个整数,她就信心百倍地朝下一个数字努力。我讲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给我吃。而削下来的苹果皮,他们俩却推来推去地谦让着,谁也舍不得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

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可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虽然他们不能给我富裕的生活,但却让我有机会细细地品尝到了那种容易被富足冲淡或代替了的爱。我为小时候自己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我一定会向父亲当面道歉的,尽管我明白得晚了些……

从那时候起,曾经有过的耻辱成了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我从耻辱感中走了出来,我可以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留在我身上的目光虽然特异,但却不再让我感到难受。我大大方方地在食堂的餐桌上平静地享用哪怕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我拾到的回收物品送到回收站;我承包了我所住的宿舍楼的卫生清洁工作;我做家教,搞促销,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做我所能做的一切。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大学学业。

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我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们我准确的到家时间,并提出了我的要求:我让父亲一定蹬着他的三轮车去接我,我要伏在他已经弯曲的后背上,告诉他我经历过的这一切一切……

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真正的耻辱。我从耻辱中走了出来,也走出了贫穷。耻辱成了我人生的另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