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古代数学与物理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11491400000030

第30章 赵友钦和《革象新书》

赵友钦,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生于宋末元初,系宋王宗室,为了避免元朝政权的迫害,他隐遁为“道家”,遂不用赵友钦的名字,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有时改名为敬,字子恭。他不断变换住地,浪迹天涯。开初,他离开鄱阳,住到德兴(今江西德兴),后迁往龙游(今浙江衢县龙游)东南鸡鸣山麓定居。在龙游居住很长时间,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据说有一天,赵友钦在龙游芝山遇着著名道家石杏林,拜石为师,在石的指导下,学业进步很快。他为了研究天文,观察天象,在鸡鸣山上筑有观象台(又名观星台)。他时常出外游学,一方面寻师访友,一方面与大自然多接触,探索自然规律。他的足迹踏遍衢州和金华,并去东海多年。赵友钦死于龙游,葬在鸡鸣山,后人为纪念他,为他立祠建庙。

《革象新书》是赵友钦现存的唯一著作,绝大部分是讨论天文历法问题,也讨论了数学、物理学问题,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与物理学有关的知识主要有:

(1)通过大型实验,对光的直进、针孔成像与照度进行研究,取得辉煌成就。这个大型实验,在世界物理学史上可说是首创的(见本书光学部分)。

(2)他通过一个模拟实验,研究了月亮的盈亏。他把一个黑漆球挂在屋檐下,比作月球,反射太阳光,黑漆球总是半个亮半个暗。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黑漆球反光部分形状不一样。这样,形象地解释了月的盈亏。他对日、月蚀也作了研究。

他还对视角问题进行过研究。他说:“远视物则微、近视物则大”,“近视物则虽小犹大,远视则虽广犹窄。”

应该着重指出:赵友钦十分注重从客观实际出发探索自然规律。他既重视实验,又重视理论探讨。另外,他善于用比喻来解释自然规律,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除《革象新书》外,赵友钦还著有《金丹正理》、《盟天录》、《仙佛同源》、《金丹问难》、《推步立成》、《三教一源》等书,又注过《周易》,写过兵书。《推步立成》是关于天文历法的书,《金丹正理》和《金丹问难》是关于炼丹的书,可能涉及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可惜都散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