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古代生物与医学(中国文化史丛书)
11491100000024

第24章 马王堆汉墓医书

从前,医史学家和中医学家,都认为《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由于《内经》在医学理论上的高度成就,人们怀疑其基础有否总结出这些理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内经》之前是否有足够的对疾病认识和医疗实践经验的大量积累作为这一理论产生的基础。甚至有人以此为根据把《内经》的产生年代推迟到西汉、东汉或更晚。马王堆医书于公元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后,国内外学者广泛认为:《五十二病方》等医疗技术经验方书的成书年代在《内经》之前。尽管人们对《内经》成书年代的认识仍存在着分歧,但《五十二病方》等确是先于《内经》而产生的。联系《五十二病方》等马王堆出土的、14种医书来看,其成书不一定都是早于《内经》,但至少对《内经》理论产生的医疗实践基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有力支持。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计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导引图》、《胎产方》、《却谷食气》、《阴阳脉死候》、《脉法》、《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本子)等等。这些医书既有医疗经验的方书,也有从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论述,这些发掘对研究中国医学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特别对估价评述我国先秦时期医学提供了颇有意义的第一手资料。在此,我们只能举例作些简单介绍。

《足臂十一脉灸经》原无书名;整理研究者以其论十一脉分用足泰阳脉……等六条经脉和臂泰阴脉……等五条脉,又各脉内容只有灸并无针,故命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从十一条经脉的内容和行文分析,与《内经·灵枢》的经脉篇大致相似,经比较研究该书除比《灵枢》十二条经脉少一条外,其内容也简略,病候也少,显然比《灵枢经》要原始一些,更早一些。《阴阳十一脉灸经》虽也各有差异,但分析研究其内容,其结论与上述相当,兹不赘述。

《脉法》、《阴阳脉死候》都是诊断学专著,与《内经》一书的脉学内容相比也较原始。例如:在论述三阳脉之死候时和三阴脉之死候时,其内容与《灵枢》相近,但没有五行学说影响的色彩,这是该书早于《内经》的一个很有力的证据。究竟成书何时,自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导引图》是一幅高50厘米,长约100厘米的细笔彩绘帛画,画面4层,各层11人形,共有各种形态的导引人物图像44幅,只有约30幅可以辨认。术式之旁多注有文字,说明可以治某病症等,不少动作是模仿禽兽的飞翔、寻食、奔走的形态特点,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联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记载有六禽戏之类,以及后汉华佗改进为虎、鹿、熊、猿、鸟五禽戏的动物术式,该导引图的绘制时间不会晚于秦代。《导引图,》不但说明我国的医疗体育渊源流长,而且对我们现代人锻炼身体、祛病延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4种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本来也没有书名,是因其目录列有52种疾病病名和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而由整理者命名的。该书之目录虽只52种疾病,但其内容实际上有病名达103种,所用治疗方法和方剂总数达283个,统计其所用药物共有247种,并有丰富的药物炮制内容。该书所论疾病涉及有外、内、妇、小儿、五官等各科,其中尤以外科疾病最为突出,大约占全书内容的70%以上,很可能是一部外科专著。因此我很怀疑《五十二病方》可能就是《汉书·艺文志》所收载的《金疮瘈疚方》。理由是:在《五十二病方》中首先叙述的是“诸伤”,在诸伤条下把金疮,包括刀刃伤、出血等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其次便是“伤痉”,伤痉即由金疮等外伤引起破伤风而出现疫疚抽风等症状。金伤、刃伤、出血以及伤痉的描述,使我们对《金疮瘈疭方》已佚内容有极好的理解。如果深入分析《五十二病方》对各种外科疾病的描述和认识水平,就越觉得这样的推测是很有道理的。那么《五十二病方。》所记述的外科疾病有些什么病呢?就现代病名而言,诸伤即现代的外伤性疾病,伤痉则叙述了外伤性破伤风,婴儿索痉即断脐带不洁而感染破伤风捍菌所引起婴儿破伤风,其他还有狂犬啮人的狂犬病,冥的麻风病,以及十分精巧的疝气、痔漏等外科治疗手术等,这些都给上述推测提供了依据。至少我们应该认为《五十二病方》是我国先秦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外科专著。下面让我们举例介绍如下:

诸伤条下共记叙了16条不同伤、症的治疗方法。如:“令金伤毋痛方,取鼢鼠,乾而冶,取彘鱼,燔而冶,辛夷、甘草各与鼢鼠等,皆合挠,取三指撮一,入温酒一杯中而饮之。不可,则益药,至不痛而止,令。”这一方剂的基本内容在六朝时医学文献中还有记载,可以肯定其止痛效果是较好的,因为酒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止痛剂。

伤痉。《五十二病方》描述时首先强调:“痉者,伤。风入伤,身伸而不能屈。”廖廖数语,已将外伤性破伤风之病因、症状交待得十分明白,也就是说伤痉这种病,痉的原因是因伤后,风邪进入伤口,发作时身体抽风,角弓反张,不能屈身。观察之细,论述之确切,在2000多年以前,实在令人钦佩。

冥。《五十二病方》论冥时指出;冥者,虫,尤如螟虫啮穿植物样,其所发无定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在齿龈,或在手指。能使人鼻缺,指断。很有意义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家对麻风病发病特点和症状的认识已经如此深刻。用螟虫穿食植物内心之现象,概括人患麻风病后所出现的类似状况,并命名这种病为冥病,既形象使人易于理解,语言生动令人难忘。

腹股沟斜疝医疗手术技术。腹股沟斜疝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或后天引起的腹膜鞘状突不能闭塞,在腹压增大时,腹腔内容物就会逐渐通过内环而移入阴囊。这种病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古代由于体力劳动强度大,此病可能更为多见。《五十二病方》对这种病的医疗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譬如:用小瓠壶穿孔,取除内容,使阴囊和外生殖器纳入瓠壶内,使坠入阴囊的疝内容物还纳腹腔,用以解除难以忍受的胀满坠疼的痛苦。其设计是何等巧妙科学,与现代所经常使用的疝气带、疝气罩是十分相似的。令人惊奇的是当时已创造性地应用了外科手术治疗。《五十二病方》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即腹股沟斜疝),先将卵(即睾丸,此当指疝内容物)向上还纳腹腔,并引其皮下向上,然后用砭石穿其旁(具体部位因缺字不甚明),再用××汁及膏×,挠以醇×,又灸其痏,不能着风,易愈。虽然关键字句有缺,但仍然可以清楚看出,是用砭石穿刺相当于内环部位的皮肉,并用酒类、膏药涂抹刺伤部,更用火灸法烧灼局部。如此处理,无疑会在内环部位形成较大的瘢痕。这样的瘢痕足以闭塞其先天性或后天性孔道,腹股沟斜疝可由此而治愈。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成就。

肛门痔瘘。治疗肛门痔瘘的保守方法和外科手术方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里仅举一个令人惊奇的环切术。《五十二病方》强调:混合痔合并瘘管者,杀狗,取出膀胱,用竹管从其孔插入膀胱,再将狗的膀胱及竹管一并插入肛门,从管吹气入,狗膀胱即膨胀,然后慢慢将膨胀的膀胱向外引出。此刻,即可用刀徐徐切除其痔与瘘管。术后用黄芩等药敷贴伤口。很显然,公元1877年怀特氏始用环切术,但他所用的不是狗膀胱,而是用木橛子塞入肛门然后拉出使痔瘘内容暴露视野,进行切除手术。我们不怀疑怀特氏环切术比《五十二病方》的手术要高明很多很多,但其所用之木橛与膀胱,两相比较,《五十二病方》的水平,不知比怀特要高出多少倍。令我们惊奇的是,早怀特氏2000多年,在这个领域的我国医学家对治疗这种比较复杂的肛门疾病,已经达到了与19世纪欧洲相似的成就。

从《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达到的医疗水平来看,中国医学特别是医疗技术、方法之积累,在《内经》之前,已经达到非常丰富的境地。马王堆三号汉墓医书之出土,仅仅使我们打开了眼界,开阔了视野,相信了过去不敢相信的事实。例如;过去人们多只是以《内经》中所载的十三方解释或推断《内经》产生的医方学基础,使人始终认为《内经》的理论有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并有由此尽量将《内经》之成书年代一次一次向后推延。马王堆汉墓医书,还有仅存于《汉书·艺文志》的医方数百卷,更使医史学家认识到《内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以存目医书、出土医书,还有尚未出土或早佚医书等等为基础而经由许多代医学家不断总结上升发展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