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11482300000038

第38章 雕王蒙冤

实际上不管多么强大的人类都是不能独立生存的。现代人类的文明表现在工业文明创造的物质基础上,而工业文明的成果都是从大自然的资源中转化而来的。大家都在探讨研究采取措施。这一方面是为人类自身着想,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人类是聪明的,人类若想要生存得更好就必须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与动物、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共存互爱的信任关系。

南美雕生活在安第斯山的悬崖峭壁上,而它们却要飞到山下的秘鲁去,前往150英里以外的西海岸猎食。因此,为了追寻南美雕的踪迹,戴维·史密斯历尽了千辛万苦。这年夏天,他终于在安第斯山高高的山崖上发现了这种“鸟中之王”的巢穴。

一天,他躲在隐蔽处架起摄像机,准备用长镜头拍摄雕群。这时,他发现不远处有两只嗷嗷待哺的幼雕正摇摇晃晃地向悬崖边走去,显然它们没有起码的方位感。南美雕一般不攻击人类,但若发现人类出现在它的雕巢附近时,它们就可能一起发动猛烈攻击,用利刃般的尖嘴在瞬间啄瞎人的双眼,所以史密斯一直格外小心。可此刻眼看两只小家伙就要摔下悬崖,情急之下,他不顾自己安危地冲了过去,一手抓起一只,使它们远离了悬崖边缘。

正在这时,他听到一声嘹亮的长啸由远而近,只见一只威猛而神气的巨雕朝他和幼雕的方向笔直俯冲下来,后面跟着庞大的雕群。顿时,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这下必死无疑。群雕着地后便纷纷闪开,给那只巨雕让出一条路来。原来,这是一只雕王。只见它头顶有一束雪白的冠毛,直直地挺立,像一顶皇冠。可奇怪的是,雕王并未对他发动攻击,只是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史密斯。两只幼雕“呱呱”地叫着扑到了雕王的身边。这时,意外的情况出现了:雕王朝他点了点头,并扑扇了两下翅膀,史密斯明白这是雕王对他救了幼雕表示感谢。接着,雕王又发出一声长啸,两只成年大雕叼起幼雕,然后雕群迅速地飞上了天,很快便不见踪影。

顿时,他心里一阵狂喜:能在悬崖峭壁上见到雕群已是非常幸运,何况还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白头雕王!这将使史密斯此次的安第斯山之行有意外的收获。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他都没有见到南美雕的踪影。他推测,它们可能飞往秘鲁境内的西海岸捕猎食物去了。他决心下山追踪拍摄它们的觅食生活。

他来到秘鲁西南部沿海的一个小渔村,那里住着印加人。村民们告诉他,附近的扎瑞特岛是南美雕觅食最集中的岛屿。然而,当他打听那只白头雕王的下落时,他们却都显得惊惶不安。

原来,最近村子里的羊在夜间不明原因地死了好几只,像是被什么东西吸干了血似的。终于有一天,一个村民发现一只白头巨雕正在啃啄一头被扔弃于野外的死羊尸体。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从未见过白头雕的村民们断定这是一只恶魔附体的大雕,正是它害死了他们的牲畜,如果不杀死它,他们的村庄便会面临灭顶之灾。最近这段日子,全村人正在全力追捕那只白头巨雕,只是因为它非常凶猛和狡猾,至今还未被擒获。

听说这件事后,史密斯心里暗暗纳闷:南美雕一般白天捕食,晚上休息,怎么会突然改变习性,频频在夜间出来活动呢?再说,仅凭一只雕,也不大可能接连杀死体积远大于它的羊。史密斯决心前往扎瑞特岛探个究竟。

第二天,他驾着小船来到了扎瑞特岛。只见岛的上空有许多南美雕在缓缓地盘旋,寻觅着地面的猎物。

他决定设法引出白头雕王。既然这里是雕觅食的地方,那么它就一定会来!他在大树上精心搭建了一个隐蔽性很好的窝棚,摄像机也架起来了。一切准备就绪后,史密斯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引雕行动就要开始了。

一群海狮爬上岸来,他把枪口瞄准了其中最大的一只,扣动扳机后,它应声倒下。这时,一群巨雕从天而降,硕大的翅膀在空中急速掠过,刮起一股疾风,为首的那一只正是他在安第斯山见过的白头雕王。

雕群着陆后,毕恭毕敬地环绕在白头雕王周围,仿佛是等候指令。只见雕王引吭长啸一声,雕群便迅速覆盖了整个死海狮。它们拼命地啄食,吃饱后各自撕下一块肉叼在嘴里,在雕王的带领下朝远方飞去。

这下,史密斯确信印加村民见到的白头雕正是这只雕王,心里不禁担忧:村民们现在将它视作妖孽,一心要除掉它,所以这只白头雕王的处境非常危险。他决定自己先捉住它,将它保护起来,再找机会向村民们解释,这样也方便了自己的研究工作。

史密斯精心准备了一张大网,并用绳索全部套好,挂在较远的一棵大树上。他知道雕群明天会再来啄食那头死海狮,这样他就能趁机抓住雕王了。

天微黑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他悄悄匍匐前行,打算将猎物拖入大网,可是他很快便发现麻烦来了:这只被啄得面目全非的死海狮足足有400磅重,还没拖出50英尺,他就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了。就在他坐在地上“呼哧、呼哧”喘气时,他听到了一连串的“哗啦啦”声,他赶紧躲入草丛。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大群足有猫头鹰大的怪物,它们开始拼命地吸食着鹅卵石上的血迹。史密斯感到毛骨悚然:那是被称为“吸血鬼”的美洲红蝙蝠!多年前它们便被认为已在美洲绝迹了,没想到竟出现在这个荒凉的海岛上。

原来,不只是雕依赖海狮存活,这种红蝙蝠也以海狮的血为食。突然,史密斯恍然大悟:“吸血鬼”一般在黄昏以后出来,主要在夜间行动,白天睡觉,那么印加渔村里那几只羊十有八九是被它们吸干血,白头雕王在啃啄已被它们杀死的羊时被村民看到,所以被误认为是凶手。史密斯决心为那只蒙受不白之冤的雕王洗清罪名。

然而,就在他想悄悄地离开被“吸血鬼”包围的海狮,准备朝树上的那个窝棚爬时,有几只红蝙蝠发现了他,恶狠狠地朝他扑过来。他大吃一惊,赶紧手忙脚乱地抵挡,可是越来越多的红蝙蝠怪叫着对他发动攻击。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他听到了南美雕的啸叫声。真是祸不单行,看样子他就要葬身于红蝙蝠和南美雕之口了。可他再定睛一看,为首那只雕竟是自己想抓的白头雕王。接着雕王率领群雕开始与“吸血鬼”搏斗,它们从空中俯冲下来,用锐利的尖嘴猛啄“吸血鬼”,然后用雕爪抓住腾空而起,从半空中将“吸血鬼”甩下。“吸血鬼”惨叫着,但又不甘心,仍然负隅顽抗,可是南美雕们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有很强的群体观念,配合默契。很快“吸血鬼”便狼狈窜逃了。白头雕就这样救了史密斯,它绕着史密斯飞了一圈,然后率领雕群展翅而去。

第二天一早史密斯醒来后,又用枪打死了一只海狮,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它弄到了网中。这时,岛上仍然大雾弥漫。不久,他发现天上有几只雕在盘旋,它们发现了死海狮,扑打着翅膀准确地降落在他布下的大网旁,然后钻进去毫无顾忌地大吃起来。他不失时机地将镜头对准了它们。

这时,一只硕大的雕从天而降。史密斯仔细一看,正是那只白头雕王!由于激动,他握着摄像机的手也颤抖起来。此时其他的雕纷纷避让,白头雕大摇大摆地钻入网中,然后独自大吃起来。史密斯紧紧捏着放网的绳索好一会儿,却不敢放下大网,因为一旦大网落下,如此多的雕自己根本制服不了!若它们一起发动攻击,他肯定招架不住。只听白头雕王一声长啸,他眼睁睁地看着雕群朝东边的安第斯山脉展翅而去。

接下来,他只能重新放置一些打死的动物,然后整理一下拉网,躲进树上的隐蔽棚继续耐心地等待时机。

有一天,它终于独自降落在旁边一棵硕大的木棉树顶上。它看清了近在咫尺的美食,开始在大网边缘徘徊,却并不忙着吃,而是机警地张望着,显然注意到了史密斯的棚屋,他的心咚咚直跳。可它马上振翅一飞,不见踪影。过了一会儿,他感到自己所在的这棵树上有动静,他探头一望,是雕王在树顶!它也正探头朝下看,双方的目光就这样相接了。虽然它救过自己,可史密斯心里还是有点恐惧。不过它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他吃惊地发现它的眼神充满了友善。

接下来的几天里,雕王总是单独飞来。它先在史密斯的窝棚周围逗留一会儿,然后再去吃网中的食物。他和它渐渐熟了,他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娜彼,娜彼显然很相信他,所以才吃得那么放心,这让他迟迟不忍动手,因为取得另一种生命的信任非常不容易,他不忍扼杀这种信任,然而为了能真正保护它,自己必须动手。

这一天,娜彼正在网中啄食时,史密斯狠狠地一拉,它就被那张大网盖住了。他赶紧从树上跳下去,收紧了网绳,使它不能动弹。它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他趁机将早已准备好的嘴套套在它的嘴壳上,以防它那利刃般的尖嘴啄自己或叫来同伴,然后用绳捆住它粗壮的双爪。娜彼清醒过来后开始扑打它那有力的翅膀,眼睛直盯盯地看着史密斯,似乎满是不解和愤怒,被套住的嘴里仍在发出微弱而绝望的尖叫声。他不敢多看,将它严严实实地捆住后放入帆布口袋,马上驾船离开了扎瑞特岛。

回到了村庄后,村民们得知史密斯抓住了“妖雕”,纷纷前来要求处死它。面对众人愤怒的目光,曾经威风凛凛的雕王显得很恐慌。想到这只白头雕王对自己曾那么信任,而自己却利用这种信任让它成了阶下囚,尽管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它,他还是感到难受,因为他不想被一个有情有义的生灵误解。他赶紧详细地对愤怒的人们讲述了自己被雕王所救的经历,可他们对凶手是“吸血鬼”的结论半信半疑。毕竟,他们没有见过“吸血鬼”。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史密斯的摄影机自动拍下了“吸血鬼”再次袭击羊的全过程,村民们这下终于相信娜彼是无辜的了,因为它一直被关着,根本无法“作案”。就这样,史密斯为蒙冤的娜彼洗清了罪名。在以后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娜彼渐渐明白史密斯一直对它是善意的,就越来越离不开他,不仅积极配合他的研究工作,还率领它的那些部下把再次前来“作案”的红蝙蝠打得落花流水,赢得了村民的喜爱。从此,娜彼和它的臣民们终于有了安定和谐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