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九天宫决
11477800000023

第23章 度量时间

一阵“当当当”的上课敲锣声响起,那年最后一节公开课开始了。师父先说了一段开场白,然后开讲今天的题目:时间和速度。公开课前面论述的时间划分,这些内容很普通,在此后《算经》的学习中也可以学到。

天下一年分十二个月,每月或二十九天或三十天,每隔数年有一个闰月。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二十四个小时;每个时辰分八刻,每个小时分作十二个字;每个字又可按分按火水木金土作五分;每分又可再细分为六十秒;每秒又可分为一百忽。(【注】: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中国古代也是有分和秒的划分的。不过具体如何换算今人已不清楚。据说分,是用两个符号标记,所以叫分。而据《隋书·律历志》记载,秒如细小的禾芒尖端(秒的本意),忽如最细的蛛丝。小说为方便起见,取一个跟现在一样的时间划分标准。具体换算如下:1时辰=2小时,1小时=1小时,1刻=15分,1个字=5分,1分=1分,1秒=1秒,1忽=百分之一秒。)

师父说:“人们常说忽然,忽然,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忽然有多短促。一忽只有百分之一秒,平常人从见到物体到反应的时间,也要几个忽。”然后,他拿出一个本子来,一页一页掀开给我们看。师父说:“这个本上每页都画着一个小人。每个小人的样子动作基本相同,却又有微小差别。”我一看,果然如此。师父说:“大家看好了。”说着摊开本子第一页,另一手却把剩余部分曲屈起来。只见他手一送,一页页便掀了过去,那小人也开始一卡一顿地活动起来。只见页面越翻越快,那小人的动作变越来越连续,到后来,整个小人便如活了起来,不断手舞足蹈,上蹦下跳,看得我们都如痴如醉。

“好神奇呀!”大家纷纷惊叹道。

不用十几秒,那厚厚的本子便到最后一页了。师父说:“刚才大家见到了。起初翻得慢,大家看到的只是卡顿的图案,后来翻得快,一般人也就无法分辨出每一页。这个试验表明,人从看见东西,到分辨出它的形态,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每个人不同,常人在两到四忽之间,经过修炼,可以达到一到两忽。通常一忽,就是人反应速度的极限。这个极限,我们华山称之为时障,是你们以后要懂得一个关键道理。要做到真正的突袭,要击败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都要利用这个时障。反之,也要警惕对手利用时障。”

说完时间,他就开始讲本课重点,速度。

华山五峰,尽管修炼不尽相同,但对速度都非常重视。尤其是我师父剑宗这一支,更是把速度要求放在首位。因此这次讲课的重点,也在于此。

原来那几台机械就是用来演示速度的。第一台演示的是步速,就是每秒一丈的速度。机械上有一条滑道,滑道一边放一块小滑板。只见打开开关,那个滑板便滑下来。师父说:“这条滑道有一丈长,滑板从顶端滑到底下,需时一秒。这其中的平均速度就是常人步行的速度。”

第二台演示的是骑速,就是每秒五丈。只见那台机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上装有红色小球,另一部分有洞口,两个部分相距一丈。师父按下按钮,装有的小球那部分便把小球发射到另一部分的洞口。只见嗖的一下,红色小球便飞过去了。师父说:“这小球飞越的时间,只有五分一秒,速度大约就是每秒五丈。这个速度大约就是策马狂奔时的速度。”(【注】:按小说,每秒五丈,约11。1米/秒,即40公里/每小时。普通马最快时速在50公里左右,加上背上的人,大约也就40公里左右。后面提到这些概念,请读者自行换算)

第三台演示的是飞速。演示前师父还特地提醒大家,要注意看,因为太快了。第三台机械跟第二台差不多,也是两部分构成,但这次发射不是小球,而是一支小箭。为了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师父还特地大声倒数。

“三、二、一,发射!”只听见师父这边话音刚落,那箭已经插到一丈外的靶子上。很多人都一愣,完全还没有反应过来。师父说:“我知道,刚才一定很多人没有反应过来,那么我们再演示一便。”这次情况好多了,大家聚精会神地盯着机器,只见师父这边才按下按钮,那边的箭便飞射出去,插到靶子上。如此又演示了两三遍,直到大部分人能看见其中一两次为止。师父说:“这箭从飞出机器,到插到标靶上,只需二十五分之一秒,大约就是常人反应的极限,所以你们勉强应该还能看清它的飞行过程。这速度大约就是鸟儿飞得最快时的速度。”

至于第四台演示的,就是神速。师父说:“这次演示的,达到一秒两百五十丈。为了让大家看清楚,我特地把距离加到五丈。但我知道即便如此,绝大数人还是难以看清楚。因为即便飞行五丈,也仅有两忽的时间。你们当中只有反应最快的几个人,可能可以看见,究竟飞了什么东西,飞了多少个。现在,开始!”

他一按下按钮,就传来啪啪啪的刺耳响声。我看见一粒东西极速射到另一边软垫上,那软垫立即被炸开了个洞。紧接着又过了三四颗。可我都看不清是什么,直到我提起全身精神来,才终于看清楚。那些是一小颗金属弹子,它有着完美的流线外型,而且边飞行,边高速旋转,它所过之处,空气都为之扭曲。只是眨眼功夫,九发已完,再看周围其他人,他们大多数是一脸茫然。

师父问:“有谁能告诉我,究竟有多少颗飞过?”

结果一百五十多人,却只有寥寥几个人举手,包括我。师父点了其中一人起来,他也不负众望,回答正确了。师父问:“那究竟是什么东西飞过,你能看清吗?”他摇摇头。

师父高声问:“有谁能告诉我,究竟飞过的是什么?”结果,全场就我一个举手。

师父让我起来作答,我据实回答。师父点点头,说:“他说的不错。”

全场一片哇然。自三年前师父度量衡那次以来,我很久也没有这样出过风头了。这本来已经引起很大轰动,没想到师父还加了一句:“这两忽之间,天莱能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的反应极限,远不止两忽,甚至可达到半忽。”

大家听了更是喧闹不已。

跟上次不同,这次我感觉乐滋滋的,感觉好像完成了什么壮举一样。

很快又到了下课时间,师父说:“你们这里很多人,这课便是最后一堂公开课了。我见到你们大部分人的机会以后会很少。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能更加努力更加精进。通过今天学习,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一秒尚且能做很多事,往后你们还有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学习,要好好把握这段时间,努力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

说完,全场爆发出一阵雷鸣的响声。随后师父请掌门上来,说了一段总结,这次公开课,便结束了。

午休时间,我躺在床上,想起师父一席话,辗转不能入眠。

毛小羽去年不用来,秦明、韩夜、文斌今年不用来,明年师姐、炎姬也不用来。往后数年,就只剩下我和梓幻了。那将是怎样无聊的公开课啊?尽管我还认识其他很多人,不过多是教廷弟子,认识他们也是因为秦明的关系。秦明一走,我在他们那边,连嘴都插不上。

师父说不能浪费一分一秒,对,既然如此,我还睡觉干嘛。于是我翻下床来,我决定去找师姐。

和以往不同,这次的住宿,是男女分开的。从我住的地方到师姐、炎姬住的地方,要穿过两条回廊。但我想,回廊尽头有人看守,这个时间,他们应该是不会放我进去了。要摸进去,得走其他“路径”。

我摸到了师姐、炎姬住的厢房背后的围墙,我决定从那里找个容易突破的地方翻墙进去。果然,没找多久,我便发现一段未完工的围墙。那里只有一丈来高,只要我搬来几块石板,就能轻易翻进去了。

然而当我搬到第三块时,却听到墙里传来动静。我慌张极了,莫非是里面的人觉察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