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到厌烦。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框架当成了自己内在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生的决心?
是的,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意义需要我们为之确立。人生就像一个舞台,布幕拉开后,灯光聚焦,台下一片寂静。我们轻轻来到舞台中央,带着心中无人知晓的脚本。我们可以起舞,我们可以放歌,我们可以诵诗,我们可以来段单口相声——舞台上的节目不同,但是它们可以同样精彩。
【北大心理课笔记】
你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了吗?如果你尚未找到,也无须着急,慢慢来,只要你认真地过好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珍惜上天赐予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个意义也许不见得伟大,但它一定值得你用一生的时间去实现。
只有你会让自己觉得无聊
改换那求生活美满于外边享受的路子,而回头认取自身活动上的乐趣,各自找个地方去活动。
——梁漱溟(北京大学教授,教育家、哲学家)
尼采曾经说过:“难道生活不是短暂到没有时间让我们觉得无聊了吗?”然而,时至今日,无聊情绪正折磨着很多人,而且日益蔓延。
无聊原本是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者的专利,但是在今天,已经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无聊几乎使人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激情,剥夺了人们生活的意义。
许多我们原本为之奋斗的事情到头来却会以让我们感到无聊而告终:一份新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乏味;一段曾经轰轰烈烈的恋情会变得索然无味;一些原本被认为对自己十分有益的休闲活动也会变得让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却在业余休闲时不知该做些什么,这是人类生存方式中让人悲哀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有成千上万受过良好教育、头脑睿智、收入丰厚的人不仅能在工作上做到游刃有余,而且在闲暇时光也能合理地调整自己,做到劳逸结合,这又是人类在生活上值得赞颂的一面。
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你必须牺牲掉无聊,必须拥有自发性的热情。正如稻盛和夫所言,人必须具有“自燃性”。
那么,什么是“自燃性”的人呢?学过化学的人都会知道,物可分为3种类型:出于自由意志燃烧起来的,是自燃性物质;火一靠近就燃烧起来的,是可燃性物质;就算接触到火也不会引燃的,是不可燃性物质。
人类同样可以分成这3种类型:有些人无须周遭环境给他什么影响,自己就能燃起无比的热情;有些人只要周遭环境给他点影响,他就能够燃烧起无比的热情;有些人则不知道该说是空虚,还是冷酷,总之不管周遭环境给他多少能量,他还是一贯冷漠到极点的态度,就连一丝丝热情也不曾被激发出来,这种人是所谓不可燃的人。
人若要有所作为,不仅得有自发性的热情,还得把能量分享给周围的人。他们绝不是听命行事,服从一个命令、一个动作的那种人;他们不等别人说什么,自己就会开始着手去做,堪称他人的榜样。他们是富有主动性与积极性的。
其实,生活给了我们很多有趣的事物可以去追逐探寻,无聊就意味着你已经从人生中落伍。在闲暇时光中,除了不工作与睡觉外,你肯定还希望有更多事情可做。你想避免的无论是无聊还是寂寞,都是由你自己在空闲中的行为的性质所决定的。你绝不能让沙发和电脑成为你最好的两位朋友。这“两位朋友”不仅会让无聊越来越严重,还会导致思维倒退和身体健康等问题。
不要让“无聊”这个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无聊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作为一种有创造性的个体,你有能力去追求有意义的生活。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个无聊的人,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刺激和精彩的。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消灭无聊呢?
一是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以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希望,只生活在回忆中,这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二是有事做。
如果有人在烦你,那这个人可能就是你自己。对付无聊实际上很容易,让自己忙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做你一直都想做的事情。愿意为自己的无聊负责的想法,就是驱逐无聊最有效的力量。
三是能爱人。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成百上千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有了希望,人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有事做,人生就避免了空虚与无聊,而变得充实起来;能爱人,人生就有了情趣,不枯燥。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做到这3点,你的生命必将缤纷多彩。
【北大心理课笔记】
生活没有价值可评,没有责任可负,如此寻觅人生的价值和责任,答案即是:“圆足自在心中,责任不过责己。”如此将所有外在归根于内在,人生的乐趣也就回到了生活本身,换句话说就是“乐趣不在有所享受上,而在有所活动上”。
艺术让你生活于审美中
人生的这3个层面:俗务、事业与审美要贯穿起来,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这3个层面上追求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看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人应该都知道,片中男主角曾为了听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而闯入控音室,尽管警卫一再叫嚣要他出来,他也不为所动,最后被抓到黑牢中关了两个星期。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为了听一首曲子愿意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回答说:“监狱能关住我的身体,却不能关住我的心灵。因为有音乐,我的心灵得以翱翔。”
在陶醉于艺术审美的过程中时,一个人可以进入短暂的忘我状态,忘却世间的压力与烦恼,感觉人生一切劳苦原来是为了放下担子时的那种惬意与自在。审美经验犹如生命乐章的节奏,虽然平淡却富含生机。
人活在世上,如果一味追求知识,就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如果能多一点生机和活力,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有情趣。艺术就可以为生活增添色彩。艺术是一种审美领悟和享受现实价值的习惯。日落黄昏、潮起潮落是一种自然之美,都值得欣赏、享受。这就是怀特海所谓的艺术:“伟大的艺术,就是安排环境,使它为灵魂创造生动活泼,却又匆匆流逝的价值。”
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都可以被欣赏。灵魂是需要变化的,人生在世,当一切都变得没有任何起伏的时候,灵魂迫切地需要一种变化的出现,这为艺术提供了可能性,正如怀特海所说:“灵魂大声疾呼要求要到变化里面去。”变化就代表着艺术的可能性。
艺术的价值在于制造一些变化,产生一些活力,而使人感觉到生命的趣味。最重要的是要让人在生存的能力方面与现实生活的历程中,都可以设法去欣赏。
与其试图改变世界,不如欣赏世界。世界本身很美,只是你没有注意到而已。怀特海曾在《科学与现代世界》中说过这样一段关于艺术的精彩的话:
理智具有伟大的力量,它能够决定人类的生活。伟大的征服者,从亚历山大到恺撒,从恺撒到拿破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但是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泰勒斯到现代一系列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能够移风易俗,改变一个时代。
艺术,就是为生活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而这种营造是一种创造、一种机遇的把握,是景、物、事、人与情、意、志、性的一种和谐融合。艺术和生活是存在距离的。当真实世界被雾、雪或雨所笼罩,就容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极富美感地描绘这类事物的作品。
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里没有人和物,但在读者读到这些火热诗句的时候,心中会浮现出一个为自由而献身的崇高形象,激励人们为了自由不懈努力。再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表现出压抑、痛苦、忧郁、希望、挣扎、激奋、斗争、挫折,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最后的欢乐,这些思想感情所构成的音乐形象诉诸听觉、想象中,使人的灵魂得到洗礼,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和生活的丰富。
【北大心理课笔记】
伟大的艺术,就是为灵魂创造活泼而又易逝的环境。伟大的艺术不仅是一时的刺激,它为灵魂增添了丰富内容,使艺术具有自我达成感。艺术的存在不但带给人感官的享乐,同时又使得灵魂成为永恒价值,超越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