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北大心理课
11473700000019

第19章 给未来一个承诺(2)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鲁迅(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文学家)

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是不能够安于现状的,对现状不满,才能激发人向上的动力,进而改变现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不满是人进步的源泉。一个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目前获得的成就,便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不前进便意味着后退,就可能被无情地淘汰。一旦你停止前进,便会被别人所赶超。

在人类航海史上,哥伦布靠着超越的信念和勇气,书写下光辉的一页。在他每一天的航海日记上都会出现这样一句话:“我们继续前行!”是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攀登、不断超越的过程,漫漫人生路途中,也许会阴云密布,令你感到茫然无措,但是只要从始至终都坚定自己的信念,就会迎来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美景。

李彦宏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创始人。管理公司多年,李彦宏仍然经常感觉自身还有许多地方需提升,在一次战略沟通会上,他通过网上直播再次向全体百度人重申:“我们做事必须有领导者的心态,要不断追求更好,把每件事做到极致。”“闪电计划”是百度将事情做到极致的一个典范。

2001年年底的中国互联网正经历泡沫破灭的阵痛。当时还只是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的百度也面临客户拖延付款的财务困境。李彦宏思考良久,决定发动“闪电计划”,他以平静地口吻告诉工程师们:“我们这个小组要在短时间里全面提升技术指标,特别是在一些中文搜索的关键指标上要超越市场第一位的竞争对手。”

那时,百度与市场第一名的规模相差几十倍,而当时百度产品技术团队只有15个人,要做出对手800个人做出的产品,这样的超越谈何容易?工程师们唯有日夜无休地开发程序,全力以赴。

在最困难的时刻,李彦宏为大伙打气:“我们必须做出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才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比谁都好。你们现在很恨我,但将来你们一定会爱我。”正是这次只有15个人参与的“闪电计划”,用了9个月时间,抢占了用户体验的制高点,一举奠定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龙头地位,从此,百度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路越走越宽。

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永不满足,将事情做到无限接近性价比最高的那个点。对每一个人来说,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才会有成功的惊喜在不远处等着。

不思进取的人不但不能够发展,说不定还会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学习,适应形势需要的人才能够在这个社会中长久地生存。一个和自己较劲,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就拥有了不懈的动力,凭借这样的动力,不断提升自己,全力以赴将任何事情做到最好,也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说过:“如果我们每个人不是把事情做到九分,而是做足十分,如果整个企业所有人都这样,我相信我们的员工就能拿到10倍于现在的工资。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改进一点,做足十一分,尽到十二分的责任,我们就能够赶上欧美。企业发展了,个人也才会随之发展。”韦尔奇说:“要么做行业第一,要么做行业第二,达不到就不要去做。”人的追求在哪儿,他的人生也就在哪儿,追求永无止境,你的成就也就永无止境。

【北大心理课笔记】

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小草有根才能发芽,人只有不满足于现状,志向高远,才能取得大的成就。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坚持理想要像你对初恋的坚持

相对而言,我们比较幸运,坚持的人都活得还不错。当然,离开的人未必活得很糟糕,但我还真没发现活得很好的。因为他有时候思想价值观发生变化以后,他觉得这儿是不满意,到一个地方以后,他还是觉得不满意。

——马云在北大演讲(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凡优秀的人都是始终能够坚持理想的人。的确,这句话在一定意义上道出了优秀的真谛。正如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所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坚持理想,是我们自己确定人生价值的最大值,只有逐渐地接近理想,才能获得更为充盈的人生,才能长久地支撑着一撇一捺。

马云说:“初恋是最美好的,每个人第一次恋爱最容易记住。同样,每个人初次创业的时候理想是最好的,但你走着走着就找不到这条路在哪里了,其实你的第一个梦想是最美好的东西……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时那30几家公司,我记得现在全部关门了,只有我们一家还活着。我们是坚持初恋的人,我们是坚持梦想的人,所以能走到今天。”

回想1995年,马云从西雅图回来后,在美国朋友的协助下,开始为自己的海博翻译社建立首页。当时中国的网络是用速度很慢的拨号上网连接方式,足足花了3个半小时才打开一半的网页。即便如此,马云仍然相当自豪,因为他证明了互联网的存在。

随后,他决定进入互联网行业。但是要做这个决定是非常困难的。在决定辞职前的那个晚上,马云找了24个朋友咨询,有23个人说不行,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最后,马云不顾大家的劝告,坚决行动。对于他的这个举动,朋友们都说他太傻了。

马云后来回忆说,刚开始做互联网,能不能成功自己也没信心。只是觉得做一件事,无论失败与成功,总要试一试,闯一闯,不行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不做,总走老路子,就永远不可能有新的发展。

于是,1995年4月,马云联合朋友创建了海博网络,当时的情况实在让人心寒。创建海博网络的资金只有六七千,是马云的积蓄,剩下的是从亲戚朋友那儿借来的。当时总共需要10万元钱,他就将家里的家具全卖了。而员工除了他、他的老婆外,只有一个大学同学。尽管如此,海博网络依然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多年以后,马云因此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

马云说,别人是盲人骑瞎马,他当时算得上是盲人骑瞎虎。那时中国的互联网还没有全部联系起来,就只开通了他的那个网站,他早在5月份就已经挂上互联网,上海是8月份才开始挂上互联网的,所以直到两个月之后他才开始有了竞争对手。做得最早的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中国之窗”,而马云之前已经把自己的网站改名为“中国黄页”……

虽然创业之路非常艰辛,但马云认为只要有梦想,不断努力,不断学习,就会有机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马云常说:“人一辈子中机会其实很多的,只要踏踏实实抓住一个两个就不错了。人一辈子中灾难会很多,你每消灭一个灾难,都是一个进步。我经常说,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用左手温暖右手,还要懂得坚持,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有人曾经问马云,在创业道路上,困难是非常多的,要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鼓励自己坚持下去。马云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在走上创业的路之前,我想创业者一定要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你想干什么,不是你父母让你干什么,不是你同事让你干什么,也不是因为别人在干什么,而是你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第二,你需要干什么,想清楚想干什么的时候,你要想清楚,我该干什么,而不是我能干什么。

“想清楚这些后,你就有力量告诉自己两点:第一,我自己告诉自己,我做的事情是对的,第二,我做的事情是非常艰难的,很少有人做得了,但是我愿意尝试,这是一个临界,你跨过这个临界,最艰难的黑暗,你就有可能看到曙光,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挨的。

“我想告诉大家,创业,做企业,其实很简单,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说,我想做什么事情,我想改变什么事情,你想清楚后,你永远坚持这一点。”

人都是有梦想的,若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需要在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下去。失败或许不是一件坏事,成功也未必是最终结果。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我们必须每天努力面对今天。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有坚持就会有奇迹。不要像很多人“晚上想着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动,不给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

【北大心理课笔记】

对明晰自己理想的人而言,敢于追求的同时,也要从心理和行动上做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准备;或者,也可以视自己心理准备程度如何来决定梦想分几步来实现,未必一定要一步到位,关键是自己要清楚目前所做的事和自己生涯规划的关系是什么,只有将理想和现实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坚持理想,实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