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11473600000008

第8章 找路不如找心,问路不如问心(3)

赵州禅师曾经说过一句禅语:“佛是烦恼,烦恼是佛。”众弟子不解,纷纷前来询问:“禅师你说佛是烦恼,那么佛在为谁烦恼呢?”

赵州禅师说:“佛在为芸芸众生而烦恼。”

弟子又问:“怎么做才能免除烦恼呢?”

赵州禅师严肃地责问弟子:“免除烦恼做什么呢?”

还有一次赵州禅师看见一个弟子在礼佛,就打了他一下,问:“你在做什么?”

弟子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惴惴不安地回答:“我在礼佛。”

赵州禅师斥责他:“佛是用来礼的吗?”

弟子顿觉委屈:“禅师,礼佛不是好事吗?”

赵州禅师又打了他一下,说:“好事不如无事。”

烦恼不必放下,因为对于佛祖来说,本就不曾提起;好事不如无事,因为与其惦记着礼佛这个过程的本身,不如将这个念头抛却,更接近佛陀教化的真义。

在短暂的生命中,烦恼只是须臾一瞬,做人若能悟到这一境界,自然能摆脱烦恼,无牵无挂,满心欢喜。佛教是一个重视心灵力量的宗教,人只有从内心认识烦恼,领悟烦恼的本质,才能获得真正的自在。以下三点可略作参照:

1.要明因识果,从自制中克服欲望。

2.要摄心正念,从宁静中安顿身心。

3.要少执多放,从舍得中体会快乐。

人生不被任何事左右,来去自如、神清气爽,何愁不从容。生活是一串干干净净的念珠,本无烦恼忧愁,是我们自己将无数的烦恼寄托在念珠之上,所以在生活中行进就好比转动烦恼的念珠,转过去一个,烦恼便消失一个;转回来一个,烦恼便又再来一个。懂得跳出虚无的烦恼,才能在自在中轻松捻动佛珠,顺畅前行,捕获快乐。

因为人不完美,所以心才完满

多求待心足,未足旋倾覆。

明知贪者心,求荣不求辱。

——唐·子兰《诫贪》

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曾说过:“不要害怕完美,因为你永远无法达到!”这句豪言壮语曾激励了很多热爱艺术创作的人,努力去创造完美的作品。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问题并不是害怕完美,而是害怕自己不够完美!虽然他们所谓的完美,更多的是别人的评价和看法,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试图用“多求”“求荣”的方式来使自己“心足”。只不过,他们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倾覆和迷失。

一个圆环被切掉了一块,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丢失的那块儿。由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因此滚得很慢,它欣赏路边的花儿,与虫儿聊天,享受阳光。它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小块儿,可没有一块适合它,于是它继续寻找着。

终于有一天,圆环找到了非常合适的一块,它高兴极了,立刻将那小块装上,然后开心地滚了起来,心想:“我终于成为完美的圆环了!”可是它完整之后,滚得很快,以致无暇注意花儿的开落,也无法停下和虫儿聊天。当它发现飞快地滚动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美好时,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块又放回到路边,自己则缓慢而满足地向前滚去。

我们每个人,不正是一个个这样的圆环吗?努力追求着完美,却没想过,完美之后的生活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同时,当我们全神贯注地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想着如何让自己表现得更得体时,有多少春天的花开、家人的欢笑就这样被我们轻易错过了呢?

有句话说得好:“完美的禅在于不求完美。”佛陀是完美的,但他教导我们的却不是刻意追寻和他一样的完美,而是依随本心,不贪求在别人眼里的光辉形象。这样反而能在率真、坦诚之中修得和佛陀一样的圆满。

当年,二十六岁的沈从文被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学校讲师。在此之前,沈从文已经以行云流水的文笔、真挚朴实的感情,赢得了一大批读者,在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但让他给大学生讲课却是头一遭,为了讲好第一堂课,他认真准备了很长时间,还精心编订了讲义。

尽管如此,第一次走上讲台的他,当看见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学生时,心里仍不免发虚。面对满堂的莘莘学子,沈从文竟整整呆立了十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好不容易开始讲课了,由于心情紧张,沈从文只顾着低头念讲稿,事先设计在中间插讲的内容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原先准备上一堂课的内容,只用十分钟就讲完了。

接下来的几十分钟怎么打发?他心慌意乱,冷汗顺着脊背直淌。这样的尴尬场面,他以前可从来没有经历过。后来,沈从文没有以自己的学识天南地北地瞎扯来死撑“面子”,而是做了一件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他走到黑板前,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一行字:“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这老实地坦言“害怕”引起全堂一阵善意的笑声。胡适在听说这次讲课的经过后,不仅没有批评,反而不失幽默地说:“沈从文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后来,一位当时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沈先生的坦率、赤诚令人钦佩,这是我有生以来听过的最有意义的一堂课!”

一堂课上得磕磕绊绊,居然还被校长和学生同时认可,与其说是因为沈从文名声在外,不如说是他的率真、坦诚打动了所有人。这是一堂不成功的文学课,却是一堂精彩的人生课!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每个人的心却都是可以完满的。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享受自己率真的心性,用心的赤诚,而不是才智、举止的遮掩来俘获别人、成全自己,才是与人相处,与最美的自己相遇的最好方式。

不起分别心,但要认清每一个自己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佛家强调“不起分别心”,因为“分别心”是证悟自身佛性的最大障碍。万物背后的佛心佛性都是一样的,“万紫千红总是春”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但是,凡事不可偏听偏信,否则就容易误入歧途。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心浮气躁,很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现象,往往曲解了佛陀、禅师们的原意。

不起分别心,指的是众生本性天然纯真,都具有完美的佛性,我们不应被他们表象的不同所迷惑,失去看见自心清净,得悟正道的机会。但这不表示万事万物之间,就真的没有任何差别,鸟飞于空,鱼戏于水,人行于地,都是显而易见的差别,倘若一味地强调不起分别心,那很多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为不关心分别,我们就不用探究鸟会飞翔的原理,鱼会游泳的奥秘,人会思考的神奇了。

世间万物,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去了解、欣赏的。不仅如此,每个单独的人的每个不同面相,也都是值得我们好好认清,区别对待的。只有这样,先分清自心的善恶美丑,唾弃丑恶,滋养美善,才能以一个完满的姿态,去平等地、不起分别地看待天地万物。这才是佛陀强调“不起分别心”的良苦用心啊!

从前,有两位僧人结伴同行,行脚托钵,云游天下。他们在石窟的旁边,搭建简单的茅棚,白天随缘度化,以信徒的粥饭为食。晚上便住在茅棚里,结跏趺坐,参禅用功。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精进踏实。

一天,两人照常在一家施主那用过简单的斋饭,准备回到石窟。他们途经恒河岸边的一座焚尸场,其中一个僧人突然指着一堆尸体中的一具,愤愤地说:“都是你这个害人的东西!”然后拿起地上的皮鞭,使出全身的力气重重地抽打在尸体上。

另一个僧人见了,赶快抢下鞭子,责怪他:“你这是怎么了?这个人死了,已经很可怜了,你怎么还如此残忍地鞭打他,他究竟和你有什么冤仇?”

“对,这具尸体正是我的冤家对头!他就是前世的我啊!前世的我虽然拥有了宝贵庄严的人身,却不知道善加运用,反而依恃雄厚的资源,杀盗淫妄、作奸犯科,做尽世间伤天害理的恶事,最后失却了人身,堕入无间地狱,承受无尽的痛苦煎熬。这具尸体使我坠落三恶道,因此我要重重地鞭笞他,以示警戒!”僧人神情严肃地回答。

不久后的一天,两人又经过焚尸场。那位曾鞭笞自己前世尸体的僧人突然对着那具尸体恭敬地焚香膜拜,并且往四周遍撒鲜花。

身旁的同伴满脸疑惑地问道:“真奇怪!上回你看到这具尸体就鞭打,说是你的前世,你的仇人;这回看到却顶礼再三,恭敬有加,却是何故?”

“你不知道,过去我做尽坏事,受完痛苦的果报之后,知道虔诚忏悔,痛改前非。终于又感动了佛陀,保有了人身,重新做人,成为谨守三皈五戒的佛门弟子,奉行十善,才有了今日出家修行的因缘啊!这具尸体是使我离苦得度的大恩人,因此我要对他散布香花,恭敬礼拜。”

原来,这位僧人鞭笞和礼拜的,都是自己!

世事无常,人也无常。善变、易动摇是人的特质之一,但只要我们认清自己心性里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严格地把它们区别开来,坚持“诸善奉行,诸恶莫作”,那么即使今天还是恶贯满盈的罪犯,明天也可以如佛陀般慈悲度世。因为人的“善变”,也可以被理解为可塑性强,问题只在于我们想让自己的心性,朝哪个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