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11469300000047

第47章 营养治疗——吃喝出健康(4)

吸收和利用障碍核黄素主要在小肠的近端被吸收,摄入量在25毫克以下时,其吸收速度,吸收量与摄入量成比例,胃酸对核黄素的吸收十分重要。核黄素在大肠内也可吸收,浓度低时为主动吸收,浓度大时为扩散吸收。食物中结合的核黄素经消化分解出游离的核黄素,以后经小肠磷酸化后才能被吸收。因此当胃肠道疾病和功能紊乱时,在影响营养吸收的同时,必然影响核黄素的吸收和利用。

需要量增加在生理负荷增大时,如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妇女妊娠期和哺乳期,重体力劳动和精神紧张时,需要量增加,补充不足易发生核黄素缺乏。代谢增高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长期低烧、创伤、烧伤、外科手术后等均使核黄素的需要量增加,也易出现核黄素缺乏或不足。

②临床表现

核黄素是体内40余种黄酶的辅酶,因此它对人体生理生化功能影响较大,涉及范围也广,故缺乏时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是阴囊皮炎和口腔各部的炎症。

阴囊炎阴囊瘙痒为初期的自觉症状,夜间尤为剧烈,重者影响睡眠。皮肤损伤可分三种类型。

其一红斑型明囊两侧呈对称分布的片状红斑大小不等,直径在2厘米一3厘米以上,有的红斑范围较大,在阴茎根部融合,单侧红斑少见。早期为鲜红色,病程长者为暗红色,其上盖有灰色或白色鳞屑,重者边缘有棕色和黏连的厚痂。同样病变可见于阴茎,尤其根部及龟头的包皮上。

其二丘疹型:阴囊皮肤上有红色扁平丘疹,略高出皮肤,米粒至黄豆大,不对称地分布于阴囊两侧,由数个至20个不等,其上有厚痂或白色鳞屑。

其三湿疹型:其体征与一般湿疹相似,有脱屑、结痂、浸润、变厚等变化。重的有糜烂、渗液、皱裂或化脓、皮肤变硬,边缘为弥漫性或局限性,侵害范围较大,一般多占阴囊的1/3面积,有的可波及到阴茎和会阴部,阴毛分布处也可受累。

妇女核黄素缺乏可有会阴瘙痒,阴唇皮炎和白带过多等表现。

舌炎:早期舌紫红色,或红紫色相间呈地图样,舌裂,乳头肥大充血,先在舌尖部,后波及其他部位,舌有痛疼与烧灼感,若累及咽部黏膜,则有咽痛。

唇炎和口角炎:唇早期红肿,纵裂纹加深;后则干燥,皲裂及色素沉着,主要见于下唇,有的唇内黏膜有溃疡,严重时唇黏膜萎缩。口角有糜烂、裂隙和湿白斑,多为双侧对称。因有裂隙,张口时则感疼痛,重者有出血。结痂和小脓疮也常有发生。

脂溢性皮炎:多见于皮肤分泌旺盛处,如鼻唇沟、下颌、两眉间、眼外眦及耳后、乳房下、腋下和腹股沟处,可见到脂性溢出物,呈黄色鳞片。

眼睛症状:有球结膜出血,角膜周围血管增生并侵入角膜,角膜和结膜相连处有时发生水狍。严重缺乏时,角膜下部有溃疡,眼睑边缘糜烂及角膜浑浊等。怕光流泪,烧灼感,视觉模糊并易疲劳。

③诊断

膳食史:患者长期从膳食中摄入的核黄素不足;食物烹调方法不当,如米淘洗过度,蔬菜切碎后浸泡,均可使大量的核黄素丢失。食量降低或饥饿状态也可造成核黄素的缺乏或不足。善食种类单调,偏食等也是核黄素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症状和体征:核黄素缺乏的症状和体征多为非特异性,如核黄素缺乏造成的阴囊皮炎和阴囊湿疹相混,后者常单独发生,病程较长;前者多为集体发生,常于短期内大批人员发病,和膳食吏有明显关系。检查时可见到阴囊中缝皮肤正常,同时可能伴有口腔炎、眼睛和皮肤等核黄素缺乏的临床表现。角膜血管新生虽然是一项较好的诊断指标。但若与沙眼共存,也难诊断。因此,核黄素缺乏的诊断需要详细地了解膳食史,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浆游离核黄素、FAD、FMN和细胞游离核黄素均较恒定,无诊断价值。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测定尿中核黄素的排出量和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其一24小时尿核黄素排出量:该法能较准确地查明每天经肾脏排出的核黄素量,是比较好的评价方法,但收尿必须准确,否则结果不准确。有报道我国正常人平均每日核黄素排出量为147.5微克~186.1微克。

其二负荷试验:口服5毫克核黄素后,收集4小时尿量,测核黄素排出量。400微克为缺乏,400微克~800微克为不足,800微克~1300微克为正常,1300微克为充裕。

其三尿中核黄素肌酐指数:收集任意尿样后测核黄素和肌酐的含量,然后计算每排出1克肌酐时核黄素的排出量。27微克为缺乏,27微克~79微克为不足,80微克~270微克为正常,270微克为充裕。

用尿中核黄素排出量作为核黄素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时,要注意到在负氮平衡、饥饿或应激状态时,其排出量可能增加,短时间的重体力劳动排出量可减少;另外膳食组成对尿中肌酐的排出量也会有影响。上述因素要综合分析。

其四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简称为EGR-AC值)。EGR是一个以FAD为辅基的黄素酶,因此,当核黄素缺乏时酶活性降低。受试者的红细胞溶液加入FAD,则酶的活力可增强,增强后的酶活力与原来未加FAD时的酶活力之比值,即称EGR-AC值。AC值大于1.4为核黄素缺乏,1.4-1.2为不足,小于1.2为正常。

④防治

预防:每天从膳食中摄取的核黄素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供给标准,要尽量选择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如肝、蛋、肉、乳等含核黄素较丰富,绿叶蔬菜中的核黄素高于根茎类和瓜果类,豆类的核黄素含量也较丰富。注意食物的储藏方式和烹调方法,防止核黄素的丢失与破坏。纠正偏食,应用强化食品进行人群预防,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长效核黄素油混悬注射液,每毫升含核黄素月桂酸酯150毫克,一次肌注1毫升,3个月内可预防核黄素的缺乏。对由于生理或病理因素使核黄素需要量增加的个体,要给予适当的补充。

治疗:核黄素不足或缺乏早期,体征尚不明显,可通过调配改善饮食结构进行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核黄素缺乏症状和体征都很明显时,可口服核黄素片剂,每天3次,每次5毫克,直至症状和体征消失。治疗的同时应服用酵母片或复合维生素B片。不能口服者可肌注,每天5毫克~10毫克。阴囊皮炎可对症处理,干燥者涂以保护性软膏;渗液、糜烂者可用1%硼酸溶液湿敷,感染化脓者给予抗菌素治疗。一般阴囊皮炎多在一周内痊愈,口腔症状2~3周也可消失。有些症状给核黄素3天后即可减轻或消失。治疗的同时和治疗后均需加强饮食的改善和管理,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7)维生素B6

维生素B6是天然化合物吡哆醇(PN)、吡哆醛(P升)和吡哆胺(PM)的总称。这3种化合物在体内可互相转换,它们具有同等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已有六十多种酶需要维生素B6为辅酶,主要与氨基酸和氮的代谢有关。因此当维生素B6缺乏时,将影响蛋白质、氨基酸、糖和脂肪等物质的代谢。

①原因

维生素B6在肠道可由细菌合成,但不能满足体内的需要,每天必须从膳食中摄入一定的量才能适合体内代谢的需要。但当膳食摄入不足,影响吸收利用的肠道疾患及处于需要量增加的状态,均可导致维生素B6缺乏。

摄入不足:正常膳食的人群不易出现维生素B6的缺乏,因该种维生素广泛地分布于多类食物中。食物烹调不合理、偏食、长期以罐头类食品为主要膳食构成的人群,可出现维生素B6的缺乏。因现代食品的加工方法可造成大量维生素B6的损失,例如小麦碾磨成面粉时,维生素B6可损失85%,蔬菜制成罐头损失57%~77%,冷冻蔬菜损失37%一56%,肉类和家禽罐头损失43%以上。另外淘米次数过多,蔬菜切后浸泡均可使大量维生素B6丢失,致使摄入不足。

吸收和利用障碍:PN在食物中多以游离型和糖苷的形式存在,前者在小肠可直接吸收,后者经酶水解或肠道细菌分解后吸收;P升和PM在食物中多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即P升P和PMP,P升P和PMP需经肠道非特异性磷酸酶水解为P升和PM后被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因此小肠近端病变或肠道细菌紊乱或某些原因使肠非特意性磷酸酶减少均可导致维生素B6缺乏。

PN、PM和P升吸收后,经门静脉血液运送到肝脏,在肝脏它们分别被磷酸化成PNP、PMP和P升P,然后PNP和PMP可氧化成P升P,P升P结合到脱辅基的酶蛋白上,即以辅基的形式结合到某些酶上发挥作用;也可以P升P和P升的形式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其他组织,在其他组织中P升也必须被磷酸化成P升P才能发挥作用。肝脏疾病可明显影响维生素B6的利用。

需要量增加:儿童生长发育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从事航空航海等特殊作业劳动的人群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都增加。尤其是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偏二甲肼、硝酸等。需要量更明显增加。上述情况如得不到相应的补充,会出现维生素B6的不足或缺乏。

在临床上有些药物可使病人对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如异烟肼、环丝氨酸、青霉胺等,它们和维生素B6形成复合物。临床上使用上述药物时,要同时补给适当的维生素B6,以防缺乏。放疗病人易出现维生素B6缺乏。

②临床表现

神经功能紊乱:维生素B6有助于脑和神经组织中的能量转化,它又是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的形成有关。当维生素B6缺乏时,上述神经介质受到影响,会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在幼儿可出现惊厥,成人可出现急躁或精神抑郁。有的病人有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继而可发生运动神经功能欠佳;有的病人脑电图异常。

皮炎:在眼睛、鼻子和嘴唇周围皮肤出现脂溢性皮炎,随后可扩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同时可伴有舌炎和口腔炎,这些表现与核黄素、烟酸缺乏难以区别。

其他症状和体征:体重下降,恶心,呕吐,肌肉萎缩或抽搐,贫血等。这些症状和体征并非特异,应注意鉴别。

③诊断

在人类单纯性维生素B6缺乏少见,多与其他B一族维生素缺乏同时存在,有些症状和体征也颇为相似。因此在诊断维生素B6缺乏病时,除了根据膳食史和临床表现以外,必须进行实验室生化检查或用维生素B6进行实验治疗帮助确诊。

色氨酸负荷试验:口服色氨酸2克或5克(亦可按每千克体重50毫克或100毫克)后,收集24小时尿,测尿中黄尿酸的排出量,正常值低于25毫克,大于50毫克为不足。

尿中4一吡哆酸排出量:4一吡哆酸是维生素B6的代谢产物,自尿中排出。每天0.5毫克~0.8毫克为正常,低于0.5毫克为不足,大于0.8毫克为充裕。

红细胞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EGOT)指数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EGPT)指数:EGOT指数小于1.5为不足,大于1.5为正常;EGPT指数小于1.25为不足,大于1.25为正常。

血液维生素B6:正常成人血浆维生素B6应在50毫克/毫升以上,低于23毫克/毫升为不足。

④防治

预防:正常膳食情况下,人体不易出现维生素B6的缺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考虑从膳食中摄入的维生素B6能否满足体内的需要,目前我国对维生素B6供给量尚无明确规定。

为了避免从膳食中摄入的不足,在膳食构成时应尽量选择含维生素B6较丰富的食物。长期高蛋白饮食的人群,或长期食欲低下,摄食量降低的病人都需适当地补充维生素B6,以防出现缺乏。

口服雌激素类避孕药的妇女,有15%~20%的服药者可发生维生素B6的缺乏,即表现为色氨酸代谢异常;当给予10毫克维生素B6时,75%的色氨酸代谢异常的人可恢复正常;给予30毫克时,可全部恢复到正常。

治疗:维生素B6缺乏明确诊断以后,可用维生素B6进行治疗,每天30毫克~60毫克,分三次口服,同时要进食含维生素B6丰富的食物。

(8)尼克酸

尼克酸又称烟酸、抗癞皮病因子(PP)、维生素PP和维生素Bs,目前常用的名字是尼克酸和烟酸。尼克酸缺乏引起的疾病称癞皮病,主要是因皮肤粗糙而得名。该病在人类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曾广泛流行于世界上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仍有流行发生,特别是非洲。

尼克酸的衍生物尼克酰胺是辅酶I(NAD或DPN)和辅酶Ⅱ(NADP或TPN)的组成成分,通过这些酶尼克酸参加一系列与生命悠关的生化反应与生理功能,是一切细胞的必需物质。体内合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糖酵解,丙酮酸代谢,戊糖的生物合成,甘油与脂肪酸的代谢,从蛋白质中获取能量等都需尼克酸的参与。体内的尼克酸缺乏,即便是没到癞皮病的阶段,也会影响上述的生理生化功能。

①原因

膳食因素:长期以玉米为主食的人群易发生癞皮病,因玉米中尼克酸的含量很低,而且80%~90%尼克酸存在于玉米皮里,在碾磨过程中遭到损失;玉米中的尼克酸64%~73%是结合型的,结合型的尼克酸在人体内仅1/3可利用,实际上从玉米中获取的尼克酸是甚微的。另外玉米中缺乏在体内转化为尼克酸的色氨酸,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色氨酸约1%,而玉米蛋白仅含0.6%;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蛋白质含色氨酸1.4%。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长期以玉米为主食而且动物性食物又摄入较少的人易出现尼克酸缺乏。

其他因素:尼克酸和尼克酰胺主要是在胃和小肠以原形被吸收,吸收的尼克酸可转变为尼克酰胺。胃肠道吸收障碍性疾病,或胃肠道切除术后,均可影响尼克酸的吸收,致体内尼克酸缺乏或不足。能量消耗增加的生理状态,如重体力劳动,尼克酸的供给量应适当增加,否则会出现尼克酸的不足或缺乏。

②临床表现

尼克酸缺乏的典型症状有腹泻、皮炎和痴呆,临床上常称为“三D”症。前期症状有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体重减轻,倦怠,虚弱,口腔烧灼感,头晕,头痛和失眠等。

皮肤:皮肤损伤可由红斑开始,很像日晒斑,有烧灼和瘙痒感,随后有水泡或蜕皮,有棕黑色素沉着,皮肤变粗并有鳞屑多呈对称性,多见于手背、颜面、颈、肘、膝盖、足等易裸露的部位。有时也可侵犯阴囊、阴唇及肛门周围的皮肤。

消化系统:患者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前区烧灼感等症状。腹泻是本病的典型症状,但并非每例都有,而慢性病例有时反而便秘。腹泻的病人,大便呈水样,有恶臭,有时可带血。如果病变累及肛门,可出现里急后重感。消化腺体萎缩可引起胃酸分泌减少,常可发生慢性胃炎。口腔黏膜红肿常伴有溃疡,可引起痛疼和进食困难。慢性病人舌乳头萎缩。舌面光滑、干燥呈“牛肉”样。常伴有核黄素缺乏的口角炎和唇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