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家庭实用医疗保健营养全书
11469300000016

第16章 日常基本实用食物——人生命的养料(4)

豇豆分为普通豇豆、长豇豆和饭豇豆3种。普通豇豆豆荚较硬;长豇豆肉质肥厚脆嫩;饭豇豆皮薄,纤维多,粗硬。普通豇豆和长豇豆一般作为蔬菜食用,饭豇豆只能作粮食食用。豇豆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作为蔬菜上市的时间也不一致,一般以鲜嫩,充实饱满,不卷曲,不显子粒,无锈斑,无虫蛀,整齐捆把且不湿水的为佳。豇豆老了后其子粒呈肾脏形,有黑、白、红、紫、褐等色,宜做馅亦可做糕点食用。

[营养]豇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每100克嫩豇豆中含蛋白质2.4克,脂肪0.2克,糖类4.7克,钙53毫克,磷63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39毫克,维生素c19毫克,热量125.6千焦。中医认为,豇豆有理中益气,补肾健胃之功效。

[宜忌]适宜于糖尿病人、尿频、遗精患者以及有白带的妇女食用。嫩豇豆适宜于任何人食用,气滞便秘者慎食饭豇豆。

[用法]嫩豇豆作为蔬菜可炒、烧、干制、腌渍、凉拌,炒食和烧食时既可素食,又可荤食,鲜味可口,但一定要熟。如将嫩豇豆先下沸水锅中焯一下,然后旺火炒之,上盘后如同生豇豆的颜色一样好看,且食之无渣,此法被广泛采用。

用豇豆粒作粮食,可用于煮粥,蒸豆饭,制成豆沙后可泡馍或做豆沙糕,磨粉后可制成粉丝。尤其与粳米共煮粥最相宜。

9、菜豆:镇痛之宝

菜豆性平味甘,又称芸豆、四季豆、架豆、芸扁豆、芸架豆等,东北地区也称其为豆角,属豆种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其荚果可食。菜豆原产美洲,16世纪传入我国后,现在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分棒形和长扁圆形两种,长10厘米~20厘米,宽约1厘米,绿色、黄白色、白色和紫色等,种子球形或长椭圆形。由于菜豆的荚壁纤维分软硬两种,硬的上市较早(4月即可上市),个头稍小,有的地方又称其为四季豆;软荚壁、上市稍晚、个头稍大的为五季豆。以色正、有光泽、无茸毛、肉质肥厚、鲜嫩饱满、种子不显露、不老化、无折断、无虫蛀、不湿水者为佳。

[营养]每100克嫩荚菜豆含水分88克一94克,蛋白质1.1克~3.2克,碳水化合物2.3克~6.5克,另含钾、镁、铁、磷、锰、钙以及维生素c等,能量为1172.3千焦。老菜豆子粒的营养与赤豆相差不多。菜豆中的蛋白质约有70%为菜豆球蛋白,球蛋白中含赖氨酸、色氨酸较高,硫氨基酸较低。硬荚壁的菜豆(俗称四季豆)中含纤维素较多。

[宜忌]菜豆一般只作蔬菜使用,但亦可入药,具有温中下气和镇痛作用。菜豆中含有一种皂苷的物质,对胃肠等黏膜有刺激作用,须闷熟煮透,否则易引起中毒。另外,菜豆宜猛火烧制,焖制时间太长会使矿物质损失很多,不利于营养。

[用法]菜豆作蔬菜食用,可炒、可烧、可焖,也可腌渍或脱水烘干,或加工罐藏。老菜豆子粒可煮食或焖制成豆糕,用法同赤豆。

用菜豆350克,猪瘦肉150克,加调料猪油、酱油、白糖、绍酒、味精和水淀粉等,可做成四季豆炒肉片菜。此菜为家常菜,色彩协调,下饭、佐酒均非常适宜。此菜的操作关键是要把菜豆事先在沸水锅内速烫一下,除去豆腥味,且易烹熟。

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大棚蔬菜尚未普及的地方,菜豆比豇豆上市要早,其适用范围与豇豆相同。

10、豆芽:护肤养颜,保你青春

豆芽,主要指黄豆芽和绿豆芽两种,是用黄豆或绿豆在水中浸泡后使之发芽而成的一种蔬菜,不仅保存了原黄豆或绿豆的营养,而且又在发芽时增加了许多营养物质。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无土栽培蔬菜。豆芽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有根、脆嫩、完整、洁白、无种皮、无腐烂、无异味、无黄斑黑点且豆香味浓者为佳品。黄豆芽性平味甘,绿豆芽性寒味甘。

除了黄豆芽、绿豆芽之外,红豆和豌豆也可生长豆芽。

[营养]每100克黄豆芽中含蛋白质11.5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7克,粗纤维1克,钙68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0.03毫克,维生素B(1下标)0.17毫克,维生素B(2下标)0.11毫克,尼克酸0.8毫克,钙16毫克一52毫克,磷0.2毫克,并含有维生素c10毫克~25毫克,另有矿物质镁、钾、铁等,能量757.8千焦。

每100克绿豆芽中含有蛋白质3.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7克,粗纤维0.7克,钙23毫克,磷51毫克,铁0.9毫克,维生素c16毫克~30毫克,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0.04毫克,维生素B(1下标)0.07毫克,维生素B20.06毫克,尼克酸0.7毫克,维生素E0.07毫克-2.41毫克,另有多种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能量339.1千焦。

黄豆生成豆芽后,维生素A原的含量比黄豆增加3倍,维生素B1增加2~4倍,尼克酸增加2倍多,维生素B2增加2~4倍,维生素B12增加10倍,维生素C从无到有,维生素E增加2倍多,叶酸成倍增加,吡多醇也有所增加。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豆类种子蛋白质含量虽高,但由于胰蛋白抑制素的存在,使它的营养价值受到了限制,而在生长豆芽的过程中,这些有害物质大部分被去除了。绿豆芽的变化也很大。

另外,豆子在生成豆芽后,原来易使人腹胀的棉子糖、鼠李糖等也急剧下降甚至消失,这就避免了吃豆类发生腹胀的现象。

[宜忌]豆芽含维生素c和氨基酸较多,又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因而有预防坏血病和牙龈出血作用,能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小动脉硬化和治疗高血压。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护肤养颜和保持头发乌黑发亮的功能。豆芽中的粗纤维含量增多,能防止结肠癌及其他一些癌瘤的生成。豆芽中的维生素B12有助于抑制恶性贫血,促进血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据报载,经常有一些菜摊出售无根豆芽或用化肥氨水生长出来的豆芽,看起来肥肥胖胖,鲜嫩无比,但有一股难闻的化肥味,甚至可能含有某种激素。对此,消费者在购买豆芽时应选择有根且无化肥氨水味的。

[用法]在市场上选购的豆芽,买回后要放在低温处,如冰箱的冷藏室内,以免其继续生长。食用前要放在水龙头下充分冲洗,以防有化肥的污染。豆芽的吃法有炒、拌、炝、制汤等。

用猪油50克,香油10克,精盐、白糖各6克,味精、干辣椒适量,黄豆芽500克,青蒜25克,可以制成干煸黄豆芽,这是一种最平常的吃法。其关键操作在于将黄豆芽用油煸炒至水分不多时捞出,再与辣椒及其他调料同炒。此菜色泽金黄,鲜咸香辣,越嚼越香。

用绿豆芽250克,豆腐干100克,香油10克,精盐7克,白糖5克,可以制作成一盘精美的绿豆芽拌干丝的家常菜。其制作要领在于将豆腐干丝入沸水锅内煮一下,使其变软。绿豆芽也要入沸水锅内烫一下随即捞出,使其脆嫩。此菜清淡鲜香,制作简单。

11、豆腐(附豆腐乳):能防血管硬化

豆腐,又称没骨肉、小宰羊、刀腐、刀呱,古称菽乳,制作技术源于我国,唐代时才传入日本,近代陆续向欧美传播。豆腐是用大豆磨成豆浆之后制成的块状凝胶体,不仅保持了大豆的营养,而且养分更易于人体吸收,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由65.3%上升至92%~96%,因而享有“植物肉”的美称。豆腐的种类有老豆腐、嫩豆腐之分;冻制后又可成为冻豆腐;制作时加盐、黄酒、红曲、面曲使其发酵后又可制成豆腐乳;大豆磨制、滤渣并高温消毒后即成为豆浆;用熟豆浆加入凝固剂后又可制成豆腐脑;而只加入少量凝固剂进行不充分点浆后,又可成为豆腐花;大豆磨后不滤渣也不点浆的糊状体叫豆糊;豆腐的半干制品又有豆腐干、百页(千张及豆腐片)、豆腐丝等。与豆腐同时干制后成为干制豆制品的还有腐衣(又称腐皮、油皮、豆皮)、腐竹(又称豆筋、甜竹、支竹)、豆棒(又称豆筋、豆杆、豆棍、豆笋、豆竹)以及大豆饼粕等。

长江以北主产老豆腐,也叫硬豆腐、北豆腐,含水量较低,块状,白色或微黄色或微灰色,比嫩豆腐的口感和外观稍粗糙,硬度、弹性、韧性较强,味较香。一般以盐卤或石膏、氧化镁、氧化钙作硬化剂。以色正味纯,质地较粗糙,韧性强且震动不碎,又有咬劲者为优,另要求不酸,不黏,软硬适度,无杂质,无异味,块形完整。

嫩豆腐主产于长江以南,也叫软豆腐、南豆腐、水豆腐,含水量较高,块状,洁白,质地细嫩,弹性好。一般以豆膏、硫酸钙、葡萄糖酸丁位内脂作为凝固剂。以色正味纯,组织细腻,孔洞均匀,震动易碎裂者为优,另要求不酸,不黏,无杂质,无霉变,无异味,软硬适度,块形完整。

[营养]每100克老豆腐含水80%一85%,含蛋白质7.4克,脂肪3.5克,糖类2.7克,钙277毫克,磷57毫克,铁2.1毫克,维生素B(1下标)0.03毫克,维生素B(2下标)0.03毫克,热量301.5千焦。每100克嫩豆腐含水量为85%一90%,含蛋白质4.7克,脂肪1.3克,糖类2.8克,钙240毫克,磷64毫克,铁1.4毫克,维生素B(1下标)0.06毫克,维生素B(2下标)0.03毫克,热量251.2千焦。豆腐虽然富含蛋白质,但不含胆固醇,肥胖者和心脑血管病人常吃后,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

豆腐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保持青春活力,与延迟衰老有密切联系,并能改善微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增生,也有利于动脉硬化症的改善。

[宜忌]除肝、肾代谢有问题及痛风病人多食用豆腐后,豆腐中的嘌呤碱易加重病情外,其余的人皆可食用。另外,豆腐不宜与菠菜同食,否则有一种苦涩味。

豆腐乳又称为臭豆腐,是将豆腐经过接种培养、腌坯、装坛发酵后制成的变色生毛、风味独特的一种豆腐。含蛋白质14%以上,脂肪5%以上,碳水化合物6%以上;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族和各类氨基酸。主要作为佐餐的调味品。

好的豆腐乳细腻柔糯,咸中带鲜,香美可口,有正常的臭气。可以用筷子将它搅拌成泥糊状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盐、味精、麻油、白糖或蒜等佐料,调成汁状食用。一般是以肉片、鱼块、青菜蘸食。

由于豆腐乳含有维生素B12,食之过多有可能加速大脑老化,从而引起老年性痴呆症。

[用法]豆腐可作主料,也可作副料,几乎和任何荤素原料都可以配用,高可配山珍海味,低可配寻常家菜;可作冷盘、热炒、汤羹、火锅等各种菜式;可作宴席大菜,也可作家常小菜,并可以组成全料“豆腐席”。其中北豆腐宜于厚味,可以切成小块下开水锅煮成蜂窝状,再入菜烧、炒、炖,可以长时间加热,所谓“千滚豆腐万滚鱼”即是指此。这样烹制出来的豆腐特别有味道。南豆腐多适宜于拌、炒、烩、烧以及制羹、氽汤等。

由于饮食习惯和烹调方法不同,各地又有自己风味独特的豆腐菜肴。如四川的麻婆豆腐、口袋豆腐;山东的三美豆腐、九转豆腐;广东的蚝油豆腐、柱侯浸瓤豆腐;北京的锅煽豆腐、三虾煎豆腐等等。其中最知名的是羊肉豆腐火锅和八宝豆腐等。

家常豆腐的烹制法:将两块北豆腐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0.6厘米厚的块,放入沸水锅中烫透捞出。将一只鸡蛋磕开,放入碗内,加入干淀粉、精盐搅匀,摊成鸡蛋皮,切成3.3厘米长、1.6厘米宽的菱形片。烹制时将炒锅上火,舀入熟猪油烧热,放入鲜汤100克中烧沸,再放入豆腐、鸡蛋皮、葱姜花、精盐、味精、绍酒、香菜各适量,烧沸后淋上麻油,即出锅装盘,是一道色调鲜和,豆腐滑嫩,汤汁乳白的家常菜肴。

豆腐海带同炖,在日本被称为“长生不老的药品”,“完善无缺的佳肴”,常食可防止肥胖、高血压、心脏病、急性肾衰竭、甲状腺疾病等多种疾病。

12、豆腐干(附百叶):豆腐的变异

半干豆制品包括豆腐干(又称豆干、白干、大白干、黄豆干等)、百页(又称豆腐片、豆皮、千张皮等)和豆腐丝。

豆腐干由豆腐脑翻动析水、包布、压榨、切制而成,扁方形,坚实有劲,又分白豆腐干和黄豆腐干两种。黄豆腐干是在白豆腐干的基础上又经过卤制而成,色泽有浅有深,深的呈棕红色。黄豆腐干的形状与白豆腐干一样,方块形,厚20毫米左右,五香味浓。两种豆腐干均以色正有香气,块形整齐均匀,质地密实,咸淡适口,有弹性,无杂质,无异味为佳。黄豆腐干以非人工色素着色为佳品。

百页亦作百叶,系豆浆经凝压之后的片状制品,黄白色或棕红色,方片状,厚度不超过4毫米,柔软有拉力,豆香气浓,味淡。上等百页以厚薄均匀,片形整齐,无破烂,无杂质,捏时成团,放开成张,有韧性,不黏手,无异味为标准。中医认为豆腐、豆腐干和百叶均性凉味甘。

[营养]豆腐干的营养略同于豆腐。每100克百页的营养却与每100克豆腐有较大差异,含蛋白质约是豆腐的4倍,脂肪是豆腐的10倍,碳水化合物是豆腐的4倍,钙是豆腐的1.5倍,磷是豆腐的4.5倍,铁是豆腐的3倍,热量是豆腐的7倍。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增加,主要是百页的含水量大大小于豆腐,再就是工艺有所不同。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百页是用大豆腐块的干坯子切片而成,这种百页与用多层包布折盖压蒸出来的百页要逊色得多。

[宜忌]半干豆制品的宜忌范围与大豆、豆腐相同。

卤制豆腐丝是以豆腐片坯为原料,以食盐、花椒、大料(八角)、小茴香、桂皮为辅料,经切丝、卤制而成。质量要求以色正味纯,粗细均匀,柔软有劲,咸淡可口,无杂质为标准。可直接食用,也可凉拌、炸、炒,与豆腐干和百页无很大差异。

[用法]半干豆制品均可炒、烧、烩、炸等,还可烤、煮、卤、酱等等。更可凉拌和氽汤。适宜于多种口味,利于多种形式烹制。如用豆干制成的烫千丝、五香酱干、怪味干丝、陈皮兰花干和千丝酥肉汤等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烹制豆腐干时,一般要将豆腐干再批成更薄更细的长条,放入开水锅中用沸水浸烫一两次,然后再烧、炒、炸、烩等。豆腐干既可与青菜共炒成青菜豆干丝,也可以与猪肉等做成荤菜,还可以与榨菜、豆芽、豆豉、金菇、花生和麻辣酱等共烹。

百叶为菜亦颇有特色,切丝、切片、打结、卷裹等无所不适,可素炒,可做汤,可凉拌,也可与猪肉大菜共烩,还可做成千张肉卷。使用百叶时要注意是否新鲜,如果已经半干或已干透,要用温水浸泡。烹制时更要用沸水煮沸后备用。

13、腐竹(附豆棒):润肺养阴

腐竹和豆棒均属干制豆制品(另外,腐衣、甜片和豆粉也属此类,此处只介绍腐竹与豆棒)。中医认为腐竹及豆棒同豆浆,性平味甘。

腐竹又称支竹、甜竹、豆筋,是大豆磨成豆浆后,用小火加热使表层凝结为一张张浮皮的干制品。多为实心,紧紧卷裹,长30厘米左右,容易折断,颜色淡黄,油光发亮,是一种含蛋白质很高的精良食物。上等品的腐竹蜂孔均匀,条杆细长,杆形整齐,质薄身干,无断裂。平时保存应将它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遇潮湿时应防霉变,夏季防虫蛀,不能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