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11467800000004

第4章 地球要降温(4)

前面我们讲了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山上的积雪开始在融化,我们再来看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什么变化。

据我国科学家观测,从1966年至1999年,珠穆朗玛峰顶部从8849·75米降低到8848·45米,总降低值为1·3米。如果按年降低值算,1966年至1975年间,珠峰顶部的降低比较快,接近每年0·1米;1975年至1992年间,降低过程减弱,只有0·01米;而1992年至1998年间,降低过程又快速增大,接近0·1米;1998年到1999年,达到了0·13米。

珠穆朗玛峰顶部为何在短期内降低如此迅速呢?科学家们首先肯定这个现象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地壳运动只会让珠峰变得更高。那么珠峰降低,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方面去解释。还有,在海拔8848米处,不存在冰川退缩导致的冰面下降的问题。但冰川成冰作用过程的改变,则可以导致冰面的降低。

珠峰顶部的雪冰到底有多厚,仍然是个谜。现有的珠穆朗玛峰顶部最大雪深数据是2·5米,这是由意大利登山队用测杆法观测获得。由于用这种办法不能测得雪的准确厚度,更不要说冰的厚度,所以可以肯定地讲,珠峰顶部雪冰厚度远大于2·5米,可能在10多米到几十米之间。在全球变暖以前,这一高度的冰川作用过程是在雪的自重力作用下的密实化作用过程,在这种过程下由雪变成冰是十分缓慢的,和南极、北极地区的成冰作用过程十分相似。

全球变暖以后,由于气温上升,加速了由雪到冰转化过程,冰川的密实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急剧降低。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气候急剧变暖时期。

所以,从1966年至1999年,珠峰顶部总体降低1·3米,并且继续在降低,应该是气温升高、冰川密实化过程的结果。

7·西藏高原许多冰碛湖迅速“扩张”

你首先可能要问:“什么是冰碛湖呢?”

冰碛湖是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堵水而成的湖泊。其形状多种多样,多分布在大陆冰川作用地区,也出现在遭受冰川作用过的山地。如中国西藏的帕桑错、布托青错,新疆的喀拉斯湖、腾格达峰北坡的天池等。

随着地球“发烧”越来越厉害,西藏许多高原冰碛湖迅速“扩张”,并不时有溃决现象发生,给高原冰碛湖下游居民生活带来潜在的威胁。

西藏自治区着名的冰碛湖皮达湖和龙巴萨巴湖以前小得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而现在,皮达湖面积已扩大到0·12平方公里,容积达550万立方米;龙巴萨巴湖面积扩大到0·22平方公里,容积为1031万立方米。1988年,两湖间的距离有50米,现在仅有5米。

与皮达湖、龙巴萨巴湖一样,近年来,许多高原冰碛湖水量逐年增加,面积逐年扩大,并不时有溃决现象发生。西藏第二大湖——色林错湖已淹没了岸边不少肥沃的草场。

据统计,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60多年间,西藏境内共有13个冰碛湖发生过15次溃央,都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这些可怕的灾难正是全球变暖引起的。

8.纳木那尼冰川正在强烈退缩

纳木那尼峰,藏语称之为“圣母之山”或“神女峰”,位于西藏普兰县境内,高7694米,位于东经81·3度,北纬30·4度,是喜马拉雅山的主要高峰之一。在神话传说中,这座山位列喜马拉雅五神峰的第五,主掌智慧福寿。纳木那尼峰方圆约200平方公里,主要有六条山脊。山脊线上排布着数10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山。西面的山脊成扇状由北向南排列,东面唯一的山脊被侵蚀成刃脊,形成了高差近2000米的峭壁。从前往普兰的公路上看去,西面的坡度则较为缓和。峡谷中倾泻着五条巨大的冰川,冰面上布满了冰裂缝和冰陡崖。

中美联合冰川科考队在纳木那尼冰川现场观测结果表明:以纳木那尼冰川为代表的西藏冰川正在遭受气候变暖的严重威胁,冰川变薄迹象明显,冰川的退缩速度很快。

在纳木那尼主冰川的周围,科考队发现了许多不连续的冰堆,这些冰堆以前是和主冰川连在一起的,而现在则是一个个孤独地挺立着。

纳木那尼主冰川表面虽然看起来十分平坦,但是科考队员们在冰川上行走时,却经常陷入坑中,这些坑深的超过1米,浅的也有二三十厘米。专家们指出,这些坑地都是融坑,是冰融化后形成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主冰川表面的冰雪下实际上掩盖了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融坑,这也是冰川融化强烈的表现。科考队中研究冰川物质平衡的专家蒲健辰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冰川是气候变化的产物,气候变化的过程直接影响冰川表面的升降和冰川末端的进退变化。

纳木那尼峰上的冰川出现融坑,出现许多不连续的冰堆等现象正是全球变暖有力的证明。

9.格陵兰岛冰盖加速融化

2006年8月11日,来自中国的陈建力称,地球上第二大冰雪陆地格陵兰岛的冰盖自2004年以来正以每年240立方公里的速度消融。而之前的研究表明,格陵兰岛上冰雪在1997至2003年间以每年90立方公里的速度在消融。

格陵兰岛的冰盖加速融化的现象正是全球变得越来越温暖的有力证据。

冰川后退对人类的影响

冰川是一条以冰块组成的巨大河流,又称为冰河。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在重力作用下挤压成冰块,沿斜坡向下滑动形成冰川。冰川在世界两极和两极至赤道带的高山均有分布,它覆盖了地球上陆地面积的1/10。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在其他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现代冰川面积的97%、冰量的99%为大陆冰川所占有。

我国冰川全部为山岳冰川,其面积占世界山岳冰川总面积的14·5%,是中低纬度冰川发育最多的国家。我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6省区。其中西藏的冰川数量多达22468条,面积达28645平方千米。

冰川储存了地球4/5的淡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外最大的天然水库。冰川在孕育人类文明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全球的冰川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化、后退,而且退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高山上的冰川后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冰川消融后退,短期会导致河流流量增加,造成中下游洪水频繁发生;冰川融水,最终将流人海洋,导致海平面升高,进而将导致许多城市被淹没。从长期看,冰川的持续退缩会使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逐渐减少,对内陆河流造成很大影响,使河流干涸,发生严重的缺水危机,并引起土地退化等问题;冰川大面积消融、退缩,附近的山体将变得更加不稳定,容易引发碎屑流和泥石流,在山谷里,出现大量的堆积物,河流泥沙陡增,对下游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冰川后退,对我们的地球家园具有极大的潜在威胁:冰川后退会导致永久冻土层裸露,一方面,永冻土的解冻又会源源不断向大气中释放出数百亿吨的甲烷,从而加速气候升温;另一方面,埋藏在冰盖中几百年甚至几万年的微生物被暴露出来,微生物的扩散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冰川消融后退主要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让我们努力践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环境污染,减少对高山地区人为破坏,为冰川区提供自动修复的空间吧。

动植物的哀求声

全球变暖了,地球上的许多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许多动植物一时适应不了气候的变暖,正在发出哀求的声音。我们走近听听、看看,也从它们的哀求声中,从它们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苦苦挣扎的身影里去寻找全球变暖的证据。

1.许多动植物的习性发生明显变化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对地球上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在前面讲暖冬时,就讲过在冬季里的一些奇怪现象,如候鸟推迟南飞,狗熊忘了冬眠,迎春花在初冬的暖阳下提前绽放等等,就是它们生活习性发生变化的表现。别小看这0·6℃的升温,它导致地球上部分地区的生长季节延长。对于植物而言,这引起春天发芽时间提前,而秋季其落叶时间则会推迟。同时,部分植物开始在比原先生长的地区纬度更高的地方“落户”,如阿尔卑斯山脉与新西兰的一些植物。

此外,全球变暖也使一些动物习性发生变化。如在亚洲、东非和拉丁美洲的某些高原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原先在该地区无法生存的传播疾病的蚊子,而哥斯达黎加的鸟与美国的蝴蝶等也开始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生活。难怪往年到五六月才大量出现的蚊虫,现在4月份就出现了,原来是全球变暖在作怪。在海洋中,部分鱼类及水生生物则由于水温升高被迫迁徙,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都发现有鱼类向北迁徙。在20世纪的后50年里,1700种植物、动物和昆虫将以每10年平均大约4英里的速度向两极迁移。

科学家认为,目前所发现的部分动植物习性变化已经可以清楚地证实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但这一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会有部分生态系统受到危害,如植物习性改变可能导致部分昆虫觅食困难,进行迁徙的生物可能在沿途远离原先的食物来源,这将打破原先自然界的食物链。

唉!不说这些大道理了,我们具体来看看一些动植物习性的变化吧。

2.珊瑚的“白化”现象

在海底世界,珊瑚礁享有“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和“海上长城”的美誉,它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珊瑚在长达2·5亿年的演变过程中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不论是狂风暴雨、火山爆发还是海平面的升降都没有能让珊瑚灭绝。

可是,由于人类最近数十年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污染,以及对海洋鱼类的滥捕滥杀和对珊瑚礁的掠夺性开采,使珊瑚礁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科学家大胆预言,由于全球气温变暖,海水变酸将在未来70年内杀死所有珊瑚礁。

我们知道,美丽、晶莹剔透的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产物。你可别小瞧小小的珊瑚虫,也别看它分泌物少,想想在海上的珊瑚礁形成的岛屿,你就知道,小小的珊瑚虫团结在一起的可怕,团结就是力量呀!

珊瑚虫是一种奇特的动物,它居住在自己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积成的“岩石”里,以单细胞的藻类为食。

可是随着全球气温的变暖,溶解在海水里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了海水酸度增加,这将减缓石灰化——即珊瑚礁形成的速度。

再者,由于海水变暖,海水中碳含量升高,藻类也加快了新陈代谢。藻类能吸收海水中的营养,代谢出氧气,地球上最初的氧气就是藻类“吐”出的,大量的藻类不断地代谢,改变了原始地球大气的成分,使氧化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可是藻类的新陈代谢越来越快,它们代谢的氧气更多。这可不得了,珊瑚虫受不了啦,它们因为氧太多中毒了。中毒后的珊瑚虫会吐出藻类,留下白色的石灰物质。(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化)同时,珊瑚虫会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如果水温长时间超过40℃,珊瑚虫就会死去。

1998年,“厄尔尼诺”使那年海水的变暖区域从非洲开始,穿过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域延伸至太平洋,当时许多珊瑚出现了白化现象。据海洋生物学家估计,如果珊瑚不再被另一次热潮或者风暴袭击,那么它们“白化”后,要想完全“复原”,得花上20年至50年的时间。倘若自1998年以来,北半球热带水域的温度每10年上升一度,“厄尔尼诺”和强风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珊瑚每三四年就出现一次白化现象,那么今后人类将肯定不会再见到珊瑚了。

据最新的资料统计,世界上1/4的珊瑚礁已经“死亡”。如果全球变暖现象继续,地球上的珊瑚礁很可能在70年内消失。

3.热带和亚热带的鱼类异常迁徙

原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鱼类也受不了天气的炎热,向亚寒带迁徙了。

俄罗斯科学家不久前在北纬42·5℃附近的俄罗斯远东国家海洋保护区内首次发现了耶氏鳆。

耶氏鳆体形侧扁,头部有羽状皮质突起,主要栖息在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以往,它们向北活动的最远记录为日本和韩国南部海域。可如今,在俄罗斯远东海洋保护区内,科学家首次发现的耶氏鳆均为出生不久的小鱼。它们与当地的鱼类混杂在一起争食。它们的食物为浮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