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11467800000019

第19章 营造城市低碳空间(1)

规划出来的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要有低碳理念,低碳城市是设计出来的。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建筑高度、城市植被、城市通风及城市交通,都要为低碳城市模式创造条件。

建设低碳城市,首先要明确低碳城市的内涵,对低碳城市进行概念界定。城市人口密度要适当高些,人口密度过低的城市不能支持公共交通,在空调方面消耗的能源也多。

不要摊大饼式地蔓延城市,而要采用若干高密度的卫星城市,用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与主城区相接。城区土地要混合利用,以减少城市空间人群移动所造成的运输能耗。

要改变城市单一中心的布局结构,形成多中心集约化的空间布局。从简单的几何学原理可知道,同样的面积,圆的周长最短,即最紧凑,也就意味着提高了城市的效率。

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值得借鉴。合理缩小建设用地空间,使市民的居住、商务与休闲需求,通过公共交通、步行等交通方式就能得到基本满足。把更多空间留给城市农田、城市森林。

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不是建筑越高越好。特别在进行城市旧区改建时,要控制高层建筑,降低建筑密度,增加公共绿地,改善城市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综合功能。

紧凑型城市并不意味着挤成一团,而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公共交通为发展轴,轴上串联次级中心的轴心结构。越近轴心,密度越高;越远离轴心,密度越低,越融人大自然。各轴间以田园、森林契入。空间距离虽增加了,但在轴线快速交通条件下,时间反而缩短了,城市是紧凑的,能源利用得到整合。

紧凑型城市发展理念要考虑人口分布。提升城市竞争力,需要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国城市的基本特点是中心城区人口高度密集,郊区零落分散。

不合理的人口布局,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布和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郊区人口分散,造成建设的规模效益不足,限制了郊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吸纳人口的能力。

在各类资源和能源有限的形势下,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和集约化已被普遍认为是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以紧凑型城市为低碳城市的基本模式,笔者提出了“单元城市”的概念。从城市空间、生态流、人流、物流、水流、气流、碳流等多个方面,优化设计低碳城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现存的常规城市,城市道路与房屋之间争夺土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必须往返于住所和办公室之间,导致人流增加;同时,为满足建设、生活和管理的需要,物流也在不断增加。于是乎,交通工具和道路也随之增加。

也就是说,路宽了,占用土地就多,居住必须更加远离城市中心。这样的话,连接这些房屋的道路就需增多。人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越远,道路越多;道路越多,距离也越远。恶性循环不断上演。

其结果是,白天道路拥堵、房屋空置;晚上刚好反过来,房屋拥挤、道路闲置。

为了缓和这个矛盾,有人提出道路要建成立体多层,房屋盖成高楼大厦。其结果,城市中心区热岛效应严重。

世界上的文化名城都是国际化的,但同时都有自己的文脉、自己文化的根。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千万别丢了自己文化的根。在这个问题上,不仅需要头脑清醒,更应当有所作为。

中国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拆旧建新,失去了老城原有的特色和韵味。而新兴的城市追求大门面、大气派、大广场、大喷泉、大立交、大楼盘。城区格调基本一致,建筑面孔单调雷同,明显缺乏文化意蕴。

城市现代化要学习他人经验。并非一味模仿、简单照搬。20世纪中叶,俄式建筑影响了中国许多城市的规划。如今,摩天的水泥楼宇成了不少城市建设的模式。

璀璨多姿的城市建筑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示。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弄堂既体现了悠久的文明,又与当地的气候、地理、生活习俗相适应,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那些历经沧桑的建筑,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的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

规划低碳城市,还要考虑城市安全。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从不同侧面影响了城市安全,又从不同层面考验城市的抗风险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我们不会忘记,一些灾区曾一度陷入了断电、断水、断通信、断交通的窘迫境地。

汶川大地震,数万人不幸罹难。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汶川县城损毁严重。专家说,重大伤亡的主因在于地震强度。但不恰当的城镇与人口布局、有限的交通和通信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恶劣的生存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与高密度人口相结合时,灾难的冲击力会成倍放大。我们不能总埋怨灾害是“百年一遇”的,我们更应该反思,城市化建设中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甚至敷衍了事是否存在过?

低碳城市规划,还应结合城市所在区域的发展战略,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从源失上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向低碳城市的方向发展。

工业布局应低碳化、循环化。工业布局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财富。要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新能源利用。能源消耗要清洁、高效、低碳,实现低碳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城市交通应该提倡低碳出行。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为自行车建造更多、更安全的专用道路及停车场,而让汽车的使用成本更高。由此,市区建大型停车场、住宅小区建足够的停车位等,也应该反思了。

地上长出来的小城市

大力发展小城镇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是中国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小城镇的规划布局明显不同于大中型城市,小城镇应该是从地上长出来的。

近年来,中国以卫星城定位的新城层出不穷。

创建城市特色是开发新城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发新城的原则。然而,城市特色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城市特色的形成需要在空间结构、道路、建筑形式等方面得到体现。这一点,在新城开发时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新城开发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研究问题。新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有机联系的街道网络,共同构筑生活空间。城市特色和活力来自丰富资源的混合使用。

比如,新城应具有包括公共交通、私人交通、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等多种交通系统,使不同使用功能的区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促进新城生活多元化。

除了大城市周边的新城以外,中国有不少小城镇。它们或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或历史悠久、人文胜迹众多;或邻近大城市,具有田园风光。在旅游热潮中,它们逐步被发掘、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地。

旅游业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建设。要研究小城镇旅游发展的规模和潜力,研究旅游业对旅游接待役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小城镇总体规划,制定旧镇改造方案和计划。

有些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加以保护或不合理开发,可能使旅游资源毁于一旦。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行为。城镇是区域文化的中心,浓缩了地方文化的精华。城镇是地方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旅游地的美誉度。

悠久历史并保留众多古建筑的小城镇,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小城镇的建设风格和特色,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知名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旅游型小城镇建设不能只追求规模与速度,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提炼。

建筑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于旅游的文化性,旅游型小城镇更应重视城镇建筑的文化性和品位。投入力量,加快城镇绿化、公园和小区建设。

旅游是食、住、行、购、娱的有机统一,在重视景点开发的同时,要加强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增加创收的机会,提升旅游地形象。

小城镇大多具有自然风光优势。拙朴自然的农村风貌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也是许多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所在。要把农业及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农村景观比城市景观贴近自然,城市游客对农村的生态性和自然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旅游型小城镇应加强区域土地规划和整理,通过整理地块、植树造林,创造优美而富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景象。

在小镇规划建设方面,英国经验具有参考价值。在小城镇的开发和建设时,英国非常重视立法。国家为城镇的建设划线,为地方政府执行规划提供财政补贴。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前提下,规定土地用途不得随意改变,土地拥有者只能按规划使用土地。

优秀的规划具有很强的约束力,也有助于提高人们依法行事的自觉性。据介绍,英国没有人可以在规划外进行住宅、工厂和商业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基本得到有效保护。

在进行小城镇规划时,最重要的是吸收当地居民参与。他们最了解本地情况,最熟悉本地环境,最清楚怎样才能建设自己的城镇。山区如何泄洪、如何布置下水道、怎样安排公共交通等问题,当地居民最有发言权。

早期,英国的小城镇建设也曾经走过土地扩张的弯路,建筑占用最好的农田。如今,人们大多在考虑如何保存肥沃的农田,如何保存诸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树林等各种环境资源。

为了满足居民当地就业的需求,在规划上特别要注意鼓励发展规模集镇。重点是产业发展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还包括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等基本的社会服务项目。扩大小城镇的经济规模,提高居民收入。近年来,英国这样的集镇发展很快。

邀请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小城镇从地上长出来这一富有诗意的理想。希望这也能够成为中国小城镇规划的一种常态。

低碳的田园风光

低碳城市应该根据城市空间的总体布局,将基本农田与绿色隔离带和生态走廊规划相结合,基本农田可以部分纳入绿色空间系统。这是明智的城市低碳规划。

中国的多数城市分布在冲积平原或河谷平原地区。由于没有山地阻隔,中心城区大多呈摊大饼形状持续外延。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病,如空气污染严重、热岛效应明显、交通堵塞。城市越大,这个问题越严重。

由此,中国很早就强调,在城市主城区与城市边缘区之间建立绿化隔离带,阻止主城区的无限扩张。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北京主城区不断扩张,现已由三环路摊到五环路。上海原来规划以外环线为城区边界,但新规划的大虹桥商务区已经明显打破了界限。

随着主城区的外延,原先规划的绿化隔离区不断被蚕食,形同虚设。只有对绿化隔离带加大保护力度,才能实现城市合理的空间布局。

换一种思路,如果把这个绿化隔离带调换为基本农田,在国家基本农田不可逾越的强大威力下,则可能会起到绿化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基本农田不仅具有限制城区无限扩展功能,而且具有生态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

农田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总量接近于草地、阔叶林、灌木林和经济林。与相同面积的草木相比,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释放的氧气要多得多。

农田是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复合景观,反映了城市所在地区的历史与特色。春天绿油油的麦苗和灿烂的油菜花、盛夏的玉米青纱帐、秋天的金色稻浪,是多么美丽诱人的景色啊!

如果根据用地现状,保持原有的水面和耕地的肌理,做一些人为的修饰,则可作为一个城市的绿色开敞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日常活动的娱乐场所。

另外,将农田作为城市画面中的“留白”,可以有效补充人工植被,使城市绿化与农田相连,提高城市的综合生态效益。城市中,农田不仅具有对水文和大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环境的改善作用,而且具有增强绿化带内物种和景观多样性的作用。

日本东京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市内保留了几处面积大于5公顷的片状耕地和许多面积不大的点状耕地。这些农田镶嵌在大城市中,不仅为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优质农产品,而且发挥着绿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

农田融人城市是理想的城市布局。中国北方已有生态新城正在规划建设,规划时尊重原有地理、文化和历史,将农村和城市作为统一体来考虑。

该规划保留了大量基本农田,并进行现代农业改造。保留当地特有的万亩老梨树,并保留部分道路。也充分考虑区域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计划培训当地农民,在祖辈传下的土地上创造新的价值。

农田融入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的回归,是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者要从生态战略高度规划都市里的农村,推广社区农业化,保留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使农田漫布于城市之中,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30年前,北京的二环和三环之间还有农田,上海的浦东也是农田。城市扩张了,农田就该让位,这似乎顺理成章。但是,为什么不能在市内留下一些农田呢?

以前,一提起农田、农民、农村,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苦。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趣味都在改变。能在城郊拥有一块农田,回归一下自耕的农业文明生活,是一种享受,也代表一种生活层次。

日本的媒体报道,城市里的上班族厌倦大都市生活,怀念农村的田园生活。他们周末跑到农庄,当周末农夫,渴望有机会解脱、放松一下。农民看准这个市场,把自家田地和农舍适当改造,租给这些周末农夫,收入不薄,实现了双赢。

听说美国人也有另外一种活法。有些市民买菜很少去超市,而去农场,亲眼看自己买的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听主人讲解种植过程。这样既有机会体会农家生活,又对自己买的东西放心。

据报载,美国第一夫人在白宫种菜。从低碳城市的角度讲,这表达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因为土壤是巨大的碳汇。从另一个角度讲,华盛顿如果没有考虑城市的“留白”,现在的美国总统也只能吃远距离运送来的蔬菜。高碳排放不提,其安全保障问题肯定需白宫一笔不小的开支。

市民菜园的提法源于德国。它是由几十个约几百平方米的农田组成,一般由自治体来经营。使用者可以租一块农田,其中有一个小屋、置放栽培植物所需的工具,以及休息用的桌椅和简单炊具。在这里,人们有机会回归自然。

谁都明白,城里的一块农田不管怎么珍贵,也不如建五星饭店、办公楼、豪华公寓赚钱快。但从长远看,如果这些农田都在城市的扩张中消失,城市就失去了文化,失去了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品位,城市的整体价值最终会下降。

蔬菜、粮食可以从外地运来,你也可以饮用瓶装水。但是,人类需要的“绿树林阴、鸟语花香、清水长流、鱼跃草茂”的生态环境是搬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