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安排好休息时间。倘若聚会举行时间较长,一般应当在其间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以供与会者略微休息,活动手脚,处理私事。大体上,一次会议最好控制在3小时之内,并以2小时左右为佳。凡举行会议的时间长于1.5小时,即应在期间安排一次长约1刻钟的休息。如果事先未定会议要开多长时间,而在举行过程中已经超过了1个小时,并且尚未告终,则主持人应主动建议进行一次必要的会间休息。在进行会间休息前,须明确休息时间的具体长度,以便与会者能够准时返回会场。这三点是很重要的,稍有不慎,都会使会议的进行受到不良影响。
(3)聚会主持人是掌握会场的责任者
在集会进行期间,主持人掌握会场的能力大小,往往会影响到会议的成败。在掌握会场时,主持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少讲多看和调节气氛。
①少讲多看。主持人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清楚自己在聚会中的主要任务是主持会议,而不是主要的报告人或发言人,一定要注意恪守本分,不抢风头,尤其是不要在主持会议的过程中夸夸其谈,离题万里。
聚会主持不像娱乐性主持人那样活泼,可以即兴演说,夸夸其谈。聚会主持人所要做的,基本上是“照本宣科”,使既定的会议议程得以贯彻。因此,应当做到多看多听,认真观察会议的进行情况和现场与会者的情绪与反应,以便防微杜渐,尽可能的不出问题,少出问题,并且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调节气氛。主持人在集会举行时仅仅多听多看还是不够的,必须变被动为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调节现场的气氛,保持良好状态。其中,应予以注意的是:
当贵宾出席集会时,主持人可在开会之初或对方演讲之前,对其进行适当的介绍;在发言人发言前与结束时,主持人应领头鼓掌,以带动全场听众予以响应;当会场上出现局部骚动混乱时,主持人则应以适当的方式及时加以阻止。
4.聚会主持人的主持技巧
聚会的成功与主持人关系紧密,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主持人虽然不必像话中说的那样夸张,要练上十年,但是,聚会主持人主持聚会的会议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听众
主持人要主持好一个聚会,首先要了解听众,具体来说,是要了解其思想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心理需要,然后因势利导;否则,就很有可能闭门造车,无的放矢,从而在主持中说东道西,言不由衷。
(2)语言生动活泼
在发言时,主持人最忌语言晦涩枯燥,而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则最受欢迎。因此,发言时所用的语言,应当朴素、具体,而又幽默、形象,不失哲理。
(3)感情真挚
在发言时,主持人要争取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听众,争取听众,打动听众,但是不能为了做到这一点而一味煽情,无病呻吟,矫揉造作,逢场作戏,只会招来听众的反感。
(4)语言连贯,结构合理
主持人讲话时不但要层次清晰,逻辑缜密,更重要的是,在短短的引导语言中要能够尽快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事先进行适当的、合理的安排。有条件的话,在发言准备完毕之后,最好多读几遍,并且进行一两次预演,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在预演时,若有他人在场,并请其发表意见,往往效果会更好一些。
(5)态度谦虚、谨慎
傲慢最容易引起人反感,主持人在现场发言时,务必要注意自谦敬人。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①自谦。自谦是自重和有自知之明。在发言时,主持人务必要明白:自己的话语能否为听众所接受,自己能否得到应有的尊重,关键在于自己的临场发挥水平,而不在于自吹自擂。在发言时要少用“我”字,别提“本人”,尤其是要力戒自我推销、自我宣传和自我肯定;要是把主持的重点放在与聚会内容或主题有关的方面,通常会比“我”字当头要好得多。
②对聚会者有充分的尊重。主持人在主持的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失敬于听众。在上台主持之初,循例要向听众欠身致意,并进行问候。在主持之时,不能使用任何对听众不尊重的语言、动作或表情;当主持结束时,要先道一声“谢谢大家”,在欠身施礼后,才好退场。
这些尊重听众的重要礼规,一般不可或缺。
③善于引导。有时,在集会上发言的人,其见解难免会相去甚远。极个别的时候,在会上还会出现各执一词、针锋相对的情况。这时主持人要巧妙化解,善于引导大家求同存异,以理服人,发言对事不对人;切勿加入争论之中,以致于同他人在会上言词之间毫不相让,甚至为此而大肆争吵。
④主持词得体、恰当。在主持之时,主持人必须讲究语言的得体,让聚会者听了心里舒服。这不仅要有杰出的口才,还须运用一些交际能力。
(6)仪表整洁
仪表是否整洁影响着主持人留给来宾的印象,仪表是由身体(如身材、胖瘦、面容等)和其他附着物(如衣服、饰物等)以及气质言行等非物质化因素共同构成的。虽然身体受生理条件的限制,通常不易改变,但通过美容、化妆可以进行修饰。而身体的附着物的选择变化余地更大,一是通过选择得体的衣服、饰物装饰自己;二是彬彬有礼的举止和谈吐得当的言谈;三是谦虚的作风和出色的工作。这三点是塑造美化气质甚至改善言语的最关键所在,给人好感。对于主持人来说,主持人的仪表有以下3方面。
①外表妆容。主持人的外表要整洁得体,衣着干净,第一印象中,仪表占了大部分,主持人的外表,往往会在其出场之时,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发言之前,主持人一定要抽出必要的时间,对个人仪表进行修饰和检查。其重点主要是外表妆容,发型和面部是主持人仪容的重申之重。在进行具体修饰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做到干净、整洁、卫生。头发务必要梳理整齐,男士通常应当剃去胡须。无论如何,都不要在集会上出场亮相时不修边幅,蓬头垢面,邋邋遢遢,倒人胃口,让来宾无法接受。
②着装。主持人的着装,必须干净、整洁、端庄、大方,绝不能自己随心所欲乱穿,女性不能穿过分怪异、性感的衣裙,男性不宜穿不洁的服装。在发言时主持人最忌讳戴着帽子、手套、墨镜,或是穿着风衣,披着外衣,袒露胸怀,挽起袖口、裤管。
③化妆修饰。对主持人而言,适当的修饰虽然必要,但仍须以庄重、保守为度。女性主持人尤其要重视这一点。与参加宴会、舞会、音乐会等交际活动不同,参加聚会多属公务活动,因此在装饰上切勿过分地抢眼、招摇。选择首饰时,要注意少而精。进行化妆时,要讲究淡而雅,不要给人以浮华、轻佻之感。
(四)茶话会主持
一般来说,茶话会主持人有的是由组织茶话会的主人来担当,也有聘请专职主持人来主持的。茶话会主持人不必像其他会议的主持人那样,具备伶俐的口才、专业的知识。但是,一个成功的茶话会主持人,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具有亲和力。茶话会是社交色彩最浓的会议,社交交往中,亲和力至关重要。
②了解座次安排的特点。同其他正式的工作会、报告会、纪念会、庆祝会、表彰会、代表会相比,茶话会的座次安排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③具备调节会议气氛的能力。茶话会上,与会者的现场发言要踊跃。
1.茶话会的特点
茶话会也叫茶会,是指有关单位或企业为联络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而进行的具有对外联络招待性质的社交性集会。它以参加者不拘形式地自由发言为主,在会上,还备有茶点。一般来说,茶话会有以下特点。
(1)茶话会重在交际
茶话会主要是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但是实际上,它的重点往往不在“茶”,而在“话”。与洽谈会、发布会、赞助会、展览会等其他类型的商务性会议相比,茶话会是社交色彩最为浓重,而商务色彩最为淡薄的一种类型。所以,有人将其称为“商界务虚会”。
(2)茶话会重在沟通
茶话会可以为人们带来各种信息。
举办茶话会,人们意在借此机会与社会各界沟通信息、交流观点、听取批评、增进联络、为本单位实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这一公关目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主持人要明白茶话会的特点,重视茶话会的作用,尤其是与其他商务性会议的差别,这样才能开好茶话会。
2.茶话会的要求
茶话会很讲究礼仪,一般来说,礼仪是指有关单位召开茶话会时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其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会议的主题、来宾的确定、时空的选择。这些都要求主办方事先要安排好。
(1)会议主题的要求
茶话会的主题,主要是指茶话会的中心议题。在一般情况下,茶话会的主题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
①以联谊为主题的茶话会。联谊为主题的茶话会,是平日所见最多的茶话会。它的主题,是为了联络主办单位同应邀与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感情,增进友谊。在这类茶话会上,宾主通过叙旧与答谢,往往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进一步了解,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它还为与会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一个扩大社交圈的良好契机。
②以娱乐为主题的茶话会。娱乐为主题的茶话会,主要是指在茶话会上安排了一些文娱节目或文娱活动,并且以此作为茶话会的主要内容。这一主题的茶话会,主要是为了活跃现场的局面,增加热烈而喜庆的气氛,调动与会者人人参与的积极性。与联欢会所不同的是,以娱乐为主题的茶话会所安排的文娱节目或文娱活动,往往不需要事前进行专门的安排与排练,而是以现场的自由参加与即兴表演为主。它不必刻意追求表演水平的一鸣惊人,而是强调重在参与,尽兴而已。
③以专题为主题的茶话会。所谓以专题为主题的茶话会,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时刻,或为了某些专门的问题而召开的茶话会。它的主要内容,是主办单位就某一专门问题收集反映,听取某些专业人士的见解,或者是同某些与本单位存在特定关系的人士进行对话。召开此类茶话会时,尽管主题既定,仍需倡导与会者畅所欲言,并且不留情面。为了使会议进行得轻松而活跃,有些时候,茶话会的专题允许宽泛一些,并且允许与会者的发言稍许有所脱题。
但是,主持人应注意引导和调节气氛。
(2)来宾确定的要求
茶话会的与会者,除主办单位的会务人员之外,都为来宾。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士参加茶话会,往往与其主题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主办单位在筹办茶话会时,必须围绕其主题来邀请来宾,尤其是确定好主要的与会者。主办方要慎重对待。
在一般情况下,茶话会所邀请的主要与会者,大体上可分为下列5种情况,主办方要视情况来确定来宾。
①本单位的人士。具体来讲,以本单位人士为主要与会者的茶话会,主要是邀请本单位的各方面代表参加,意在沟通信息,通报情况,听取建议,嘉勉先进,总结工作。有时,这类茶话会亦可邀请本单位的全体员工或某一部门、某一阶层的人士参加。有时,它也叫做内部茶话会。主持人对他们相对熟悉一些,对他们说话可以随便一点。
②本单位的顾问。以本单位的顾问为主要与会者的茶话会,意在表达对有助于本单位的各位专家、学者、教授的敬意。他们受聘为本单位的顾问,自然对本单位贡献良多。同时,特意邀请他们与会,既表示了对他们的尊敬与重视,也可以进一步地直接向其咨询,并听取其建议。对他们,主持人要保持敬意。
③社会上的贤达。所谓社会贤达,通常是指在社会上拥有一定的才能、德行与声望的各界人士。作为知名人士,他们不仅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社会威望,而且还往往是某一方面的代言人。以社会上的贤达为主要与会者的茶话会,可使本单位与社会贤达直接进行交流,加深对方对本单位的了解与好感,并且倾听社会各界对本单位的直言不讳的意见。
④合作中的伙伴。合作中的伙伴,在此特指在工作或商务往来中与本单位存在着一定联系的单位或个人。除了自己的协作者之外,还应包括与本单位存在着供、产、销等其他关系者。以合作中的伙伴为主要与会者的茶话会,重在向与会者表达谢意,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这种茶话会,有时亦称联谊会。
⑤各方面的人士。有些茶话会,往往会邀请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人士参加。这种茶话会,通常叫作综合茶话会。以各方面的人士为主要与会者的茶话会,除了可向主办单位传递必要的信息外,主要是为与会者创造出一个扩大个人交际面的社交机会。
茶话会的与会者名单一经确定,应立即以请柬的形式向对方提出正式邀请。按惯例,茶话会的请柬应在半个月之前送达或寄达被邀请者之手,但对方对此可以不必答复。主持人基本上要明白与会者的情况。
(3)时空的选择
一次茶话会要取得成功,与茶话会时间、地点的具体选择有很大关系,这些都是主办单位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
①茶话会的时间要求。关于举行茶话会的时间,进而言之又可以分成两三个具体的、相互影响的小问题,即举行的时机、举行的时间以及时间的长度。
首先,茶话会举行的时机。在举行茶话会的时间问题上是最重要的。唯有时机选择得当,茶话会才会产生应有的效益。通常认为,辞旧迎新之时、周年庆典之际、重大决策前后、遭遇危难挫折之时,等等,都是商界单位酌情召开茶话会的良机。
其次,茶话会举行时间的要求。举行时间是指茶话会具体应于何时举行。根据国际惯例,举行茶话会的最佳时间为下午4点钟左右。有些时候,亦可将其安排在上午10点钟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不必墨守成规,而主要应以与会者尤其是主要与会者的方便与否以及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为准。
最后,茶话会举行多长时间的要求。一次茶话会到底举行多久,是茶话会时间的最佳时间长度。主办方可以由主持人在会上随机应变,灵活掌握。也就是说,茶话会往往是可长可短的,关键是要看现场有多少人发言,发言是否踊跃。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一次成功的茶话会,大都讲究适可而止。若是将其限定在一个小时至两个小时之内,它的效果往往会更好一些。
②举行茶话会的空间问题。这主要是指茶话会举办地点、场所的选择。按照惯例,适宜举行茶话会的大致场地主要有:主办单位的会议厅;宾馆的多功能厅;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客厅;主办单位负责人的私家庭院或露天花园;包场高档的营业性茶楼或茶室。但是,餐厅、歌厅、酒吧等处,均不宜用来举办茶话会。在选择举办茶话会的具体场地时,还需同时兼顾与会人数、支出费用、周边环境、交通安全、服务质量、档次名声等诸问题。这些问题,主办方要让主持人提前了解,让主持人做准备工作。
(4)关于茶点的准备
茶话会,顾名思义,自然有别于正式的宴会,因此,它不安排主食,不安排酒品,而是只向与会者提供一些茶点。不论是主办单位还是与会者,都应该明白茶话会是重“说”不重“吃”的,所以没有必要在吃的方面去过多地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