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主持人的形象应具有稳定性,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变化。
一成不变是不利于保持主持人个性魅力的。
著名主持人赵忠祥,以对新闻节目和重大政治活动的播音主持声震海内外,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一个庄重、沉稳,充满尊严,内涵丰富而又反应敏捷的深刻印象,然而在《正大综艺》和春节晚会上,又让人看到了他的幽默和多才多艺;在《人与自然》中又多了点学者般亲切醇厚、娓娓道来的味道。
可见,主持人的个性魅力要长期保持下去,还得经常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充实提高自己,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突破自我,提高和创新主持艺术,从而增添新的魅力,保持永久魅力。
(六)主持人必备语言素养
语言是人们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思维的基本工具。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都离不开语言。
广播电视作为有声的大众传播媒体,语言是它的第一工具,主持人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的艺术。主持人语言的质量直接决定节目的效果。有一句俄罗斯谚语这样描述语言:“它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
因此,节目主持人出众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要的重要素质。语言表达的灵感与策划创意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主持人,往往能够在主持节目时随机应变,思维敏捷,在节目主持中大展风采。
语言是主持人文化知识素养的载体。有时,主持人主持节目时会有“无话可说”的现象,在编辑串联节目时感到没话可说,不能切中要害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准确评论等,都是语言素养有欠缺的结果。节目主持人要想能够出口成章,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都能随机应变,驾驭自如,就必须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具体说来,主持人语言素养包括以下特征。
1.音色的悦耳和谐
严格地说,“音色”并不属于“语言”的范畴,但主持人语言毕竟离不开语音这一重要的物质外壳。
法国著名演员老郭柯连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主持人音色要“悦耳”,因为悦耳才能“赏心”,产生精神情绪的愉悦和熨帖。但声音的“悦耳”不是唯一的审美标准,它只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因声波规则振动而最容易通过听觉器官产生的愉悦感,这是人们普遍需要的基本的审美标准。
除此之外,“和谐”的标准显得更为重要。和谐,是事物审美的一个普遍性的原则,在主持人主持节目中,更有着突出的实践价值。
2.语言规范标准
除了地方性很强或有特殊视听对象的节目以外,恐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以普通话为播音语言是毋庸置疑的。
普通话的语音体系是“乐音特色鲜明,音节分明洪亮,声调抑扬有致”的审美特征而取得“标准音”地位的。因此,普通话的运用就应成为主持人和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的自觉要求了。
追求语音的完美也应成为节目主持人的自觉要求,如同讲究容貌、服饰的美一样。
3.词句适切精要
汉语遣词用句可以达到风格、意境、形式等方面的美学效果。
“词无好坏,用有高低”,这是修辞学得出的一个结论。主持人的语言活动伴随着比较复杂的环境形态,主持人要有“语境”感,“到哪山、唱哪歌”,知己知彼,适情适境。
主持人遣词用句在适切的前提下应当做到精益求精、要言不烦。这样,才能尽显中华语言艺术瑰宝的魅力。
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的语言应具备以下特点。
(1)明显的对象感。对象感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来说,节目主持人都是用第一人称——“我”与观众交流的。对象感是主持人调动自己的情感,进入兴奋状态、激发主持欲望的重要手段。
(2)浓郁的交流味。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在与观众交流时是双向的,这种“双向”决定了语言谈话的方式。交流式的语音不仅可以使受众产生参与感,而且可以使受众与主持人之间产生一种平等的关系,进而产生亲近感,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3)灵活的即兴式。由于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语言不是照稿念的,而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不同的话题和情绪等即兴表达的,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即兴的现场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主持人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4)鲜明的个性。主持人是以“我”的身份与观众交流的,因此必然具有个性色彩。
(七)主持人必备新闻素养
主持人所从事的事业,也就是新闻事业。认识新闻事业的规律,熟悉新闻的特性是一位主持人必备的素养。作为一位主持人,要认真学习新闻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新闻前辈们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所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带有经验性和规律性的理论体系。另外,主持人还要特别注意以下4个问题。
1.掌握新闻节目的政策性、思想性
新闻节目中评论占很大比重,掌握新闻评论的政策性与思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内容评述的时候无论是一事一议,还是追踪挖掘,都需要敏锐透彻的观察力与锋芒犀利的观点去立意,更需要深思熟虑的思考与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评判。
2.注意对新闻报道过程的驾驭
新闻报道的过程也是事实采集的过程,它是发表新闻评论的基础,因此主持人要加强对新闻报道过程的理解,这才有利于驾驭节目。
3.注意新闻背景分析
新闻背景是新闻节目的核心,新闻节目的前因后果都来自它,因此主持人要清楚对新闻背景的分析。显然,仅靠“过程”或“故事”是难以独立完成解释、分析、预测的,仍然需要新闻背景的介绍,如记载和新闻事件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条件以及与新闻事实有内部、外部联系的事物。这些背景资料提供了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是电视新闻节目不可缺少的理性结构,可以极大地拓宽电视新闻节目的视野,丰富报道信息量,有助于观众对所报道事件的全面、深入了解。
4.注意选择热点、焦点话题
主持人选择什么样的新闻话题,从何角度评述,如何讲透,是主持艺术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主持人应注意选择热点、焦点话题。
选择热点、焦点话题并非都是批评、揭露,主要是指群众关心的话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曾推出了一大批正面报道的典型,如《好干部孔繁森》《裴庆生的生前身后事》《首都万名群众为崔大庆烈士送行》《托起明天的太阳——佳木斯温暖学校纪实》等,通过正面报道使节目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常用主持技巧
(一)舞台主持
在舞台上举办的文艺晚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舞台节目不同于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等其他主持活动,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活动,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舞台主持面对的是方方面面的观众,舞台与观众场地分界模糊,主持人与观众可以说是零距离接触,主持人的任何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想出色地主持好舞台节目,就应该把握好舞台主持的特点和要求。
1.舞台节目的特点
(1)现场现演
舞台节目多是文艺演出,其中晚会居多,都是现场现演,主持人、表演者和观众都是亲临现场,亲眼观看现场表演,舞台和观众的情况,演员和观众双方都可以直接看到,效果如何也可以当场体会。
(2)同步互动
舞台文艺演出活动由于是现场面对观众,演出效果常靠现场观众的参与与及时反馈,成功与否往往建立在主持人现场和观众沟通与互动的基础上。舞台节目的现场性造成了它的同步性,观众的参与、主持人的沟通和表演者的精湛演出三者为一体。
(3)观众的参与对表演者的表演起作用
舞台文艺晚会由于演员亲临现场直接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一个精彩的节目他们会马上给予认可,并用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表示出来,这对表演者形成鼓励;而对于不太好的节目,观众的反应是“沉默”,这种“沉默”是不鼓掌,有些直率的观众会当场发表对节目的看法,甚至起哄表示不满,这会使表演者警觉和改正错误。正是这种群众参与性,才使舞台节目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舞台节目以上的特点,才让它越来越多地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因此,主持人和舞台节目组织者在制作节目时要认真、负责,对每一档节目都要考虑它的这些特点,充分发挥主持人现场沟通观众,促成互动的作用,严密组织、精心安排,把最精彩的文艺节目奉献给观众,使舞台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
(4)包罗万象
舞台文艺晚会又称综艺晚会,具有多样性,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艺形式,如音乐、朗诵、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舞台晚会实际是多种文艺样式的“大杂烩”“大什锦”,观众多、口味杂、要求高。文艺晚会除传统的文艺演出形式外,还穿插游艺、猜谜、新闻人物、社会名流、大企业家等的出现,给观众提供了更大的信息量,拓展了内容,丰富了形式,真正做到了百花吐艳、绚丽多姿、妙趣横生。正是这种多样性的综艺样式,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审美情趣,满足其多方面的审美要求。舞台晚会什么都可以表演的特点,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晚会不同于其他节目的吸引人之处。
2.舞台节目的要求
舞台节目与电视节目或广播节目有着本质的区别,舞台节目更多地讲究舞台艺术和大众化传播(在演播室专门为电视转播录制或直播的晚会除外),更多直接面向观众。舞台节目作为一种流行和受人欢迎的文体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型:节庆纪念性的综合文艺节目和表现行业特色的综合文艺节目。不同的舞台节目有着不同的节目风格和要求。
节庆纪念性的综合文艺节目包括国内节庆综艺演出(晚会)、传统节日综艺晚会、周年纪念性的综艺晚会,等等。在一年中,每逢遇到这些日子,许多地方和部门都举办不同规模的综合文艺晚会,进行庆祝或以示纪念,这已形成一种定势。
(1)国庆晚会
“十一”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日,标志着中国劳动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压迫而成为真正当家做主的主人,向全世界宣告,从此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站起来的伟大日子。这种舞台节目的要求如下。
①节目内容要健康向上,以歌颂党、歌颂先烈,颂扬祖国建设成就为主。
②要把节目定位在欢快、轻松的格调上。
(2)“七一”晚会
“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日。从1921年7月1日起,中国共产党便有组织地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拯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大众,建立了新中国。每逢纪念党的生日时,党和国家也常举办大型电视文艺晚会进行庆祝。“七一”文艺晚会的要求如下。
①以歌颂党为主题,回忆建党历程,歌颂党的领袖人物,颂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②气氛要深沉、凝重,气势磅礴而又生动感人。
(3)“八一”晚会
“八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节日。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组建了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战争年代推翻了三座大山,在和平时期保家卫国,功勋卓著。“八一”晚会的要求如下。
①歌颂人民军队的丰功伟绩,颂扬人民军队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②节目要力求健康、气势磅礴的气氛。
(4)“三八”晚会
“三八”妇女节也是重要的节日,妇女顶住半边天,妇女组织或电视台常常举办综艺晚会来纪念节日。这类节目的要求如下。
①健康向上,颂扬妇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成就,褒扬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的妇女先进人物和集体,激发广大妇女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②风格热烈、明快、轻松。
(5)“五一”晚会
“五一”是国际劳动节,许多单位或工会组织都举办纪念性的文艺晚会。这类晚会的要求如下。
①颂扬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歌颂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中的伟大成就,褒扬工人队伍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激发广大工人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斗志和热情。
②晚会氛围要健康向上,热情轻快,气势磅礴。
(6)“五四”晚会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青年节。这一天,各地共青团组织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五四”晚会。这类节目的要求如下。
①青春亮丽,朝气蓬勃,体现青年先进集体和个人,鼓舞广大青年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和投身时代潮流的热情和斗志。
②健康向上,节奏明快、轻松,既生动活泼又丰富多彩。
(7)“六一”晚会
“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学校或其他相关部门也会举办综艺晚会,让孩子们聚在一起,表演各种节目,进行庆祝。这类节目的要求如下。
①符合儿童的特点,有趣,内容丰富多彩。
②明快轻松,生动活泼。
(8)元旦晚会
元旦是一年的伊始!常常举办元旦晚会以示庆祝。这类节目的要求如下。
①以欢快喜庆的格调为主。
②节目形式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
(9)春节联欢晚会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是人们对生活独有的情感和追求,也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总结,更是对来年的展望。春节晚会或者春节联欢会从厂矿到机关,从学校到幼儿园,各地各处都在举办着,成为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以电视传播形式走进了亿万中国老百姓的家中,对于整个社会的心理、行为、文化意识以及生活方式都有潜移默化和不可低估的影响。这类节目的要求如下。
①在内容上回顾过去的一年,颂扬所取得的成就和涌现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满怀希望地展望新的一年,在表示期盼的同时表达决心。
②欢快、热烈、喜庆、祥和、团结。
③要注意各个阶层人士的参与,凝聚人心。
(10)伟人及名家诞辰日的纪念晚会
如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这一天,由文化部、总政治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文化艺术联合会5家联合举办“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文艺晚会”。这一类晚会的要求如下。
①内容上缅怀伟人或名家的生平,回顾其一生的丰功伟绩或杰出贡献,揭示其精神实质,激励后来人。
②气氛要深沉,既庄重又生动感人。
(11)重要的政治组织成立周年纪念日
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45周年之际,举办了一台隆重而热烈的综艺晚会“团结颂——纪念全国政协成立45周年文艺晚会”。这类晚会的要求如下。
①内容上回顾该组织的战斗历程,歌颂其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人物,展示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②气氛庄重、热烈,健康向上。
(12)教师节晚会
9月10日是教师节,在教师节10周年时,学校或其他部门会举行文艺晚会。这类节目的要求如下。
①颂师恩,歌颂人民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褒扬教师队伍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讲述教师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广大教师继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育人育才的热情。
②气氛需健康向上,热烈、轻松。
(13)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纪念日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