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迎着德军狂轰滥炸,以平静语调开播:“你好,这里是伦敦……”
“他(默罗)是一颗流星,我们将很久很久沐浴他的光芒……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优秀的记者。”——埃里克·塞瓦赖德(默罗的同事、朋友、著名记者)
“默罗以他对真理坚韧不拔的追求,对英语的爱好和美国遗产的钟爱,仍然是正直的广播新闻工作者的良心。”——埃默里父子(美国新闻学教授)
“他(默罗)一生善良,交织在他身上的各种美德,可以使造物者肃然起立向全世界宣告,‘这是一个汉子!’”——罗拔·肯尼迪(美国国会参议员)
爱德华·默罗简介
爱德华·默罗(Edward·R·Murrow,1908—1965),美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广播电视记者和主持人,被称为美国乃至全世界广播和电视新闻业“开山宗师”。默罗曾长期供职于著名的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因现场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一举成名。他的职业操守、献身精神、无畏品格,为后人竖立了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
说默罗是广播和电视新闻业“开山宗师”,因为他独创了战地现场广播、连续广播报道等口语广播形式;这些形式的创新,不仅真正发挥了广播的优势,而且使广播在美国成为合法、严肃、传播面极广的新闻媒介,改变了过去人们一直把广播只当作消遣娱乐工具的看法。在战事新闻报道中,默罗成为新媒体与新形式最佳实践者,他创办的现场广播(直播战争)《这里是伦敦》与电视报道《现在请看》,被誉为美国广播与电视新闻中两座并峙高峰。甚至可以说,后世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词,以及现代传播学上的“新闻联播”、“现场直播”等方式,都是从默罗开始的。
1940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战场炮火犹酣,《这里是伦敦》开始现场第一次直播——爱德华·默罗站在伦敦一间民居屋顶上,迎着德军狂轰滥炸,以平静语调开场播音:“你好,这里是伦敦……”就是这些现场播报,奠定了默罗在美国乃至全世界杰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杰出战地记者的地位。
1942年,默罗因为他的无穷魅力,他的战事广播报道的巨大名望,还短暂地做过帕米拉·丘吉尔·哈里曼(1920-1997年)这个20世纪最著名的交际花、丘吉尔首相的儿媳妇的第二个情人。
默罗的人生后期,以反抗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而闻名。好莱坞著名影片《晚安,好运》(乔治·克鲁尼导演)就是再现了50年代默罗与极端反共主义者麦卡锡参议员的坚决斗争。
然而,对于中国广大公众而言,默罗的知名度远不及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拉里·金、ABC(美国广播公司)的彼得·詹宁斯、NBC(全国广播公司)的汤姆·布罗考等人,也比不上他在CBS的后继者沃尔特·克朗凯特和丹·拉瑟。默罗的时代似乎已离我们远去了。当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的影响波及人类地球每个角落时,他却永远离开了其终生热爱的新闻事业。1965年,正当57岁盛年,默罗却死于肺癌。
但是,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世界新闻史来说,默罗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人物。他对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意义,如同孔子之于儒家学说、老子之于道家学说一样重要。默罗以他的行动成就了新闻事业的辉煌,为后世新闻记者树立了典范。同时,他的传奇人生也为每一个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们提供了参考。他的CBS同事、朋友、著名记者埃里克·塞瓦赖德曾这样评价说,“他(默罗)是一颗流星,我们将很久很久沐浴他的光芒……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优秀的记者。”美国新闻学教授埃默里父子在其合著教科书《报业与美国》中写道:“默罗以他对真理坚韧不拔的追求,对英语的爱好和美国遗产的钟爱,仍然是正直的广播新闻工作者的良心。”美国国会参议员罗拔·肯尼迪也引用莎士比亚戏剧中人物对白表示其敬意:“他(默罗)一生善良,交织在他身上的各种美德,可以使造物者肃然起立向全世界宣告,‘这是一个汉子!’”
默罗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接受严格教育的他,养成了沉稳老练、不苟言笑的独特个性。他的现场报道奠定了美国新闻电视时代第一黄金时期的基本格调———庄重、沉静,声情并茂而定位简洁,客观真实。他对新闻报道的热情、客观、正义,为美国新闻界留下了一份良心与价值观念的遗产;而他也由此成了美国新闻史中第一代“英雄人物”。
为纪念他,美国新闻界还创办了一项“爱德华·默罗奖”;美国塔夫兹大学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还成立了爱德华·默罗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至今在纽约CBS总部大堂里,还挂有一副写着“他竖立了无与伦比的典范”的牌匾,这个典范就是被称为美国“媒体良心守护神”的默罗。有人则称默罗是“美国人民的斗士”。
好莱坞影片《晚安,好运》就是以默罗为主角,反映他的不凡一生与卓越贡献。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爱德华·R·默罗和美国广播电视新闻业的诞生》(Bob Edwards[美]著,周培勤译),生动诠释了这位一代名记的传奇人生。该书作者Bob Edwards也是美国广播界明星,曾获皮葆迪大奖,其专业眼光和传神描写使该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对于了解默罗和他那个时代,这是一本很有启发又非常精练的传记。
默罗的二战前线及时广播
默罗的最大成就在于,他开创了媒介的******,促成了广播和电视从娱乐媒介到新闻媒介的转变。
1920年11月美国匹兹堡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标志广播时代来临;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电视也步入人们视野。但是,广播和电视从诞生起,在相当长时间内,仅仅是作为娱乐媒体而存在着。广播和电视的内容大都是肥皂剧、滑稽戏、歌舞剧之类的东西。广播媒介娱乐化极端,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档名叫“火星人进攻地球”的广播剧;这则于1938年万盛节播出的娱乐节目引起了成千上万人恐慌,大约有100多万听众惊惶失措,致使整个美国陷入焦虑和恐慌之中。
另外,当时所谓新闻广播只是播报新闻提要,广播员在结束时总会提一句:“详情请参阅你们的地方报纸。”此时新闻广播只是报纸传媒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人们普遍认为广播保存性差,声音转瞬即逝,无影无踪,不如报纸那样容易保存与收藏;选择性小,听众听广播只能按顺序,比较被动,不像读报那样能自由选择;清晰度也比较低,由于只闻其声不见字形,同音字词容易混淆产生歧义,不如报刊文字清晰明白。相反,广播所具有的传播信息的及时性、表达内容的传真性、收听对象的广泛性、收听节目的方便性,并没有被绝大多数新闻机构与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时至1937年,广播在新闻界仍没什么地位可言。所以,无论是NBC还是CBS,从欧洲发回的广播大多还是娱乐性节目。
默罗应该是最早意识到在娱乐功能之外广播和电视还能传递新闻信息的少数人之一。他也是最早清楚认识到新闻广播的种种优点与重要用途。从1937年起,他开始致力于通过广播,向美国国内听众传播欧洲大陆发生的战前新闻。
其实,1937年时CBS欧洲站站长职位最初是空缺的。这个所谓“站长”实际上只是“接待站站长”,在“西线无战事”的当时仅仅做点商务工作──专事安排欧洲国家官员到CBS发言说话。说到底,这职位同新闻事业并无甚关联。本来这份闲差很可能属于另一位名叫弗雷德·威利斯的年轻人,此人不但风度潇洒且擅长社交,虽然是美国人却十足一副英国绅士派头。但威利斯本人并不愿远渡大西洋,只想留在美国总部发展。于是默罗主动申请到了这个职务。也就是这个从未在新闻采访部门待过的“菜鸟”、从未受过专门训练的外行,此后影响却超越了大西洋两岸,一时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像他那样深得美国民众人心。真是“时势造英雄”啊!当德国人进入奥地利后,默罗一夜之间变成了名记,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后来人们都说,要是在和平年代,默罗是无法成为默罗的。
记得最初时,被CBS派往英国负责欧洲站、后担任该公司新闻部主任的默罗,在向伦敦记者协会递交入会申请时,居然遭到了拒绝。因该协成员主要是由报纸、通讯社记者组成;默罗是广播记者,甚至没有资格参加记者界举办的会议。但他没有气馁,欧洲局势已日趋紧张,他已感受到战争的强烈气氛,他要关注动态,参与报道,大显身手。
默罗的准备,首先是从广播记者选择上开始的。他物色了一个播音员威廉·夏伊勒,这是一名资深记者,为人精明能干,新闻写作生动鲜明,新闻嗅觉敏锐准确。但纽约CBS总部否定了他的提名,理由是其声音并不理想,他那平淡的美国中西部口音不适合播音。默罗通过越洋电话与总部争论,他说这是在招聘记者而不是播音员,我们是需要一位伟大的记者还是仅仅一个漂亮的声音?最后总部接受了他的意见,默罗不仅留下了夏伊勒,还在法国巴黎录用了埃德加·安塞尔·莫勒、弗兰克·格维塞、皮埃尔·赫斯、埃里克·赛瓦赖德等人。默罗的眼力是惊人的,他所看重的人都成了第一流记者。夏伊勒就是后来杰出的《第三帝国兴亡史》作者。在二战期间,他组建的新闻报道班子是一支最优秀的战事报道记者队伍,他们身上多少印有默罗的影子:热爱广播新闻、博学多才、有极强新闻敏感、头脑敏锐、思想深刻。
1937年,希特勒对外扩张的气焰已愈发嚣张;但沉迷于和平主义美梦的英国和法国却采取绥靖政策。绝大多数人不相信世界大战会再次爆发,英国人更是迷信英吉利海峡这个天然屏障,不相信希特勒会袭击英伦三岛。但默罗却凭着他敏锐的嗅觉,始终把目光盯着德国,密切关注着局势进展。
1938年春,德国向奥地利发出战争叫嚣,准备吞并奥地利。3月11日,机警的夏伊勒用事先编好的暗语给默罗打电话:“客队已超过球门线。”这意味着德军已跨过奥地利边界。没有任何犹豫,默罗当即要求夏伊勒飞回CBS广播大楼,并于当天晚上就维也纳事件作了第一次报道。
其后,默罗又决定亲自赶到维也纳观察事态发展。他先到波兰华沙,却找不到去维也纳的班机,便设法用1000美元租下一架小飞机,先飞柏林,再转机去维也纳。3月12日,在希特勒进入维也纳前一天,默罗发出了他的战事新闻开篇报道,向英国与美国听众直播德军进军维也纳实况:“我是爱德华·默罗,此刻正从维也纳报道。现在是凌晨2点30分……年轻的纳粹冲锋队员乘车在街道上闲荡着。他们乘着军用卡车、各种型号装甲车,唱着歌,不时向人群扔桔子皮。所有重要大楼都设有武装警察。整个城市有一种注定要发生某种事情的迹象……”
3月15日,希特勒在维也纳发表讲话,声称到奥地利是“我的新使命”。他警告说:“任何人都不能干涉这一使命的执行。”这番声明宣告了奥地利的沦陷。
默罗的报道是大战前的信号。从维也纳开始,他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欧洲各国,在巴黎、罗马、柏林、伦敦、赫尔辛基、阿姆斯特丹张罗人马,分别租用短波发射机,把信号直接发送到CBS总部。每天,默罗的报道班子从各国首都一起发出报道,谈他们的所见所闻。这些广播首开三地联合战争报道先河,从欧洲四面八方越过重洋,把一件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信息带到一个个美国家庭。
默罗的举动促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广播节目——“刻不容缓的新闻节目”及“新闻综述”。至此,以他为首的报道班子首创的CBS“新闻联播”在二战前夜诞生了。这种独特的广播方式,带动了战时新闻广播,对其后的战事新闻报道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人曾对默罗在二战期间的广播报道与海湾战争中的电视报道作过对比:“主要的不同之处(除了默罗出色的口才)似乎是:在那些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广播报道中,人的声音起主宰作用,人们可以听出,它盖过了那剧烈的爆炸声;但是在直播的海湾战争电视节目中,事件本身的起伏不定支配着任何声音,与其说人们是看新闻报道不如说是看新闻报道过程。”
1938年的慕尼黑事件,使默罗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把目光投注到捷克斯洛伐克。9月12日下午,NBC与CBS在纽伦堡广播了希特勒在纳粹党代会上的闭幕词。4小时后,默罗在伦敦发表预测性报道:英国政府将同意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来防止战争。事实不幸被他言中。《慕尼黑协定》签定后,几乎所有英国人都向“凯旋”的张伯伦首相欢呼他带回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默罗报道了英国的庆祝实况,但他本人却大声反对这个协议。他断定,英国人一厢情愿的和平并不会就此存在,只是希特勒取得了现代外交史上最伟大的胜利。在慕尼黑事件期间,默罗一人广播了35次,同时还在欧洲18个地点安排了116次广播。在纽约CBS总部,第九播音室负责安排节目的老播音员卡顿伯恩每当电话发生故障或语音不清时,就会大声呼唤默罗回话,于是全欧洲上空都连续不断传递着同样的声音:“叫爱德华·默罗、爱德华·默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