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肠道病人食疗自疗与生活宜忌
11418200000019

第19章 食疗食谱(6)

【制法】将青蛙活杀,去皮、内脏及头爪,洗净;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随量饮汤食肉。

【功效】解暑清热,去湿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属湿热者。症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大便泄泻,泻下秽臭,肠鸣腹痛。

【出处】《疾病饮食疗法》

三花青蛙汤

【配方】青蛙250克,金银花30克,鸡蛋花12克,木棉花15克。

【制法】将青蛙活杀,去皮、脏杂及头爪,取肉洗净;金银花、木棉花、鸡蛋花洗净。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用法】随量饮汤食肉。

【功效】清肠泄热,去湿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属肠胃湿热者,症见泄泻腹痛,泻下不爽,大便秽臭,肛门灼热,身热口渴,小便短黄。

【出处】《疾病饮食疗法》

白蔻藿香饮

【配方】白蔻6克,藿香15克,生姜5片。

【制法】上述三味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去渣取汁。

【用法】代茶频饮。

【功效】芳香化湿,止呕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属寒湿型。症见恶心呕吐,胸膈痞闷,伴有恶寒、发热。

【出处】经验方。

三鲜茶

【配方】鲜扁豆叶、鲜藿香叶、鲜荷叶各30克。

【制法】上述三味一同捣碎,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

【用法】开水冲服,每日1剂。

【功效】祛暑、止呕。

【主治】急性肠炎属暑湿型。症见吐泻频作,肛门灼热,大便黄褐。小便短赤,伴有发热,舌苔黄腻。

【出处】《千金要方》

焦米茶

【配方】大米60克。

【制法】将大米放入锅内炒焦,研细。

【用法】开水冲服。

【功效】益胃、消积、止泻。

【主治】急性肠炎属积滞型。由暴饮暴食引起,症见腹痛泄泻,呕吐酸腐,腹满厌食。

【出处】经验方。

(九)痢疾的食疗食谱

紫苋粥

【配方】鲜紫苋150克,粳米100克,盐少许。

【制法】将鲜紫苋洗净,切成颗粒状,与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盐、清水适量,用武水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清热止痢。

【主治】老人急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出处】《养老奉亲书》

大蒜白芨粥

【配方】紫皮大蒜30克,白芨粉5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大蒜去皮、洗净,切成段,放入沸水锅内,煮1分钟后捞出。将粳米放入煮蒜的水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再将蒜、白芨粉重新放入粥里,煮熟即成。

【用法】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抗痨,止痢,降血压。

【主治】肺结核,急、慢性痢疾,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

【出处】《食物疗法》

乞马粥

【配方】羊肉500克,高粱米1000克,盐、味精、葱、胡椒粉各少许。

【制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块,与高粱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煨至高粱米和羊肉熟烂,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

【主治】胃中痹热,久痢不愈等症。

【出处】《饮膳正要》

三宝粥

【配方】薯蓣30克,三七6克,鸦胆子20粒。

【制法】将薯蓣切碎。研成粉,用凉开水调和成薯蓣粉浆;三七研成细末,鸭胆子去皮,待用。将前述三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腱脾固肠,解毒止痢。

【主治】下痢不止,脓血相夹,腹痛后重,脾虚气弱等症。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山药粥

【配方】山药片60克,粳米150克,盐、味精少许。

【制法】将山药、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盐、味精。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补脾胃,滋胃肾。

【主治】脾虚久痢,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出处】《萨谦斋经验方》

扁豆生姜粥

【配方】扁豆15克,生姜5片,大米50克。

【制法】将扁豆、大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近熟,加入生姜煮至粥熟即可。

【用法】每日1剂,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温中散寒,化湿。

【主治】寒湿痢。症见胸脘痞闷,痢下赤白粘冻。

【出处】经验方。

藿香粥

【配方】藿香10克,大米60克。

【制法】将藿香加适量水煮沸5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另将大米煮成粥,加入药汁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化湿和中。

【主治】寒湿痢。症见下赤白粘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

【出处】经验方。

大蒜糯米粥

【配方】紫皮大蒜30克,糯米100克。

【制法】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略煮捞出,糯米淘洗净,放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大蒜放入粥中,略煮即可。

【用法】温热空腹食之,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补肠胃,杀菌止痢。

【主治】慢性细菌性痢痢、年老体弱者。

【出处】《长寿粥谱》

乌梅粥

【配方】乌梅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粳米煮成粥,放入冰糖溶化即可。

【用法】每日1剂。

【功效】涩肠止泻。

【主治】细菌性痢疾久泻不止者。

【出处】《本经逢原》

益智仁粥

【配方】益智仁15克,粳米60克。

【制法】将益智仁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为粥。

【用法】每日1剂。

【功效】温阳散寒,健睥止泻。

【主治】细菌性痢疾属脾肾阳虚,久痢不止。

【出处】经验方。

马齿苋粥

【配方】新鲜马齿苋6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鲜马齿觅洗净切碎,与粳米一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粥。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之。

【功效】清热止痢。

【主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和肠炎。

【出处】《食疗本草》

马齿苋槟榔粥

【配方】马齿觅60克,槟榔15克,粳米60克。

【制法】先将马齿觅洗净,与摈榔一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把粳米加入药汁中煮至粥成。

【用法】每日服2次,连服3日。

【功效】清热解毒,化湿止痢。

【主治】湿热痢。

【出处】经验方。

大蒜粥

【配方】紫皮大蒜30克,高粱米20克,粳米100克。

【制法】粳米、高粱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近熟,将去皮蒜瓣放入锅内煮至粥成。

【用法】早晚温热食之。

【功效】下气、消炎、止痢。

【主治】急、慢性痢疾。

【出处】《食疗本草》

麦茶

【配方】炒大麦芽30克,茶叶8克(炒焦)。

【制法】上述二味以开水冲泡。

【用法】代茶随量饮用。

【功效】消暑止痢。

【主治】小儿痢疾、腹泻。

【出处】民间验方。

银花莲子粥

【配方】金银花15克,莲子(去芯)30克,白糖少许。

【制法】先将金银花洗净;莲子用温水浸泡,洗净备用,再将金银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煮沸5~6分钟后,去渣取汁,然后把金银花汁、莲子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用文火煮至莲子熟,再加白糖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为宜。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止泻。

【出处】经验方。

薏米莲子粥

【配方】薏米30克,莲子10克。

【制法】先将薏米煮粥至半熟,再加莲子,继续煮至成粥。食时加少许冰糖。

【用法】每日2次。

【功效】健脾祛湿。

【主治】久痢、久泻。

【出处】经验方。

茶叶粥

【配方】茶叶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取茶叶先煮取浓汁约1000毫升,去茶叶渣,入粳米、白糖,再加水400毫升左右,同煮粥。

【用法】每日2次,温热适量服。

【功效】益气消食,清热化湿。

【主治】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等。

【出处】《保生集要》

加味赤石脂干姜粥

【配方】赤石脂30克,干姜10克,粳米60克,莲子粉10克。

【制法】将赤石脂打碎,与干姜加水共煎,取汁100毫升,去碴,用粳米加水煮粥,粥熟后对入药汁。加入莲子粉混匀。

【用法】每剂分2次服。

【功效】温中燥湿。止血止泻。

【主治】寒湿痢症见白多赤少,头身困重。腹痛腹胀等,小便不利等。

三米粥

【配方】高粱米、大米、黄米(黍米)各3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高粱米、大米、黄米加水适量煮成粥,将蜂蜜放入搅匀即可。

【用法】早晨空腹食用。

【功效】健睥,厚肠,止泻。

【主治】小儿脾虚气弱、消化不良引起的泄泻或便下粘液、形瘦面黄、肚腹虚胀等症。

【出处】民间方。

赤小豆山药粥

【配方】赤小豆30克,山药30克,白糖少许。

【制法】山药去皮,切成薄片;赤小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继续煮至半熟,加山药片继续煮至熟透,拌入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1次,作早餐用。

【功效】清热利湿,止泻。

【主治】大便泄泻,小便短少,倦怠腹胀,舌干口渴等症。

【出处】《百病饮食疗法》

无花果粥

【配方】无花果10个,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无花果切成碎块备用,把大米放入锅内加水用武火烧开,转用文火煮至半熟,加入无花果及冰糖煮至熟透即可。

【用法】每日1次,连服3~4日,不宜久服。

【功效】健脾止泻,清热润肠。

【主治】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久泻不止,赤白痢疾。

【出处】经验方。

山药粥

【配方】干山药片45~60克(鲜品10~120克)。粳米100~150克。

【制法】上述二物,加水适量,同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食之。

【功效】补脾胃,滋肺肾。

【主治】脾虚腹泻,慢性久痢。

【出处】《家庭医学》

生姜粥

【配方】鲜生姜6~9克,粳米100~150克,大枣2枚。

【制法】生姜切成薄片,与大枣、粳米一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同煮为粥。

【用法】寒天早餐温热服食。

【功效】暖脾胃,散风寒。

【主治】脾胃虚寒,腹痛泄泻。

【出处】《家庭医学》

莲子粉粥

【配方】莲子15~20克,糯米100克。

【制法】将莲子煮熟后。晒干研粉,与糯米一齐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同煮为粥。

【用法】早晚餐温热食之。

【功效】健脾、固涩。

【主治】慢性腹泻。

【出处】《家庭医学》

葱白粥

【配方】新鲜莲根葱白15~20根,粳米100克。

【制法】将葱白洗净切段备用,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半熟。放入葱白,同煮为粥。

【用法】趁热服食。

【功效】温中止痛,发汗散寒。

【主治】腹泻、细菌性痢疾、体弱伤风感冒等。

【出处】《家庭医学》

补气养血八宝粥

【配方】花生仁、莲子肉、核桃仁、薏米、红枣、赤豆、绿豆各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上述八物加水适量,同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食之。

【功效】腱睥胃,补气养血。

【主治】久泄体虚,脾胃虚弱。

【出处】《中国中医药报》

养颜健脾莲子粥

【配方】莲子、桂圆肉、红枣各2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上述四物加水适量,同煮为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食之。

【功效】健脾益肾,滋补虚损。

【主治】久泻,中气下陷。

【出处】《中国中医药报》

良姜粥

【配方】高良姜3克,干姜3克,粳米100克。

【制法】高良姜、干姜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服食,3~5天为一疗程,尤以秋冬季节为宜。

【功效】健胃止呕,温中散寒。

【主治】脾寒泄泻,胃寒呕吐。

【出处】《寿世青编》

茯苓粥

【配方】白茯苓6克,大米30~60克。

【制法】将白茯苓研为细粉,与大米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至粥成。

【用法】每日1次。

【功效】腱脾和胃。利水渗湿。

【主治】小儿脾虚所致食少、腹泻。

【出处】《儿科学》

芡实粉粥

【配方】芡实粉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芡实粉、粳米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

【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主治】慢性腹泻,小便频多等症。

【出处】《本草纲目》

姜汁牛肉粥

【配方】牛肉150克,粳米200克,姜汁、酱油、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牛肉洗净,切碎剁成肉糜,加姜汁拌匀后,再加酱油、植物油适量,拌匀待用。粳米放入盆内,上笼用武火蒸约40分钟,揭开笼盖,将姜汁牛肉倒入粳米上继续蒸约15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1次,作午餐食用。

【功效】健睥、止泻。

【主治】病后脾胃虚弱,大便溏泄,久泻脱肛,体虚浮肿。

【出处】民间方。

荔枝粥

【配方】干荔枝七枚,粳米100克。

【制法】将干荔枝去皮,与粳米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1次,作晚餐食用,5天为一疗程。

【功效】温阳益气,生津益血。

【主治】口臭、五更泄泻等症。

【出处】《泉州本草》

干贝烧冬苋菜

【配方】冬苋菜750克,干贝100克,奶汤500克,猪油、鸡油、盐、料酒、味精、胡椒粉、水淀粉各适量。

【制法】冬苋菜取带叶嫩梗尖,撕去梗皮,洗净,用开水烫熟,捞出用凉水冲凉;干贝用水发好。锅内放100克猪油烧热,下冬苋菜稍煸,加奶汤、干贝、盐、料酒、味精、胡椒粉,烧入味(冬苋菜不可烧得太过),取出冬苋菜,整齐码放盘中。锅内汤汁勾入水淀粉,淋25克鸡油,浇在菜上即成。

【用法】佐餐适量食之。

【功效】清热利湿,补虚。

【主治】湿热痢,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黄少等。

【出处】民间验方。

爆蛏子

【配方】净蛏子肉125克,鸡蛋3个。油25克,料酒10克,味精1.5克,盐、胡椒粉、葱、姜、椒油、汤各适量。

【制法】蛏含大量泥沙,取用前要水养净。葱、姜洗净切末。将鸡蛋、料酒、葱、姜、盐、味精、胡椒粉与汤调成糊,入蛏子调拌均匀。锅内放油烧热,下蛏子煎,至两面呈金黄色时。加椒油盛出,稍凉切成长5厘米、宽1厘米的条,即可装盘。

【用法】佐餐适量食之。

【功效】清热除湿,养胃止痢。

【主治】湿热痢,症见腹痛下痢,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等。

【出处】《海鲜野味与祛病健身》

龟肉羹

【配方】乌龟1只,红糖10克,胡椒7粒。

【制法】用开水将龟烫2~3分钟,从颈后下刀,揭去硬壳,去内脏、头和爪尖,刮净皮嗅,用清水洗净,切成约2厘米的方块,再用沸水汆透,捞出洗净。将龟肉块、红糖、胡椒同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改用小火烧炖至肉熟烂即可。

【用法】温热空腹食之,每食适量。

【功效】益阴补血,和中止痢。

【主治】阴虚痢,症见久痢不愈,下痢赤白粘冻或肠风便皿,腹痛绵绵,心中烦热,咽干口燥,午后潮热,体虚乏力等。

【出处】《普济方》

炒鱼松

【配方】鲵鱼肉600克,料酒30克,味精3克,精盐、葱、姜、花椒、方茴香各适量。

【制法】鱼肉去皮洗净,装入盘中;葱洗净切成段;姜洗净拍松。将花椒、大茴香、葱、姜、料酒加入鱼肉拌匀,上笼用旺火蒸熟,取出,去掉花椒、大茴香、葱、姜。将鱼肉去刺,用纱布包住挤干水分。锅烧热,放入挤干的鱼肉,用炊帚头刺炒,至成鱼松时,加精盐、味精拌炒均匀,盛出放凉即成。

【用法】不拘时适量食之。

【功效】补肾固精,养血止血。

【主治】脾肾虚寒所致久痢不止。滑脱不禁,下痢稀薄或下血。体弱身疲等。

【出处】《海鲜野味与祛病健身》

梅子丸

【配方】乌梅75克,木瓜75克,紫苏叶75克,甘草75克,檀香10克,麝香1克,白糖500克。

【制法】将乌梅去核;紫苏叶、甘草、檀香、麝香分别研成粉。混匀。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勺不断搅动,至糖水呈粘状时,待糖汁稍凉,将药粉放入锅内拌匀,制成似玻璃弹子大小的药丸备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服1丸,含化。

【功效】生津止渴。

【主治】虚热烦渴,久咳,久疟,久泻。痢疾。便血,腹痛,呕吐等症。

【出处】《饮膳正要》

(十)健脾养胃的食疗食谱

益脾饼

【配方】白术30克,干姜6克,红枣250克,鸡内金15克,面粉500克。

【制法】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扎紧,与红枣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熬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和红枣核,把枣肉搅拌成枣泥待用,将鸡内金研成细粉。入面粉、枣泥,加水适量,和面。以常法烙成薄饼即成。

【用法】随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开胃消食。

【主治】虚寒性腹泻,食欲不振,食后胃痛等症。

【出处】《医学衷中参西录》

栗子柿子饼糊

【配方】栗子肉15克。柿饼半个。

【制法】将上述二物磨成糊状,加少量水煮熟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食之。

【功效】补肾,健脾养胃。益气。

【主治】小儿腹泻。

【出处】经验方。

龙眼淮药糕

【配方】淮山药500克,白糖200克,面粉100克。莲实25克,青梅25克,桂圆肉25克,蛋糕25克,葵瓜子仁25克,猪油、蜂蜜、樱桃各少许。

【制法】面粉、葵瓜子分别炒熟,淮山药剁成细末与面粉一起加水揉成面团,用手揿成圆饼,将莲实、樱桃、瓜子仁、青梅(切成柳叶片)、蛋糕(切成菱形片)摆在饼上,使成图案,上笼武火蒸约15分钟。另将蜂蜜、白糖、清水烧至糖溶化,勾芡,最后加猪油,浇在淮山药糕上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