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到来,阿爸正式宣布开场采茶。
如果是往年,江浙一带的茶叶商人已经在边城各茶场守候了。
今年就大不一样,一切都死一般沉寂,老少工人在茶场园采茶。
阿爸看着心烦,老的手脚不灵便,在茶蓬里转不过身,采一方的茶叶就走。
指定教好怎样采的,但总是抓一把捞一把。
像扯草塞筐,塞住就算数似的。
小的工人有些还没有茶蓬高,伸手采茶叶就像要伸手摘天上的星星一样,吃力不讨好。
好不容易才采到,等摘下鲜叶来时,背上的背筐又翻了个底朝天。
装好的茶叶,又倒在了茶地里。
一旦收工,老年妇女就穿针引线干她们的本内事,小的就捉迷藏。
“这哪里像个茶叶制造厂?”
阿爸摇头甩脑地说。
制茶的男丁比较正常,按阿爸的指挥在工艺锅里制名茶,技术工跑光了。
阿爸的首要任务,是重新培养技术人员,由新手学着制出的名茶就不名了。
张明荣在门市部前率先挂出假收茶招牌:龙井茶120元/斤,碧螺春80元/斤,竹叶青70元/斤,峨蕊90元/斤。
开场了的茶场,见其他收购站没动静,只好按旧办法,送去名优集团变相存放。
一周多时间,各收购站见往年的形势又回头了,不得已,跟着开出相等的或稍高一点的价格收购。
趋向性地平衡了一下茶叶市场,但各个茶场的总产量依然下降。
待汉今的茶场开场采茶时,更是花样百出。
男工人们有抽烟喝酒的,有打牌赌钱钻桌子的。
只要见哪一堆茶叶长得好、鲜叶多,就争先恐后地去抢着采摘。
没有秩序,一百多名工人在茶园里四处飞奔。
都是男的,汉今管不住,骂狠了,工人们就要集体退场。
边城人好像是在一个年头的工夫,全部变了人样,无法管制就随便。
汉今闷头只顾制茶,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位自称是沐川县城的茶叶商人解救了汉今的燃眉之急。
“我叫吴正军,认识我的人都管我叫吴老五,前年在你阿爸手里购过三百多斤炒青茶。”
汉今忙泡了杯茶来放在桌上,招待这名不速来客。
“哪里人?”
吴正军年纪不出三十五岁,耳腮边长着一个黑痣。
痣上掉着几根寸把长的毛,脸上像是抹了层风水油。
“沐川人,做了十年的茶叶生意,南京开了个茶叶店,沐川县城里开了两个茶庄,这三个茶叶店是我的窗口,真正的生意从不上门面做。”
汉今叫苦连天一阵子,吴正军说:“我是打听来你这儿看情况的,边城城里的茶叶质量太差,加上无法出境,我就没有打算买,从这座山脚下经过准备去五指山茶场看看情况,车上就有人说这儿有茶叶,我就来了。不知你的质量和出入境如何?”
汉今要了吴正军的身份证来看后,问:“现金交易,我全送到新市镇车站行不?”
吴正军说:“我是个体户,不现金交易难道还要开支票不成?”
汉今去抓来几个茶叶样,让吴正军看。
“太粗糙了,还有好的吗?”
“我的人手不是采茶的料,只有这样的茶叶。”
“咋不请女工人?”
“都跑光了!”
“跑光了?那里?”
“广东!”
“操,那地方,去卖肉吧?”
“谁知道。”
“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