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今的茶场算是运气最不错的,他开场不到一周时间。
就有一名工人跟他讲,边城的关卡设在二区的平桥。
那里虽然能堵住茶场的茶叶外流,却忽略了坝村的地域与屏山县境交界不远。
有一条小路,可从坝村茶场的侧面下山,绕过关卡直通新市镇。
汉今得知这一条秘密通道后,迅速作出决定,加快制作名茶的进度。
还从阿爸的手下抽调了几名精干的技术员来赶班。
他自己沿这条小路,直奔新市镇去联系买主。
只要遇上能出好价的,就回茶场亲自带领职工背茶抄小道出山去新市镇卖。
直到春茶期过完,汉今才开始搞大宗茶制来卖给农业局抵账。
暗自庆幸的汉今,不打算将这条通道告诉任何一家茶场,包括阿爸在内。
这样,在边城茶叶失去竞价的情况下。
汉今理所当然地占了上风,对指定运送茶叶的几名工人特别严。
也私下付足相当的待遇,确保秘密不泄漏。
六月中旬是夏茶生产的最后一个高峰期,各大茶场几乎对久攻不上的茶价感到心急头痛。
只好硬着心肠,专制炒青绿茶和素坯茶,已经与几年前不相上下了。
于是,边城最大的光荣茶场在收不抵支的巨大反差下,正式宣布破产。
几百名工人,各自回家种地。
近千亩的茶园,在几天时间就分成无数的小板块,让当地村民各占一块。
愿保留茶园的就自己保留,不愿保留的自己就毁园改土种粮。
阿爸的茶场经过几个月冲击,也靠近了破产的边缘。
农药、肥料购不到手,去银行贷款又贷不到。
银行不是呆子,已经明摆着的茶市反弹现象不复存在,怎么可能贷这种绝对收不回来的款?
阿爸焦急,工人们焦急。
红村的干部们也焦急,几乎都把过去的思想统统忘了。
全身心地关注着本村惟一的企业是倒闭还是生存。
在各村干部的讨论下,坚决保住茶场的存在。
不能将茶园土地分割给村民,在茶价一天不上升、一年不上升,都免收承包费。
重要的是将制好的茶叶,卖来供应茶场自身的开支。
在这种情况下,再会打战的孙子,也绝对找不出第十四篇兵书来解决这类问题,原因多得不计其数。
没过几天,与红村背靠背的大山那边的建设茶场又宣布倒闭。
消息传过红村来,其震惊不亚于光荣茶场的倒闭。
因为,建设茶场向来是以小投资大收入而闻名的茶场。
其场长几天前遇上阿爸,还在说他的茶场永远不可能倒闭。
有了两家最大茶场的倒闭,按理,边城县政府就应该引起警觉。
但是,没有,一切都没有变。
只看到了表面上的几家收购单位比去年同期收的茶叶多,利润也高。
公司、局里的职员都对政府的“关怀”无不津津乐道。
遇上政府的官员,就赞美他们领导有方,为国营职工当了父母官,办了实事。
然而,长年累月耕耘在茶山上的茶农们,就成了县政府“办实事”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