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87

第87章 系辞下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白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易经》这部书,内容广大,所有的道理,无不完备,有天的道理,有人的道理,有地的道理。卦有三画,象征天、地、人三项元素,再将两个三画的卦,重叠成六画;但六画的卦,并非另有含义,而是阴阳匹配,才能构成形象,各以二画象征天、地、人。亦即“五”为阳位,“上”为阴位,阴阳成双,象征天;同样的,“三”与“四”象征人,“初”与“二”象征地。不论天道、人道、地道,都有变动;而六爻的设定,效法天、地、人的变动,所以称作“爻”,是效法的意思。“爻”有上下不同的等级,以比拟万物贵贱不同的类别;所以,称作“物”刚爻与柔爻,在六个位置交错,犹如万物错综复杂的文采,所以称作“文”。“文”构成的形象,有正当与不正当,阳爻在奇数位,阴爻在偶数位时正当,否则不正当。由形象的正当与不正当,产生了吉与凶的象征。

以上第十章,说明卦的六位,取法于天、地、人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