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83

第83章 系辞下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孔子说:“乾”“坤”两卦,不是进出《易经》的门户吗?乾指阳性的物,“坤”指阴性的物。阴与阳相交,德性相互配合,由此产生各卦阴柔阳刚交错的形象,以具体象征天地所创造的一切,与天地造化的奥妙,相互贯通。卦的形象,象征宇宙万物的变化,以各种事物为名称,虽然繁杂,却不超越天地创造的范围。但考察卦、爻名称所表达的各类事物,所说的也许是殷末周初衰败时代的情形吧?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经》主旨,在使过去的事故显明,作为镜鉴,以察知未来;使细微显著,将隐秘阐明;扩大来看,所有卦爻的名称,无不适当;用以辨别事物,所说的话,无不正当;所用的判断文句,则完备无缺。所用的名称,虽然微小,但象征事物的类别,却非常广大;而且旨意深远,文辞高雅,于委婉曲折中,表达的事理,无不中肯;叙事直截了当,却隐藏着深意;因应吉凶的道理,以辅助人民行动,使其明辨善恶得失的报应。

以上第六章,说明《易经》的完成时代与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