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78

第78章 系辞下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如上传所述,《易经》由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形成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整然序列,宇宙万物的现象,就包含在内了。但八卦仍然不足以包容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又将八卦重叠成六十四卦,六爻的微奥秘,就包容在内了。刚爻与阴爻的相互推移错综,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就包含在内了。再附加爻辞,指出吉凶的征兆,宇宙间的一切活动,就包含在内了。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

《易经》中吉、凶、悔、吝的判断,是一切活动产生的结果。刚爻与柔爻,是推演宇宙万物变易的根本。刚爻柔爻的变化流通,是因应一切活动的适当时机。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卞之动,贞夫一者也。

世界上,虽然有善反而凶,恶反而吉的情形卑但善的结果是吉,恶的结果是凶,才是正常的现象,必须坚持正常的道理,才能够胜利。就像天地运行,是以恒常显示其规范;日月经常是以光明,普照万物。虽然天地、日月偶而也会有不正常的现象,但并不能否定其恒常的本性。同样的,天下万物的一切活动,也本着同一的道理,那就是善则吉、恶则凶的常道。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本来乾的法则,就是明确的昭示平易的道理;坤的法则,就是柔顺的昭示简易的道理;亦即前段所述的恒常一理的简易道理。所谓“爻”,就是效法天地简易的理法而制作。所谓“象”,就是模仿天地的形象而设置。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卦的“爻”“象”的象征,是以变动启示人事微妙的际遇,处于内在的动机,一旦有行动表现于外,就见到吉凶。如果能把握机宜,适当的变通运用,功德事业就在变通中出现。圣人仁民爱物的真情,则在卦爻的辞句中看到。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最大的宝物,是崇高的地位。怎样才能保守地位呢?要博爱;得到多数人的拥护,才能守住地位。又怎样才能使人聚集呢?要靠财富。因而,治理财富,端正言行,使人民分辨是非善恶,禁止人民为非做歹,就是道义。

以上第一章,说明卦爻吉凶的意义与治国的原则,必须使人民富足安乐,然后始能万民来归,得到拥护。所以,首先需要理财,充裕民生;然后教导人民向善,明辨是非;最后以法治约束,齐一人民的行为,国家始可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