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68

第68章 系辞上传

彖者,吉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彖辞”亦即“卦辞”,说明卦整体的象征。“爻辞”说明事物的微妙变化。“吉”与“凶”,说明事物的善恶。“悔”与“吝”说明事物有小的偏失。“无咎”说明能够圆满的补救过失,得以避免灾祸。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所以,贵或贱,依六爻的位置而定。阳大阴小,各有应当的位置,由卦的构成形象中就可以了解。吉凶的辨别,可由“卦辞”“爻辞”的文字中寻求。忧虑会有“悔”与“吝”发生时,就应当于善恶义利的微妙处,谨慎分辨。戒惧能够“无咎”,这是由于悔过,得以补救的缘故。所以,卦所象征的事理,有大有小,“卦辞”“爻辞”的含义,有险有易;总之,“卦辞”“爻辞”都在指示各卦爻的变化趋向。

以上第三章,说明“卦辞”“爻辞”的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