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61

第61章 卦六十·节

节,亨。苦节不可贞。

节卦与涣卦是“综卦”,涣散与节制,相反相成,“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

“节”是竹节,一段段分开,有止的意思,节制、节俭、节操等,都有止的含意。这一卦,下卦“兑”是泽,上卦“坎”是水,水流入泽中,过度就会溢出,应加以节制;所以称作节卦。节制是美德,因而亨通;但节制如果过度,就会使自己吃苦,不论过度的节约,或过分狭窄的节操,都是如此。因而,这种过度的苦节,不可以当作常则。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这一卦,刚爻柔爻各有三个,上下卦都是刚爻得中,卦形良好,所以亨通。但不可痛苦地节制,因为这种方式,本身就阻塞行不通。这一卦,下卦“兑”是悦,上卦“坎”是险,象征在看到目标时,未免就会见猎心喜,盲目突进;不过,遇到危险,就会停止;因而,悦与险成为节制的意思。“九五”正当君位,节制天下,具备中正的德性,所以畅通无阻。天地因为节制,四季才能整然有序,循环不已;因而,圣贤应当效法天地,建立制度,以节制人的无穷欲望;这样,才能既不浪费,又不伤害人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数度”是多少与长短,指依阶级衣食住行有等级差别的礼制。这一卦,上卦是水,下卦是泽,水流入泽中,本身就有节制的作用。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制定礼节制度,以节制人的欲望;评论德行,以节制人的行为;使其不踰规范。这种制定礼制以节制欲望的主张,以战国末期的荀子最显著。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户庭”是房屋的门外,围绕房屋的庭院,亦即内院。

“初九”阳刚得正,有出人头地的能力,但正当节卦的开始,还不是适当的时机。因而,自我节制,不走出内院,能够如此慎重,就不会有灾难。

“象传”说:这是因为能够看破,知道时机还没有到来,通路被阻塞。“系辞传”又引申说,这是言语谨慎,因为下卦“兑”有说的象征。

这一爻,说明首先应当自我节制,言语行动谨慎。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矢时极也。

“门庭”是大门内的庭院,亦即外院,比户庭更接近外面。初爻还不是应当外出的时机,但“九二”阳刚,得中,已经可以外出。然而,却因为阳爻阴位不正,在上卦没有应援,不知道融通,仍然节制,不走出外院。所以“象传”说:这是极端丧失时机,应当外出而不外出,所以凶险。

这一爻,说明过度节制,就会失去时机。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三”阴柔,意志薄弱,又不中不正,以致不能节制,造成不得不叹息的结果。“无咎”在此不当没有灾难解释,而是如“象传”所说的,咎由自取,又能责怪谁呢?

这一爻,说明应当节制而不能节制,则自取其咎。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安节”,是说并非勉强,而是心安理得的节制。“六四”柔顺得正,在上方承接这一卦的主体。“九五”,受其感化,体认到顺应自然而节制的道理,能够心安理得的节制,所以亨通。

这一爻,说明节制应顺其自然,不可勉强。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甘节”与“苦节”相对,是甘美愉快的节制。“九五”阳刚中正,在君位,正是“彖传”中所说的“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以王者的地位,节制天下,以中正的德行,使其畅通无阻,愉快的节制自己的欲望,使他人在被节制时,也能愉快地接受,所以吉祥。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采取积极行动,建立受人尊敬的功绩。“象传”说:这是在君位又得中的缘故。

这一爻,说明节制应以中正的德行,以身作则,倡导于先,才能使人人乐于接受,而能有所作为。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这一爻,是节卦的极点,极端的节制,因而痛苦。“贞凶”与“卦辞”的“不可贞”相同,是说坚持下去,就有凶险。“悔亡”的解释,也不相同,是说应知悔改,凶险才会消失。“象传”说:象这种过分使人痛苦的节制。在道理上就行不通。

这一爻,说明过度的节制,造成反效果。

节卦,阐释节制的原则。节制是美德,盲目突进,就有危险;欲望无穷,难以满足泌须节制,使其不跄越常规。但节制过与不及,都将造成伤害,必须恰如其分。节制,必须自动自发,明辨是非,行动谨慎,自我节制,并且使其适当。不应当节制而节制,将丧失活力,失去时机。应当节制而不节制,必然造成伤害。节制应顺其自然,不可勉强;应以中正的德行,以身作则,倡导于先,使其蔚为风气,必然人人乐于接受。如果矫枉过正,极端节制,不论节约或节操,都将达到令人痛苦的程度,必然阻塞不通,违反常则,难以贯彻,反而造成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