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42

第42章 卦四十一·损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序卦传”说:“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损”是减。亦即下损上益,人民的财富减损,君主的财富增益,但重点在于减损;所以称作为损卦。与这一卦相对的,是上损下益,仍然是以下为准,称作益卦。减损不能完全视作恶,为治理国家,有时必须使人民所得,受到某种程度的减损,但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被人民接受。使人民减损,应当是不吉利、过失、不能长久持续,进行不会有利;然而,只要诚信,就会有利,吉祥。

“曷”是何以的意思;“簋”是方形的竹盘。减损应当怎么运用?以祭祀为例,只要有诚意,两竹盘的祭品,就足以用来祭祀,形式上虽然减损,但虔诚的心意,仍然会被神接受。亦即,当有所减损时,应有诚信,最后会大吉,甚至吝啬,也不会有妨碍。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减损,是减损下方,增益上方,方向是由下往上进行。减损只要诚信,就会大吉,没有过失,可以长久持续,进行有利。减损的运用,虽然说,两个竹盘,就可以用来祭祀,但并非说,一切文饰、形,式,都可以废除。礼仪应当以虔诚为本质;但虔诚必须借形式才能表达。因而,以两个竹盘祭祀,应当依时机决定,须重视实质与形式,惟有为形式而形式的虚饰,才使其减损。同样地,过刚就应当减损,过柔就应当增益,也受时间因素的限制。减损、增益、盈余、亏虚,随着时间演变;因而,也应当随着时间的演变结果,适当处置,不可以违反。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卦的上卦“艮”是山,下卦“兑”是泽,减损泽中的土,以增益山,所以山高泽低。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对自己的忿怒,应当自我惩戒,对自己的贪欲,必须自行扼杀,以减损人欲,增益天理。

《老子》中说:“损之又损,一直到无所作为。”亦即,应当将有为、聪明、欲望减损,恢复到无为无欲的自然状态,这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但在处世哲学方面,由《易经》的“谦”“损”“艮”“节”各卦中,就可以发现,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已”是竟、止,“遄”是速的意思,“尚”与上同。

“初九”已当损下益上的时刻,与上卦的“六四”相应。“初九”本身,刚健有余,“六四”则阴柔不足;于是,“初九”停止自己的工作,急速去协助“六四”。这是舍己为人的善行,不会有灾难。不过,在损益之间,应当斟酌量力,使其适度。

“象传”说。这是由于上方的“六四”与“初九”相应,志同道合的缘故。

这一爻,说明应损则损,但必须量力、适度。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九二”阳爻刚毅,在下卦中央,中庸不妄进,因而坚持正道有利;如果积极向外发展,就会发生凶险。虽然舍己助人是应当的,但有时不减损自己而能助益对方,反而使对方更加有益。世上有许多愚忠、愚义的人,却往往不了解这一道理。“象传”说:这是以中庸为志向的缘故。

这一爻,强调不损而益的道理,原则应当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泰卦下卦的三个阳爻,损失了一个;所以说,三人行,减损了一人。同时,泰卦的上卦,有一个阴爻下降,阴阳相遇;所以说,一人行得到朋友。天下万物,都是由一阴一阳结合而成立;因而,一人单独前往,必定会遇到情投意合的朋友;三人一起前往,就会猜疑,不知道应当与那一人结为同志;其中的一人,就会因另外找到同伴而离去。亦即平均的原则,是要损有余,益不足,三人就要减损一人,一人就得增益一人。

这一爻:说明损有余益不足的原则。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疾”即病,引伸为缺点。“使”是假定的意思。

“六四”的立场,要由相应的“初九”处,得到助益。“初九”,是刚毅的君子,“六四”是阴柔的小人,在品格上有缺点。所以,可以“初九”的优点,减损“六四”的缺点。不过,就像治病,愈快治疗,治愈的机会愈大,应当急速,在积恶不深时,就加以纠正,才会有可喜的结果,不会有灾难发生。

这一爻,说明以损增益,行动必须迅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汉书》“食货志”中说:“元龟,是长一尺二寸的大龟,价值十朋。”“朋”是贝币两枚;亦即,用来占卜,价值达十朋的大龟。“上”指天。

“六五”阴爻中虚,柔顺虚心,而且位于这一卦的君位,正当损下益上的时刻。天下对这样的君主,大多数的人,会减损自己,使君主增益。在此处,“或”是指不特定的多数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就是用价值十朋的大龟占卜,结果也会如此。亦即,柔顺中正又谦虚的人,当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所以说大吉。

象传说:所以如此,是上苍保佑这样的人。

这一爻,说明以损增益,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弗损益之”,与“九二”“爻辞”的句字相同;但由于地位不同,含意也不同,“上九”是损卦的结束;损极而益的时刻。“上九”刚爻在最上位,如果使用强使下面受损的方法,形同掠夺,就成为极大的过错。而且,本身是阳爻,象征充实,并不需要使下面受损;相反地,应当以自己的多余,使下面的人受益才正当。这样坚守正道,才会吉祥,前进也有利,并且可使天下的人臣服,一心为国,忘了自己的家。

“象传”说:这样做,就可以大展抱负了。

这一爻,说明损益完全依状况而定,应损则损,应益则益,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

为解除困难,必然会有损失,这一卦,阐释损人益己的原则。损人益己,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以取之于人,用之于人为目的,才能获得信任与支持。要求适度,而且量力。首先应当考虑不损而益的手段;把握损有余益不足的原则。行动应讲求效率,迅速行动,以使损失减低至最低限度,使增益得到最大的效果。损与益,应依状况,适切运用,应当减损时减损,应当增益时增益,而且柔和、谦虚、中正,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全力支持,得以施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