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36

第36章 卦三十五·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锡”是赐。“蕃庶”是繁多,“接”是应接。

这一卦,上卦“离”象征太阳,性格是依附;下卦“坤”象征地,性格柔顺;是太阳普照大地,万物柔顺依附的形象。以人事来说,象征诸侯恭顺地依附天子。所以说,将自己国家治理得安康的诸侯,晋见天子,报告地方的政情,得到褒奖,赏赐许多马,在一天中天子就接见三次,给以极大的礼遇。意思是说,忠于职守的人,就能被赏识,使其晋升,飞黄腾达。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卦名“晋”,是进的意思。以卦象来说,上卦“离”是太阳、光明,下卦“坤”是大地;象征光明的太阳,升到地面以上。以卦的性格说,上卦“离”是依附,下卦“坤”是柔顺,象征万物柔顺地依附伟大的太阳。用人事比喻,就有治理国家安康的侯爵,晋见天子,得到许多马的赏赐,受到一天中接见三次的荣宠,也是“晋”的象征。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上卦“离”是太阳,下卦“坤”是大地,太阳出现在大地上,普照万物;所以称作晋卦。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使自己本来具有的光明德性,愈加显明。

“昭”是显明的意思。《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左传》桓公二年中也有:“人君者,将昭德塞远,以临昭百官。”含意都相同。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摧”是摧毁,挫败,“如”是助词,与然相同。“罔”是无,“孚”是信。这一卦的卦名“晋”,当然各爻都要前进。但“初六”是阴爻,在最下位,力量弱,虽然与“九四”相应,可是,“九四”阳爻阴位不正,并不能给以援手,如果前进,就会挫败。不过,只要坚守纯正,仍然吉祥;即或不能取信于人,只要心里坦然,面对现实,就不会有灾难。

“象传”说:前进会挫败,但自己走的是正道。心地坦然,不会有灾难;是说还没得到任用,没有责任,所以能够无忧无虑,悠然自得。

这一爻,说明前进时,必须动机顺正,即或失败,也能坦然。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介”是大。“王母”是祖母。最古老的字书《尔雅》“释亲”中说:“父亲的母亲为王母。”

“六二”阴爻阴位,在下卦中位,中而且正,当然会升进。但与“六五”阴阴不能相应,上方缺乏援引;因而,前途困难,不能不忧愁。不过,开始孤立无援,只要坚守纯正,仍然吉祥;就像由祖母那里,得到很大的福气。

祖母指“六五”,古时有祭祀先妣,亦即祭祀先祖的母亲的祈福礼仪。“六五”阴爻在尊位,相当于祖母。

“象辞”说:这是因为“六二”在中位,又阴爻得正的缘故。

这一爻,说明不得前进,不必忧虑,中正必然有成功之日。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允”是信的意思。“六三”阴爻阳位不正,又不在中位,当然会后悔。可是,下方的两个阴爻,志同道合,也要前进,得到众人的信赖与支持,本来应该后悔的因素,就消失了。

“象传”说:众人信赖,是由于志向都在向上升进。

这一爻,说明前进须以获得群众的信赖为前提。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诗经》“魏风·硕鼠”中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鼫鼠”即硕鼠,偷吃损害作物的野鼠。

“九四”阳爻阴位,离开中位,不中不正,却晋升到高位;由于缺乏道德,地位高反而更加贪婪,就象田间的野鼠。所以说,象野鼠般贪婪的人,晋升到高位,即或行为正当,前途也有危险。“象传”说:这是由于“九四”不中不正,地位不当。

这一爻,说明不可倖进,不可贪得无厌。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恤”是忧的意思。“六五”阴爻阳位不正,结果应当后悔;但“六五”是上卦“离”象征光明的主爻,下卦“坤”是顺;因而,是以光明磊落的态度,高居君位,下面又服从的形象,想象中的后悔,就消失了。所以,不必为得失担忧,前进吉祥,没有不利。“象传”说:这是说前往会有吉庆。

这一爻,说明光明磊落,不计较得失,前进必然有利。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邑”是自己封地上的村镇。“上九”已经晋升到极点,又是刚强的阳爻;所以,用动物的角象征。钻进角尖中,本来已经没有迴旋的余地,但由于本身刚强,还有力量讨伐叛乱的村镇,虽然危险,但结果吉祥。不过,自己领地上的村镇,应当平时善加治理,不使其发生叛乱,竟然发生叛乱,不得不加讨伐,虽然是正当的处置,仍不免羞辱。“象传”解说:这是采取的措施,不够光明正大。

这一爻,说明前进必须有妥善的策划,谨慎的实施,等到发生偏差,再来改正,即或不失败,也是耻辱。

晋卦,阐释进取的原则。壮大,当然就可以前进求发展,就象太阳上升,普照大地,为万民谋幸福。但在前进求发展时,必须动机纯正,即或失败,也能于心无愧。而且不可忧虑一时的得失,只要把握中正的原则,必然成功。求前进,必须以得到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为前提。不可存侥幸的心理,贪得无厌。必须妥善策划,谨慎实行。如果发生偏差,再去改正,即或不失败,也是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