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26

第26章 卦二十五·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序卦传”说:“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妄与诚相反,虚伪的意思;无妄,即不虚伪,亦即依照道理,自然应当如此。《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将无妄写作无望。是不希望如此但却如此,成为意外的意思。这一卦,是望外的福;也有依道理必然如此的意思。

内卦“震”是动,外卦“乾”是健。这一卦的“九五”,刚健中正,又与内卦中正的“六二”相应。这样动而健的形象,非常吉祥,所以伟大、亨通、祥和、坚贞,四德具备,当有望外的福。然而,如果动机不纯正,将有弊害,前进不利。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 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下卦“震”是动,上卦“乾”是健,象征行动刚健;“九五”刚爻得中,又与“六二”“相应”,所以大为享通,有利于正当,天的使命正是如此。稍有不正,即有弊害,就不能称作无妄,不利于前进。违背无妄的原则,要往何处去,那么就去吧,这是违背天的使命,将得不到天的保佑,还能够行动吗?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这一卦,上卦“乾”是天,下卦“震”是雷,在天的下面有雷在动,是阴阳相合,创生万物,并赋与合乎自然各不相同的本性,毫无虚妄。因而,古代帝王,效法这一精神,配合季节时序,顺应万物的各别性质,自然而然地养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初九”阳刚,是内卦的主爻。原来讼卦不正的“九二”,降到初位得正,成为无妄卦的主体;因而,刚毅、无妄,当然前进吉祥。所以,“象传”说:可以得志。

这一爻,说明不虚伪的行动,必然有利。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菑”是开垦后一年的田,已经不生草;“畬”是开垦后二年的田,地质已渐柔和;开垦后三年的田,称作新田,已经是能够收获的熟田了。

“六二”柔顺中正,因应天时,顺应天理,个人没有分外的欲望;所以,悠然自得,一切听其自然,而不强求。望与妄通用,这种没有过分欲望的态度,就是无妄;所以,不期望不耕耘就有收获,不期望刚开垦的田地就能丰收。人的作为,如果期望过分的收获,就是妄;听其自然,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才能称得上无妄。所以,“象传”说:耕耘并非期望富有。

这一爻,说明无妄就是不存非分的奢望。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这一卦的六爻,都是无妄,但无妄并不一定就有好结果。“六三”阴爻阳位不正;因而,会有完全没有理由,完全难以想象的无妄的灾害。就像拴在村中的牛,被走路的人顺手牵走,住在附近村里的人,被怀疑是偷牛的贼,蒙受不白的冤枉。

这一爻,说明不虚伪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善报。

九四: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四”阳刚,是上卦“乾”亦即健的一部分,所以刚健。“九四”在下卦没有相应,表示没有私的交往。这样刚健无私,就是无妄;固守无妄的正道,所以无咎。象传说:这种固守正道的德性,是“九四”原来就有的。

这一爻,说明刚健无私就是不虚伪。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九五”在上卦“乾”的中央,刚健中正,在尊位,又与下卦中正的“六二”相应,在无妄卦中,是最好的一爻。具备这样的德性,不会虚伪,正象健康的身体,不会生病,不必服药,而且喜庆。否则,没有病服药,就成为虚伪,成为妄。所以“象传”说:无妄不需要造作,正如无病不可以服药。

这一爻,说明不造作就是不虚伪。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上九”决不是虚伪的妄;然而,位于无妄卦的极点,却遭遇穷困,不可向前。如果逞强,就成为妄,有害无利。“象传”所说的穷,是穷途末路的意思。

这一爻,说明不逞强就是不虚伪。

无妄卦,阐释不虚伪的道理。当一切恢复正常,又回到真实、不虚伪的无妄时期。不虚伪,当然有利;但也不能保证,一定就有善报,甚至反而会有灾害。然而,不虚伪,是天理、人道必然应当如此的道理;因而,立身处世,必须刚正无私,不造作,不逞强,不存非分的奢望,不计较得失,当为则为,尽其在我,才能够心安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