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17

第17章 卦十六·豫

豫,利建侯行师。

“豫”是和乐的意思,在这一卦,惟有“九四”是阳爻。其他的阴爻都服从他,因而得志,心中喜悦。又,下卦“坤”是顺,上卦“震”是动,是愉快的追随行动的形象;所以,命名为“豫”。以人事比拟,人人都乐于追随行动,必然可以建立公候的基业,有利于用兵。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豫卦惟一的“九四”刚爻,有五个阴爻响应;因而得以遂行志向;上卦“震”是动,下卦“坤”是顺,能够顺应时机而行动,所以愉快,命名为“豫”。豫卦顺应时机行动,正如同天地,天地尚且如此,更何况建立公侯基业,或动用武力呢?天地顺应时机行动,听以日月运行,不会有错误,四季循环,不会有偏差;圣人顺应时机行动,所以赏罚公正,人民悦服。豫卦所显示的时间意义,太伟大了!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殷”是盛大,“上帝”是天帝,“考”是亡父,“配”是配祀。

这一卦,上卦“震”是雷,下卦“坤”是地,雷在地上爆发,产生雷鸣,使大地振奋,这是阴阳最和乐的现象;所以称作“豫”。古代圣明的君王,效法这一精神,创造音乐,就是仿效雷的声音,与和乐的意义,用来崇敬盛德,并盛大的献给天帝,一并祭祀祖先的亡魂。

《孝经》中说:“周公在冬至这一天,到郊外祭祀始祖后稷;九月在明堂,—并祭祀亡父文王与天帝。”祭祀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人、神喜悦,有将他们召唤到地上的效用。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初六”阴爻阳位不正,是小人。但“初六”与“九四”阴阳相应,在上层有强大的援助,能够随心所欲,得意洋洋,不知不觉的高声唱了起来,这种自鸣得意的态度,当然结果凶恶。“象传”说:这是得意忘形,所以凶恶。

“豫”是和乐的意思,应当吉祥,但这一“爻辞”所以说凶,是指自己一个人快乐,而不是大家和乐。因而,愉快也是有条件的,并不一定完全吉祥。

这一爻,强调不可独乐乐,应当众乐乐。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介”是捐介,孤高的意思,“于”当作如解释,“豫”是欢乐梦,但欢乐却容易使人沉溺,反而陷于忧患。在豫卦中,只有“六二”居中位,阴爻阴位得正,象征上下各爻都沉溺于欢乐中,惟独他保持清醒,坚守中正,像石头般坚定不移,在一天中,随时都慎思明辨,看破吉凶,由于纯正,因而吉祥。《大学》中说:“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爻,强调在安乐中不可沉溺,应保持警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盱”是仰视的意思。“六三”阴爻阳位不正,又不在中位,象征不中不正的小人;又接近这一卦的主体,最强的“九四”;因而,仰视“九四”的脸色,迎合其心意,自己得到安乐。然而这种态度,不久就会后悔。所以,必须立即悔改,迟疑就真的要后悔了。

这一爻,说明安乐应得自正当。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由”是由来。“盍”与合同。“簪”是搢的假借,急速的意思。又,“簪”用来束发,也解释成聚,朋友聚会,称作“盍簪”就是来自这一“爻辞”。

“九四”是这一卦惟一的阳爻,“四”又是大臣的地位,与上下各阴爻呼应,成为朋友、同志;更得到“六五”君王的信任,成为安和乐利的中心人物,所以大有所得。然而,“六五”柔弱,重责的大任寄托在他一人身上,必须诚信,不可猜疑,同志才会前来聚合,得到协助。

这一爻,说明必须诚信,精诚团结,才有安乐。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六五”阴爻柔弱,虽然在至尊的地位,但下方有刚强的“九四”,所以情势危险,像是重病的人。不过,“六五”在上卦的中位,还没有丧失权威,不致于灭亡。处在这种奄奄一息不死不活的状态下,就必须谨慎,坚守中庸的原则,保持纯正,才能避免灭亡。

这一爻,强调乐而不可忘忧,中庸,坚守纯正,可避免灭亡。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冥”是黑暗、愚昧。“渝”是变。“上六”阴柔,已达到安乐的极点,乐极生悲,离灾祸已经不远。不过,上卦“震”象征动,动就有变的可能。虽然沉溺于安乐,已经到达极点,但只要改变心意,能够悔改,仍然不会有灾祸。

“象传”说:高高在上,沉溺在昏天黑地的安乐中,又怎么能够长久。

这一爻,强调乐极生悲,应有行动,时时求变,才可以保持长久。

豫卦,阐释和乐的原则。大有成就,而且谦逊,当然出现和乐的现象。然而,这一卦的每一爻辞,除了“六三”以外,几乎都不吉祥,虽然卦名是“豫”,但却并非描述喜悦和乐的景象,而是谆谆告诫,和乐容易沉溺,必属高瞻远瞩,居安思危。和乐是众乐,而非独乐。不可自鸣得意,不可迟疑不决,不可在安乐中迷失,必须如顽石般坚贞,坚持中正诚信的原则,精诚团结,因应时机,适时转变。否则,乐极生悲,必然陷于危机,即或不灭亡,也将奄奄一息,难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