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11389500000011

第11章 卦十·履

履虎尾,不咥人,亨。

这一卦,下卦是“兑”,上卦为“乾”。“兑”象征泽、悦、和;“乾”全部是阳爻,象征最刚强。“兑”跟在“乾”后面;所以用踩到老虎尾巴来比拟。不过,“兑”具备和悦的德行,老虎并没有咬他,占断意志可以通达。

依据“系辞传”的解释,周文王推演八卦,是在暴君纣王的属下受苦的期间;所以,卦辞中充满了危机感。这一卦,就有这种感觉。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下卦兑,阳爻多,阴爻少,是“阴卦”,所以柔顺;上卦“乾”是纯阳的卦,因而刚强;所以履卦是柔顺踏到刚强的形象。“说”同悦,由于柔顺,与刚强者和悦应对,虽然踏到虎尾,却没有被咬伤,意志仍然可以通达。这一卦的“九五”,阳爻阳位得正,位居上卦中央,在至尊的位置;所以,走上帝位,内心也不会愧疚;因为具备光明的德行。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这一卦的上卦“乾”是天,下卦“兑”是泽;因而,天在上,泽在下,是宇宙的正理,人也必须这样履行责任;所以,这一卦命名为“履”。君子应当明辨这一上下的分际,以使民心安定。

古代阶级分明,公、卿、大夫、士,依功绩才能,赐给爵位;农、工、商,依身份限制财富;这样,才能使人民的志向安定,天下太平。可是,后世的公、卿、大夫、士,无功无德,却想得到爵位;农、工、商,企图获得与身份不相称的财富;当然使天下大乱。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初九”是阳爻,在最下位,象征有才能,却甘心情愿安于低的地位。这是踏步前行的第一步,还不曾被富贵诱惑,仍然本着自己平素的志向前进,所以不会有过失。“象传”的“独”,是指特立独行,不随世俗的意思。

这一爻,说明实践理想,履行责任,应当一本初衷,特立独行,不同流合污。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坦坦”是平坦,“幽人”指隐士。“九二”阳爻,在下卦中位,性格刚健、中庸;但与“上九”同性相斥,不能相应。因而,以心胸坦荡的隐士比拟,执着纯正,不求闻达,意志不被世俗扰乱,当然吉祥。

这一爻,说明道不合,不相谋,心胸坦荡,择善固执的态度。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至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六三”阴爻阳位不正,离开下卦的“中”位;所以,“象传”说位不当。阴爻本性柔弱,阳位性情刚暴;以这种性格,竟然尾随在刚强的“乾”的后面,必然非常危险。就像只有一只眼,能看但看不清楚;跛了一只脚,能走却走不安稳;终于踩到老虎尾巴,以致被咬伤。又像“武人为于大君”,刚愎自用,拥兵自重,心怀不轨,企图叛乱,终于失败,当然凶险。由此可见,我国传统重文轻武的观念。

这一爻,说明践履应当量力守分,不可逞强,以致适得其反。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愬愬”是恐惧的意思。“九四”也不在中位,阳爻阴位不正,尾随在老虎“九五”的后面,当然危险。不过,前一爻的“六三”,是柔弱却要逞强;相对的,“九四”却是刚强而在柔位,亦即,强而有力,但态度柔顺,戒慎恐惧,因而能够避免伤害,施展抱负,当然吉祥。

这一爻,强调戒慎恐惧,以柔制刚的法则。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夬”同决,果决,用强的意思。“九五”阳爻阳位,又在至尊的地位,以致刚强果决;下卦“兑”是和,象征“九五”的部下,又和悦服从,唯命是听;造成“九五”的独断独行,肆无忌惮。这种作风,即或动机纯正,仍然危险。这一告诫,意义极为深远。

“象传”中的“位正当也”,是指“夬履”的危险,正在于有才能,又有地位,以致恃才傲物,过于自负。

这一爻,告诫刚愎一意孤行的危险性。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祥”包含祸福两面,“考”是成的意思。“旋”是周旋,在此当圆满没有瑕疵解。“上九”已是覆卦的最后阶段,是祸是福,要看实践的结果而定。如果践履圆满,没有瑕疵;当然大吉大利。

“象传”中的“上”与终同。“庆”指祸福中的福。是说大吉大利要看结果如何?如果圆满,则是大有福庆。

这一爻,告诫成败的评价在结果。

履卦,阐释实践理想,履行责任的原则,以“履虎尾”象征,充满危机感,不可不戒惧。应以柔顺和悦中庸的态度,小心翼翼去践履。应当坚定平素的志向,不被世俗诱惑,独立特行,又要能心胸坦荡,择善固执,甘于寂寞。应知量力守分,不可逞强冒进。应戒慎恐惧,要能把握以柔制刚的法则,不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并应一本初衷,贯彻到底,不可妥协。结果要求尽善尽美,稍有瑕疵,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