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把孩子培养成才
11381700000029

第29章 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的人(1)

让孩子从小具备各种良好的素质

孩子的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素质培养更为重要。“既要重成绩又要重素质”这是专家给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的忠告。事实上,重视孩子素质的培养,孩子的成才率就高,只关心成绩而忽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但达不到家教的目的,甚至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的成功虽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追溯渊源,研究者发现,一些成功人士从小就具备了成功者应该具有的各种良好素质。一个人的良好素质是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

据统计数字表明,从1990~1999年中国新诞生的成功人士中,80%以上是30岁到40岁之间的年轻人,其中65%左右的人为商界奇才。

报载:35岁的杨元庆被老一辈知识英雄柳传志提携,出任联想少帅,38岁的段永平数年时间连创“小霸王”、“步步高”两大品牌,一个南下的打工仔的创业神话让全球瞩目。

美籍台裔青年杨致远因Yahoo一举成名,而随后不久,中国青年张朝阳又以Sohu名动天下。此二人入选《时代》评选的全球50位数字英雄名单。两人年龄均为三十多岁。袁璟以农场起家,转入资本市场发展,四年积聚资产30个亿,而他1989年才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亚信总裁田溯宁被誉为中国Internet的建筑师;32岁的王志东组建了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网”;上述这些成功人士都只有三十多岁。

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溯源,我们能够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在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成功者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对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深入调查分析。

1.分析的对象

我们的分析对象是在1994~2003年10年间的报刊、杂志、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国家级刊物上报道的各类成功人士中,随机筛选出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100名成功者,其中有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体育明星及其他行业的成功者,他们涉及不同层次和各个领域。看着他们那骄人的成绩,我们的心情不禁要激动万分,同时又感慨万千。

这些年轻有为的成功者。几乎都来自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中间。他们的昨天与我们芸芸众生一样平凡普通。没有显赫门第和巨额遗产,没有结交权贵到处钻营,没有凭条子批地皮,没有鲸吞国家财产,没有贪污受贿巧取豪夺,也不像某些歌星、舞星、影星那样欺世盗名。他们出身平凡,艰苦求学,勤奋敬业,大胆创新,从而创下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惊人成就。

2.分析内容

我们分析的主要内容是:

(1)这100名成功人士的少年时代是怎样度过的;(2)他们少年时表现出哪些异于常人的特殊素质;(3)这些特殊素质对他们今天的成功有什么影响。

我们着重从以下十几个方面对他们的少年时代进行考察:他们在家庭、学校的种种表观;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他们与同龄人有什么异同之处;

他们有哪些兴趣爱好;

他们的智力开发情况如何;

他们能否从小就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是否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特个性;他们怎样培养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他们的交际能力如何;

他们识别他人情感的能力如何;

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他们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的关系如何;他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习;

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他们成才的影响;

他们是否羞怯、自卑;

促使他们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每人只选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3.分析结果

通过对这100名成功人士在以上种种问题上的表现情况的了解汇总,经过科学地分析,深入地研究,精心地总结,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要寻求的答案——他们少年时代所表现出来的成功素质)。

影响他们少年成才的重要素质有以下几点:(1)高情商;(2)良好的智力;(3)独特的个性;(4)良好的“人脉”;(5)正确的道德观念;(6)较高的审美能力。

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它不仅要求立志、成才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尤其对人才的情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1世纪,这是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时代,它具有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并伴有高压力等特点。摆在人们面前的是希望与机遇并存,苦难与磨砺并存。这要求人才在情商素质上不但具有竞争、合作、应变、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心理耐挫力和自信心。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提出“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对于我们思考21世纪人才素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学者们通过分析总结,认为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1.情商素质(1)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在社会活动中认识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欣慰,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不避讳,始终能客观地、积极地看待自己。

(2)能正确地看待现实。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过多地沉湎于幻想,对生活中的矛盾不是回避,而是以切实的方法加以妥善对待,处处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3)正常的人际关系。既能“自我接纳”、又能接纳别人,包括别人的短处。在与人相处中,其尊敬、信任、喜悦等积极态度多于嫉妒、怀疑、憎恶等消极态度。

(4)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的心理结构是平衡和协调的,虽有情绪表现,但不会为消极情绪所驱使而使行为失调。他会尽力保持一种较为平静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有较强的耐挫力,总让积极的情感支配自己。

(5)乐观的进取心。尽管他并不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但他却相信自己是无所不能学的。他会致力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去争取成功。他会在活动中显示效率,在潜能发挥中得到乐趣,在成功中体验自尊、自信。

2.智力素质

智力是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认识世界的能力即思维能力。

智力素质是人的最基本素质,它可以使政治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转化为各种工作能力。智力素质与人的大脑功能有关,具有先天的特征,但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人的社会实践,即后天形成的。

(1)观察力——人对外部世界各种信息的接受能力。

(2)记忆力——将接受的信息储存在头脑中的能力(而且是有目的的储存,有序的储存)。

(3)思考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从大量的信息中去认识客观世界。

(4)想象力——根据现实世界的种种信息,根据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认识,来推导、预测未来世界的图像:想象力是举一反三的联想能力、预见能力、创新能力。

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与人脑生理结构中的四个功能区——感受区、储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相对应,构成人的全部智力。

3.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

(1)追求——人的志向,其行为和动机的指向,亦即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优秀的人才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他所追求的主要不是金钱、地位、名声,而是事业。

(2)意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持精神。

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什么样的意志品质——是迎难而上,还是畏难思退,极大地影响行为的结果。因此,要求具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对人才的另一个基本要求。

(3)感情——任何优秀的人才都必须具有积极的情感(热爱工作、热情待人、热烈追求),克服消极的情感(冷漠、孤傲、嫉妒、虚伪等)。

情感与性格有关,人的性格和情感互相影响、互相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气氛、人际关系和群体风气。

4.知识素质

知识素质主要包括学历、资历、文化和专业几个方面。

(1)学历——主要反映其间接知识、书本知识,也就是接受教育的程度。

(2)资历——主要反映其直接知识、实践经验。

(3)一般文化——具有不限于从事职能范围的各方面知识。

(4)专业知识——技术或商业、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

5.道德素质

具有敬业精神,能够与人合作,关心集体,遵纪守法。

(1)道德——有毅力、坚强、勇于负责任、有首创精神、忠诚、有自知之明、自尊。

(2)品质——热情、坦荡、自信。

由以上所列的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要素来看,21世纪所要求的人才是一种从精神到智力都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一种能够从容应付变化更加迅速、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挑战的人才,任何的偏颇和失衡都会被时代所淘汰。

道德素质是孩子成才不可或缺的要素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

道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由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构成。一个人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获得社会或人们的尊重与信任,在通往成功的路途上方能顺应时代发展,成就一番事业。

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的核心,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道德品质不仅是人才的基本构成条件,而且是人才成长的内在动力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德才兼备”这个中华民族鉴赏和选拔人才的标准。人才学研究表明,与一般的人比较,人才在社会责任感、献身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与人合作的精神、自觉性和自制力等方面要强烈得多。这些精神都与人的道德品质有关。可见,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个人成才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人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

2.道德品质不仅是完美人格的构成要素,而且是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人格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法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各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这里讲的人格是指人的地位和尊严、气质和风度、学识和才华、品质和品格的总和。其中的品质和品格主要是指道德品质。完美的人格在道德品质上表现为对己、对人两个方面:对自己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对他人要尊重、友爱、关心、帮助。具有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文明的行为,这是完美人格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3.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重要保证今天的孩子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和人民对孩子寄托着殷切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将来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要实现这个抱负,除了要有真才实学和健康体魄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让孩子从小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如勤奋刻苦,勇于进取;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讲求礼仪,重视修养;通达乐观,艰苦奋斗;言行忠信,礼让谦恭;尊老爱幼,互敬互爱。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是孩子应该具备的良好道德品质。

1.勤劳节俭,孝敬父母

勤劳节俭就是不辞辛苦地劳动或工作,努力创造财富,节约资源,爱惜劳动成果。与勤劳节俭相对立的则是懒惰奢侈。勤劳节俭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最突出的传统美德。

当代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志向高远的孩子应当继承和发扬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自觉养成勤劳节俭的品质。不与他人攀比,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节约用水、用电、用粮,爱护公共财物,敢于向铺张浪费、破坏公物的现象作斗争;养成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好思想、好习惯、好品质。

孝敬父母,即尊重、敬爱、赡养父母。作为子女应当感激父母的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履行子女对父母双亲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认为孝是“德之本”,是“众善之始”。

2.尊敬师长,团结和睦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尊师敬长应自觉做到:树立尊师敬长的观念,懂得“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服从管理,刻苦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成果回报老师的辛勤劳作。

团结和睦,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精神力量,也是当代孩子处理同学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时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当代孩子要具有团结和睦的道德品质,一般应做到:要关心人、团结人,遇事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要同情人、帮助人,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人,特别是残疾人,要主动给予帮助;要尊重人、信任人、不侮辱人、不讥笑人。

3.立志勤学,谦虚礼让

立志勤学,通过“立志”与“勤学”两者之间的紧密相连,揭示了求知成才的方向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立下宏伟坚定的志向,才会产生勤学苦练的决心;只有坚持不懈地勤学,才能真正实现宏伟的志向。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立志勤学的生动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月”、“凿壁偷光”等都生动地描述了读书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自学,不懈不馁,卓有造就的感人事迹。

谦虚礼让,指人的言行举止应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彬彬有礼,不目空一切,不盛气凌人,这是孩子应有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孩子谦虚礼让要做到:一是与人交往时,要友好相处;二是在公共场所要举止文雅,文明礼貌;三是待人接物要主动热情,落落大方。

4.律己宽人,诚实守信

律己宽人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律己指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宽人指用宽宏大量的心胸、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宽人不是不坚持原则,不是丧失立场去迁就他人的过错,求得一团和气,而是在维护大局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个人之间的友善礼让。

诚实守信,就是言行与思想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办事实事求是,讲信用。诚实与守信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诚实是守信的思想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外在表现,只有内心诚实,待人诚恳真挚,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当代孩子应牢固树立诚实正直、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5.见义勇为,公正无私

见义勇为,既有遇到邪恶或危险奋不顾身,无所畏惧,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之意;又有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坚持真理而勇敢进取,敢作敢当,发展创新之意。与见义勇为相对立的是怯懦自卑,软弱无力,消极无为,畏缩不前。

孩子应当具有见义勇为的品质,努力做到:见到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要敢于揭发检举,主动向有关部门报案;见到老弱病残人、遇到危险或困难,要挺身而出,上前救助或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