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把孩子培养成才
11381700000017

第17章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7)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家长们应该让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的长处,尤其是那些有缺点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我也能办到”,“别人办不到的,我也照样能办到”。树立这样信念的孩子,就会具有最大的独立性,就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成绩。

有一个著名的小故事:

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和淘气,为此学校将爱迪生列为“坏孩子”,因为爱迪生的捣蛋和喜欢别出心裁,常常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最终,校方通知爱迪生的妈妈将他领走,告诉爱迪生的妈妈说这个孩子不可能有出息了。小爱迪生非常害怕妈妈会责骂他,而爱迪生的妈妈并没有责骂他,只是说了一句:“孩子,我相信你能行!”在妈妈的鼓励下,爱迪生最终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个性品质。自信心建立在孩子自我意识成熟的基础上,是自主精神的重要内容。自信心强的孩子,不指望依靠别人的帮助,总是会相信自己的力量,确信自己经过努力一定能够取得进步,有所作为。因此,自信心是一个有缺点的孩子成长为英才的必要条件。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要取得成就,除了有较高的智力外,还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独立精神和自信心。大多数在科学领域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具有强烈的自信心。有人问居里夫人:“你认为成才的窍门在哪里?”居里夫人肯定地说:“恒心和自信心,尤其是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信心是孩子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各种亲身体验以及适当的教育而形成的。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上,对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是不了解的,他们只有通过各种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各种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识。因此,父母应当及时地鼓励他们去试试看,做一做。

1.不要对孩子说“你做还早呢”

孩子总喜欢跃跃欲试,做点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一个孩子脚还够不着自行车的脚蹬子,就想去骑车;从来没有下过水,就跳进水中去游戏,父母对此应该怎样对待呢?

首先不要轻率地否认孩子想要试一试自己能力的举动,说些“你做还早呢”的话,把判断强加给孩子,就是随意损伤他们的自信心,这等于给孩子的成长泼冷水。父母为什么不让孩子按他们的方式去做些事情呢?

另外,孩子不会骑车,父母可以帮助他,让他踩着脚蹬子推着车跑,初次体验一下“骑车”的滋味。父母可以给他买一辆小型自行车,让他学着试一试,总有一天他会学会的。孩子想游泳,不妨给他套上个救生圈,让他在水中嬉戏,做出游泳动作,他会兴高采烈地喊:“妈妈,我会了!”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增强一分自信。父母亲要格外留心孩子“第一次”的尝试,这在他一生的道路上将是一个良好的起步!

2.鼓励孩子去冒险

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人应该有探索,有追求。这些,都要从幼小时培养独立性和主动性做起。”孩子本来是无所畏惧的,他们喜欢冒险,做危险的游戏,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就是从这里产生的。家长不要总是大惊小怪地说:“那可不行啊l太危险!”“太吓人了,可不能干啊!”这样,孩子新奇的体验就会被湮没了。父母亲要让他们去试试。

美国幼儿教育很注意让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尤其在冒险活动中去体验各种情境。美国一个幼儿园小班在玩积木,老师鼓励这些两岁的幼儿,冒着倒塌的危险努力把积木一块一块地加高。教师们认为,儿童的自信来源于冒险的激动和失望的体验。

3.用赞许的话鼓励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和评价,对孩子树立自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孩子的经验是有限的,他的自信心最初是建立在别人对他的反映上。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讨人喜欢并具有一定的能力,那他就会勇往直前,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家长要用微笑、赞许的话来鼓励孩子。孩子做风筝,却总也做不好,家长对他说:“你能做好,再做一遍怎么样?”却不要责怪他:“你为什么总干不好?”因为家长认为他干不成,他也许就真的什么也干不成了。只有在家长的鼓励下,风筝才会伴随着孩子的欢笑飞上天空。

要善于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

教子成才关键是一个“教”字。哪个孩子没有缺点和毛病?掌握了正确教育方法的父母,就是善于把孩子缺点转化为优点的高明家长。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父母不容推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并非每个父母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虽然每一位父母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情况,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多种原因,但是,我们相信,从主观上来说,任何一个做父母的,他们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使他们成才,甚至能够出人头地。

那么,许多孩子没有教育好,他们不仅学习成绩难如人意,而且还有着诸多这样那样的缺点,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原因就是教育方法问题。所以,我们这里提倡要做高明的父母。什么叫高明的父母?就是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善于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的父母。

我们这里所说的有些父母没有尽到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这些父母并非单单指的是放任孩子,使孩子的缺点得不到及时纠正的父母;也包括那些虽有美好愿望与教育孩子的责任感,但不去寻求科学的教子方法,而是凭自己一相情愿采取粗暴等非理性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高明的父母,显然是既有责任感,又掌握了科学的教子方法的父母。只要你是一位高明的父母,那么,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就是完全可能的。

要做高明的父母,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心中国古代有言:“养不教,父之过。”作为父母,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人才,那么就不单单是提供给孩子一个衣食饱暖的问题,教育孩子与衣食饱暖同样重要。如果说古人强调了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是基于人伦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则是基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现代家庭教育已不再是个人情愿不情愿的事,而是一种法律责任。因此,每一位父母,哪怕你的工作再忙,情况再特殊,也不能忽略你的这一份职责——把孩子教育好。

2.正确认识孩子的优缺点

今天,有许多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论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他们统统都觉得可爱。比如两三岁的孩子,在外面小朋友处学了个骂人的顺口溜:“妈妈好,爸爸坏,爸爸像个猪八戒。”妈妈一听可高兴了,抱起孩子亲一口:“乖乖,真聪明!”不过爸爸也不生气,抱过孩子说:“乖乖,应该说‘爸爸好,妈妈坏,妈妈像个猪八戒’。”孩子没听爸爸的,他还有另一套:“爸爸坏,妈妈好,妈妈是个大草包!”这下可把两口子乐坏了。

这种把孩子学骂人的话也当作优点来欣赏,其实是非常不恰当的。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不应当学这些骂人的顺口溜,并且根据孩子喜欢学顺口溜的特点,自编一些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顺口溜教给孩子。这样不仅教育了孩子,而且可使孩子用优点代替了缺点。

3.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光有责任心,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也是不行的。现代家教是一门系统科学,它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众多门类的知识,不通过学习是不可能掌握的。这就要求父母们要拿出一定的精力来学习新的家教理念、新的教子方法,从而为教育好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正确的教子方法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你的孩子。因为人都是有个性的,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于别人的地方。真正高明的父母,不会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来用于自己的孩子。他们往往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然后在众多的方法中选一些最适合于自己孩子的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总之,孩子的缺点并不可怕,但把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也不是每一位父母轻而易举就可做到的事。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责任感,要善于正确看待和认识孩子的优缺点,还要掌握符合自己孩子特点的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成为高明的父母,我们将孩子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的心愿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