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11380100000006

第6章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实质的反复性或持续性炎症,胰腺体呈部分或广泛纤维化或弥漫性钙化,腺泡萎缩,胰导管内结石形成,假囊肿形成,有不同程度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腹痛、腹泻、腹部包块、消瘦、黄疸、糖尿病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且以男性多见,临床上常将本病分为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无痛性胰腺炎。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腹痛”、“泄泻”、“黄疸”等病范畴。

大黄附子汤加减方

【组成】 大黄6克,细辛3克,制附子、枳实、厚朴各9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中导滞。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寒实结滞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膈下逐淤汤加减方

【组成】 柴胡、赤芍、香附、五灵脂、延胡索各15克,红花9克,枳实、厚朴、桃仁、三棱、莪术各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行气化淤,理脾散结。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气滞血淤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方

【组成】 人参(另煎,兑服)、白术、茯苓、陈皮各9克,砂仁3克,制半夏、神曲各12克,山楂30克,连翘、木香、枳实各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脾虚内积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症状轻者可加山药15克,莲子肉10克;积滞重者加大黄9克。

大承气汤加减方

【组成】 大黄(后下)15~50克,柴胡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广木香12克,白芍15克,枳实12克,厚朴10克,延胡索10克,芒硝(冲服)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通腑泄热,行气消积。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理中汤加减方

【组成】 人参10克,炒白术、茯苓、干姜各12克,仙灵脾15克,山药30克,制附子、诃子、罂粟壳各6克,炙甘草9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阳健脾止泻。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脾阳虚弱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藿香正气散加减方

【组成】 藿香、苏梗各9克,大腹皮9克,木香9克,谷芽、麦芽各15克,梗通草9克,苍术、白术各9克,厚朴9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方

【组成】 柴胡12克,桂枝、黄芩、白芍、党参、半夏各9克,甘草3克,大枣5枚,生姜3片。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疏肝利胆,和解少阳,温中健脾。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清胰汤

【组成】 大黄、黄连、紫苏梗、玄明粉(冲)各9克,黄芩、黄柏、红花、枳壳、延胡索、木香、桃仁、厚朴各6克。

【制法】 用上药水煎取药汁250克。

【功效】 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里攻下。

【用途】 适用于急、慢性胰腺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孕妇忌服。

柴芩清胰汤

【组成】 柴胡15克,黄芩、胡黄连、白芍、木香、延胡索、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9克。

【制法】 取上药水煎取药汁200克。

【功效】 舒肝清热,行气攻下。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恶心呕吐者加赭石30克;胸满,加厚朴、枳实各9克;黄疸加茵陈30克,栀子9克。孕妇忌服。

清胰汤合平胃散加减方

【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2克,黄连10克,白芍10克,木香10克,延胡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燥湿和中,清热行滞。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湿热壅滞证:脘腹胀痛,或痛窜胁背,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寒热并作,口干,便溏不爽,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若湿热黄疽明显者加茵陈30克,栀子15克;热结便秘者加大黄8克,枳实10克。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

【组成】 木香10克,砂仁6克(后下),法夏10克,陈皮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淮山15克,茯苓10克,甘草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补脾益气,调中和胃。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脾胃气虚证:脘腹胀痛,便溏,粪多油光或食谷不化,纳呆,消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膈下逐淤汤加减方

【组成】 柴胡10克,赤芍15克,香附10克,延胡15克,厚朴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五灵脂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党参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化淤,行气散结。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气血淤滞证:脘腹胀满疼痛,固定不移,腹块拒按,善太息,清瘦,纳食不佳,大便溏泻,舌质紫暗有淤斑,脉弦细而涩。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若腹块压痛甚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10克。

补肾消渴方加减方

【组成】 党参15克,淮山20克,益智仁12克,桑寄生15克,补骨脂10克,枸杞子15克,北沙参15克,麦冬10克,知母15克,红花10克,赤芍15克,葛根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滋阴补肾,健脾化淤。

【用途】 适用于慢性胰腺炎之脾肾亏虚证:腹部不适,进食后隐隐作痛,口干欲饮,善饥,小便频数量多,便溏,消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细涩。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