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11380100000019

第19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气血两虚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若疮面疼痛,加乳香10克,没药10克;疮面脓汁较多,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心悸气短,加黄芪40克。

四妙加味汤

【组成】 金银花、玄参各90~120克,当归30~90克,甘草15~6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养血活血,解毒散结。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丹参通脉汤

【组成】 丹参、归尾、鸡血藤各15克,桃仁、水蛭、牛膝、金银花各10克,毛冬青20克,红花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化淤,通脉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溶栓通脉汤

【组成】 丹参40克,地鳖虫20克,地龙30克,川芎30克,僵蚕20克,壁虎2条,炒穿山甲10克,蜈蚣3条,红花20克,毛冬青60克,牛膝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祛淤,通络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二个疗程。脉络寒凝者加制附子20克,干姜30克,肉桂20克,细辛5克;脉络血淤证加三棱15克,莪术15克,姜黄20克,桃仁20克;脉络淤热证加金银花30克,生地30克,牡丹皮30克,玄参30克;脉络热毒证加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40克,大青叶30克;气血两虚证加入参10克(另炖),当归30克,白术30克,熟地30克;疼痛严重者加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醋延胡索30克,朱砂1克(研冲);合并感染者给予适当抗菌药物治疗;患肢合并有坏疽或溃疡者予以中医外科换药处理。

苍术通脉汤

【组成】 苍术15克,川芎12克,黄柏12克,薏苡仁12克,牛膝9克,茵陈12克,防己9克,萆9克,地鳖虫9克,红花6克,蒲公英10克,赤芍12克,没药9克,忍冬藤12克,紫花地丁9克,蜈蚣2条,败酱草12克,甘草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1个月一个疗程,同时用通脉汤煎汤外洗患肢,每日2次,每次熏洗时间约为半小时,溃烂面外敷生肌膏,肢端坏死者用蚕食疗法清除。治疗一至十个疗程。

松香散

【组成】 松香适量。

【制法】 将松香置铜锅中,用微火加热溶化,捞去杂质,倾入水中,候凉取出,干燥研末,装入空心胶囊。

【功效】 清热燥湿,化毒生肌,止痛排脓。

【用途】 适用于各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服3~5克,1日3次,30~60天为一个疗程。松香散对部分患者有胃肠道反应,故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最大量每次不超过5克。

化淤脉炎散

【组成】 精制松香1.2克,水蛭1克,全蝎0.8克。

【制法】 取上方药共研为细末。

【功效】 祛湿化淤,通利血脉。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冷开水送服,每日3次,30日为一个疗程。同时,创面先用10%食盐水洗净,外敷松桐膏(松香220克,研细末,用100克生桐油调成糊状),每日使用1次。

通脉清解汤

【组成】 玄参、银花藤、蒲公英、土茯苓各90克,当归、丹参各60克,川芎40克,灵仙、路路通、皂角刺各20克,甘草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通络。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配合外洗剂:银花藤、土茯苓、蒲公英、赤石脂、野菊花各90克,寻骨风、丹皮、石南藤、焦柏各40克,紫草、甘草各30克,明矾20克。

麻黄通脉汤

【组成】 麻黄10克,附片10克,细辛3克,桂枝10克,秦艽12克,木瓜12克,薏苡仁30克,当归12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全蝎5克(冲),蜈蚣2条(冲)。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通血脉,祛寒化湿。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药渣可煎水浴手足。30日为一个疗程。

水蛭外敷方

【组成】 鲜水蛭10条,生大蒜瓣1枚,鸡蛋清适量。

【制法】 将采集到的成虫活水蛭放入泥水盆中,用镊子将水蛭取出,放入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每10条加生大蒜瓣1枚,共捣成酱泥,将水蛭蒜肉泥加入适量鸡蛋清,调匀。

【功效】 破血消淤,通经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涂擦患处。对局部缺血期和营养障碍期者,每日涂擦患处1次;对坏疽期溃疡者,将水蛭蒜肉泥填充在溃疡创面上,纱布外固定,每日换药1次。

蒲黄饮

【组成】 蒲公英40克,黄芪25克,淮山药15克,地丁15克,三棱15克,连翘15克,益母草15克,金银花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缺血期)。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7日一个疗程。病在足趾者加牛膝10克;手指患者加桂枝15克。

溶栓丸

【组成】 大黄12克,壁虎20克,地龙20克,土鳖虫20克,水蛭2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全蝎10克,穿山甲10克,蜈蚣3条,玄胡30克,黄芪30克。

【制法】 取上药研末制为小水丸。

【功效】 清热活血,化淤通络,理气止痛。

【用途】 适用于糖尿病坏疽。

【用法】 每日3次,每次5克,饭后服用。1个月一个疗程。

三白膏

【组成】 白及、白芷、绵白糖、珍珠母、蓖麻油各适量。

【制法】 将上药研细过120目筛收藏。把蓖麻油熬炼成膏状,把研细后的诸药按配伍比例与相应比例的蓖麻膏混合,搅拌均匀。

【功效】 燥湿敛疮,祛腐生肌。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以疮面大小为依据,摊涂0.3~0.5厘米的厚度,下肢肿胀甚者可摊涂更厚些,尔后用无菌绷带包扎。每隔3~4日换药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当溃疡面积缩小至2厘米时,改用点状换药直至痊愈。一般治疗三个疗程。

加减清营汤

【组成】 生地12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丹参15克,银花8克,连翘8克,毛冬青15克,川牛膝8克。

【制法】 每剂2煎,小火煎30分钟,每次煎煮汁200克。

【功效】 清营通脉。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附子姜桂归椒洗方

【组成】 附子30克,干姜30克,桂枝30克,当归30克,花椒30克,赤芍30克,细辛30克,麻黄30克,红花30克,毛皮树根120克。

【制法】 把以上10味放入锅内,加水3000克,煎汤去渣。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用途】 适用于脉管炎而属风寒痹痛者。

【用法】 洗浴患部,每日2次,每剂可连用2~3天。

川椒艾桂洗方

【组成】 川椒10克,艾叶30克,桂枝15克,防风15克,透骨草30克,槐枝10克,当归30克,红花150克,桑枝30克,川乌10克,大蒜瓣适量。

【制法】 用以上11味共研细末,加水2500克,煎汤去渣。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祛风。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寒凝脉痹者。

【用法】 熏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

金银花黄芩洗方

【组成】 金银花30克,黄芩15克,黄柏15克,王不留行15克,甘草15克。

【制法】 将以上5味加水煎煮,去渣。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有感染流脓者。

【用法】 浸洗患肢。

公英苦参洗方

【组成】 蒲公英30克,苦参12克,黄柏12克,连翘12克,木鳖子12克,金银花9克,白芷9克,赤芍9克,丹皮9克,生甘草9克。

【制法】 把以上10味加水煎煮,去渣。

【功效】 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用途】 适用于脉管炎晚期溃烂、局部红肿疼痛、脓多者。

【用法】 趁热熏洗患部,每剂可洗1~2天。

当归威灵仙洗方

【组成】 当归10克,威灵仙10克,生姜10克,桂枝6克,红花4.5克。

【制法】 取以上5味加水煎煮,去渣。

【功效】 活血化淤,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坏疽和溃疡时。

【用法】 温洗患肢。

透骨草川楝子洗方

【组成】 透骨草30克,川楝子15克,归尾15克,姜黄15克,海桐皮15克,威灵仙15克,川牛膝15克,羌活15克,白芷15克,苏木15克,五加皮15克,红花15克,土茯苓15克,川椒6克,乳香6克。

【制法】 用以上15味加水煎煮,去渣。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用途】 适用于脉管炎早期未破溃,或经治疗创口愈合后,足部遗留肿胀疼痛不易消失者。以及关节扭伤、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

【用法】 温洗患部,每日1~2次,每剂可洗2~3天。

溃疡洗方

【组成】 金银花3克,当归3克,白敛3克,苦参9克,黄柏9克,乳香9克,没药9克,煅石决明9克,赤芍9克,连翘9克,大黄9克,甘草9克。

【制法】 取以上12味加水煎煮,去渣。

【功效】 清热解毒,收敛止痛。

【用途】 适用于脉管炎创口久不愈合者,也可用于慢性溃疡。

【用法】 趁热熏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熏洗后按常规换药。

石膏桐油方

【组成】 生石膏250克,桐油100克。

【制法】 用以上前1味研为细末,再用桐油调成糊状,将药糊均匀地摊于消毒消毒纱布上。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敷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10天为一个疗程。

苏红千年健洗方

【组成】 苏木、红花、千年健、樟脑、鸡血藤、肉桂、细辛、透骨草、干姜、乳香、没药各等份。

【制法】 将以上11味加清水适量,煎煮数沸,倒入盆中。

【功效】 活血化淤,温经散结,除湿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 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约30分钟,每日2~3次。

芙蓉菊甘草方

【组成】 木芙蓉叶30克,野菊花30克,生甘草60克,麻油适量。

【制法】 把以上前3味共研极细末,加入麻油调成糊状。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期。

【用法】 取药糊涂敷于紫暗色足趾之周围,外用消毒纱布包裹,每日早、中、晚各换药1次。

芙蓉叶黄柏洗方

【组成】 芙蓉叶60克,川黄柏30克,赤芍30克,大黄30克,防风30克,徐长卿30克,玄明粉30克,蝉蜕15克。

【制法】 取以上8味加水适量,煮沸10~15分钟,去渣后倒入盆中。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期。

【用法】 趁热熏蒸患处,待温时再浸洗之,每次熏洗30分钟,每日3次。

桂附伸筋草洗方

【组成】 桂枝15克,附片15克,伸筋草15克,苦参15克。

【制法】 用以上4味加水煎煮,去渣。

【功效】 散寒燥湿,活血通络。

【用途】 适用于寒湿阻络型脉管炎。

【用法】 趁热浸洗患处,每日2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大黄乳没露蜂房方

【组成】 大黄6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露蜂房20克,透骨草20克,紫花地丁30克,芒硝60克,猪油适量。

【制法】 取以上7味共研细末,再用猪油调匀成膏状。

【功效】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

【用途】 适用于脉管炎。

【用法】 敷于患处,每次用药1小时,每日早晚各1次。如有破溃,应先行局部消毒,然后敷药。

地丁七叶一枝花洗方

【组成】 紫花地丁30克,连翘30克,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30克,赤芍15克,生甘草9克。

【制法】 把以上5味加水2000克,煎煮30分钟,去渣。

【功效】 清热解毒,除湿化淤。

【用途】 适用于湿热毒盛型脉管炎。

【用法】 熏洗患肢,每日3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一个疗程。

二子参柏洗方

【组成】 蛇床子、苍耳子、苦参、黄柏、苍术、明矾各等份。

【制法】 将以上6味加清水适量,煎煮数沸,倒入盆中。

【功效】 解毒燥湿,消坚收敛。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期。

【用法】 待温浸洗患处,每次约30分钟,每日1~2次。蜗牛糊

【组成】 活蜗牛若干。

【制法】 用以上1味捣烂成糊状。

【功效】 解毒通络,去腐生新。

【用途】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四肢末端坏死。

【用法】 将蜗牛糊平铺于溃疡表面,然后用湿消毒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