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疑难杂病
11380100000012

第12章 痛风(1)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浓度愈高,持续时间愈长,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概率越大,但临床绝大多数可持续终生无症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第一跖趾关节,跗趾、踝、膝、指、腕、肘关节亦常受累。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常于梦中痛醒,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疼痛剧烈,24~48小时达高峰,可伴头痛、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持续数天至数周后自行缓解,关节活动可完全恢复。

本病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妇女,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0∶1,约有5%~8%的病人有家族史。本病相当于中医“痹证”、“历节”、“淋证”等范畴。

痛风宁汤

【组成】 黄柏10克,苍术10克,茵陈10克,白术10克,云苓10克,苦参10克,桂枝10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栀子10克。

【制法】 用上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克,煎取药汁150克,将2煎混合。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周为一个疗程,连服二至三个疗程。

土苓降浊汤

【组成】 土茯苓30克,萆30克,泽泻30克,泽兰20克,薏苡仁24克,当归20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

【制法】 把上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克,煎取药汁150克,将2煎混合。

【功效】 降泄浊毒,通络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凉血四物汤加减方

【组成】 生地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红花8克,黄芩10克,赤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化淤,凉血通络。

【用途】 适用于痛风之淤热内郁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六君子汤加减方

【组成】 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陈皮9克,制半夏12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化痰除湿,舒筋通络

【用途】 适用于痛风之痰湿阻滞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补肾痛风汤

【组成】 党参20克,茯苓20克,杜仲20克,枸杞子20克,菟丝子20克,丹参20克,威灵仙20克,生黄芪30克,生薏苡仁30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泽泻10克,桂枝10克。

【制法】 用上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克,煎取药汁100克,将2煎混合。

【功效】 健脾补肾,泄浊通络。

【用途】 适用于早期痛风性肾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三藤二草汤加味方

【组成】 青风藤15克,忍冬藤15克,络石藤15克,败酱草20克,老鹳草20克,土茯苓30克,黄柏10克,苍术15克,牛膝15克。

【制法】 将上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克,煎取药汁150克,将2煎混合。

【功效】 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消痛饮

【组成】 当归12克,防风12克,牛膝15克,防己15克,钩藤15克,泽泻18克,忍冬藤25克,赤芍18克,木瓜25克,桑枝30克,甘草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通络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痛风定痛汤

【组成】 金钱草3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防己10克,黄柏10克,赤芍12克,生地10克,地龙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化湿,宣痹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之湿热内阻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利湿通络汤

【组成】 土茯苓60克,黄柏12克,牛膝15克,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丹皮10克,丹参30克,青风藤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化淤,舒筋通络。

【用途】 适用于高尿酸血症致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5日为一个疗程。

泄浊除痹汤

【组成】 土茯苓30克,萆10克,生薏苡仁10克,威灵仙10克,木瓜10克,山慈菇10克,泽泻10克,泽兰10克,王不留行10克,牛膝10克,生蒲黄12克,车前子10克。

【制法】 用上药加水约500克,煎取汁200克。

【功效】 泄浊祛邪,化湿清热,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20日为一个疗程。

伸筋汤

【组成】 黄柏15克,伸筋草15克,秦皮10克,防己10克,桂枝10克,苍术12克,当归12克,忍冬藤20克。

【制法】 把上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克,煎取药汁150克,将2煎混合。

【功效】 清热祛湿,活血通络。

【用途】 适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雷公藤甘草汤

【组成】 雷公藤根去皮15克,生甘草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祛湿通络。

【用途】 适用于风寒湿痹型痛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4天为一个疗程。

乳香桃仁当归汤

【组成】 乳香6克,桃仁、当归各10克,地龙12克,五灵脂10克,牛膝10克,羌活、香附各10克,生甘草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痛风属气滞血淤者。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慈军散

【组成】 山慈菇、生大黄、水蛭各200克,玄明粉300克,甘遂100克。

【制法】 用上药研成细末,每次3~5克,以薄荷油调匀。

【功效】 清热活血,除湿通络。

【用途】 适用于痛风。

【用法】 外敷患处,隔日1次。

土茯苓萆汤

【组成】 土茯苓30克,萆20克,威灵仙30克,生薏苡仁30克,泽泻、泽兰、桃仁、当归各10克,车前子12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泄浊化淤。

【用途】 适用于痛风关节肿胀疼痛。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黄芪牛膝当归汤

【组成】 黄芪、牛膝各10克,当归、独活、桂枝、石菖蒲、木瓜、龟版胶、蝉蜕、炙甘草各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马钱子生半夏洗方

【组成】 马钱子、生半夏、艾叶各20克,红花15克,王不留行40克,大黄、海桐皮各30克,葱须3根。

【制法】 用上药煎汤2000克。

【功效】 温经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关节痛。

【用法】 药汤置于桶内,以热气熏蒸局部,待药液变温后,浸洗患处,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

黄芪人参附子汤

【组成】 黄芪30克,人参、附子、羌活、白芍、半夏淫羊藿、萆、当归、酸枣仁、白术、茯苓各10克,炙甘草、肉桂、防风、细辛、独活、川芎各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益气活血,除湿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通络止痛酒

【组成】 川乌、草乌、红花、苏木、赤芍、鹿角霜、当归各15克,制马钱子5克,全蝎30克,没药10克,乳香10克,木瓜10克,追地风30克,川断20克,金刚骨20克。

【制法】 取上药泡酒,7天后饮用。

【功效】 活血养血,通络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风。

【用法】 每次10~50克,1日3次。

茵陈五苓散加味方

【组成】 土茯苓60克,猪苓15克,泽泻20克,茵陈20克,防己15克,黄芪30克,川萆30克,滑石15克,白茅根30克,牛膝15克,延胡索12克,白芍30克,甘草6克。

【制法】 将上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克,煎取药汁150克,将2煎混合。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通络止痛。

【用途】 适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一个疗程。

杞菊地黄丸加减方

【组成】 枸杞10克,菊花10克,熟地黄20克,山茱萸12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丹皮9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滋补肝肾,舒筋通络。

【用途】 适用于痛风之肝肾阴虚证。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三土汤

【组成】 土牛膝15克,土茯苓30克,土贝母(山慈菇)10克,川萆30克,苍术15克,黄柏9克,威灵仙12克,生甘草6克。

【制法】 把上药水煎2次,每次加水500克,煎取药汁150克,将2煎混合。治疗1~2周为一个疗程。

【功效】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用途】 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加味白虎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