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男科疾病
11380000000043

第43章 慢性前列腺炎(1)

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化,且症状与炎症轻重不成正比,有些病人前列腺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却无症状,而有些病人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表现的临床症状却很重。常见症状可出现尿频、尿道灼痛,疼痛可放射到****头部;清晨尿道口有黏液、黏丝及脓液分泌,尿液混浊或大便后流白;严重时可出现小便终末血尿及排尿困难或尿潴留。后尿道、会阴和****部不适、重压或饱胀感,下蹲或大便时为甚。前列腺或精囊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炎症发生时腺体内部张力增大,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转移性腰痛,疼痛可以放射到****、****、****、腹股沟部、会阴、小腹、大腿、臀部、直肠等处。慢性前列腺炎可引起****减退或消失、****痛、血精、早泄、****功能障碍、遗精以及不育。慢性前列腺炎可并发神经官能症,表现为乏力、眼花、头晕、失眠和忧郁。慢性前列腺炎相当于中医学“精浊”、“劳淋”、“白淫”等范畴,治宜清热利湿、滋肾养阴、补肾助阳。

胡椒麝香散

【组成】 白胡椒7粒,麝香0.15克。

【制法】 将白胡椒研为细末,备用。

【功效】 清热止痛,通利小便。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 先将脐部用温水洗净,然后将麝香粉倒入脐孔中,再将白胡椒粉盖在上面,再用胶布固定,每隔7天换药1次,连用10次为一个疗程。

白芷萆甘草洗方

【组成】 白芷30克,萆30克,甘草5克。

【制法】 用以上3味加水煎煮,去渣备用。

【功效】 祛风散湿。

【用途】 适用于夹有湿热的前列腺炎。

【用法】 坐盆内水渍至小腹,用手按小腹至外阴部,以有温热感为度,水凉复温,每次坐浴30分钟,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

止淋汤

【组成】 防风9克,陈皮6克,赤芍、肉桂各3克,蓄、瞿麦各4.5克,车前子、当归、川芎、乳香、没药、生地各6克,泽泻4.5克,甘草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通淋,利尿泄浊。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内蕴下焦,小便淋沥,灼热疼痛,尿后流浊,小腹、会阴胀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前列腺汤

【组成】 丹参、泽兰、赤芍、桃仁泥、红花、王不留行、青皮、白芷、川楝子、小茴香各9克,败酱草15克,制乳香、制没药各9克,蒲公英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化淤导滞。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气滞血淤证,病程较久,以局部疼痛为主,前列腺腺体硬韧或缩小、不规则,前列腺液不易取出,或镜检脓细胞成堆。

【用法】 口服,每日1剂。2~3周后改隔日1剂。

加味膀胱化浊汤

【组成】 黄芪18克,党参15克,桑螵蛸9克,丹参12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12克,小茴香4.5克,乌药9克,泽泻12克,车前子、两头尖各9克,王不留行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固脾肾,利膀胱,化湿浊。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脾肾气虚,膀胱气化失司,下焦湿浊内蕴,尿频、尿急、尿痛,少腹、会阴、腰骶、腹股沟处胀痛等。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前列腺炎片

【组成】 鱼腥草、凤尾草、土茯苓各15克,萆12克,车前草15克,漏芦10克,川楝子、莪术各12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益母草15克,肉苁蓉13克,女贞子、麦冬各10克,生甘草8克。

【制法】 水煎浓缩后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4克。

【功效】 清热利湿,补肾养阴,行气活血。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肾阴亏虚,气滞血淤,腰酸腿软,周身乏力,小腹胀痛,会阴坠胀不适,尿道白浊,尿后余沥不尽,或****减退,失眠多梦。

【用法】 日服3次,每次8片。连续服药,1个月为一个疗程,停药1周后继续进行第二个疗程。肾阳虚加服金匮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2次;肾阴虚加服麦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

复方地虎汤

【组成】 地龙、虎杖各20克,木通、车前子各15克,莱菔子20克,黄芪30克,穿山甲20克,甘草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化浊通淋。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内蕴,浊淤阻滞,小便余沥,终末滴白,少腹、会阴、腰骶部不适。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黄柏龙胆草汤

【组成】 黄柏、虎杖、丹皮、赤芍、泽兰叶、川断各15克,土茯苓、鱼腥草、鲜车前草各30克,龙胆草12克,琥珀粉(分吞)、甘草各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下焦,络脉淤阻者。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湿热蕴毒型加蒲公英20克,草河车12克;便秘加大黄10克;淤血阻滞型加丹参20克,三棱、莪术各10克;阴虚邪留型加生地、女贞子各15克;气虚湿热型加黄芪30克,菟丝子15克。

清浊饮

【组成】 川萆15克,莲子心、淡竹叶各8克,川黄柏6克,生牡蛎、石菖蒲各12克,甘草梢8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利导浊。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小便牵痛,流下白浊,淋沥不断,腰膝酸软,倦怠乏力。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食辛辣之品。

铁军汤

【组成】 滑石、生栀子、玄参各12克,生地15克,生大黄12克,蓄、苏叶各10克,生山楂18克,神曲,马鞭草各12克,青皮6克,川牛膝12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理气祛淤。

【用途】 适用于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肝火偏旺,气滞血淤者。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急性期去生地、神曲、马鞭草,加琥珀粉3克(分吞),知母、黄柏各10克;高热加生石膏(打碎)45克;尿痛加玄明粉10克,或没药10克;尿频不畅加赤小豆30克;腰部疼痛加狗脊15克;头晕乏力、腿软加党参、熟地各15克。

升清降浊汤

【组成】 柴胡8克,升麻6克,桔梗9克,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木通各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升清降浊,清利通淋。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清浊不分者。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湿热型加苍术、黄柏、银花、蚕沙各10克;淤滞型加丹参12克,王不留行8克,赤芍6克,琥珀末5克,当归尾9克;肾虚型去车前子、木通、猪苓,加枸杞子12克,菟丝子9克,山萸肉、覆盆子各10克。

清利理化汤

【组成】 川楝子、川牛膝、刘寄奴、桃仁、甘草、黄柏、小茴香各10克,薏苡仁、白芍各20克,败酱草30克,熟附子3克,瞿麦、玄胡索各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理气化淤。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气血淤滞,小便滴沥灼痛,尿道有浊物,小腹、腰部、****疼痛,或****功能障碍,早泄,血精,不育等。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败酱草二马汤

【组成】 败酱草、马鞭草、马齿苋各30克,生黄芪、川萆、延胡索各15克,川牛膝、牡丹皮、枳壳各10克,蜂房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型,尿频、尿急、尿道灼热,会阴与****胀痛,舌苔黄糙或厚腻,脉沉濡。

【用法】 口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可配合外治(野菊花、苦参、马齿苋、败酱草各30克,延胡索15克,当归、槟榔各12克,加水煎成1500~2000克,坐浴半小时,每晚1次)和前列腺按摩。

益母车苓汤

【组成】 益母草30克,蒲公英、土茯苓、车前子各20克,瞿麦10克,玉米须20克,甘草梢5克,赤芍、皂角刺、乌药各1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用途】 适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败精阻窍,肾气亏虚,湿热内蕴,少腹会阴部坠胀疼痛,尿频或余沥不尽,尿末滴白等。

【用法】 口服,每日1剂。

清化散结汤

【组成】 黄柏、野菊花、鱼腥草(后下)、紫草、丹参、赤芍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连翘、黄芪各2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利湿,化淤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