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11379900000034

第34章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3岁以上的小儿,如果每天晚上睡觉时自己不能控制小便,总要自遗1~3次,且经年累月不愈,即可诊断为遗尿症。3岁以下的小儿由于智力发育还未健全,自觉排尿习惯尚未养成,学龄儿童由于白天贪玩而致疲劳过度、睡前多饮等原因,偶尔发生尿床,均不属病态。患有遗尿症的小儿大多有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经常怕冷等症状。小儿遗尿的原因有多种,绝大多数小儿遗尿是功能性的,由于先天肾气不足和大脑神经功能失调,常见原因是精神因素,如受惊吓、疲劳过度、突然改变环境、失去父母照顾及父母照顾不当、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遗尿大多见平易兴奋、胆小、过于敏感或睡眠过熟的儿童。少数患儿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脊柱裂、脊髓炎、脊髓损伤、大脑发育不全及膀胱容积较小等。遗尿患儿体质一般多虚,饮食宜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应常食乳类、鸡蛋、瘦肉、猪肝、猪腰、狗肉、乌龟肉、家禽的膀胱、肾等,以脏补脏。患儿白天不要过度疲劳,晚饭尽量少喝粥及汤类,睡前不饮水并将小便排空,夜间按时唤醒小儿令其排尿等,以使其逐渐养成每晚能自行排尿的习惯。

山药萸肉泥

【组成】 山药250克,山萸肉5克。

【制法】 山药洗净去皮,捣烂如泥状,加入山萸肉用笼屉蒸熟,吃时加少许白糖。

【功效】 补脾肾,止遗尿。

【用途】 适用于小儿遗尿。

【用法】 每日当点心食用。食量多少不限。

芡实金樱子饮

【组成】 芡实仁50克,金樱子20克。

【制法】 将金樱子煮100克汁,加入芡实仁和适量水,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熬煮。

【功效】 固肾缩尿,益肾固精健脾。

【用途】 适用于小儿肾虚遗尿及成人遗精、老年小便失禁等症。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温热食用。

桑螵蛸金樱子饮

【组成】 玉竹50克。

【制法】 将鲜玉竹洗净加水煎取药汁。

【功效】 补肺健脾,益气缩尿。

【用途】 适用于脾肺气虚之小儿遗尿。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

夜尿警觉汤

【组成】 党参12克,益智仁12克,石菖蒲9克,麻黄9克,桑螵蛸15克,乌药8克,补骨脂8克,薏苡仁8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补肾阳,健脾益气化湿。

【用途】 适用于遗尿。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7~14日。

止遗方

【组成】 桑螵蛸12克,金樱子12克,芡实12克,益智仁12克,乌药12克,石菖蒲12克,山药30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培元补肾,健脾益气,敛肺缩尿,醒脑开窍。

【用途】 适用于遗尿。

【用法】 每日1剂,连服7~14天。

遗尿方

【组成】 菟丝子15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覆盆子10克,乌药10克,石菖蒲6克,远志6克,柴胡6克,甘草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温肾固摄,补脾益肺。

【用途】 适用于原发性遗尿症。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连服一至三个疗程。

二至交泰汤

【组成】 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远志15克,桑螵蛸15克,肉桂6克,黄连9克,菖蒲10克。

【制法】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8周。

【功效】 交通心肾,养血安神,补肾固摄。

【用途】 适用于遗尿。

【用法】 肾虚明显加菟丝子15克,益智仁10克;脾肺气虚加人参1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痰湿较重、困寐不醒加胆星10克,半夏10克。

参蛸汤

【组成】 人参10克,莲米10克,桑螵蛸30克,覆盆子20克,大枣20克,益智仁15克,山茱萸15克,山药15克,杜仲15克。

【制法】 水煎服。

【功效】 益气温阳,固摄止遗。

【用途】 适用于原发性遗尿症。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10~30日,10日为一个疗程,治疗二至五个疗程。脾肾不足,下元虚冷型加制附片10克,干姜15克;肺脾气虚型加茯苓30克,薏苡仁15克,白术15克。

缩尿汤

【组成】 桑螵蛸6克,益智仁10克,覆盆子10克,杜仲10克,补骨脂10克,菟丝子10克,党参10克,辛夷5克,黄芪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补肾缩尿,升提醒脑。

【用途】 适用于功能性遗尿。

【用法】 以上为10~15岁小儿量,10岁以内减半。水煎服。消化不良加焦三仙各10克,莱菔子10克。

遗尿散

【组成】 党参10克,黄芪12克,炙甘草6克,升麻3克,金樱子20克,桑螵蛸10克,石菖蒲10克,山药20克,乌药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益气培元,固涩止溺。

【用途】 适用于遗尿。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10~20日。脾虚大便稀溏者,加砂仁6克;食积者,加鸡内金6克;尿黄腥臊、性急易怒或夜间梦语磨牙、苔黄、脉数者,减金樱子,加栀子9克,淡竹叶6克。

外敷遗尿停

【组成】 桑螵蛸5克,益智仁5克,覆盆子5克,五倍子5克,冰片3克。

【制法】 将上药研细末,混合后用醋调。

【功效】 固摄肾气,补益肾元。

【用途】 适用于遗尿。

【用法】 敷于脐部,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后换1次,20日为一个疗程。肾阳虚寒者,加巴戟天5克,菟丝子5克;脾肺气虚者,加黄芪5克,党参5克,升麻5克。

遗尿停

【组成】 黄芪3~15克,麻黄3~10克,桂枝2~10克,炒山药5~30克,桑螵蛸2~8克,五味子3~10克,菖蒲2~10克,远志2~10克,益智仁2~8克,陈皮3~10克,焦栀子2~8克。

【制法】 取上药加水煎2次,混合药汁。

【功效】 健脾补肾,涤痰开窍。

【用途】 适用于遗尿症。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服,2周为一个疗程。

川断狗脊洗方

【组成】 川断30克,狗脊30克,女贞子30克,党参20克,茯苓20克,甘草6克。

【制法】 用以上6味加水1000克煎煮,去渣备用。

【功效】 补肝肾,壮腰筋。

【用途】 适用于小儿遗尿。

【用法】 浸洗双足,每晚1次,每次20~30分钟。

麻黄益智肉桂饼

【组成】 麻黄3克,益智仁1.5克,肉桂1.5克,食醋适量。

【制法】 把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3克,用醋调成饼状,备用。

【功效】 温肾助阳,固精止遗。

【用途】 适用于小儿遗尿。

【用法】 将药饼敷于脐部,然后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隔12小时再敷药,连用3次,然后每隔1周用药填脐1次,连续2次巩固疗效。

缩尿散

【组成】 五倍子5克,五味子2.5克,菟丝子7.5克,米醋适量。

【制法】 将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固精缩尿。

【用途】 适用于小儿遗尿。

【用法】 将药糊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再用胶布固定,次日早晨取下。

葱白硫黄散

【组成】 连须葱白2根,硫黄30克。

【制法】 用以上2味共捣烂,备用。

【功效】 温阳缩尿。

【用途】 适用于下元虚冷而无器质性原因的小儿遗尿症。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8~10小时后去药。

姜附补骨脂膏

【组成】 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生姜30克。

【制法】 把以上前2味共研细末,生姜捣烂为泥,与药末调成膏状,备用。

【功效】 温肾壮阳,固精缩尿。

【用途】 适用于下元虚寒型小儿遗尿,症见面色苍白、恶寒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舌质淡、脉沉迟无力等。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

龙骨散

【组成】 龙骨15克,米醋适量。

【制法】 取以上前1味用火煅后研末,再用米醋调为糊状,备用。

【功效】 涩精缩尿。

【用途】 适用于小儿遗尿。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外敷止遗方

【组成】 益智仁10克,肉桂10克,乌药10克,黄芪10克,五倍子10克,山药10克,食醋适量。

【制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密封以备用。每次取10克,临睡前用食醋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温补固涩。

【用途】 适用于遗尿。

胶布固定即可。24小时更换1次,连敷5次;然后隔日敷脐1次,每次24小时取下,再敷5次;然后每周敷脐2次,每次24小时后取下,敷2周以巩固疗效。

香桂二子散

【组成】 丁香30克,肉桂30克,五倍子30克,五味子30克,补骨脂30克。

【制法】 用以上5味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适量,用白酒调成糊,备用。

【功效】 补脾肾,止遗尿。

【用途】 适用于脾肺气虚、下元虚冷所致的小儿遗尿。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连用5次见效。

黑胡椒散

【组成】 黑胡椒粉适量。

【制法】 将黑胡椒研成粉,备用。

【功效】 温肾止遗。

【用途】 适用于非器质性的小儿遗尿。

【用法】 敷于脐部,然后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用药一至三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