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11379900000016

第16章 小儿风疹

风疹又称“风痧”,是由风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风疹的特点为全身症状轻,有特殊的皮疹,伴有耳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风疹病毒存在于病儿出疹前5~7天的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容易再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所以传染性较麻疹小。一般通过咳嗽、谈话、喷嚏时的飞沫传给其他小儿。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而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后,大多不再第二次感染。本病多见于冬春季节。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开始,要经过14~21日。初起1~2日症状很轻,因此易被忽略。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痒、眼发红等轻微感冒现象。患风疹小儿应予隔离,直到出疹后第5天。少数病人可有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脑膜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关节炎和出血倾向。如遇到这些情况时,应针对各种不同并发症予以治疗。

疏风散

【组成】 桑叶9克,白菊花10克,荷叶10克,牛蒡子9克,升麻9克,连翘15克,淡竹叶10克,葛根10克,甘草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辛凉宣透,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风疹。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3日一个疗程。

银翘牛蒡子清热汤

【组成】 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紫花地丁10克,绿豆衣10克,薄荷5克,丹皮6克,板蓝根1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护阴,疏泄腠理,透邪外出。

【用途】 适用于风疹。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热甚者加牛角粉10克,生地6克;烦躁者加淡竹叶6克,钩藤10克;咳嗽者加杏仁10克,前胡10克;便秘者加玄明粉5克,枳壳6克。

清热透疹汤

【组成】 银花15克,鱼腥草15克,山豆根1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蓝根15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升麻3克,葛根15克,浮萍15克,薄荷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解毒,升阳透疹。

【用途】 适用于风疹。

【用法】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3日一个疗程。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加黄芪15克;食欲不振加神曲15克,麦谷芽各15克。

地肤蒺藜浮萍洗方

【组成】 地肤子16克,白蒺藜16克,浮萍15克,川椒3克。

【制法】 用以上4味加水煎煮,去渣备用。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用途】 适用于小儿风疹。

【用法】 温洗瘙痒部,每日数次。

荆芥穗花椒洗方

【组成】 荆芥穗24克,艾叶10克,防风10克,花椒6克。

【制法】 取以上4味加水煎煮,去渣备用。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用途】 适用于小儿风疹。

【用法】 温洗患部,每日数次。

银翘消疹汤

【组成】 银花、连翘、牛蒡子、防风各10克,竹叶、桔梗、薄荷、甘草各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疏散表邪,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风疹。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温服,3剂为一个疗程。

苍耳苦参紫草洗方

【组成】 苍耳子根叶(全用)24克,苦参24克,川椒6克,紫草10克。

【制法】 将以上4味加水煎煮,去渣备用。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透疹。

【用途】 适用于小儿风疹。

【用法】 温洗瘙痒部,每日数次。

风疹香袋

【组成】 蛇床子20克,丁香20克,白芷20克,细辛20克,苍术10克,香附10克,雄黄10克,硫黄10克,艾叶10克,冰片5克。

【制法】 用以上前9味共研细末,再与另行研细的冰片和匀,布袋盛之,每袋重25克,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用途】 适用于小儿风疹,丘疹性荨麻疹,虫咬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用法】 将药袋1个佩戴于贴身衣内,另1个置床单或枕上,日夜使用,一般风疹可在2~3周内消退。

银翘疏风汤

【组成】 金银花、连翘、薄荷、大青叶、板蓝根、生地、白鲜皮、白茅根各9克,淡竹叶、牛蒡子、蝉蜕、生甘草各5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风疹。

【用法】 每日1剂,共服3剂。隔离治疗,多饮开水。

银花蝉蜕甘草饮

【组成】 银花3~6克,蝉蜕1~3克,甘草1克,绿茶1克。

【制法】 将以上4味,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

【功效】 清热疏风,解毒消肿,止渴除烦。

【用途】 适用于小儿风疹,荨麻疹,麻疹等。

【用法】 代茶饮。

银翘解毒汤

【组成】 金银花、连翘各10克,荆芥穗、薄荷、牛蒡子、桔梗各6克,淡竹叶、豆豉、甘草各4克,芦根15克(此为1岁左右小儿之剂量)。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辛凉解表,淡渗利湿。

【用途】 适用于爆发性剧烈风疹。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温服。加减变化:伴高热者加石膏20克,知母9克;疹色较红者加丹皮、赤芍各10克;疹色淡者加滑石10克,通草6克;颈旁及耳后等处淋巴结肿大者加夏枯草、昆布各10克;胸闷易烦者加焦栀子10克;鼻衄者加茅根10克,黄芩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