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11379900000011

第11章 流行性腮腺炎(2)

【制法】 取上药10味用温水1000克,浸泡2小时,煎15分钟。

【功效】 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软坚散结。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饭前凉服,每日3次。小儿可少量多次频服。

清热消腮汤

【组成】 银花12克,天花粉10克,蒲公英10克,赤芍6克,夏枯草6克,浙贝母6克,僵蚕5克,柴胡5克,黄连3克,甘草3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消毒,疏风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3日为一个疗程。热甚加石膏15克,板蓝根6克,黄芩5克;便秘加生大黄3克(后下),炒牛蒡子6克;睾丸肿痛加龙胆草5克,荔枝核10克;头痛呕吐加姜竹茹、杭白菊各6克;纳减加炒麦芽、焦神曲各10克。

腮腺炎合剂

【组成】 银花15克,连翘15克,夏枯草15克,大青叶15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马勃6克,甘草6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5岁以内剂量酌减。

仙黄黛膏

【组成】 鲜仙人掌(去刺)60克,生大黄20克,青黛2克,食醋适量。

【制法】 将生大黄研细过筛,然后与仙人掌、青黛共捣,加食醋适量调成膏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化淤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依据肿块大小取仙黄黛膏敷于肿块表面,厚约0.5厘米,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

清瘟抗腮汤

【组成】 银花9~15克,连翘9~15克,生石膏9~30克,柴胡6~12克,黄芩6~12克,葛根6~12克,升麻6~12克,天花粉6~12克,牛蒡子6~12克,桔梗6~12克,甘草3~9克。

【制法】 水煎取药汁。

【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

消痄膏

【组成】 紫草100克,赤芍、大黄、乳香、玄明粉、柴胡各10克,板蓝根、连翘各20克。

【制法】 取上药研末过筛,瓶装备用。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通络。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用时取药末30克,与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包敷患处。每日1次。

发泡散

【组成】 斑蝥、雄黄、白矾各30克,蟾酥10克。

【制法】 用上药为末,混合过箩,装瓶备用。以香油,广丹炼制成黑膏药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拔毒散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治疗时腮肿部位用75%酒精消毒,再将黑膏药摊在油纸上,取少许发泡散放在黑膏药中心(约0.1~0.3厘米)。稍加热即可贴在腮肿部位,但要求发泡散必须对准肿部最高处。贴药24小时后,除去膏药见肿起,发泡部位水破自流,后用龙胆紫药水外涂即可。如未发泡,应再敷1次即可。

雄黄散

【组成】 枯矾、黄柏、雄黄各50克。

【制法】 把上药焙干磨成粉状,加入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将药糊摊在2毫米厚的纱布块上。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贴在肿大之腮腺上,间日换药1次,腮肿严重者每日换药1次。

黄白散

【组成】 黄连、黄柏、大黄、白及、乳香、没药各等份。

【制法】 将上药混合研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以适量香油调成糊状。

【功效】 泻火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敷于患处。厚为2~3毫米,以敷料包扎,每日1次,次日换药。

山乌龟醋方

【组成】 山乌龟(又名金钱吊葫芦、铁秤砣)1个,醋适量。

【制法】 将山乌龟调醋磨汁,备用。

【功效】 消肿散淤。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涂敷患处,每小时1次,2~3天为一个疗程。

苏叶柏子醋方

【组成】 苏叶25克,柏子25克,醋250克。

【制法】 将以上前2味共同用醋浸泡1天,过滤即成。

【功效】 发表散寒,解毒。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涂于患处。

大青叶糊

【组成】 大青叶适量。

【制法】 用以上1味研为细末,加温水适量,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敷于患处,每次敷2小时,每天敷2次,一般4天肿消痛去。

荆柴解毒汤

【组成】 荆芥、柴胡、黄芩、赤芍、僵蚕、大贝母各6克,野菊花、大青叶各10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9克,玄参5克。

【制法】 水煎2次,取药汁混合。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温服。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饮食宜清淡。

鸭跖银花汤

【组成】 金银花、鸭跖草各15~30克。

【制法】 水煎2次,取药汁混合。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银花解毒汤

【组成】 银花、连翘各10克,夏枯草、茯苓、地丁各9克,丹皮、赤芍、贝母各6克,丝瓜络、甘草各4克,川连3克。

【制法】 水煎2次,取药汁300克混合。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散结止痛。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每日1剂,每剂药两煎后药汁混合分服,学龄前儿童取药汁100~150克,少量频服,学龄儿童取药汁200~300克分早、中、晚饭后1小时服。高热烦躁加钩藤6克,羚羊角粉1.5克,随汤冲服;口渴引饮加玄参9克,天花粉3克;大便干结加生大黄3克,芒硝1.5克。上述剂量为5岁儿童用量,可随年龄大小增减。

雄黄冰片膏

【组成】 雄黄、冰片各适量。

【制法】 将上药研末与医用凡士林调匀成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均匀地涂于患侧腮腺及面颊部,外敷纱布,包扎。

二黄冰黛散

【组成】 大黄15克,黄柏、青黛各10克,冰片3克。

【制法】 用上药研细为末,用鸭蛋清调匀,置冰箱内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化淤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挑出上药适量,涂敷患处,每日3次。

青黛仙人糊

【组成】 青黛20克,仙人掌100克(去皮刺捣烂)。

【制法】 取上药以50%酒精20克,淀粉10克,混合调成糊状。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外敷肿胀的腮腺部位,每日外敷2~3次,现调现敷。

解毒抗炎合剂

【组成】 银花、生地、青葙子、草决明各12克,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夏枯草各20克,玄参15克,龙胆草6克,蝉衣、柴胡各10克。

【制法】 将中药浸泡30分钟后煎熬,水高于药物2厘米左右,小火煎16~18分钟取汁。

【功效】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根据年龄大小,每次服20~40克,每日5~6次。

芙蓉仙人掌方

【组成】 木芙蓉叶10克,仙人掌10克(去刺)。

【制法】 取上药捣烂成糊状,取无菌纱布1块,将药糊摊于纱布上。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敷于肿胀之面颊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南星黄连敷足方

【组成】 胆南星、川黄连、川黄柏各6克,生大黄10克,吴茱萸15克。

【制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以醋调匀做成两个药饼。

【功效】 清热泻火,祛风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双侧涌泉穴各敷贴1个,用绷带固定,连续敷贴24小时后去药。

蒲公英鸡蛋清方

【组成】 蒲公英适量,鸡蛋清数个。

【制法】 将蒲公英捣烂如泥,2味调和为糊状.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用途】 适用于腮腺炎。

【用法】 药糊摊在布上,贴敷患处。

墨锭蛋清方

【组成】 墨锭1锭,鸡蛋清1个。

【制法】 将鸡蛋打碎,取鸡蛋清,用墨锭研磨,备用。

【功效】 解毒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涂患处,每日3次。

野菊叶鸡蛋方

【组成】 野菊花叶60克,鸡蛋清1个。

【制法】 将野菊花叶捣烂,与鸡蛋清调匀。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涂患处。

二叶蛋清方

【组成】 鲜松叶25克,大青叶20克,鸡蛋清1个。

【制法】 将大青叶、鲜松叶加水煎成45克,再加入鸡蛋清,搅匀装瓶。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涂敷患处,每日2次。

痄腮膏

【组成】 穿山甲5克,乳香5克,没药5克,赤芍5克,连翘5克,生大黄5克,栀子5克,大青叶5克,板蓝根5克,五灵脂25克,蜂蜜适量。

【制法】 把以上前10味共研为细末,加入蜂蜜调成膏状,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冷敷患处30~36小时后再次换药。

乳香没药醋方

【组成】 乳香末6克,没药末6克,淀粉60克,米醋250克。

【制法】 将米醋放在沙锅内煮沸,再将乳香末和没药末放入搅匀,随搅随下淀粉,待成糊状后便倒在牛皮纸上涂抹,糊的厚度约1.5厘米,面积要大于患部的面积,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散淤消肿。

【用途】 适用于痈、蜂窝组织炎、疔、丹毒、脓肿、腮腺炎、乳腺炎等急性外科炎症。

【用法】 待药糊稍凉,趁温热时敷于患部,然后用消毒纱布固定。

天南星醋涂方

【组成】 生天南星末、醋各适量。

【制法】 将天南星研为细粉,浸泡在食醋中5天,即成。

【功效】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消肿散结。

【用途】 适用于皮肤疣和流行性腮腺炎等。

【用法】 每天3~4次涂于患处。

大黄醋方

【组成】 生大黄粉1克,醋适量。

【制法】 将生大黄粉用醋调匀,备用。

【功效】 泻实热,破积滞,行淤血。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敷于患处,每日2次。

相思子蛋清方

【组成】 相思子粉、鸡蛋清各适量。

【制法】 将相思子粉用微火炒至黄色,研为细末,取药末适量与鸡蛋清调成糊状,涂于塑料布或油纸上,面积应大于肿胀病灶,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多数患儿敷药后12小时内肿消病愈。

吴萸虎杖醋方

【组成】 吴茱萸9克,虎杖根4.5克,紫花地丁6克,胆南星3克,食醋适量。

【制法】 取以上前4味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6~15克,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肿痛、恶寒发热者。

【用法】 敷于双足涌泉穴。药粉用量按年龄计算:2~5岁取药末6克,6~10岁取药末9克,11~15岁取药末12克,15岁以上取药末15克。

雄黄明矾冰片方

【组成】 雄黄15克,明矾12克,冰片3克,食醋适量。

【制法】 将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再与食醋一同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用消毒棉签蘸药糊涂敷两腮,每日涂擦3~4次。

南星半夏黄药子膏

【组成】 生南星9克,生半夏9克,黄药子9克,狼毒9克,川贝母9克,五倍子9克,明矾30克,大葱7根,生蜂蜜120克。

【制法】 用以上7味共研细末,备用;大葱洗净,不去根须,放入锅中,加水1500克煎沸1~1.5小时后捞出,再加入药末和蜂蜜,调和成膏。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用竹片蘸药膏涂敷两腮,每日涂敷1~2次。

大黄青黛赤豆方

【组成】 大黄15克,赤小豆30克,青黛30克,鸡蛋清2个。

【制法】 将前2味共研细末,再与青黛混匀,分成5包,每取1包,与鸡蛋清一同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泻火解毒,凉血散淤。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用毛刷蘸药糊涂敷两腮,干后再涂,不拘次数。

蒲公英醋方

【组成】 鲜蒲公英1把,醋20克。

【制法】 将鲜蒲公英整棵洗净,捣烂加醋,调匀,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淤。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敷于患处,干后取下再换。

七叶一枝花醋方

【组成】 七叶一枝花适量,酒、醋各少许。

【制法】 以上前1味烘干后研为细末,再用酒、醋各半调成糊状,备用。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途】 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 涂敷于患处,每日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