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4
11379000000018

第18章 传奇人物揭秘(6)

希特勒的独裁统治令世界血流成河。1940年7月,茨威格在给托马斯·曼的信中写道:“……我在此(指美国)的时间少得可怜,我利用这屈指可数的日子为拯救苦难中的朋友们,也包括我的前妻,尽点微薄之力……承蒙您的一片诚心。询及我今后的去处,这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本想回到英国……我简直没有精力在大使馆的官员们面前为申请逗留或延长逗留期限再折腾了,要么风暴结束,要么自己结束自己。”

这个58岁的老人已经饱受战争之苦了。

这个一向视脑力劳动为最高乐趣的人,在移居巴西期间,尽管物质条件十分优越,却感到精神上的折磨一日比一日难以忍受。而且,二战的爆发使茨威格的人道主义理想完全破灭。他不再期待“旭日东升”的景象,他已没有耐心去等待和平的来临了。为了摆脱这种等待的折磨,他决定及时地不失尊严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感到:“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那个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洲业已日趋毁灭。”

也有人认为:茨威格夫妻双双自杀,也是由茨威格本人的性格造成的。

茨威格从小就不喜欢被颇多的学习生活所束缚,但又不能违抗父亲的命令,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学习。他认为,“……学习就是恐惧、严肃、折磨、压抑和牢狱。世界仿佛一片灰暗,我们凝视着自由,犹如希望的熠熠繁星……可是,这里是网,它束缚着我们的命运,如此严格的纪律禁锢着应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世界,我们从未摆脱那种桎梏,内心深深感到它的约束。”

茨威格天生的性格很适于文学创作,但是在文学上影响他最多的却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受其影响,茨威格在作品中善于进行心理分析,他有意忽略外部世界、客观环境、自然风光、细节描写等琐屑之处,倾注全力将视角对准人物内心,采用内心独白、现身说法、自由联想、书信表白等方式烘托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对灵魂的剖析,对内心的深刻揭露,是心理分析的特征。茨威格的这类作品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非常让人叹服。而且,从这类作品中也能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理想的作家。

茨威格是一位毕生追求人道主义理想与精神自由的作家,出于人道主义立场,他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厌恶金钱社会的尔虞我诈、虚伪、自私与冷酷。

为了让人们理解他自杀这一举动,茨威格在遗言中这样说:“及时地而且以真诚的态度结束生命。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地球上最善良、纯真的欢乐和个人的自由始终是至圣至美的。向我所有的朋友们问好,但愿他们历经长夜后能见到曙光,而我这个惯于性急的人就先他们而去了。”

他的妻子夏绿蒂·伊丽莎白·阿特曼也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她忧郁内敛,对丈夫既崇拜又感激,丈夫选择自杀,她也不会独活于世。

由此可见,茨威格夫妇是由于他们的人道主义理想的破灭而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柴可夫斯基死因之谜

柴可夫斯基的身边似乎从来不乏戏剧性。他凭借伟大的音乐作品赢得了国际声誉,却在人气急升的时候突然辞世。是天妒英才,还是自杀身亡?而《第六交响乐》又为他的死增添了一丝神秘……

《第六交响乐》与大师之死

俄国著名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于1893年11月6日凌晨,突然结束了他辉煌的一生。这一年是音乐家的个人声誉急剧提高、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他的溘然长逝使人们对他的神秘死亡充满了好奇。

柴可夫斯基

1893年11月18日,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六交响乐》第二次公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被音乐中流露出的悲伤气氛所感动,也因此更加深了对柴可夫斯基内心世界的关注,仿佛从音乐中可以感觉到他死亡的预兆。《第六交响乐》似乎成了柴可夫斯基“自杀”的“预言”。因此,柴可夫斯基的“自杀”,也被传为奇闻。他创作《第六交响乐》,原意是想献给自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的。然而,命运却这样捉弄了他,这支交响乐同他自己的死亡联系在一起,显得更加神秘。后来,有人发现一份相传为柴可夫斯基写的“秘密标题”的草稿,上面有这样一句话:这支交响乐的最终本质是生活。第一部分一全是冲动的热情、信心和渴望活动,必须短《终曲:死亡——崩溃的结果》:第二部分——爱;第三部分——失望;第四部分——以死亡为终结(也要短)。所以,人们认为,柴可夫斯基是自杀的,这支交响乐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是,另有一些人认为,虽然柴可夫斯基确实试图自杀,而且他的《第六交响乐》的主题也是悲剧性的,然而《第六交响乐》却绝不是作者为自己“自杀”所写的“挽歌”。因为,1893年这一年,是作者获得极高荣誉的一年,人们不相信他会在此时选择自杀。5月29日,他到伦敦参加英国剑桥大学音乐社成立50周年纪念大庆。皇家爱乐音乐会于6月1日又演奏了他的《第四交响乐》,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6月13日,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名誉音乐教授称号。正是由于这份喜悦才使他创作出《第六交响乐》,因此不可能日后又选择自杀。

疾病说

有人认为,柴可夫斯基应该是死于急病。11月1日傍晚,他与朋友共进晚餐,并酗酒直至凌晨2时。第二日早晨,他开始失眠,吃不下东西。午后,他喝了一杯生水,就再也没有好转的迹象,最终于11月6日不幸逝世。根据彼得堡的优秀医生——勃廷逊兄弟的诊断,柴可夫斯基确实是死于霍乱。

当然,声名显赫的柴可夫斯基是自杀,还是因为疾病而死,现在我们都无从得知了。后人也只能用哀思来表达对这位大师的怀念之情。

毕加索的死因之谜

毕加索的一生充满争议。他的艺术作品令人啧啧称奇;他那放荡的生活也一直为世人诟病。而这位毁誉参半的艺术大师的死因更是一个谜。画家是死于纵欲,还是抑郁而终呢?

毁誉参半的艺术大师

毕加索是20世纪绘画史上拥有极高声誉的画家,他的作品既继承传统艺术,又具有独创性,成为世界艺术瑰宝。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艺术大师,有着鲜明的个性。为逃避人们的拜访,他长期居住在山顶的一座别墅里,过着隐居生活,从不接见不速之客。在生活中他常常搞些恶作剧,出些小花招,为人怪异。正是这些个性,使得他的死因令人们猜测不已。

希腊女记者阿里亚娜·斯特拉辛奥波洛斯·赫因汤于1988年6月在美国出版了《毕加索——创造和破坏者》,书中向大家揭示了这位艺术大师的一些奇闻逸事。她揭示了毕加索性格中的许多缺点,例如为人专横粗暴、不负责任、自私自利且诡计多端。阿里亚娜还写道:“毕加索在巴黎大街与一名17岁的少女玛丽·特里萨·沃尔特相遇,并对她说:‘我是毕加索,您和我在一起会成为名人的。我们在一起一定会快乐的。’”他和妻子奥尔加科拉瓦度假时,让玛丽也住在附近。白天让玛丽当模特,晚上常常伺机与她约会。后来,玛丽也遭到了无情的抛弃。总之,毕加索是一个行为放纵的人。如果说他死于纵欲,确有根据。

在《住宅与庭院》杂志上,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家约翰·查理森曾披露:在1915—1916年间,毕加索曾与一位名叫加布里埃尔·德佩尔·莱斯皮纳斯的巴黎妇女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查理森说,最令人惊奇的是毕加索曾在一张纸上写道:“我已请求善良的上帝允许我向你——莱斯皮纳斯求婚。”此事也为纵欲一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死因难以确定

还有的学者试图从艺术规律、艺术与女性的关系上对毕加索之死进行探讨。毕加索在其一生的创作当中从无数个女人身上获得过灵感。一个艺术家如果其婚恋和家庭都比较幸福的话,他的创作会更顺利,更成功。感情因素在促成艺术家创作力爆发的各种因素中是一根“导火线”,毕加索在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雅克琳结婚之后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在毕加索生命后10年的创作中,一直交织着婚后生活的幸福、妻子的鼓励以及死亡来临的幻影。但是据学者、专家考证,在毕加索生命的最后一年,他所钟爱的雅克琳患上了精神病,这使他感到无比痛心,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创作。从历史来看,任何一个艺术家在经历创作高峰期后,都会无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毕加索也不能逃脱这种规律。而实际上,毕加索最后几年的创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两个原因,对毕加索的打击很大,也许他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抑郁而死的。

但是,这一观点仍然缺少根据。因为毕加索生性古怪,很少谈论自己的事情,致使许多生活真相被湮没了,他的死亡报告也并不详尽,所有这些都使得我们对毕加索的死因无法知道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