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火灾逃生
知识链接
火灾凡失去控制并对财物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称为火灾。
安全对策
1.如何灭火?
发现初起火灾,应立即呼救,拨打119;同时采取措施灭火自救。
家用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燃气灶具着火——①液化气:迅速用毛巾、抹布等盖住钢瓶护栏,用衣服、棉被等浸水后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总阀;②管道燃气:关阀、灭火。
油锅起火——迅速盖上锅盖使火熄灭,绝不能用水扑救。如果油火洒在灶具或地面上,可用手提式灭火器扑救,或用湿棉被、湿毛毯等捂盖灭火,并马上熄灭炉火。
酒精火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千万不能用嘴吹,可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
注意:使用灭火器,或用沙土、毛毯、棉被等覆盖灭火。不要随便打开门窗。
有人被困时先救人。
2.火灾脱险逃生应紧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万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不乱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人。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0/,可滤去10%~40%-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沿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投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3.家庭失火
(1)迅速判断火势来源。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背向烟火方向迅速离开。
(3)如果逃生时需要打开门,开门前要检查门把,并采取相应对策:如果门把很热,不要开门,转从窗户逃生,或到窗口等待救援;如果门把不热,慢慢开门,并确定火、烟是否阻挡了逃生去路——若有阻挡,要立即关门并寻找其他逃生路径;若未阻挡出路,马上逃生并关上经过的门。
(4)浓烟弥漫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压低身子,沿墙壁边缘逃生。
(5)必须经过火焰区时,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毛毯裹住头和劳体,迅速通过。
(6)逃生通道被切断、短时间内无人救援时,应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
注意:
(l)千万不要钻进阁楼、厨房,更不要进电梯。
(2)身上着火,不要乱跑,可跳进水中或就地打滚扑压身上的火苗;或让同伴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用水浇灭火。
(3)不要留恋财物,逃离火场后不要再返回。
(4)要有秩序,防止挤踏事故。
(5)不要围观火场,以免妨碍救援工作,或因爆炸等原因受到伤害。
(6)不要盲目跳楼,利用以下方式逃生:
绳索——两手握绳,两脚夹紧,手脚并用直接向下滑;绳越粗越好,细绳可以打上若干个结。
被单、衣物——把织物撕成条状连接起来,牢固地拴在门窗、阳台上,顺着下滑。
落水管、避雷针引下线——两手抓紧,两脚夹住,手脚并用向下移动。
天窗——住在顶楼的人可爬上屋顶,向下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也可通过 旁边的建筑物逃生。
阳台、毗邻平台——爬到隔壁安全地方,或通过窗口转移到下一层的平台。
脚手架、雨篷——就近攀缘避火。
案例启示
案例1
孩童“火里逃生”
有一次伤亡惨重的特大火灾中,有位年仅10岁的小男孩和他的表妹却奇迹般地“火里逃生”。当这对小兄妹安然无恙地被人从厕所里救出来时,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惊恐。当人们问道:“你们为什么躲到厕所里呢?”小男孩从容地回答:“我记得‘电视安全知识竞赛’上说过,火灾发生时厕所里最安全。”这个回答,使在场的许多大人不得不钦佩小小年纪的孩童,具有这样科学的自防、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
【启示】掌握自救常识。
案例2方法不同结局不同
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在辽宁省的大连饭店火灾,有6人丧生。那么逃生者和死难者各是怎样做的呢?
5楼的林飞康、荒井良男以毛巾捂住口鼻,从楼梯得以疏散逃生。另有2名日本客人先用从浴室里浸湿的棉被堵在门的缝隙上,然后将窗帘、被单拧成绳子,拴在暖气管上,从窗台滑下,安全逃生。日本客人杨登也具备这样的逃坐知识,可惜他年事已高,手脚不灵便,终于没有躲过一劫。然而,另外的几名遇难者呢?他们四处寻找逃生之路,却没有逃生常识,直立逃跑中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无力瘫坐在地上苦苦挣扎,最后死亡。
【启示】火灾逃生要用科学方法。
想和做:
l.在农村,老人们经常会提醒“穷灶门、富水缸”,想一想其中的含义。
2.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过消防演习吗?一次演习终身受用,可建议学校开展,消防部门一定会大力支持的。
§§§第二节发生拥挤事故怎么办
1.遇到拥挤踩踏事故怎么办?
专家提醒,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专家特别提醒: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菲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果此时你正带着孩子,要尽快把孩子抱起来,因为儿童身体矮小,力气小,面对拥挤混乱的人群,极易出现危险。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
2.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人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 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3.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l)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 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 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 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4.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 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 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5.怎样顸防校园踩踏事故发生?
(1)增强安全责任感,制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具体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各区县教育局、各学校要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责任。
(3)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二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