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5
11374500000014

第14章 天上不会掉馅饼(2)

④网络诈骗常常借助病毒程序,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留意新近出现的病毒事件的主要特征,学习和掌握一些处理病毒事件的基本技巧。

⑤目前,很多网络病毒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式对系统进行攻击,建议大家使用复杂的密码,降低被病毒破译密码的可能性。

最后,如果确定自己被骗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报警,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案例启示

§§§第二节网络诈骗(1)

案例1

2008年3月,某学校女生江某在网上聊天时,结识了一位自称是上海某大学校篮球队队长的网友刘某,江西籍。江某一听对方是篮球健将,又曾参加过中国大学生CUBA男子篮球比赛,仰慕不已,心想,若能结交这样一位名牌高校的优秀篮球运动员是多么令人羡慕的美事。于是,江某邀请刘某有机会来学校见面,并告诉刘某其联系方式及地址。2008年4月,刘某来到江某学校,声称要到江西南昌参加CUBA选拔赛,特地来看望江某。离别时,刘某提出,能否借他800元,因参加比赛需补给营养,而且外出比赛开销也比较大。江某听罢,二话没说,慷慨解囊。刘某接过钱说,参加完比赛再来看她。然而,自刘某离别后,再无音讯。

【启示】

网络是虚拟的。网上聊天仅仅为网友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并不能改变网络固有的虚拟本质。因此,网络交友需慎之又慎,不要沉溺于“网恋”,更不能轻易相约见面,尤其是女学生。而在现实生活中,被网友诈骗的案件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强奸、杀人案件也屡见不鲜。

案例2

2009年8月,秦某上网登录邮箱收到一封中奖邮件,称秦某的邮箱被抽为“雅虎2009欢乐送”幸运奖用户,并提供了一个链接。秦某登录到链接网站,网站显示秦某的奖品为人民币5.8万及三星Q40笔记本电脑,需要缴纳安全费1300元、税金5800元和内置网卡上网费4800元。秦某在网页上找到客服电话,联系后,对方称必须缴纳上述费用才能领取奖品。在给其汇款11900元后,与对方联系,对方称秦某又中了12万元大奖,要交1.2万元手续费才能领奖,秦某这才感觉不对,发现被骗。

【启示】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伪造知名网站发布虚假信息,进行各种形式的犯罪活动,一些群众因轻信网上信息或种种利诱而被骗。现在,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网络天生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以及我国信息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犯罪分子经常可以轻易地利用网络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在上网的过程中不要轻信网上的诱人信息,要善于辨别真伪,以防上当受骗。

案例3

网上购物诈骗:2009年4月,刘某在淘宝网上看中一款东芝笔记本电脑,后与对方联系,对方称:因为产品是走私的,不支持淘宝支付宝交易,只能先预付货款。在刘某通过银行汇款的形式先交1400余元货款后,可在第二天下午到货。第二天下午,刘某接到一名自称送货人员的电话,称电脑是走私货,需要先交押金才能交货,后刘某分3次将3000元通过银行汇款的形式汇给对方,而对方一直未送货,刘某才发现被骗。

【启示】

目前,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在知名电子商务网站发布虚假信息,以所谓“超低价”“免税”“走私货”“慈善义卖”等名义出售商品,要求受骗者先行支付货款,但事后并不到货,从而达到诈骗钱财目的。因此,一是网络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的大网站进行,不要随意点击不安全网站或是卖(买)家提供的链接网址进行购物;二是在正规网站购物一定要采取安全的手段,千万不可先交钱;三是不要在非银行网页(包括非官方银行网页)里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客户号及支付密码、动态密码等相关信息。

你或者你周围的同学、亲友有遭遇网络诈骗的实例吗?如果有,整理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

§§§第三节手机诈骗

近年来,随着通讯手段的日益发达,先进的通讯方式也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作为新的欺骗大众的手段,犯罪手段科技化,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当事人一旦轻信骗子的谎言,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国不少手机用户曾被此类信息“骚扰”过。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也不断接到报案,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突出。

1.你知道常见的手机诈骗类型有哪些吗?

(1)设置中奖陷阱。以中奖为诱饵,诈骗者让手机用户先汇邮费、手续费或个人所得税到一个银行账号,收到钱后便逃之天天。

(2)发布“六合彩”虚假信息。“六合彩”是政府明确禁止的赌博行为,但是诈骗者却通过手机短信向用户群发虚假的非法“六合彩”特码信息来骗取钱财。

(3)骗取高额话费。这类诈骗以短信的方式出现的比较多:有的短信称该手机用户的朋友为他点播了歌曲,请他拨打某电话收听,如果手机用户回电话听歌就会被收取高额话费;有的短信通过窃取手机SIM信息骗取话费,如果手机用户按照短信的指示操作了,SIM卡号就可能被骗取,诈骗者从而可以利用该卡随意拨打电话,从而骗取高额话费。

(4)如果您收到未知电话号码,或响过两下就挂断的电话,不要随随便便回复。部分0941、0951开头的号码中有的是加值付费电话,接到这两个号码开头电话或陌生来电,一定要小心核对再行回复。如果您接到不熟悉的电话,对方自称为您好友,并让您猜其身份,请不要跟他捉迷藏,直接问他是谁,如果是您好友,简单核对就清楚。

(5)通过不法手段先获得你亲属、朋友的电话号码等资料,然后通过手机软件改号系统将你的手机来电显示变成你所熟悉的亲朋的号码,对你进行诈骗。由于事先取得了相关真实资料,当事人很难分辨。

2.青少年如何牢固树立自防意识,防范手机诈骗

(1)自觉增强防范意识,识破虚假手机短信,不断提高提防和识别手机短信诈骗的能力,防止上当受骗。此外,还要提醒和告诫亲人朋友防范手机短信诈骗行为,降低此类诈骗事件的发生。

(2)掌握好自己的手机信息,避免手机号码或者资料泄露给不熟悉的人。做个老实人,不贪小利,不贪横财,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3)要有强烈的防骗意识:不要轻信不明号码发来的手机短信;不要轻意向不明号码回复电话;不要轻信未曾见面的人的话语;不要泄漏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对于一些根本无法鉴别的陌生短信,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管它。如果已经上当,请立即拨110报警。

案例启示

案例1

暑假期间小黄偶然间收到了同学小臧的短信:“我现在在外地旅游,手机没钱了,你帮我充值。因为手机欠费,不能直接充值,把充值卡密码发给我。”不知情的小黄信以为真,把充值卡密码发了过去,然而最终发现短信并不是小臧本人发的,结果小黄白白被骗走了两张百元充值卡。而令人奇怪的是,小臧对此并不知情,而且手机和SIM卡一直没丢,直到第二天小黄打来电话,小臧才发现自己的SIM卡已失效。他赶紧到营业厅补卡,发现卡早已被列入黑名单。随后小臧报了警,派出所方面称,小臧已经不是第一个报此类案件的人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小臧的SIM卡是被人复制了卡上的信息,然后将其密码故意输错,导致其卡被列入黑名单不能使用。罪犯就用复制的SIM卡进行作案。由于小臧的联系人电话都存在SIM卡上,罪犯盗取了SIM卡信息后,向所有的联系人都发出了索要充值卡密码的短信,不少警惕性不高的人不小心就“中招”了。

【启示】此举带有一定的高科技成分,而且跟其他诈骗现金、要求汇款不同,诈骗充值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应对措施:

(1)由于涉及钱财,所以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于收到的短信尤其是涉及财物的短信要格外谨慎,哪怕是当事人发来的,也一定要打电话向当事人确认。

(2)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避免被他人盗用相关信息。小臧一直将联系人电话存在SIM卡上,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保管好手机和信息是最关键的。

(3)-般在本省内,正常使用的手机号,欠费了也可以自己充值或他人帮忙充值,不需要发充值卡密码过去。如果打了充值电话,系统提示不能直接充值,很可能手机号已被列入黑名单,而当手机被列入黑名单,无论他人还是本人都是不能充值的。

案例2

2005年9月21日上午,学生李某收到一短信,内容是:其银行卡在厦门好又多消费1000元。李某随即拔打了短信留下的联系电话,接电话的一女子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李某说,其银行卡“确实”发生了交易,可能是银行卡资料已泄露,银行卡已被他人伪造,并提供公安机关的所谓报案电话。接着,对方声称,可免费为其办理防盗刷、防盗领密码、申请存款保险单等业务,李某只需告诉其银行卡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码,并将卡内余额转账到安全账户即可。随后,李某在工商银行ATM取款机按对方提示进行操作,将卡内余额5535元转账到“安全账户”。其实,所谓的“安全账户”是诈骗分子事先以虚假身份在银行开设的私人账户。

【启示】据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介绍,全国4亿多的手机用户几乎都收到过违法短信。为此,一旦收到类似短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卡号、密码等账户信息,更不能通过ATM向不明账户进行转账。如对自己的银行卡消费存有疑问,应到银行柜台咨询,或致电各发卡银行的客户服务热线,如:中国银联服务热线95516等。

现在有手机的人很多,利用本节学到的知识,你和家长尤其是家里的老人交流讨论,看看生活中如何警惕手机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