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
11372600000016

第16章 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始末(1)

袁澍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政局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当时新疆孤悬塞外,在内忧外患、风雨动荡中,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国际争霸角逐斗争的战略一环。美国驻新疆领事馆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代表和渗透触角,在风生潮起波谲云诡的新疆政局风暴中扮演了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成为探索研究新疆近代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由于国际外交斗争讳莫如深,资料缺乏,线索隐秘等多种主客观原因,长久以来这一课题是研究的空白和禁区,至今研究涉足者甚微。笔者仅根据国内可触及的有限资料,抉隐发微,勾勒出其基本线条,希冀抛砖引玉,以促进研究深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反对国际法西斯侵略,中美建立同盟国关系。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援中国抗日战争,用中国战场牵制日本陆军主力,以减少太平洋战场的军事压力,一方面扶持国民党政府,努力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势力,遏制苏联的影响,准备战后独占在华利益。因此美国对苏俄传统势力范围和未来“冷战”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新疆尤为重视,竭力伺机渗入。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期间控制了中国大西南、大西北,也梦寐以求统一新疆。

1942年8月,新疆督办盛世才在国际形势剧变和苏德战争红军危机的影响下,为维护其统治,改弦易辙投靠国民政府,并建议将美英势力引入新疆以抵制苏联。国民政府遂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先行设立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公署,调曾留美的外交官吴泽湘任特派员,又组建美英科,专门负责领馆设置和联络工作。当年12月,中国政府同意在迪化开设领事馆。次年4月19日,美国驻华大使馆秘书柯乐博奉命来新出任首任领事。馆址在迪化南梁羊毛湖头道巷5号(今胜利路和平巷1号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由美国租用省府建筑房产。

抗战期间,美领馆主要活动:一是协助运送从印度经新疆到内地的美援物资,以支持中国抗战。二是广泛结交联系新疆党政军要员和社会各族上层人士,利用驾车到南北疆各地旅行之机,搜集中国新疆,尤其是苏联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1944年美驻重庆情报官马克南曾到新疆,调查地形、气象、边界、机场等多种军事目标。1947年7月初,马克南到迪化任领事馆秘书,代理副领事;1948年12月被任命为副领事,专门负责情报工作。三是扩大美国势力影响,用各种方式散发美国画报、图片、报刊;在南梁免费公开放映美国电影;在领馆内搭棚免费治病施药;举办英文训练班,由领事夫人亲自主持,分别开设培训领馆职工、维族青年和新疆学院学生三个班,培植亲美势力,为美国长期战略目标服务。

盛世才投靠国民党,迫使苏联多年经营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撤离,莫斯科认为这无异于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背后一击,不可容忍。美英领馆进驻新疆则是在苏联中亚脆弱腹部楔入的肉中刺,对此斯大林深恶痛绝。于是苏联改变对新疆政策,积极组织支持以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为主的反政府武装斗争。不仅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统治,也是对美英势力进入新疆的当头棒喝。

1945年初,三区革命指挥部对伊宁国民党军政发起总攻,前线战事紧张激烈。美领馆急于了解事变进展和苏联介入情况。1月11日美领事华瑞德拜访省主席吴忠信,了解“伊宁事变”情况,以便“公布世界,藉以引起国际的关注”,制造反苏舆论压力。不久国民党统治在伊犁各地相继失陷,守军被全歼。23日,华瑞德再访吴忠信询问事变最新进展,并报告美国政府研讨对策。6月初,在苏联顾问帮助下,民族军指挥部制定并实施北中南三线出击全面扩张的军事计划,省府陷入危机。6月29日华瑞德拜见吴忠信,表示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霍普金斯已赴莫斯科,美国将努力使“伊宁事变”可望不复扩大。实则美苏双方却以维持伊宁和外蒙现状争夺勾结,作幕后交易。1946年7月1日,新疆省联合政府成立,苏美英三国驻迪化领事应邀出席在西大楼举行的就职宣誓典礼。表面上新疆政局暂时平静,而新一轮冷战斗争更加激烈。美国力图直接从内部介入影响三区临时政府。不久美国《生活杂志》女记者伊斯吐尼斯·巴巴拉和女记者法格·法尔克尔先后到伊宁采访临时政府副主席、伊犁地区专员、清末贵族阿奇木伯克·霍加、财政厅厅长、伊犁地区副专员、着名富商安尼瓦尔·木沙巴也夫、民族军总指挥伊斯哈克伯克·穆努诺夫、军事法院院长艾尼等着名人物,主要了解三区革命和苏联支援情况。继之,美副领事马克南也赴伊犁拜访临时政府报社总编、伊犁专署秘书长、民主革命党副主席艾斯海提·伊斯哈科夫及苏联驻伊宁总领事达巴申,以搜集苏方援助情报,在国际上掀起反苏扩张的浪潮。

1947年6月初,新疆又发生了北塔山事件。这是外蒙军队入侵新疆奇台边境北塔山引发的一场边境武装冲突。美国积极利用该事件反苏。6月底,马克南在乌斯满·斯拉木的陪同下亲上北塔山最高峰视察并绘制地图。从6月至9月,美国国际新闻处记者罗伯逊、美联社记者麦特逊、《纽约每日报》女记者派克、《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兰德、法新社记者沙瓦莱力等先后来新疆采访消息,有的还去了北塔山,一时间北塔山事件成为国内外瞩目的热点。当时美国马歇尔将军在华调停国共冲突,马克南策动国民党扩大宣传,以引起美国军政上层的重视和干涉,借机扑灭三区革命。此举在客观上形成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遏止了苏蒙扩大侵略的行径。

国民党政府在全国内战中,政治上不得人心,经济上濒临崩溃,军事上连遭惨败。美国预感其统治行将就木,为继续推行反苏冷战政策,必须寻找新的在华代理人。他们认为在新疆对付三区革命必须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反苏反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