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水为什么不再蓝
11371600000006

第6章 认识神秘的海洋(6)

由此开始了人们所称的现代,即全球纪元。全球纪元的开端以人们发现大地是个星球及地球的各部分开始沟通作为标志。

从对美洲的征服到哥白尼的革命,一个新的地球观出现了。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而成为太阳的行星,人类也因此失去了至尊地位;大地不再是一个平面,而成为球形;地球不再固定不动,而是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

海上贸易摆脱了沿岸航行的局限,开始向所有海域拓展。到了21世纪,人类社会已到了高度物质化和技术化的程度,可是,乐极生悲,许多困扰人类的问题相继出现,迫使人类必须进行反向思维。

人类驾着科学、技术、工业三驾马车狂奔。文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例如对物理能量的利用,高度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让人们活动便捷的汽车,使天堑变通途的飞机等。科学技术已经侵入原属于生物和社会的领域,例如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和人的生死等方面。

信息杂志不断向人们传播幸福的妙方,小说的主人公在小说结尾总会获得爱情。皆大欢喜是人类治疗自己创伤的百试不爽的手段。

然而,回想过去的岁月,人们先是兴高采烈,现在则充满愁怅和不安。

1.明天,我们住在哪里

由于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导致人类生活空间急剧缩小。目前,世界上可以开垦成耕地的土地已经越来越少,造成交通拥挤、住房面积缩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1800年时,全世界有3%的人生活在城市里,而今天的西欧却有80%的人是城市居民。墨西哥城、上海、孟买、雅加达、东京、大阪等大型都市仍在不断扩大。这些巨型城市正在饱受交通堵塞、城市紧张和各种污染之苦。

2.海洋还能给我们提供食物吗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活动,如果没有合理、科学地进行海洋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也必然影响海洋的自然环境,甚至造成其严重的破坏。60年代以来,随着“海洋开发热”的兴起,人类对海洋的侵害程度也相对加剧了。据统计,现在全世界每年有几十亿吨污染废弃物倾入大海。由河流排放入海的石油约为400万吨,因海洋油轮事故流失入海的石油约为100万吨;海洋每年还要接收2.5万吨多氯联苯,25万吨铜,39万吨锌,30多万吨铅,留存在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质约2000万居里;全世界每年生产约8000吨的汞,其中有5000吨最终要进入海洋。

环境的破坏会带来灭顶之灾,复活岛悲剧就是最好的证明。科学家对复活岛上沉积土层内的花粉进行分析,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原来在公元1200年到1500年时期,岛上树木非常茂盛,搬运石雕的绳索就是取材于这些大树。在波里尼西亚人移民到这个岛的初期,他们的食物结构也和现在不同,海豚竟占了食物来源的三分之一。这些海豚生活在离岛很远的大海上,必须有大船才能捕捉到,这也证明当时岛上的植物茂密。除海豚外,居民还食海鸟和海豹。他们都要用木材来烧烤这些食物。直到公元1400年,森林开始减少,生态系统受到致命破坏,悲剧也就由此产生了,先是海鸟飞走了,然后野兽消亡了。科学家发现,1500年后岛民的食物从哺乳类过渡到鱼、蚌、蜗牛,体积越来越小。海豚也捕食不了了,原因是造船的大树干没有了。

食物资源枯竭,人吃人的时代便开始了,作为复活岛文明象征的石像,自然也在劫难逃。敌对部族疯狂破坏彼此的石像,企图从灾难中解脱。1864年最后一尊石像倒下了,但是活着的人很快也成了石像的殉葬者。

悲剧让人痛心、寒颤。今天的开发者们是否已经意识到盲目掠夺和破坏环境资源会导致人类未来的灾难呢?

3.地球变暖了,我们的家被淹了

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同温层的臭氧层受到蚕食,南极出现了臭氧空洞,而对流层(大气层最低的部分)聚积了过多的臭氧。全球气温升高。

阿尔卑斯山积雪融化,南北极冰川雪量减少,大洋海水升温,寒带植被增多,智利沙漠鲜花开放。

自19世纪末至现在,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摄氏度,尤其最近1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之大,已创过去110年间最高记录。日本气象白皮书预测说,到21世纪,球气温每10年将平均升高0.3摄氏度,到2025年,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升高1摄氏度。

过去60年来,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升高1.8毫米,近10年加快,每年以3.9毫米的速度升高,黑海水位升高尤其显着,从1978年开始,每年升高13厘米,迄今已高出原来水位2.5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可以使你心安理得,但是,不久噩梦将向你压来。如果人类不采取对策,到205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升高30~50厘米。沿海许多工业基地将变成鱼虾遨游的泽国。电脑模拟结果令人沮丧。

2050年,世界各地海岸线70%、美国海岸线90%被海水淹没;

2050—2070年:巴勒斯坦国土1/5、尼罗河三角洲1/3、印度洋傍的马尔代夫共和国都成泽国;东京、大阪、曼谷、威尼斯、彼得堡和阿姆斯特丹等沿海城市或完全或局部沉入海中。

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忧心忡忡地说:“海平面在逐渐升高,这意味着马尔代夫作为一个国家将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真是灭顶之灾啊!”

4.掠夺还能持续多久

据罗马俱乐部测算,按全世界资源埋藏量除以每年消耗量得出,陆地资源还可用500年,若以消耗量每年增加2.5%比例计算,只能供应90多年;有人认为煤、石油等能够用300年;过去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随着水资源的破坏,“水荒”也在威胁着人类。由此可见,如果人类不加以节制,未来将造成生态混乱,物种灭绝,粮食减产,水源短缺,虫害逞凶,风暴增多,森林减少,沙漠为祸,洪涝频仍,旱魃为虐就会成为现实。

呵护地球才能与其共存

地球只是宇宙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天体,但人类的存在使其成为充满各种幻想的天国。人类在几百万年之前,从热带到亚热带到遍布全球,每演化一步,都要接受众多的挑战和磨难。

每次新技术发展都会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状态。第一次以蒸汽机为契机,减少了体力劳动;第二次以电力为特征,找寻了新能源;第三次以计算机、信息和通信为龙头,减轻了距离和空间的制约。

人类以为将无所不能,但事实是人类必须重新认识地球的有限性,要放弃关于技术万能和开发无限的虚假性。人类的技术能力、思想和意识不能用于夺取,而应用于调整、改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给人类带来最美好的生活。

地球上所有宝贵的东西都无比地娇嫩和稀有,人类是生命发展过程中最后的精品。

在今后无尽的岁月中,人类必须全力解决生存空间狭小、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而海洋则是人类出路之所在。

人类诞生于海洋,最终将回到海洋中去。只有海洋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当然,这决不是指人类重新变成鱼虾,而是从哲学意义上,从更高层次上人类重新成为海洋的主人,保护海洋,利用海洋,让海洋生生不息地为人类的发展和繁衍服务。在这“大回归”过程中海洋科学将是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而海洋则是人类出路之所在。

人类诞生于海洋,最终将回到海洋中去。只有海洋才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当然,这决不是指人类重新变成鱼虾,而是从哲学意义上,从更高层次上人类重新成为海洋的主人,保护海洋,利用海洋,让海洋生生不息地为人类的发展和繁衍服务。在这“大回归”过程中海洋科学将是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