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11368500000021

第21章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干预(2)

3.自卑。自卑是因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乃至自暴自弃。一般说来,个体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经过努力,重新评价自我,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就能减轻和消除自卑感。如果长时间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容易失去平衡。这种人在外界刺激的诱发下极易导致自杀。有这样一例,李××,男,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上吊自杀身亡。该生身体瘦小,皮肤偏黑,眼睛近视,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常处于全班最后一名,性格内向,参加班级活动不积极,人际关系不和谐。同学都认为他为人过于敏感,不好相处。一天,全班上体育课,内容是100米跑,两人一组,由于男生的人数单一个,而他又排在最后,老师只好将他和一名女生排在一组,结果他没有跑赢这名女生。这种场面自然引起在场同学的哄笑。从这以后,该生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僻,一天夜晚外出未归,第二天早晨发现他已在学校的后山上上吊身亡。不难看出,这名学生是因无法排解因自卑带来的心理压力而引发的自杀。

(二)挫折与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对挫折的消极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对受挫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危险,成为自杀行为的心理基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因其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生活的道路较为平坦,阅历也比较简单,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不良的行为表现主要是源于错误的认知及脆弱的承受力。

大学生对挫折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认为挫折不应发生在自己身上。生活中出现一些不顺利、不愉快,学习和交往中存在一些挫折、失败本来是正常的事,但有的学生认为这些是不应该发生的。他们认为大学生活应是丰富多彩、充满快乐的,大学学习也应是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同样也应是和谐的;而对于挫折,他们缺乏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二是以某方面的挫折来否定整个自我。如一次考试成绩差便认为自己的能力差,不是读书做学问的料子,前途完了。这种以一两件事来评价自身价值的认知方法,其结果往往会引起强烈的挫折反应,自暴自弃。三是大学生把某一次挫折的后果想象得非常可怕,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有的学生一次生病,便害怕影响学习,害怕考试不及格而退学;或一件事情没办好,便担心别人对自己有看法而失去信心。

挫折承受力比较脆弱也是导致不良心理行为的原因之一。耐挫力较强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不会过分紧张,没有强烈的情绪困扰,能够尽快地找到适应和对付挫折的办法,从而保持心理行为的正常。而耐挫力弱的大学生对挫折过分敏感和紧张,稍遇挫折就惊慌失措,并且容易长时间陷入不良情绪中而不能自拔。这样,几经挫折打击,也许是并不很严重的挫折打击,都容易造成心理和行为的失常,甚至直接引发自杀行为。例如,吉林某大学的一位女生,聪明俏丽,从小一直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后,曾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担任了班干部。但后来一次班干部的改选中,她落选了。于是,她开始认为世人都在与她作对,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她走出校门,融入深深的夜色之中。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沉睡在长春南湖的一湾绿水里。还有一位大学生,只不过因为在联欢会上唱歌走了调,引起同学们的哄笑,她便觉得无法忍受,当晚在学校里自杀身亡。通过分析得知,那些体弱多病,涉世未深,生活道路一帆风顺,名利思想和虚荣心强,意志薄弱,胸怀狭窄,消沉抑郁,孤僻内向的个体耐挫力较差。其实耐挫力是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提高的。只要正确地认识挫折,冷静客观地分析挫折的原因,不断调整自己,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自身的耐挫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三、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干预

虽然自杀在大学生总体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它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各种研究表明,有自杀现象的大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开展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包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目的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青年期心理特点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人格顺应和情绪调控的基本规律,教给他们有关青年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如合理的宣泄、代偿、转移、升华等,使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增加自杀预防的有关内容,对自杀及其预防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注重大学生中自杀现象的早期识别和处置。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的普查和建档,对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结合心理量表的测评结果,又有以下临床表现的大学生应受到特别关注:①具有明显的外部因素刺激,如经济困难、学业危机、恋爱失败、躯体疾病、染上恶习等;②情绪低落、悲观抑郁、自责不已,有强烈的罪恶感和缺陷感;③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④有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⑤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易产生悲观失望的体验;⑥诉说准备自杀的想法或过去有过自杀企图。如果一个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上述表现则可认为他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二)对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事者消除自杀的意念,这不但有助于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度过当前的危机,而且也有利于其以后的适应。以下心理干预的策略可以采用:①决不排斥或试图否认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性”。当有大学生谈到自杀时,决不能把这一问题看做是“操纵性的”或并不是真的想自杀。对每一次报告,不管是真是假,都要当“真”来看待;②倾听。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迫切地需要有人能倾听他所表达的信息,接受他(或她)所有的抱怨和情感;③对处在危机中的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评估。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在做出自杀行动之前,既可能表现得很平静,也可能表现出情绪激动。如果既处于明显的抑郁之中,又伴随着焦躁不安,出现自杀的危险性最大;④直接面对危机。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一般喜欢直接问及自杀问题,并能公开对此进行讨论。根据经验,在适当的时候直接询问这一问题并不能产生不良的后果。但一般应在与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后再询问这一问题;⑤要特别注意那些很快“反悔”的人。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经常会因为讲出自杀的念头而感到轻松,并且容易错误地认为危机已过。然而问题往往再次出现,这时的自杀防范工作就更为重要;⑥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内部资源(生理的、心理的),又有外部资源(环境的、家庭的、朋友的)。心理资源包括理性化、合理化以及对心理痛苦的领悟能力等。如果这些资源缺乏,问题就很严重;⑦及时与专业人员商讨和咨询。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时与有关专业人员联系。任何事情都由自己一个人去处理是不明智的;⑧及时与学生辅导员和学校有关部门反馈信息。对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的进行心理干预,只能实行有限保密的原则,以便让学校采取相应的危机干预对策。

(三)自杀现象发生后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干预

自杀现象发生后的个体心理干预是针对自杀未遂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大学生,除及时治疗有关躯体伤害外,主要是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暂不对自杀行为本身进行道德、情感或法律等方面的评判,只给予自杀未遂者一些关爱和帮助,使他们找回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另外,对家属、同学或朋友,可欢迎他们对自杀未遂者的处境和矛盾提供情报,目的是为了以后的矛盾解决。对自杀现象发生后群体的心理干预也特别重要,一位大学生自杀后,每个与他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与死亡者关系越密切的人心理损伤越重,他们会出现悲痛、后悔、自责、不相信事情的发生、抑郁甚至反感等反应。当有大学生自杀后,学校的专业人员应尽快到事发班级,评估哪些人在事件中受影响较大并给予支持和早期干预。同时,需要对他周围的同学做哀伤心理辅导,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表达的过程中接纳学生真实的感受,肯定积极的想法,对消极的看法不指责不批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同时,通过对死去的同学适当的悼念,回忆与他在一起的情景,把内心的感受以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另外,对大学生自杀的过程不要强化,以防止“心理感染”现象。

总之,自杀者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和习惯上的突然改变,这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极度低落,生活规律紊乱,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由于自杀者在自杀前有了一系列的行为表现,这就为预防自杀提供了一些依据。学校有关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以及党团干部、学生干部都可以成为预防自杀的主要人员,只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学习,他们就能及时地从自杀者的行为表现中发现其自杀企图,及时加以疏导、解救和阻止,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明.霃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汪元宏,吴贵春,陈传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002.

[5]崔玉华.大学生自杀者社会心理因素和临床特点.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

[6]张道祥.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

[7]RICHCL,RUNESONBS.SimlaritiesindiagnosticCOmorbiditybetweensuicideamongyoungpeopleinSwedenandtheUnitedStates.AetaPsychiatrScand,1992,86:33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