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荣
【摘要】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国家正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构建全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新资助体系下受资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未被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亟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受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途径
一、资助体系下加强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16号文件)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构建高校资助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贫困生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奖学金,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各高校还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校友助学金,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还有多种资助途径和方式。总之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以奖学金为主体的“奖、助、贷、勤、补”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为此我们应该做到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以保证发挥新资助体系的最大功效。
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步伐迅速,日益健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受助学生的相关教育相对滞后,如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受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6号文件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贫困学生中同样存在,甚至更为严重。探讨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用国家、社会的资金培养有益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二、我校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新资助政策体系
(一)努力加强对受助大学生全程化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十分重视资助与育人并举,通过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围绕“综合素质教育”、“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榜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将贫困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拥有较强就业竞争能力和健全人格、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合格毕业生,为他们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第一、把经济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自立自强教育等融合到各项具体的资助工作中把助学金与感恩教育相结合。作为奖助学金的获得者,首先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让捐助单位来学校做报告,告诉学生他们这样做的社会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毕业以后服务社会,感恩社会,报答社会。加强学生与捐助人的联系,通过捐助人的奋斗故事来鼓舞学生,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到捐助人的内心感受,体会助人的快乐。让学生们牢记,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关爱,要心怀感恩,并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把助学金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当中,有些学生认为让其他学生知道自己家庭经济困难是一件丢人的、不体面的事情。所以宁肯让家里千方百计想办法到处借钱也不愿意申请资助。在这种情况下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正确认识贫困,贫困不可怕,只要自己自强自立,就能够战胜困难完成学业。把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国家助学贷款是无需任何抵押担保的贷款,这就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我校坚持充分利用助学贷款这一契机,抓住签订贷款合同和还款协议的时机,集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宣讲。如以“诚信”为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把勤工助学与自立自强教育结合起来。学校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培养贫困学生经济上自立、生活上自主、精神上自强的意识,并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经济头脑、管理才能和进取精神,从而增强他们爱国家、爱父母、爱学校的真情实感,培养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解决经济难题,可以锻炼独立自主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校广泛铺开勤工助学岗位,在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助理等都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同时还开辟有家教、校外兼职等岗位。这一系列勤工助学工作都极大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
第二、把经济资助与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积极探索新途径,为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勤工助学岗位是学生提高素质、锻炼能力的有效平台。每年利用暑假,学校组织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成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示范队,深入农村基层,走访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受助学生成立学生社团,加强自我管理与提升的能力。利用社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坚持“传递社会关爱,锻造自强之才”的宗旨,秉承“关爱”、“自强”的主题,开展了敬老院之行、“小包裹、大爱心”——为灾区儿童捐赠活动、社团演讲比赛、社团成员素质拓展活动、获奖大学生座谈会等等,为社员们打造出一个个历练自己、服务社会的舞台。
第三、把经济资助与榜样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我校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树立贫困学生典范,大力开展励志教育。学校每年坚持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给学生做报告,讲述自己学习方法和对生活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同学们自强自立。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对获奖学生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道,编写《学子风采录》,评选自强之星等形式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和鼓励学生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学生以优秀典型为榜样,树立良好的学风,刻苦学习,奋发成才。他们或是学习的佼佼者,或是出身寒门,却自强不息,或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奉献,不求回报。这一批批优秀学子的典型,起到了用榜样鼓舞人、带动人的示范作用。
(二)建立“助学为目标,需要为原则,全程化育人”的资助政策体系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新资助体系的建立健全,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进一步完善了提供生活资助、促进身心健康和促进人格提升的助困战略,建成了以帮助困难学生为主要内容的贫困生资助培养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同学铺就了成才之路。
建立起以“奖、助、贷、勤、补”立体化贫困生“阳光资助体系”,解除贫困学生经济压力。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途径的“阳光健康教育计划”。全面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教育工程,普遍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积极发挥学校勤工助学社团作用,充分整合校内其他社团资源,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中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充分挖掘新资助政策所包含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项资助措施的激励效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我校始终把教书育人贯穿于资助体系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在学校四年的学习生活当中,逐渐形成了“助学为目标,需要为原则,全程化育人”的资助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长成才服务的人性化资助广受学生赞许。新生入学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资助。同时,学校总结出与困难学生定期单独谈话是开展资助育人的有效形式。开展“三次谈话”活动:困难生一入学,学校辅导员会找他们单独谈话,了解情况;学生获助后,会再次约谈,介绍所获助学金的来源,鼓励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自立自强、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理念;半年后,还要约谈进行跟踪评估。经过三次谈话后,学生普遍对政府、学校的真情关心,对老师的细致周到有更切身和更深刻的体会。同时学校还注重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长期化、合理化,并不断推进资助管理的精细化。建立统一的“奖、助、贷、勤、补”资助管理信息平台,整合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学生奖惩、学生党建等系统,并与教务系统信息共享,避免了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所造成的信息孤岛,能够使学校全面了解贫困学生受助和发展情况。为实现资助统筹管理、贷款风险预警等提供技术支持。
三、高校资助体系下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解决途径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较以往有了成倍的增长,资助体系日益完善,这一举措保证了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大力度、大面积资助的同时,受助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相对滞后,各高校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一些受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更也不利于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试析如下,并探讨解决途径,以期更好地做好受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加强资助政策教育,解决“理所当然”的问题
当前,国家花费大量的财力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各高校、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还有多种资助途径和方式。少数贫困生经过学校贫困生认定后,受到一些资助,认为获取资助“理所当然”。存在这种心理的贫困生,在于贫困生对资助功效的错误认识,抱着一种“享受”资助的心态。甚至在评定国家助学金时,有学生认为自己因贫困“该”获得更高金额的助学金,而在学习方面不思进取;有学生只强调自己的贫困而无视其他同学的贫困。
要改变这类学生的错误认识,需要加强资助政策教育,转变他们对经济资助的片面认识,使受助学生明白国家为什么花费巨资资助贫困学生上学,明白资助是一种教育,是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关怀。资助的实施过程是对每个受助者以及其他学生的一种教育和影响,要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党、国家和社会的温暖,体会到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体贴,从而形成一种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开展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义务奉献岗位服务,策划建立一系列受助学生爱心类团体,侧重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包括环保宣传、义务支教、关注病患、助老敬老、社会实践等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倡导文明新风等活动,以期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二)开展感恩教育,解决“只取不奉献”的问题
各高校在资助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求学费用;以各种助学金为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以勤工助学为主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以各种奖学金为主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才”的资助工作新格局,对贫困生资助的覆盖面达到了100%,这充分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校中出现了一些“只取不奉献”的不良现象。
各高校采用各种形式对受助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但当受助学生真正面对“感恩”、“社会责任”的时候,如在志愿者行动、基层就业、捐赠活动等方面,有些贫困生却当了“逃兵”。国家鼓励贫困毕业生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就业,并予以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但少有贫困生“乐意”响应。目前,受助学生“心怀感恩、回报社会”的风气尚未形成,改变“只取不奉献”的现状任重道远。
要改变这种思想,还需要我们探索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的新载体,创新教育方法,摆脱单纯的说教,要寓教于学生活动中,力求“深入人心”。开展终生感恩教育,努力让“心怀感恩、回报社会”成为理所应当。另外,各高校都重视在毕业生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我们认为,对受助学生需要从大一开始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如在大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加强引导受助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精神贫困”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贫困学生群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进而提倡加强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在新的资助体系下,经济贫困已不再是头等问题,有些受助学生存在盲目攀比、不求上进的心理,精神贫困开始显现,“励志”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励志教育从根本上解决相关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树立拼搏进取的精神,磨炼其坚韧的品格,真正做到“人穷志不穷”。学校通过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遇到各种问题。
我校通过优秀学生人物事迹巡讲、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的宣传等活动开展励志教育,事迹报告之类的教育外,还拓展新的励志教育途径,如选读励志丛书、观看励志影片等。激励受助学生进行义务支教,社会实践,开阔视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协作精神,将其培养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的拔尖高素质人才。另外,建立健全受助学生的跟踪机制和评价体系也尤为重要,构建学生荣誉体系,杜绝学生重物质奖励,轻精神鼓励的现象,努力成就他们“从无到有,从一般到优秀”的内在素质升华。